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蜀郡把自己弄得众叛亲离,仓惶如丧家之犬的奔逃出益州。
  对拥有这种经历的人来说,只要能够安身立命,其他的事还有什么可在意的?
  ……
  就这样,满宠受任都察史的事情就定了下来,而配置给他都察官署的兵将,便是以徐荣和甘宁为首的两路精兵,共计不到五千人众。
  别看只有五千人,但各个都是刀口上摸爬滚打滚出来的,虽然各家豪强,甚至包括郡守以及县衙的兵丁数量远超这个数,但在战力上是完全不可以同日而语的。
  真要是因为满宠查案和地方势力有了摩擦……倒霉的肯定不是他们。
  说句不客气的话,有徐荣和甘宁的这两支兵马协调都察,满宠完全可以在荆州横着走。
  同时,张允也将组建卫士署的名单呈递给了刘琦,果不其然,那里面有杨松的名字。
  对于张允所提供的名单,刘琦没有反驳,一律照单全收,但他只有一个要求。
  卫士署中,设立左右中郎将,张允为左中郎将。
  而右中郎将则是刚刚和刘晔一同返回襄阳的徐庶。
  徐庶此番退袁术功高,被刘琦破格直接提拔到了卫士署的最高层,除了予以重用之外,也是用他来制衡一下张允。
  毕竟张允虽然忠心,但有时候做事挺没边的。
  同时,还有两位宗亲也一起返回了襄阳。
  一个是在江淮的刘晔,而另外一个,则是前番兵败于柴桑的刘繇。
  刘琦当机立断,借战功之机,着刘晔为他准备新成立的大理寺署的大理寺尉。
  其时,廷尉在中央乃是九卿之一,刘琦在州成立官署,自然不方便与京中的官署同名,因廷尉署在西汉时又成大理寺,故以此沿用,并用刘晔为大理寺尉。
  至于刘繇,因同是汉室宗亲,又有名士之名,故而刘琦决定重用他,着其为刑署的校尉。
  如此一来,用来剥夺地方郡署权力的司法机构的雏形就大致定了下来。
  满宠负责稽查,刘繇的刑署主刑狱以及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


第六百零二章 绝配搭档
  “君侯请看。”
  刘琦的书房内,张允命人将三大托盘放在了刘琦桌案前的托盘上,上面堆积着厚厚的简牍。
  刘琦从主位上站起身,来到了那三个大托盘的面前,伸手扒拉着上面的简牍,眯着眼睛认真地瞧着。
  “这些,都是我手下的卫郎探听出来的,有确凿的记录。张允低声道:“自刘荆州去了蔡瑁府凭吊之后,襄阳的官吏和南郡各地的士族,皆开始暗中和北方的各牧守势力暗通,特别是淮南的袁术和河北的袁绍,光是我查出来的,暗中与他们沟通者就有不下四五十人,另外还有人暗中致书给雒阳的王允。”
  刘琦心中暗道,果然是不出刘表之所料。
  刘表病危的消息刚一传出,荆州内部就有些人开始不消停了。
  刘琦伸手拿起一卷简牍,翻开仔细看了一会,然后又随手扔下,对张允道:“让你手下的卫郎,下回对于这些人与外人的勾连,记录的再详实一些,就算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也要尽量去搜集一些证据,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明白了么?”
  张允言道:“勾连北方势力的人太多了,各个都要铁证?”
  “不用,但至少得有一些是证据确凿的,不能什么事都子虚乌有。”
  张允拱手道:“诺。”
  刘琦眯起眼睛,认真地盯了张允一会,道:“卫士署新建,你和元直刚刚合作,配合的怎么样?可有什么不快么?”
  张允闻言先是一愣,接着立刻道:“伯瑜,实话实说,这个徐元直,着实是个精明能干之人,且颇有智谋,别看他年轻,但办起事来却是滴水不漏,绝非寻常人所能及也,属实是个大才呀,这样的人,我和他共事,实如饮甘露。”
  张允的话有些让刘琦对他刮目相看了。
  本以为张允会说徐庶的不是……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徐庶是被刘琦派往卫士署,与张允分权的。
  若是换成别人在张允的角度上,自然会对刘琦此举颇不满意,同时也会对徐庶的意见多多,甚至有些低情商的人会明里暗里的给徐庶使小鞋穿。
  但张允没有。
  因为他清楚,徐庶背后站着的人,是刘琦。
  “兄长对于元直,竟有这么高的评价?”刘琦惊诧地道。
  张允笑道:“那是自然,伯瑜你是了解我的,我这个人,对人的评价一向中肯,有一说一,从无虚言妄言!”
  刘琦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他这笑声也不知道是笑张允懂事,还是笑张允虚伪。
  “你与元直当如何划分职责,你们可商量了?”
  张允正色对刘琦道:“如此大事,岂能不议?某与徐元直商议,荆州境内诸人的监视与行为情报,皆由某一手操持,元直则是负责外境战事探听,助伯瑜决胜千里,运筹帷幄。”
  “一内一外是么?”刘琦满意地点了点头:“主内者主外者分得明确,泾渭分明,很好!兄长费心了。”
  “不敢,不敢!”张允急忙向着刘琦拱手,道:“此乃末将分内之事。”
  二人又谈了一会之后,张允随即告退……刘琦留在原地,看着那两大托盘的简牍,露出一副深思熟虑之色。
  张允来到刘琦的府邸外,外面有一辆辎车,车里有一个人正襟危坐与内,等待着张允。
  正是徐庶。
  见张允进了辎车,徐庶冲着张允拱手施礼:“张将军。”
  “元直,不要如此!”张允急忙伸手扶住他,然后坐在他的对面,笑呵呵地道:“你我身份一般,无需如此多礼!”
