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樊稠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一个他自认为名不见经传的武将斩杀。
  甚至临死之时,他连杀了他的人是谁都不知道。
  樊稠一死,前线的西凉军顷刻间便乱了!
  樊稠在西凉军中的地位太重要了,他的死直接影响到了前线西凉军的阵势和部署,身为中郎将的他,官职目下在西凉军中可谓是最高一阶的存在。
  围绕在黄忠身边的那些西凉兵退却了,他们被黄忠的武力所震慑,不敢再轻易向前。
  而城头上的弩箭之势亦是开始加大,将已经拼死杀到城下的西凉兵们再一次的给射了回去。
  而黄忠则是抓住了这个良机,猛然一夹马腹,驱赶着战马率兵直奔清明门而去,而他身后的荆州兵也是乘着西凉军失神的这个空隙,紧随着黄忠脱离战场而去。
  前线的战事很快被斥候回禀给了董卓。
  董卓在得知樊稠战死之后,也竟然是呆住了。
  他坐在战车上,呆愣楞地望着远处的长安城,然后突然一拍战车的扶手,咬牙切齿地怒道:“何方贼子,居然敢杀老夫爱将!此仇不报不休!”
  说罢,董卓猛然转头对那斥候道:“让防守在章城门的将士务必生擒此獠,老夫要一刀一刀的将他身上的肉割下来,老夫要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那斥候忙道:“相国,那些贼兵不曾往章城门走,而是往相反的方向去了!”
  “什么?”董卓如同狮子一样的两只眼睛瞬时间瞪大了,略略思索之后,便知道是中了对方的计谋。
  他转头呼喊吕布道:“奉先何在?”
  “孩儿在!”
  “奉先,汝速速去追那敌将,莫要让他遁回城中!”
  “唯!”
  吕布随即领命,然后便招呼宋宪、魏续、侯成三人,率并州狼骑与他一同去追赶。
  而张辽亦是策马上前,对他道:“都亭侯,末吏随您同去。”
  “好!文远相随甚善。”吕布点了点头,随即带领众人前往清明门的方向赶去。
  此时的黄忠已经抵达了清明门,他不曾先进去,而是让三军将士逐一进城,他自己则是驻马于外,漠然地观察着后方的情况。
  果然,不多时,却见吕布等一众并州骑兵紧随其后,以极快的速度向着他们冲杀而来。
  “贼子休走!某要为樊稠报仇!”吕布一边大声怒吼,一边纵马直奔而来。
  张辽紧随于吕布身边,眼看着就要奔驰到清明门前,他迅速的从箭壶中取出一支翎羽箭,对准站在城下的黄忠,一箭射了出去。
  张辽也久在边塞,论及箭术也非寻常人士,但射箭的手法在黄忠看来还是过于浅薄。
  黄忠一抬刀,轻描淡写的将张辽那一箭打落在地,冷笑道:“这等本领,也敢来黄某面前献眼?”
  说罢,便见黄忠取出自己的四石强弓,弯弓搭箭对准张辽的天灵就射了过去。
  张辽大吃一惊,急忙将身子向下一沉。
  那支箭正好射在张辽的兜鍪上,将他兜鍪从头上射掉在地。
  张辽见状顿时大惊,急忙勒马,下意识的伸手去摸自己的头。
  其头尚在……
  黄忠手下不停,又分别连射三箭,瞄准了与张辽同行,冲在最前方的吕布,宋宪和魏续。
  宋宪和魏续无法改变马匹的方向,只能是扭身躲闪,仓促之间竟皆是狼狈掉落下马,丑态尽出。
  而那两支箭则是分别射在了他们身后的两名亲兵的胸口。
  而射向了吕布的那支利箭,则是被吕布抬起长矛,稳稳的拨弄到了地上。
  黄忠射了四箭,杀死两人,晃倒两将,射飞一将兜鍪,还令主将吕布驻马当场,一时间威震诸将士,令三军震动。
  吕布一挥手,下令三军止步,驻马在不远处,冷冷地看着黄忠。
  此时黄忠麾下的兵将已经尽皆撤退进了城内,只留他一人在城门外,手持大弓,昂首挺胸,大马金刀的拦在通路上。
  “黄忠!”吕布咬牙切齿地吼了一声:“果然是你!”
