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6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人就这么一直静静的坐着,谁也没有继续说话,都是各自在思索着各自的事情。
  一个多时辰之后,周瑜手下的一名侍卫入帐,并向他呈递上了一份简牍。
  那里面是襄阳的探子写给周瑜密信。
  周瑜打开之后,眼睛一亮,略有些恍然的点了点头。
  “伯符,好机会来了!”
  孙策闻言有些不解:“什么意思?”
  “荆州要乱了。”


第八百六十一章 诸葛亮行动
  一听‘荆州要乱了’五个字,孙策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
  变的有些亢奋。
  虽然他不知道个中的内情,但话既然是从周瑜嘴中说的,那就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周瑜的机智不在庞统和诸葛亮之下……至少这几个人应该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诸葛亮和庞统能够看出刘琦眼下有对付蒯越的意思,周瑜怎么可能会猜不到?
  特别是当前线的探子向他汇报,说是蒯越在临离开荆州之前,曾将刘琦的师弟庞统禁足。
  而据说庞统和诸葛亮这两位师弟,是刘琦在离开荆州之前,特意留下辅佐蒯越治理南郡的。
  至于刘磐北上,按照周瑜的估计,想来应该是刘琦估计找了个借口调走了蒯越和他手下的兵将之后,特意从长沙将他调遣回来的。
  周瑜想通了个中关键,随即向孙策进行了解释。
  孙策听完之后,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信了。
  因为他相信周瑜的眼光。
  只是孙策不明白,刘琦要从荆州望族手中,彻底收回南郡的主导权,为什么非要选在这个时候。
  周瑜认真地思考了一会,方才慢慢道:“依照瑜看来,刘琦之所以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偏在这个时机动手,还是因为他原先没有合适的理由调走蒯越,同时原先荆州的周边并不安全,不宜进行内部整治; 但是如今袁绍兵多将广; 再加上刘琦认为我是个无用之人,不会威胁到荆州的安全; 因此才敢如此行事。”
  孙策闻言,哈哈大笑道:“但是刘伯瑜做梦都想不到,周郎乃是不世出的俊杰英才,你自打见了他的面之后;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蒙蔽他而做的假象而已; 待长沙和襄阳一旦都失守后,他再想通这件事,怕是就晚了。”
  周瑜淡淡一笑,道:“希望如此……不过这对于我军来说; 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既能攻克襄阳,同时又能拿下长沙。”
  孙策急忙道:“咱们当如何行事?”
  周瑜起身来到舆图之前,在上面仔细地看了一会; 道:“眼下之计,不外乎分兵两路,一路攻打长沙,一路公偷袭襄阳。”
  孙策沉声道:“你的意思是,你我分兵行动?”
  周瑜轻轻地点头道:“不错,咱们分兵而动,我往南郡去,伯符你去长沙。”
  ……
  连续几日来; 诸葛亮都在襄阳城中待的寝食不安。
  明明知道荆州南北马上就要有大事发生; 但偏偏他又一点忙都帮不上,同时还不能走漏消息; 端的是如坐针毡。
  就这样整整等待了半个月; 突然有一日,有人悄悄的来到了诸葛亮的宅居的的房门前; 推开的他家的院子。
  来人是一名卫士署的卫士; 他为诸葛亮送上了一封刘磐的密信; 上面说请两日后的深夜子时; 协助打开襄阳南城的城门。
  诸葛亮在见到这封信的时候,真是感觉哭笑不得。
  依他目下在襄阳城的情况; 怎可能打开城门?
  他根本没有兵权啊。
  当他把自己的难处对那名卫士说了之后,卫士并没有回答。
  说来也是; 卫士署的卫士职责只是负责侦查和汇报,但具体该如何行事,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那名卫士向诸葛亮禀报说,刘琦在临走的时候,给予了诸葛亮留襄阳附近的卫士署卫士的调度权力,只要诸葛亮愿意,南郡之地的所有卫士都可以听从他的调遣。
  卫士署在荆州属于一个比较神秘的组织,他们能够查探各种情报,同时对荆州大下各级官员都能够进行调查; 而且行事作风严密,很难找到他们的破绽。
  当然; 除了善于打探之外,卫士署还有一项本领少有人知,那就是刺杀和暗杀。
  自古以来; 精于探查信息者,大部分必然都是有着一定觉悟的死士。
  诸葛亮在了解了这些之后,犹豫了一下; 随即问那卫士道:“我若是要用你们卫士署中人,当如何用之?”
  那卫士拱手道:“只需联系属下便可,至于如何联系属下,我一会自会对先生说明。”
  诸葛亮沉思了一会,点头道:“行!”
  ……
  在收到了刘磐的信之后,诸葛亮随其前往襄阳城内——去拜见一个人。
  那个人,也是荆州的一名望族士人,昔日也曾得到刘琦重用。
  这个人,就是马玄。
  马玄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宜城马氏一门的家公,昔日也曾备受刘琦和蔡瑁看重。
  他青年得志; 前途不可限量,本该大展宏图——但今年; 他却遭到了人生的重大意外。
  马玄生了一场重病。
  会死的病,医不好。
  即使是张仲景,也治不了他。
  这就是古代人的悲哀。
  在这个医疗卫生水平极低的社会状况下; 不论是年老的人还是年轻力壮的人; 都有可能被病魔夺走生命。
  而现在的马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他虽然年轻,此刻却是时日无多了。
  马玄满脸苍白,虚弱的躺在床榻上,旁边放着一个铜盂,里面隐隐的能看到他因为咳嗽而吐出来的血迹。
  马玄与诸葛亮见过几次,对这个少年印象深刻,同时也知道他是刘琦的师弟,前程远大,故也是与他倾心结交。
  哪曾想,人有旦夕祸福,自己一下子就大限将至了……
  “咳、咳咳!”
