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往荆州投此人,并非改换门庭,日后若要对付袁曹,我们南北两方共同夹击,倒是比我们一方苦苦在幽州支撑要好很多……这也算是为大司马拓出了一条生路。”
  刘备重重地点头,然后他看向赵云,问道:“赵君之意如何?”
  就地位而言,赵云乃属军中监察官,虽不是第一统兵者,但就执行权力来说,此时他还在刘备之上,故而刘备想要南下,还是要征求他的意见。
  说句良心话,赵云并不想离开河北,那里毕竟是他的故乡,这年头哪一个人没有乡土情结?
  但眼下的形势,自己若是与刘备分道扬镳,能不能回幽州尚在两说之间……就是回去了,单凭刘虞之势也无法与袁绍相抗衡。
  刘备适才说的没错,大司马要与袁、曹相抗,一定要有人与他南北呼应。
  毫无疑问,刘琦是当下诸多牧守中最好的选择。
  赵云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刘备重重地一拍手,道:“事不宜迟,咱们明日一早便即起行!”
  ……
  益州,成都。
  自打到了成都之后,刘琦便将成都定为了治所,弃用益州昔日的治所绵竹。
  他派人去荆州召伊籍,刘阖,刘巴等人入蜀,与法正,徐庶,满宠等人一起制定《蜀科》,同时,将荆州的三司法体系挪用到了益州。
  想要在蜀中立德,首在开垦土地,增加粮食产量。
  但想在蜀中立威,则首在立法。
  就算是益州已经平定了,但治理这么大一个州,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还很多,特别是蜀中这些本土豪族,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比昔日荆州的那些人还难搞。
  刘焉就是因为没有跟他们处理好关系,因而走上了末路。
  相比于只身入蜀的刘焉来说,刘琦入蜀后的情况要好许多。
  因为他是带着大军来的!
  而相对的,蜀中诸豪因为数年来连续不断的战乱,实力也颇为受损,再加上贾龙,任岐等人皆亡,面对刘琦的政策,他们也无法反驳,也没有实力反驳。
  伊籍等人入蜀,开始制定蜀科之后,雒阳的使者也返回了程度,将王允的话原封不动的给刘琦带了回来。
  刘琦听完之后,不由诧异地看向那名使者,问道:“就这些?”
  “就这些?”
  “让我就地处决了刘璋?”
  “是。”
  “那诏书呢?”
  “王允说了,没有诏书,让君侯依口令行之可也。”
  刘琦的脸色瞬间一下子就变的不好看。
  这个老流氓,他跟我玩这套?
  也好,你玩,我陪你!


第六百七十六章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次日,刘琦在成都新成立的牧署召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焉的二儿子刘诞。
  身为刘焉的次子,刘诞昔日也是刘璋继承益州的有力继承人之一,但是最终他和刘范都没有斗过刘璋。
  刘范被刘璋暗杀身亡,刘诞只身投奔到了犍为郡,投靠任岐。
  如今蜀中平定,任岐身死,犍为郡也成了无主之地。
  刘琦在占据了成都之后,派遣甘宁领兵去收复蜀郡和广汉郡诸县,同时派遣严颜去收复巴郡诸县,另遣张任南下,去收复犍为郡下辖诸县。
  因为贾龙、任岐已死,再加上刘璋已经投降,刘琦收蜀的三路兵马所到之处,各县几乎皆是望风而降。
  张任一路南下,将犍为郡整个转了一大圈,诸县皆降,而他还从犍为郡为刘琦带了一个人回成都。
  这个人就是当初投靠在任岐麾下的刘诞。
  而此人当初亦是从雒阳来到蜀中的。
  本以为离开了雒阳,来到蜀中,生活轨迹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惜事与愿违,越过越惨。
  刘诞当初在长安,董卓都不曾杀掉他,来了益州之后,不但要亲眼目睹弟弟杀死兄长,还要被他的亲弟弟派人追杀,落的个狼狈逃窜的下场。
  见了刘诞之后,刘琦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要知道,我不可能留你在益州,因为你是刘君郎之子。”
  刘诞闻言沉默了。
  说实话,他也不想留在益州,在刘琦麾下,毕竟他的父亲和弟弟刚刚与刘琦交战完毕。
  自己对于他而言,是个不稳定的因素。
  刘琦继续道:“当年刘君郎制造违制车舆,妄图称帝,朝廷并没有剥夺你的官职,而且自刘君郎死后,还将你放回蜀中与治丧,诚然朝廷有些私心,但可以说并未将你归于叛逆一流,如此我派人送你回雒阳,至于到了朝廷之后,天子和太傅会如何处置你……就不是我能干预的了。”
  刘诞知道,当初朝廷将刘焉定性为叛逆的时候没有杀自己,如今自己回返雒阳,朝廷依旧不会杀他。
  不论如何,这倒也算是件好事,总比自己待在益州要安全一些。
  当下,便见刘诞冲着刘琦长长作揖:“多谢将军。”
  “对了,你的那位胞弟刘璋,这一次也跟你一同回去。”刘琦突然出言对刘诞说了一句。
  刘诞闻言浑身顿时一颤。
  刘璋?