  黄忠淡然的向着吕布拱了拱手,道:“都亭侯,许久不见!君侯风姿依旧,真可喜可贺。”
  吕布一甩长矛,喝道:“吕某还纳闷,陈国军中究竟是何人有此手段,能够夺下长安,斩杀樊稠……想不到阁下居然在陈国军中!前番打伤张文远的人,也是你吧?”
  黄忠淡淡道:“张辽匹夫,砍伤陈王,黄某还他那一刀终究太浅,翌日再有机会,定当再度讨教!”
  张辽披头散发的矗立在吕布身边,闻言毫不示弱:“听闻阁下乃是荆楚第一悍将,辽若能得黄公赐教,当为平生幸事!”
  黄忠哈哈大笑,道:“有机会再说吧,诸位这几日若是想与黄某切磋,不妨过来攻城,黄某在城中静候诸位将军!”
  吕布冷冷言道:“黄忠,汝休要猖獗!汝虽悍勇,但目下已是受困于长安,我等今日拿不下此城,实乃是主力兵将未至,相国麾下有精兵近二十万,待后方主力兵马来至,便是脚踩马踏,也足矣将汝以及陈国的那些乌合之众踏为齑粉……你便在城中,好好的等死吧!”
  黄忠闻言也不生气,只是淡淡一下:“黄某恭候!”
  说罢,随即转马进了清明门。
  魏续扑了扑身上的尘土,爬上战马,恼羞成怒地道:“奉先,适才为何不直接杀上去,与他废那般多的唇舌作甚?”
  吕布哼道:“你看不见?他麾下的兵马早就已经进城了,他本人虽是在门外站立,却随时都能转身入城,这分明是早有准备,我们又哪能追的上?”
  张辽在一旁道:“魏君,那黄忠既然在就已经既定在清明门撤兵,那城中必然就会有接应,若某猜的不错,城墙之上,定然有弩兵埋伏,我们一旦靠近,对方飞弩齐发,我等皆是骑兵,岂不任其屠戮?”
  魏续心中颇不服气,却又无法辩驳。
  他看向不远处的清明门,嘴中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樊稠的死,对西凉军士气影响很大,黄忠进了长安之后,董卓又下令发动了几次进攻,却都是无功而返。
  陈国军士运用连弩守城,越打越顺手,每次都能在西凉军接近城池的时候,在城下留下一大片西凉兵的尸体。
  董卓见城池暂时难以攻下,无奈之下,只能是下令撤兵。
  随后,他立刻命人前往后方,去催促李蒙,王方,段煨等人,加快行军速度,火速带领大队人马前来长安围困黄忠。
  董卓发誓,一定要将黄忠以及陈国兵将,碾死在长安城中。
  ……
  河东郡治所,安邑。
  先前王允带着刘协从长安脱逃,想要北上进入河东境内,但最终失败。
  他事先联系了河东郡守王邑,想让他率兵前来进入京兆支援。
  王邑乃是刘宽之徒,亦属海内名士,明事理通人情,颇有忠君之志。
  本来,他确实是想率兵进入京兆之地去救援王允的。
  但是一支兵马却悄悄的进入了河东境内,将王邑给生生拦截下来。
  这支兵马的主人,就是袁绍。
  袁绍先前曾与王允联合,并许诺他派兵接应,可事情到了关键时刻,他却突然反悔,借口冀州事乱,不能率兵去接应……
  可如今,他却率兵进入了河东郡内,先是控制了王邑,不让他轻举妄动,然后便立刻派人封锁消息,枕戈待旦,并时时派人去往关中,打探王允以及董卓等人的动向。
  袁绍并不是不能兴兵,而是因为他此番志不在接驾。


第四百二十八章 势力愈大的袁绍
  安邑县内,袁绍坐在主位上,威严的听取着下方斥候将关中的情报逐一汇报给他。
  待斥候将关中的情况逐一向袁绍禀明之后,袁绍很是随意的挥了挥手:“下去。”
  斥候领命离开了厅堂。
  袁绍看向此番随他一同来到此处的一众掾史、门客道:“不想陈王麾下兵卒倒也是强横,稳守长安而令董卓寸步不能进,倒是颇出乎袁某的意料之外。”
