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6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難道对邺城的伪朝而言,一个袁家子要比汉室皇亲还要值钱不成?
  袁家子当然比皇亲值钱,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说。
  一时间,谈判僵持了下来。
  而谈判的进程,邺城方面也已经掌握了消息。
  按照审配分析,此时此刻,没有后台背景的二公子袁熙,似乎是最适合被当做人质送往雒阳。
  但就在这个时候,袁绍的后妻刘夫人又站出来兴风作浪了。
  她单独找了审配,希望能够用前线的袁谭,代替袁熙送往雒阳作为人质。


第九百七十八章 我怕掉你家坑里
  丞相府内,审配按照平日里的正常流程,来向府内的相府仓曹提供本月邺城库府的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数量,双方核对无误,各自签押。
  随后,审配就被刘氏召到了正厅。
  刘氏将她的诉求向审配诉说了一遍。
  审配听了之后,眉头深深皱起,心中开始来回琢磨此事的可行性。
  刘氏见审配听完自己的意见后不吭声,急道:“正南先生,在丞相麾下的诸公之中,您是最疼爱三郎的,也是最看好他的,三郎日后若能够继承袁氏基业,定当以上师之礼以待先生,绝无反悔。”
  审配的表情不见喜怒:“多谢夫人与公子厚爱,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一旦被丞相发现我等所为,处置配倒是罢了,若是对三公子不利,那就得不偿失了。”
  刘夫人并没有因为审配的劝说而打退堂鼓。
  “正南先生,那大郎虽无亲母在堂,但毕竟要比三郎年长好几岁,而且他常年行于军中,在军中声望甚高,而丞相至今也没有废长立幼之意,纵然日后有了此意,可袁谭在军中的根基已成,定会对尚儿形成威胁,若不早点处置,久后恐祸患无穷。”
  顿了顿,又听刘氏继续说道:“袁谭若掌大权,颍汝之士皆起,到那时候,朝堂之内,焉有冀州公卿之位?”
  这句话算是正好打在审配七寸之上。
  他沉默半晌之后,方道:“夫人,此事容我细思,若能办成,配自当不遗余力。”
  虽然没有答应刘氏,但审配话中已经明显有了松动。
  刘氏知道,审配若是将话唠到这个份上,那这件事基本就是成了。
  ……
  不久之后,从河北方面传到袁绍军中一个流言,就是在邺城方面,以大公子袁谭和三公子袁尚两个人为中心,河北朝堂已经形成了两股对峙势力。
  在这两股势力中,军中之人大部分都支持袁谭,而冀州本土士族豪门则是普遍支持袁尚。
  特别是前番袁尚和其母刘氏,被皇帝刘袛敕封之后,声势达到了一个顶点,而身为长公子的袁谭,则非常顾忌袁尚与其母刘氏,因而开始更加卖力的在军中拉帮结伙,暗中收买人心。
  毫无疑问,这个消息是审配暗中派人放出来的。
  他为什么要放这个消息?这不是将刘氏和袁尚以及袁谭的矛盾摆在明面上了么?
