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正二话不说,直接道:“府君放心,末吏这便启程。”
  刘琦又道:“伯常,你火速安排使者,前往长安,让黄忠和荀攸尾随李、郭等人前往三辅,长安不用要了,留给袁绍,但我估计袁绍也不会要的。”
  “诺。”
  “严公,兴霸你们火速点齐兵马,随时等候调令,待时机成熟,三军便随我去突袭董卓军之后……我要亲手取下董卓的首级!”
  甘宁闻言奇道:“府君,您适才不是说,董卓虽然生病,但西凉军中尚有强将,若是追击,只恐有失么?”
  一旁的法正笑道:“西凉军的将领们虽然懂兵法,明韬略,但郿坞失守,他们毕竟心中也急,若是打败了第一波追军后,应不会再有准备,故而二次追击,定然会得大胜。”
  甘宁恍然地拍了拍额头,笑道:“还是诸公有远见,换成是我自己,断然不能想到这一层。”
  刘琦用两只手轻轻的把玩着一块桌案上的砚石,慢悠悠地道:“还有一件事,我需要派一名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李傕军中与我交好他,只是这个人选,我一时之间还没有选定,诸位能否替我推荐一人?”
  这次连法正都没弄明白,刘琦派人找李傕作甚。
  他和李傕认识么?就随意派使者去找他?
  法正不知道,刘琦还真就认识李傕。
  当年李傕作为董卓使者来护君联盟找刘琦的时候,他们就互相认识。
  而且刘琦还是通过贿赂李傕,从他的手中拿走了推举蔡瑁和蒯良等人讨要敕封的上表……可以说,这两个人是熟悉的很。
  现在,刘琦又打算来送李傕好处了。
  马玄站出来,道:“府君想要机敏善辩的使者,玄倒是有一人举荐。”
  “谁?”
  “文仲业和张公祺前几日联名举荐一人前来军前,乃是汉中郡的大族杨氏中人,名叫杨松。”


第四百六十五章 又一个奸臣
  “杨松?”刘琦听到了这个名字的时候,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稍稍回想了一下,他才恍然而悟。
  后世的时候,正史里好像没有这个人的记录,只有在《三国演义》中好像才提到过。
  书中对他的描写是极度贪财,收受贿赂,卖主求荣,见利忘义,其行为之下作极为令人感到不齿。
  反正在他身上是找不到一句好的评价。
  “文聘和张鲁,都推荐这个杨松到军前来?莫不是此人有什么过人的才干?”刘琦试探着问马玄道。
  马玄认真道:“此人来军中后,末吏当面考教此人学识,此人虽读过几篇经史,但研究的并不通透,不过其人乃是古文派中人,这倒是颇为稀奇的。”
  “没甚稀奇的,自打郑学大兴于世,太学又被损毁废除,这民间的古文学派,就已经有了后来者居上之势……对了,那杨松出身如何?”