  袁绍的下方,一众士子辅臣门客侍立于厅堂的两侧,显的壁垒分明。
  左面站着的几个人是田丰、沮授、审配等——是为冀州本土一系的豪门士族。
  右面站着的是郭图、辛评、荀谌、荀彧以及前一段时间,由郭图引荐,刚刚奔赴到袁绍麾下的郭嘉——是为汝颍一系的经学士人。
  除了冀州本土和汝颍一系的士人之外,另有两个人单独站立于这两拨人之外,他们既不属于冀州一系,也不属于汝颍一系,而是南阳郡一系的士人,相比于袁绍麾下的两大阵营,这两个人算是独立于其外的。
  许攸和逄纪之所以独立其外,并不是他们不想搅这趟浑水,而是他们暂时不敢往里掺和。
  只是通过袁绍上任冀州后一系列的事件,许攸和逄纪就能看出两派士人在袁绍手下争斗之激烈。
  其时袁绍夺下冀州,初入邺城之时,便有昔日的韩馥麾下的闵纯,持刀立于城门下,试图阻拦袁绍进入邺城,被袁绍命人收监待审。
  闵纯亦是被韩馥从家乡召来做臂助的。
  韩馥当年初到冀州,为了扩充势力,不被本土的门阀和豪强架空,因而不拘一格的任用其家乡的颍川人士,大面积的提拔老乡来冀州。
  此举惹怒了冀州本土人士,需知百年以来,论及门阀相党,人情比周,天下莫有甚于冀、幽者,当年朝廷的三互法也主要针对的是冀州人和幽州人。
  韩馥如此大面积的找老乡到冀州任职,当地门阀豪强如何甘心?
  冀州本土士人开始选择能够替代韩馥者——那就是袁绍。
  不过颍川临近汝南,在汝颍之地,袁绍的名声要远远超过韩馥,那些汝颍之人虽然是韩馥召来冀州的,但韩袁争夺权柄的问题上,他们大部分人最终选择站队到了袁绍这一面。
  冀州和汝颍人士大都支持袁绍,袁绍因此轻易地碾压了韩馥。
  问题是,就算是大部分人倾向袁绍,但韩馥毕竟是天下名士,曾在朝中任御史中丞,为东汉时期的三独坐之一,地位优宠。
  三独坐为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这三个位置都是监察之官,是加强皇帝制约百官权力的重要职位。
  韩馥有这套履历在,就算是局面不利,也绝不会是孤家寡人!
  当时在冀州的汝颍人士虽大部分倾向袁绍,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是支持韩馥的。
  而被袁绍收监的闵纯就是其中之一。
  这事本来也无可厚非,抓住韩馥的心腹,要杀要剐全凭袁绍心意,小事一桩,但偏偏冀州本地的士人开始借题发挥了。
  冀州人历代好结朋党,在大汉十三州中可称之为最,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本事和习俗。
  韩馥任用汝颍士人为州官,极大的侵犯了冀州本土门阀士人的利益,如今袁绍上位,在以审配、田丰、沮授等为首的冀州本土士人眼中,这些汝颍人士就应该统统滚回他们的豫州老家,该哪凉快去哪待着去!
  于是,借着闵纯的‘持剑门’事件,冀州人田丰暗中向袁绍谏言,应仔细清查汝颍系士人的底细,毕竟如今在冀州的汝颍士族官吏,都是由韩馥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他们眼下归顺了袁绍,但难保他们当中没有包藏祸心之人,闵纯这样的人应该不是特例。
  袁绍这个人雄才大略,机变无双……但有一个毛病,就是耳根子软,容易被旁人动摇了主见。
  他听田丰说的有理,心中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