  这个畜生还没有死!
  刘诞的身体隐隐间开始发抖,牙齿打颤,眼中的恨意和怒火在不经意间越来越盛。
  很显然,刘范的死和自己的逃往,已经成为了他心中难以释怀的一道坎。
  刘琦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刘诞。
  “敢问将军,为何不杀刘璋,反倒是要将他送返雒阳?”良久之后,刘诞的情绪略微平稳之后,突然向刘琦开口。
  刘琦摇了摇头,认真地道:“刘某身为汉臣,奉命前来监管益州,至于刘璋当如何处置,必须要有朝廷做主,我身为臣子不能僭越而行……就像是对待你,我也一样,毕竟,咱们都是天子之臣,归宿和结局如何,也只有天子才能说了算。”
  “好,我明白了,多谢将军相告。”刘诞向着刘琦长长作揖,方才拜辞离去。
  刘诞走后,刘琦立刻派人找来了李铮。
  “刘诞和刘璋,此番前往雒阳,要由你亲自带人押送雒阳……记住,刘诞对刘璋深恨之,这一路上前往要派人盯紧他们,既不能让他们跑了,也不能让刘诞与刘璋接触,以免误伤……一定要让他们兄弟俩平安的抵达雒阳。”
  李铮拱手言道:“君侯放心!铮必定竭尽全力,不负君侯重托。”
  “王允不会拿刘诞怎么样,毕竟当年刘焉被定为反贼的时候,他也一直是在朝中为官的,不可能会在这个时候翻查……如我所料不错,刘诞上雒之后,一定会想方设法的上奏,请君命让刘璋死……你务必在这一路上,与刘诞好好交往,到时到了雒阳之后,也可名正言顺的帮他找找门路。”
  李铮闻言有些犹豫。
  “君侯,这事末吏怕办不成。”
  “怎么?”
  “末吏不过是一介掾史,官阶低微,况且处置刘璋这样的大事,非得是王允做出不可,末吏纵然是到了雒阳,只怕也是撬不动王允的府门啊。”
  刘琦闻言笑了:“李掾史,你好歹也是我到荆州之后,跟我最早的一批人,怎么这么多年来,还是这般不长进?王允在国中虽是一言九鼎,但天子才是大汉的当家之人,就算是王允专权,但天子若是在朝堂上发言,王允也不得不三思而行的。”
  李铮露出了一脸苦相:“以末吏的身份和地位,面见王允都难,更别说打开宫门去见陛下了……再说了,就是见了陛下,陛下也未必听末吏的啊。”
  刘琦长叹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若不是眼下治理益州缺人,他也不好将这事交给李铮去办。
  若是由法正、伊籍或是刘晔等人前去,一定不会有他这么多的问题,也不需要刘琦手把手的教。
  但李铮对待自己的忠心还是没问题的,且也见过世面,虽然不是那么顶尖聪明,可让他去刘琦放心。
  刘琦伸伸手,请李铮坐到了自己桌案的对面。
  “李兄,你我也算是相识多年了,从刘某单骑入荆州起,你我就算是不打不相识,今日我就把话给你挑明了……你虽然只是我的掾史,但进了京城,没人敢薄待于你,因为你除了掾史的职位之外,尚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横跨两州的镇西将军的使者,如今大汉南境风吹草动,皆与我息息相关,而且你此番前去,我会让你代表我给天子进贡南境稀珍,天子出于给我几分薄面,也必会见你,届时你见机行事便可。”
  李铮这才有所明悟。
  他沉吟片刻,点头道:“末吏尽力而为便是。”
  “另外,王允一定是不会主张杀刘璋的,但要说动天子,不一定只靠王允,你还可联系朝中其他的重权人物。”
  “朝中其他的重权人物?是谁?”