  辎车缓缓开动,向着卫士署新设的官署行去。
  车上,张允板着脸,捋着他的三缕长须,一副义正言辞之相,道:“元直啊,适才张某进府内向刘使君做禀,你为何不与我一同进去禀报?”
  徐庶道:“卫士署刚刚成立,署内卫郎皆是张将军一手带出来的强兵,事情都是将军办的,与徐某何干?”
  张允听了徐庶这么说,心中很是舒坦。
  两个人一般的职位,同掌卫士署,但很显然,徐庶似乎很尊重自己,并主动愿意矮自己一头。
  像是他这个年纪,骤登高位,很有可能会持功而骄,目中无人……能像徐庶这么谦谨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不仅仅是今日,而是这段时间以来,徐庶一直都给张允这种感觉。
  张允摆了摆手,道:“同是为君侯效力,何必分得这么清楚,元直才华,十倍于某,日后必然是君侯的左膀右臂,到时候张某还需你多多关照呢。”
  徐庶忙道:“徐庶初来乍到,幸得张将军不吝指点,悉心传授军中相关之事,庶深表感激,张将军便如同庶之恩师一般,徐庶今后诸事皆以将军为先!”
  张允摆了摆手,面上一副谦谨之相,但实则心里已经是乐开了花。
  想不到,这个徐庶居然会这般上道!
  “元直,太客气了。”张允哈哈大笑,道:“走,随我到府中饮酒去,咱们今后便是同僚了,什么先啊后啊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要一同为君侯效力,为荆州效力!”
  徐庶拱手道:“不敢扫了将军美意。”
  ……
  张允走后,刘琦处理完公务,便又去看刘表了。
  去凭吊蔡瑁一次之后,刘表的精神头比起原先似乎好了许多,胃口也大了一些,虽然外界一直在盛传刘表将不久于人世,但现如今看来,张机的手段还是非常高明的。
  刘表已经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了。
  刘琦来到刘表面前,向他禀明了张允所汇报的情况,并将与北方牧守暗通往来的人名单给刘表列了出来。
  “嚯!这么多?”刘琦看着刘琦所列的名单,颇为惊讶地喊道:“这还是被咱们查探到了的,但肯定还有漏网之鱼,看来老夫这次装病装的,还是满有些效果的。”刘表沾沾自喜,自言自语地道。
  刘琦却没有多说,反倒是指了指那份名单道:“父亲,您仔细看看,这上面的人名,都有谁?”
  “还能有谁?不就是那些荆州的宗族,还有一些各郡县的豪强么。”刘表的表情颇显不屑。
  刘琦却是摇了摇头,道:“这些人只是一部分,大部分的人都是谁……父亲您应该好好看看清楚才是。”
  刘表听刘琦说的郑重,遂认真地开始看上面那些人名。
  “韩嵩……刘先……邓羲……韩暨……王谦……颍容……”
  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念下来,刘表的脸色越变越黑。
  “父亲,您看到了么?大部分都不是本土的宗族,更不是军功武人,连蔡家的附庸都找不到几个……绝大部分,都是被父亲所倚重的那些儒林士人,他们受着父亲的庇护,吃着荆州的秩俸,在父亲给他们制造的安全环境下当官从政,还能治学……可是背地里呢?他们大部分人都在暗通袁氏,也有暗通王允的。”
  说到这,刘琦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屑:“都说文人风骨最重,可惜,他们的风骨并不曾向着我们,就算父亲对他们再好,也是一样,与世家门阀汝南袁氏比起来,我们山阳刘氏在他们这些儒林人士心中的地位,还是太轻了。”
  刘表:“你想干什么?”
  “父亲,这些人,仗着自己有经学之家的出身,目无余子,一切以自家利益为先,不把父亲对他们的好放在心上,不打压一下是不行的……孩儿这次说什么,也得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
  “如果为父不同意呢?”
  “父亲忘了,你已经将荆州的大权交到我手里了。”刘琦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我已经决定了的事,父亲也无权干涉?是不是?”
  刘表:“……”


第六百零三章 凶猛的执法
  荆州各郡各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防治瘟疫工作。
  纵观各州各郡,像是荆州主管者这样能够将瘟疫放在军政所有事情第一位的,可以说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
  近些年来,各地的战争四起,由于大批量的死人,各地因为人尸处理的不及时,所以导致恶疾横行,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对于各州各地来说,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
  但没有一位诸侯郡守,能够做到山阳刘氏以如此重视的态度对待瘟疫。
  荆州屯田积攒了数年的资源,因为这场瘟疫而使用了大半。
  但正像是刘琦所猜度的那样,大规模的赈灾,势必是地方家族和诸郡县官吏开始借机会中饱私囊……这是必然的事情,因为人性就是如此。
  而在这场赈疫之中,满宠则成为了刘琦的一柄利剑,开始为刘琦挥刀斩去这些毒瘤。
  ……
  书房之内,关于满宠在江夏行事的奏报今日一早就被送到了刘琦的房间内。
  面对那堆积如山的简牍,刘琦整整看了一个上午也没有看完。
  不得不说,他真是太敢干了。
  以西陵城为中心,满宠一上阵就打掉了七家本土的大户,而打掉他们的原因,不外乎他们族中的亲眷在江夏诸县任职,并借着赈灾之机中饱私囊。
  因而,这些在职的官员大部分都被拿下稽查。
  但强硬的手段,势必会引起这些郡县署官员的强力反抗,而他们背后的家族便也会开始兴风作浪。
  在汉朝,各地的家族之所以敢这么嚣张,是因为他们有土地,存粮,而土地和存粮就代表了他们有附户和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