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一边的高沛看到这个场景顿时吓了一跳,他急忙奔到杨怀的身边,对他道:“杨兄,既已打退了敌人,为何又要率兵追击?还是撤回城中为上。”
  杨怀道:“兄弟,敌军被我等一阵箭雨,已经射杀了大半,眼下正在强退,若不追击,岂非可惜?这等建立大功的机会,你我万万不可错过……”
  “只是……万一对方有援军……”
  “嗨!对方的主力都在东面强行攻城,哪里还会顾及这里?放心!咱们追击一会,再行撤退,如何?”
  高沛被杨怀说的也有些心动,寻思了一下,最终一咬牙,点头答应了。
  一众益州兵紧追而去。
  ……
  与此同时,任岐已经被他麾下的败兵急匆匆运往后方。
  他此刻处于半昏迷状态,几乎已经失去了意识,旁边的情况如何他着实是不知道了。
  后方的张任和张绣接到了任岐,保护着他向着落凤坡外冲去。
  终于出了小道,却见一名荆州军士匆匆来到张任的面前,对他道:“徐将军已经在谷外布置好了伏兵,请将军先往旁处躲避。”
  张任感激的点了点头,道:“还请引路。”
  那士兵引着张任和张绣任岐等人匆匆忙忙地向着旁边撤去。
  路上,张任和张绣遇见了徐荣,向着路过的张任和张绣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向后方去,他则是率众在此抵挡追兵。
  张任和张绣来到徐荣后方的帐篷内,却见里面站立着一名五旬左右的半老头子。
  贾诩轻描淡写地看了他们一眼,问道:“任府君呢?”
  张任转头冲着帐外喊道:“快把人带进来!”
  话音落时,便见几名侍卫将任岐带到了帐篷内。
  贾诩看着地上已经昏厥的任岐,面无表情地道:“速去找医吏,给任府君看伤。”
  说罢,贾诩看向那几名护送任岐来此的侍卫道:“几位护送任府君辛苦,老夫看你们也都受了伤,还是下去调养休息吧,让任府君在这个帐内休息。”
  那几名护卫闻言,都有些犹豫。
  但贾诩却已经冲着张绣使了个眼色。
  张绣对着帐外喝道:“来人啊,带几位下去休息!”
  一队荆州士卒进了帐篷内,将保护任岐的人带了下去。
  少时,医吏来到帐篷内。
  那医吏先是看了看身中数箭,昏迷不醒的任岐,道:“文和先生,这伤者怎么治?”
  贾诩轻描淡写地道:“该怎么治,就怎么治。”


第六百五十七章 引蛇出洞
  杨怀和高沛在落凤坡埋伏了任岐,用弓箭之阵将对方射成了重伤。
  一场埋伏战打下来,任岐军可谓是损兵折将,兵马损失了不下一半。
  没有办法,落凤坡内的地势实在是太险了,地势狭窄,道路崎岖,两旁的山势高耸,埋伏的兵将居高临下,用弓弩阵将箭雨射下来,山下的军士无论是什么样的精锐,也只有任人屠宰的份。
  所谓穷寇莫追,但杨怀和高沛却因为贪功冒进,率领伏兵直追出了落凤坡。
  但此时此刻,落凤坡之外,却有徐荣的军队埋伏在这里。
  徐荣的军队埋伏在谷口外的空地中,这些兵卒大多都是手持强弩的锐士。
  若是论及马军,荆州军目下在大汉十三州只是出于中游,或是中上等,但是论及弓弩的数量,荆州军都已经算是位列前茅的。
  张任和张绣在将任岐送到了贾诩所在的帐篷中后,便纵马来到了徐荣的身边,和他一同观望着远处的情况。
  徐荣看向二人,礼貌性的点了点头。
  张任与徐荣并无多少交集,反倒是张绣,当年随同张济一同在董卓麾下时,曾与徐荣有过几次交集。
  因此,二人之间,倒也算能说上些话。
  “徐将军。”张绣开口询问道:“将军是如何能够断定那些追击我们的伏兵,一定会从谷口处杀出来呢?”