  刘琦笑道:“卫将军吕布,如今拱卫雒阳的军权大部分在此人手中,他虽出身并州边郡,但在朝中的话语权也算是有的……毕竟就眼下的局势来看,朝中王允主内,吕布主外。”
  “只是,我与吕布素不相识,他如何肯帮我?”
  刘琦闻言有些头疼了。
  当年见李铮的时候,他那股机灵劲怎么没了?这几年伴饭吃了么?
  “其实想要搭桥吕布,并不是那么难……财货、珍品、名器、宝甲军械……都是可以的。”
  李铮恍然大悟:“明白了。”
  “这样,你一个人去雒阳,怕是难以成事,我让杨松给你当个副使,凡事也好有个照应……你在明,杨松在暗,贿赂吕布的事情,你大可交给杨松去办。”
  “诺。”


第六百七十七章 张允寻妹
  “见过二姐!”
  今日是蔡觅,蔡琰,杜嫣,任姝等人从雒城被迁移到成都的日子,刘琦这几名女眷刚刚抵达了成都,蔡勳便火急火燎的前来拜见。
  非但是拜见,而且还是带了一大堆的益州珍品玩物,送给她姐姐蔡觅。
  原先的蔡家,蔡瑁当权之时,可谓一手遮天,蔡觅虽然是蔡瑁的姐姐,当在族中权重却并不是那么大。
  但是如今,蔡瑁离世,身为新任家主的蔡勳,对待蔡觅可谓是相当的尊重。
  就好比今日,蔡觅她们一大家子刚迁居到了成都,蔡勳便急急忙忙地赶来向姐姐献媚了。
  而且,他还特带了一众手脚麻利的军士,来帮蔡觅等人搬运辎重,收拾府邸。
  看着蔡勳忙前忙后的帮着自己搬家,别说是蔡觅了,就算是杜嫣、任姝,蔡琰等人也大为感动。
  身为姐姐,蔡觅也有点不太好意思。
  “成珪,你好歹也是中郎将,如今益州刚刚平定,你有那么多的正事不做,却跑来帮姐姐处置这些琐事,未免有些……”
  蔡勳急忙笑道:“二姐多虑了,弟身为中郎将,征战沙场,弟义不容辞,如今战事已毕,这城中的诸多政事皆有赖君侯麾下的一众名士处置,与我关系不大,闲着也是闲着,二姐大可不必跟我这般客气。”
  蔡觅闻言轻叹口气,道:“咱族中这许多兄弟,往日数二姐和德珪最为相善,平日里却不曾关注于你,如今看来,成珪你确实是个有情有义的,二姐往日忽略你了。”
  蔡勳呵呵笑道:“咱都一家人,二姐这么说,未免见外了。”
  “如今君侯治政于蜀,夫君想来身边也是缺人……要不,回头你多自荐一下,帮你姐夫多担待一些蜀中政务?”
  蔡勳闻言,急忙摆手。
  “不得,不得!这中郎将的军职,还是姐夫硬给我扶上来的,这一块弟弟如今还没弄明白,如何好去碰那些政务俗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