  这一句话,算是问到了根子上。
  “杨家乃是当地豪强之首,族中分支极多,其族以南郑为中心,北向褒中,西向沔阳,东向安阳,南向旱山,约有六成以上的土地皆属杨家,杨家以杨柏,杨松兄弟所在的宗家最为殷实,但也还是有诸多分家遍布于南郑周围,可算是家大业大,其军所掌的宗族部曲之数,相比于郡国之兵怕也是不逞多让的。”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难怪,难怪……呵呵,这又是一方的庄户豪强,怪不得连仲业也要将他推荐至军前了。”
  马玄道:“虽是大户子弟,但那杨松经学之道甚是粗浅,不过却颇善辩,反应灵敏,若是用为使者,倒也算可堪大用。”
  刘琦冷静地思考了一会,方道:“伯常,稍后安排那个杨松,去县衙后的书房见我。”
  “诺。”
  ……
  书房之内,刘琦第一次见到了杨松。
  长相并不猥琐,且模样还算颇为周正,说他道貌岸然倒也是不虚,他浑身上下的衣着都是上好的材料,一看就是出自大富之家。
  也难怪,毕竟是南郑附近屈指可数的豪强,良田财货伴当附户无数的大家族。
  “末吏杨松,见过刘府君。”杨松将双手环抱于额头之前,行鞠躬之礼。
  刘琦伸手,方要让他起身——却见杨松又突然跪倒在地,额头点于手掌之上,竟是行拜礼,虽后他直起腰背,手聚到了齐眉的地步,此为兴。
  这一套算是极为正规的拜礼,和普通的拜手或是稽首之礼的意义相差甚远。
  太正式了。
  刘琦颇为诧异地看着杨松,心念微转。
  “杨君这是为何?这般大礼,实在是没有必要,快快请起。”
  杨松站起了身,义正言辞地道:“杨某今日得遇英主,一时心喜难耐,故行参拜大礼认主。”
  他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极为诚恳,至少从表面上看,是纯纯的发自内心,毫无生涩虚假之处。
  刘琦无奈地笑了。
  好么……先是一个张允,又是一个蔡瑁,如今又来了一个杨松,估计后续还会有他的兄长杨柏。
  这是奸臣开会的节奏。
  “杨君无需多礼,杨氏在汉中,可谓声名极盛,你如今得文仲业和张公祺联名举荐前来我军中,料想绝无差错,刘琦这如今有一大事,想要委托给杨君去办,不知杨君可愿为刘某分忧?”
  杨松闻言大喜过望,忙道:“末吏愿为主分忧。”
  杨松属于那种既贪婪又自私的机会主义者,苏固、张鲁等人占据汉中的时候,杨家人并没有向他们表示臣服,也没有表示依附,这是因为益州牧是刘焉,以身份而言,他才是最高统治者。
  而杨家人暂时还看不清楚蜀中格局的走向,而苏固和张鲁两个人本身也没甚背景,在杨家人看来,从他们身上委实拿不到什么好处。
  但到了刘琦占据汉中之后,益州的格局已经分外明朗。
  以刘焉目下的残破局面,早晚都会被刘琦兼并,此时的杨家若是再不主动对刘琦依附,就未免太不通晓事理了。
  故而杨柏主动向文聘表示臣服,并通过卢夫人向张鲁疏通关系,文聘如今已经是一郡之主了,为了汉中的稳定,他自然是要重用杨家人的。
  文聘在南郑征辟了杨柏的同时,还将杨松输送到了刘琦的军前。
  眼下的时局微妙,汉中虽与荆州相连,但南有刘焉独霸蜀中,北有关中与凉州的诸多军阀盘踞,刘琦也是刚刚占据汉中没有多久,为了保证汉中郡的稳定,他不能不用杨家人。
  当然,从这份谄媚的劲头上来看,杨松似不是什么善类,对于这种人,该怎么用,就很有讲究了。
  “我想派你出使,去帮我联络凉州的大豪强李傕,此人乃是董卓的爱将,手中握有兵权,我想与他联合办些要紧事,只是这行事还需机密,非得有能言善辩,又胆大细心之人,方可为之。”
  杨松听到这,一瞬间露出了些许犹豫之色。
  李傕是何等人?西凉军的战将,不说声名狼藉,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各个都是虎狼之徒!
  作为使者出使这样的人,安全么?
  但犹豫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杨松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富贵险中求!
  “末吏愿往。”
  “好,杨君果然赤诚,此事若成,我必厚待于君,那李傕与我也算有旧,当年我上雒之时,与其暗中曾有往来,亦算相熟……只是我今年北伐关中之时,曾用强弩阵破其一阵,杀死了他西凉军的不少兵马,如今又要与其相谈,怕是会有些难处。”
  说到这,刘琦身体微微向前倾,道:“杨君可有法说服李傕与我联合?”
  杨松捋着须子,仔细地思索了一会,方道:“末吏愿意一试,不过也需府君提供给末吏一些值钱的财货宝物,用以贿赂李傕,或可成事。”
  “哦?”刘琦的嘴角一挑,表情颇有些玩味之相:“李傕好歹也是一方豪强,更兼是董卓麾下的强将,什么宝贝没见过?难道还缺少财帛贿赂?”