  徐荣笑呵呵地摇了摇头,道:“张少将军这话,委实是问倒我了,徐荣只会打仗,不通机谋,对方为什么会追出来,不是我说的,而是那位贾先生说的,徐某只是奉命在此镇守等候而已。”
  张绣闻言恍然大悟。
  既然是贾诩说的,那就一定会是如此,绝无差错。
  张任听了二人的问话,心中也不由升起了几分好奇,遂问道:“那位贾先生的话,当真就这般精准不成?”
  张绣轻咳一声,道:“贾公睿智,非同等闲,我虽年轻,与他相处时间不长,但也知晓他通常情况下,皆是出言必中。”
  张任恍然地点了点头,心中感到有些惊奇。
  着实想不到,这个贾诩居然还有这种未卜先知的本事?
  旁边的徐荣闻言一笑,道:“徐某虽不知道贾先生平日里的本领如何,但这一次,实在是,贾先生跟君侯的说法,是他也不知道对方的伏兵会不会尾随任岐而出,若是尾随了,那在此埋伏一军,正可乘隙歼之,若是没有跟来,对我军也无甚损失而已。”
  适才还在替贾诩吹嘘的张绣闻言,一下子哑然了。
  反倒是一旁的张任,暗中笑话他吹嘘过甚。
  “将军,谷口有动静!”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对徐荣言道。
  徐荣等人精神一振。
  “传令三军,谨慎应对!”
  ……
  杨怀和高沛一路追杀任岐的败兵,在羊肠小道中穿梭着,不多时便奔出了谷外。
  一路上,任岐麾下很多的士卒因为来不及逃走,亦是受伤,皆被落在了落凤坡内的道路上,杨怀和高沛一路追杀下来,剿杀对方败兵极多,又收缴了不少军械。
  自打荆州军抵达雒城之后,益州军诸将虽然是与荆州军相持,但一直处于被动,城头屡次被刘琦攻打,却又偏偏不敢出城反击,只能依凭着城池与对方相抗。
  但这一场落凤坡内的埋伏仗,却让雒城中的益州军们彻底地站起来了。
  杨怀和高沛两个人憋屈在心中好久的这股恶气,此刻终于宣泄而出。
  “高兄,既已至此,依我看,咱们也大可不必折返雒城……我意,咱们不妨集结兵马,去偷袭敌军的后营,焚其辎重,再行撤回……如何?”
  高沛闻言吓了一跳,忙道:“这……太冒险了吧?”
  “不会!”杨怀笑呵呵地道:“适才在落凤坡内埋伏之时,就有斥候从县中出来与我说了,刘琦在东城尽遣三军大肆攻打,并用了一种能将石块高抛还可以用战马拉运的炮车攻城,眼下已是与刘将军在东城纠缠,打的可谓是难解难分……刘琦以为走落凤坡的分军定可偷袭得手,哪里还会在意这边?便是知道中了埋伏,也断然不会想到咱们作为守城的一方,在埋伏成功之后,还会杀出!咱们出其不意,一举杀奔其后,说不定能成就大功。”
  高沛还是有些犹豫。
  “高兄,这是你我扬名蜀中之机,千载难逢啊,若是不抓住这机会,便算是今日打退了刘琦,但他来日整备兵将,还会再来攻城的,只是的一味固守,何年何月才能打退围城之军啊?”
  杨怀的话,犹如一柄刀子,深深的扎入了高沛的心中。
  是啊,这种日子,确确实实是过够了。
  每日的提心吊胆,所有的主动权,都在那些城外的荆狗手里,他们要打便打,要撤便撤,自打来了雒城之后,主动权何时到过自己这一面?