  马玄使劲地咳嗦着,从肺腔中发出空洞的咳嗽声。
  少时,方见他回过气来,无奈地长长叹息。
  “唉,诸葛小弟,马某恐命不久矣,多谢你这个时候,还能来看我。”马玄嘶哑着对诸葛亮道。
  好端端的一位俊才被病魔折磨到了这个程度,这让诸葛亮感到异常的难受,心里有些发堵,直感到生命无常。
  “伯常兄好好养病,会好起来的。”
  马玄苦恼地摇了摇头,道:“难啊,难了……我都已经这个样子了,又如何能好的起来?唉,生死有命,我倒是也能看开了……只是我放心不下,我死之后,马氏一门恐将衰落,我四个弟弟都还年轻,如今二弟和三弟出仕不久,职位不高,若是我死……日后他们的前途,却又在何处,我心中实在是放心不下……放心不下啊。”
  诸葛亮听了马玄的感慨,心中很是不忍。
  他安慰道:“伯常兄何必如此悲观,你马氏一门皆为高才,日后定是满门英杰,马氏一门也绝不会落没。”
  马玄苦涩一笑,摇摇头没回答。
  不多时,却听他慢悠悠地开口道:“诸葛贤弟,你今日来此,只怕不是仅仅只要看看我这么简单吧?有什么事,就明说吧,不用藏掖。”
  诸葛亮见马玄说的这般直接,颇有些诧异。
  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
  通过跟马玄的几次接触,再加上对此人过往的一些了解,诸葛亮知道,马玄是个明白人。
  自己今日登门拜访,马玄多少也能猜出点来。
  “听闻伯常兄之弟……仲常兄,现任襄阳城门令,不知可否帮小弟一个忙?”
  马玄微笑道:“你该不是想引外敌入襄阳吧?”
  诸葛亮闻言,顿时吓了一大跳,急忙摆着手道:“断然不会。”
  马玄长叹口气:“终于啊,终于到了这个时候了……其实也是,从打君候占据了益州,并摊税入田,我就知道,这个时候早晚会来的……咳、咳咳!”
  诸葛亮急忙拿巾帕去帮马玄擦嘴。
  马玄却是摇摇头,不让诸葛亮碰他,终归他还是有自己的尊严的。
  待咳嗽的差不多了,马玄方才叹道:“说吧,你是想引谁的兵进城?”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道:“亮与君候同门,伯常兄觉的我会引谁的兵来?”
  “哈,哈哈,哈哈哈!”马玄发出一阵空动的笑声:“唉,君候啊君候,你是终归不肯给这些襄阳望族一点出路啊。”
  诸葛亮闻言,道:“不是君候不给出路,只是原先天下诸族索取的太多,君候只是拿回那些不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马玄笑呵呵地摇了摇头:“这天底下哪有什么是真的属于谁,又有什么是不属于谁,不过都是我们自行决定的。”
  说罢,却见马玄冲着外面的仆人道:“带我四弟和五弟来。”
  少时,两个不到十岁的少年被带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这↑我的两个幼弟,四弟马良和五弟马谡……你们两个,可快见过诸葛兄长。”
  马良和马谡一起向诸葛亮作揖问候。
  诸葛亮急忙起身还礼,随后疑惑地看向马玄。
  马玄虚弱地道:“诸葛贤弟,我可以帮你,但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伯常兄请说。”
  “马家,还有我这两个幼弟,就拜托给你了……你是君候的师弟,还是他特意让陶商从徐州带来的,如无意外你以后定将前程远大……弟若有成就,还请莫要忘了我今日相托之情。”
  诸葛亮转头看了看两个小子,认真地思虑片刻,郑重地对马玄道:“伯常兄放心,你的弟弟就是我的亲弟,亮尽力而为。”
  马玄听了这话,虚弱的笑了。


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想不到的来者
  后世有一句话,叫做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现如今马良和马谡尚未冠礼,无有表字,因而马氏只有三常。
  马氏长子马玄马伯常,次子马康马仲常,三子马昂马叔常。
  马昂在当年也做到了县尉,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三年前荆州瘟疫,马昂不幸也染上了疾病,最终英年早逝不治而亡。
  如今马玄的二弟马康,则是在襄阳任城门令,手中的权力不大,但正好却能够控制襄阳的南门,这正是诸葛亮所需要的,也是他来找马玄的原因。
  马玄派人将马康寻来,让他见了诸葛亮,并对他提出了让他两日后替诸葛亮打开南城的城门,迎荆南的来军入城之事。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康当时吓得腿都软了,差点没直接跪在地上。
  但后来,还是马玄耐心的为他解释了个中详情。
  毫无疑问,就目前这种情况来看,就算是马康不为诸葛亮打开城门; 荆南的刘磐也必然能够有别的办法进入襄阳,他代表的本来就是刘琦——最多; 就是浪费些时间而已。
  但这时候打开城门; 毫无疑问是显示了马家的站队问题; 而刘琦也自然会因为马家的忠心,而给予马家的后人特殊优待。
  傻子在知道真相后; 才会选择去帮蒯越。
  马康经过马玄一番劝说之后,方才下定了决心。
  ……
  两日后的夜晚,马康带着诸葛亮来到襄阳南城; 以换防为由,撤下了在南城城门的士卒,准备换上了另外一批精锐的守城军士。
  而这些守城军士,统统都是卫士署的人打扮的。
  依马康的身份; 他行使此项权力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大半夜的来换防,令负责守城的屯长心中,多少生出了一些疑惑。
  于是他请马康出示一下校尉常滕的调令。
  虽然马康是城门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