  这话说白了,纯粹就是试探。
  李傕贪婪,刘琦也不是不知道,相反的他比谁都清楚明白。
  当年他从李傕手中抽走敕封蒯氏、蔡氏中人上表的时候,使的就是贿赂的手法。
  杨松认真地道:“府君有所不知,那李傕虽然是凉州大豪,但也不过是边郡中人,凉州荒蛮贫瘠之地,豪强也不过是常年与羌族为伍,平日里想见几匹好看的蜀锦也难,董卓当初在司隶纵兵劫掠,但所抢夺的财货,对于手下也甚为吝啬,若是以名器珍品贿赂李傕,往昔之仇定可烟消云散。”
  刘琦满意的点了点头:“杨君此言,颇是有理……好,就依杨君所言,我即刻命人置办名器珍品还有金帛财货,杨君可暗中去见李傕,替我传话,向他示意友好。”
  杨松站起身,再次鞠躬领命。
  刘琦遂又将他要与李傕相议之事告知杨松,让他借贿赂李傕之机仔细与之详谈。
  杨松尽皆记在心中。
  待刘琦吩咐完毕之后,却见杨松悄悄的从怀中取出一份缣帛,厚厚的一份,也不知当中写了什么内容。
  他走上前,恭敬地呈递在刘琦的桌案上,认真道:“这里是杨某近些年来,命人搜集的古籍名篇,今日特献于府君,聊表杨某相敬之情。”
  刘琦皱了皱眉,不知怎么……眼前的场景似乎勾起了他记忆中的某个部分,除了当事人不同外,其他的与今日之情景一模一样。
  “杨君所献何物?”
  杨松不说话,只是笑眯眯的将东西献上。
  刘琦伸手接过,打开一看……
  好么,又是那种带图的肉搏小书……
  这些奸臣胚子真是有一头算一头,怎么都爱给主上进献这个玩意。
  刘琦缓缓的将缣帛合上,眯起眼睛瞅了杨松一会,突然展颜笑道:“东西我收下了,感谢杨君一片厚意……还请一路保重,多多小心,待翌日功成,我自有厚赏。”
  杨松见刘琦手下了东西,适才还有些忐忑的心情平复,转而变成大喜。
  “府君放心,末吏一定不辱使命。”
  ……
  少时,杨松离开了刘琦的书房,来到屋外,嘴角不自觉的闪出一丝不屑之色。
  “嘿嘿,这刘伯瑜,也并没有传闻中的那般了得啊。”杨松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笑道。
  而书房之内,刘琦眯起眼睛,看着杨松消失的背影,将那卷缣帛扔在一边,嘴角亦是闪出冷笑。
  。


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绍的选择
  任务下达之后,法正、杨松等人各自奉命去处理各自的任务了,严颜,典韦、沙摩柯、甘宁等人则是开始整点兵将,按照刘琦的命令,掐准时机准备再一次向董卓发动袭击。
  果然是不出刘琦和法正所料,董卓在离开陈仓之后,立刻发书,派人调遣长安的李傕、郭汜、徐荣等人,从东方与他一同夹击郿坞。
  而斜谷的李蒙和王方,自以为已经战退了扮做疑兵的魏延等人,遂奉命率兵回转于长安之西附近的山林中埋伏,他们虚张声势,用以作为疑兵,不让黄忠等人不敢轻易出长安向前。
  黄忠和荀攸起初还真就是中套了,没敢出城。
  他们前一段时间被围在长安城中,别说是了解情况了,就连一骑斥候都放不出去。
  眼下李傕等人突然撤兵,黄忠和荀攸自然怀疑这是对方的诱敌之策,意在引己方出城追击,又如何敢轻易打开城门?
  他们暗中派遣斥候去打听,果然探知通往西面的主要干道上——似有西凉军暗中埋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