  但是今日,一切似乎都不一样了。
  落凤坡埋伏战的胜利,让高沛扬眉吐气,他似乎是看到了胜利希望。
  便见高沛重重地点了点头。
  最终,两个憋闷了许久,终于在一朝得到发泄的人,开始汇聚手下的兵将,奔东而走。
  果然,贾诩的眼光还是非常毒辣的,也最为善于揣测人心。
  他早就猜出来了,雒城中的将领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守城战后,精神上早就已经按捺不住,固守的耐心已经被城外的荆州军消磨殆尽。
  骤然经过了一场胜利之后,势必会加速他们心中着急取胜的心理……太多的积压势必需要发泄。
  杨怀和高沛正奔东加速行军,突然间,两旁的山骊间骤然响起了鼓声和号角声。
  杨怀和高沛正驱赶军士们进军之间,听到这声音顿时吓了一跳。
  一股不妙的念头瞬时间涌上了他们的心头。
  “怎么回事?”杨怀颇有些惊慌的向着周边望去。
  还没等他找寻到鼓声和号角声是从哪里来的,便听‘嗖’的一声响,一支利箭瞬间扎入了他身边一名骑士的脖颈上。
  那骑士瞪大了双眸,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然后,便见他在杨怀的眼前,侧身从战马上栽倒了下去。
  还不等杨怀做出反应,两侧的山骊上,和那支利箭一样的箭支,在强弩的激射下,不断的向着杨怀和高沛周边的士卒们射来。
  顿时,场间一片人仰马翻,不断有人中箭倒下,益州军的士卒们面对倾盆而下的弩箭之雨,毫无躲闪之力,有些反应快的军士火速在场间立下了盾阵,用以进行防御,因而倒是幸免于难,但大部分军士并无这样的反应能力,因而只能是仓惶的四下逃窜。
  “杨兄,怎么办?”高沛一边用兵刃遮挡着箭雨,一边对杨怀喊道。
  “撤,快撤!”杨怀惊恐的呼喊着。
  适才的意气风发,此刻全部转化成了焦灼和惊恐。
  但是,现在跑,着实是来不及了。
  在大批的弩雨将益州军射了个七零八落之后,徐荣,张任,张绣等人率领着骑步,从三个方向冲杀了出来。
  他们的目标,是杨怀和高沛的项上人头。


第六百五十八章 这么死,挺好?
  徐荣事先已经将骑步分为三路,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的道路中杀出。
  他安排伏击的地方,是离落凤坡谷口外一处不远的岔口。
  岔口是在连绵的山脉中铺凿出来的,因而周边极易安排伏兵。
  益州兵已经被山骊上的强弩阵射的溃不成军,面对强弩的攻势,三军将士并无战意,士卒们都是四下逃窜,而在对方阵型不整的情况下,三路兵马同时进攻,虚招弱点乘虚而入,打乱敌人下一步的部属,让对方一乱再乱,不能翻身。
  乘乱而攻,压的对方不能起身,这是徐荣最擅长的战法,同时也是他当年用来击败猛将孙坚的战法。
  三路兵马从三个方面冲入敌阵,横纵斜三路来回反复冲杀,犹如蟒蛇一般的切断益州军的阵势,让他们溃不成军。
  荆州将士们毫不留手,在切割对方阵势的同时,对沿途的益州军士也是毫不留情的屠杀。
  徐荣在队伍的中间坐镇段,不断的命令士卒用号角传令,随时调整三军的攻势,务必让全军将士都保持最优势的进攻状态。
  徐荣一向是以指挥和排兵布阵闻名,但这并不代表的他武艺不纯熟,相反的,徐荣是幽州玄菟人,又随同董卓在并州和凉州等边塞之地常年征战,马上功夫虽比不得吕布之流,但也可称之为勇冠三军。
  只是近年来,他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因而冲锋陷阵的事情,便不再争先,大部分都让给手下的人或是后辈战将去做,自己只是负责调度。
  但是今天,徐荣不知是吃了枪药还是打了鸡血,精气十足,不但临阵指挥三军攻杀益州军,还亲自上阵杀敌,身先士卒。
  徐荣也是四十大多了,奔五的年纪在这个时代毫无疑问已经是个老人,但就精神头和他手下的功夫来看,现在的徐荣还是能完全担得起‘猛将’二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