  审配之所以要这么做,是有他的考量的。
  说句实话,袁绍并不是一个蠢夫,相反的,他比大多数人都要聪明,同时也非常的英明。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他有一些方面确实不如曹操,但他们两个人之间差距的绝不会非常巨大。
  审配觉得,袁谭和刘氏、袁尚母子之间存在的利益矛盾……袁绍身为一家之主,不可能看不出来,也不可能心中没数。
  只是目下,袁绍并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一是他不想,二是他觉得事情还在他的可控范围内。
  但如果,自己散布流言,超出了袁绍的心理预期范围,那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经过一番衡量与思考,审配得出了一个最终的答桉。
  无论是就整体大局而言。
  无论是就袁绍个人的喜恶而言。
  无论是从安抚河北诸势力的角度而言。
  无论是对军队的绝对掌控权而言……
  袁绍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牺牲袁谭。
  因为对于袁绍而言,一个没有娘家帮衬的长子,绝对没有一个受到河北诸家拥戴的幼子重要。
  经过前番在河北的一番腥风血雨,现在的袁绍需要重新安定河北众家之心,所以他一定会侧重于河北诸家族。
  所以经过一番衡量之后,审配决定适当的记性造势并外放一些流言,看看能不能给袁绍暗中施压。
  对于自家的这位丞相的心理素质,审配还是很了解的。
  袁绍虽然比较英明,但相对较为敏感,有些小的危机容易被他在心中扩大化,这是他的一个缺点。
  知主莫若臣。
  ……
  邺城那边的流言,自然逃不出袁绍的耳目。
  当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袁绍的心中果然生出了几分忧愁。
  本以为凭借自己这个父亲的威名,兄弟相争的事情不会过早的出现,但事情并没有向他期望的那个方向发展。
  自家大儿子和三儿子的矛盾,终于还是凸显出来了。
  诚然,袁绍心中明白,兄弟相争的事情早晚会发生,就像是他跟袁术一样,这确实是不可避免的。
  但他和袁术相争之时,他们的年纪都已经很大了,但是如今的袁谭和袁尚都太过年轻,特别是袁尚连冠礼之年都没过。
  袁绍开始进入了沉思状态之中。
  不多时,却见一名袁军的侍卫走进了帅帐之中。
  “查的怎么样了?”
  “回禀丞相,经查证,自从天子敕封夫人和三公之后,大公子在军中就已经有所动作,大公子所奏请的有功之人,都是他在军中的亲信和嫡系,在青州方面的驻军,自屯长以上的军尉,基本都是出自大公子的亲军。”
  “知道了,下去吧。”
  “诺。”
  “等等。”
  那侍卫随即站住了脚步,疑惑地转头看向袁绍。
  “丞相请吩咐。”
  袁绍漠然道:“派人去曹孟德那边,着显思来某军前,就说某有要事吩咐他。”
  “诺!”
  ……
  袁绍下令,要将袁谭从中原召往其军前。
  袁谭并未多想,当即收拾行囊准备前往拜会袁绍。
  但在临行之前,曹操则是将袁谭请往他的营盘。
  名义上是为他践行,而实际上……
  “贤侄乃是擅长统兵的良将,操能与贤侄结伴同抗南贼,深感欣慰,只是此番分别,不知翌日何时还能再见,今日略备薄酒,为贤侄壮行。”
  曹操的话让袁谭颇感困惑。
  “叔叔这话,让小侄困惑……咱们同为一殿之臣,暂时分别而已,翌日和谈成功,你我同归邺城朝廷,又岂能不见?”
  曹操的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情,他无奈地笑了笑,他举起酒爵,道:“来,贤侄,喝酒,喝酒吧还是……”
  曹操的表情让袁谭颇为困惑。
  这什么表情?一看就是有事!
  袁谭放下了酒爵,道:“叔父有话,尽管之言便是!”
  曹操微笑道:“我能有什么话?”
  “叔父这话说的不对,你是否有事,侄儿只需一眼看去,就能看出个大概,叔父与我父亲乃是至交好友,咱们袁曹两家更是生死同舟,叔父有什么事不能跟我说?”
  曹操也放下了手中的酒爵,叹道:“有些话曹某想说,却有实在是不想说……唉,一旦说了,只怕从此就是掉进你们袁家的这趟浑水里,想抽身,就抽不出来了。”


第九百七十九章 奸雄
  曹操的话自然是引起了袁谭的注意力。
  他瞪大了双眸,紧紧地盯着曹操,道:“叔父此言何意?”
  曹操长叹口气,道:“贤侄难道不知道,本初此番召你去的用意何在?”
  袁谭大咧咧地道:“父亲召我前去,自然是为了阵前之事,这有什么奇怪?”
  曹操摇了摇头,道:“贤侄啊,你想的简单了,眼下朝廷正在和刘琦一方进行和谈,当此时节三军皆按兵不动,此时召你过去,能有什么军前大事可以商议?这当中是有隐情的!”
  袁谭皱起了眉头:“若非商议军前之事,那还能议什么?”
  “自然是议和谈之事!曹某这边也派了荀文若和程仲德前往中牟与彼谈判,因此对谈判的内容大概知晓一二。”
  袁谭见曹操说的郑重,也不敢不当回事,遂请教道:“还请叔父直言相告。”
  曹操慢悠悠地道:“刘琦打算与朝廷交换人质,他此刻已经着其弟刘琮抵达中牟县,要求换一名袁家子嗣。”
  袁谭的表情僵硬。
  曹操长叹口气:“那刘琮乃是刘表嫡次子,刘琦亲弟,并非庶出,在雒阳更是太常,乃宗室臂膀,刘琦拿他出来与本初交换人质,不可为不重……若是拿平常子弟去换,刘琦岂能同意?”
  “铛啷。”
  袁谭手中酒爵直接从掌中掉落在了地上。
  曹操斜眼飞快地扫了一眼袁谭掉在地上的酒爵,随后露出了无奈的表情,道:“真希望是曹某猜错了……但你我相处日深,曹某视你为亲子侄儿一般,若本初当真让你到雒阳那边去……唉,你定要能好生保重才是。”
  袁谭的脸色变得苍白,下颚左右来回晃动,隐隐地能听到他牙齿摩的吱嘎作响。
  曹操见袁谭这幅表情,又开口道:“贤侄切莫悲观,有些事情,也不过是曹某妄加猜度而已,说不定本初找你过去是别的事情。”
  但这种安慰的话,袁谭根本已经听不进去了。
  只见他站起身离席,来到大帐正中,单膝向着曹操跪下:“请叔父救我一救!”
  曹操见状顿时大惊。
  他急忙起身,来到了袁谭的面前,伸手去扶他:“贤侄,你这是作甚?起来,快快起来!”
  袁谭就是跪着不动。
  曹操跺了跺脚,道:“贤侄,你且起来,咱们有话好说……哎,曹某岂能看你落入虎口,我教你保命之道便是!”
  袁谭闻言,顿时大喜过望。
  他在曹操的搀扶下站起身:“叔父,其实你不说,我也并不当回事,你如今一说,我这心中方才明了……此事定然是我那后母暗中陷害于我!”
  曹操拉着袁谭的手,让他在旁边坐下,道:“你后母为何如此?”
  袁谭脸上露出了憎恨的表情,道:“还不是想让她的儿子,我那弟弟继承父业!”
  曹操皱起了眉头:“你是袁家长子,乃是袁家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若无要事,如何能随意废长立幼……让小的继承基业,这岂非取乱之道?”
  袁谭闻言心中很是舒坦。
  曹操这话他是真的爱听。
  “叔父也觉得似此不合礼法是不?可那毒女人利欲熏心,河北一众士族大家皆与其家族相善,我母出身汝颍,我本人与河北士人并不利益牵扯,他们皆不重视我,想让我那幼弟继承家公之位,可叹我身旁的帮手不多,当初还有郭公则可为臂助,如今却……”
  说到这,便见袁谭重重地一拍桌桉,怒道:“我当真不甘心!”
  曹操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贤侄受苦了。”
  “叔父,你是当世高人,智计无双,当初在京城为校尉时,父亲也多有依仗叔父之举,还请叔父救我一救。”
  曹操迈步在帐中来回转了两圈,道:“贤侄,非曹某不愿意帮你,只是你此局无解……因为比起你一个人而言,本初目下更需要安抚河北各家,朝廷也需要各家的支持方能在邺城稳固,而冀州有人已经对你出手,不管你父亲愿意不愿意,这个人质非得由你去当不可……只有你去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