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子可保,就算是夺下长安,又有何用?不过是孤城一座而已。”
  荀攸一脸肃然地道:“眼下大王重伤,董卓视我等如丧家之犬,根本不屑与我等争锋,他眼下只是意在铲除长安一众拥戴天子的忠臣志士,而长安城此刻并无人关注,我等此刻前往长安,城内必然空隙,想来可旦夕夺其城也。”
  张盛皱着眉头,狐疑道:“就算是夺了长安,也不过是孤城一座,早晚也会被董卓夺回,里面又无天子,又有何用?”
  荀攸指了指皮图,道:“新丰县也是孤城,我们要它和要长安城,又有何不同?”
  一句话,直接让张盛说不出话来。
  荀攸很是飒爽地道:“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座坚城,可以供大王养伤,也可以供我们稳守城廓的大城!就算翌日再被夺走,也是没什么可惜,”
  “长安城内虽然未必有天子,却有坚固的城墙,丰腴的仓敖,以及深恨董卓的齐民黔首,可以协同我们守护城廓,为何不取?”
  “前番张辽以数千精兵而大破大王之军,不外乎是凭借骑兵之利,夜袭得手而已,西凉军所仗着,骑兵尔!然陈国所依仗者,精弩也!有了长安坚固的城墙,那这些陈国军队的弩器便是如虎添翼,试问西凉军如何能攀上城头?”
  “我五万大军凭借弩器驻守于长安,便是如同铜墙铁壁,西凉军不求和,又如何杀的回长安?”
  说到这,荀攸慢慢的站起身来,认真地来回看着在场诸人:“我已经接到刘府君手书,府君派遣魏延从斜谷而出,用以吸引西凉军攻势,他自出祁山,前往陇西诸郡夺地,然魏延终归不过是一支偏师,纵然再是勇略,又岂能长久的拖住西凉兵,”
  “若是我们在长安屯兵,那情况便完全不同,董卓有了天子,没了都城,难道还会将陛下安置在他的郿坞之中?西凉兵唯有抢城一路而已,”
  “如此,府君在陇右诸郡就可以放手施为,届时董卓东西两难,一拿不下长安,二则陇西诸郡后方有乱,关东诸牧守一旦见他关中有变,又岂会坐视不管?届时各郡牧守兵马再次向西进发,到时候董卓唯有求和,请我们还他长安!到那时,我们便进可攻,退可守了。”
  黄忠用拳头重重的一击打手掌,道:“明白了,若我等陈兵于长安,犹如一支钉子,虽然就整个关中而言不过孤城一座,但却犹如一钉,扎在彼之要害,看之虽小,却不拔不快,然偏偏还拔不出来。”
  荀攸抚掌而言:“正是此意,董卓军庞如熊虎,然再是凶猛的熊虎,碰到钉子,却也是撕咬不断,下不得口。”
  说到这,荀攸看向黄忠和张盛、陈春等人,道:“诸位觉得如何?难道凭你们手中的弩器和长安高耸的城墙,你们也会惊惧西凉骑兵么?”
  张盛脸色顿时一红,忙道:“若是平原之上,西凉和并州的骑兵确实天下无敌,然我陈国精弩之数天下无双,若有城廓为屏障,休道董卓麾下的十余万西凉军,便是再来二十万,也将他们尽数射杀于城墙之下!”
  荀攸满意赞许道:“壮哉!”
  ……
  出征偷袭长安之前,荀攸又单独对黄忠进行了一番吩咐。
  “汉升,陈王受伤,旦夕而薨,陈国的兵卒和弩器,我们势在必得,但若想彻底的收服陈国诸兵将之心,非得是经历过一场鏖战不可……此番守卫长安,就要由汉升总览大局,率兵死抗西凉兵,借此战收服陈国兵将之心,你可懂荀某的意思?”
  荀攸的深谋远略,令黄忠倍感惊讶,他郑重地言道:“公达先生放心,此事尽管交给黄某便是!黄某定凭此战,尽收陈国军士之心也!”
  荀攸额首道:“甚善。”
  ……
  关中长安那边的情况此刻一片混乱,但刘琦所率领的三万荆蜀合兵亦奔祁山而行。
  要过祁山,则必须要走武都郡。
  武都郡虽属凉州刺史部,但地缘更接近汉中郡。
  时任武都郡守在听说荆州的兵将抵达之后,立刻开城献降。
  一方郡守,这么快开城的原因,就是他实在是没有兵啊。
  从武都郡开始,刘琦的兵马便算是进入了凉州地界。
  这里与他原先所游历过的地方大不相同,羌人连年反叛,地震频繁,又时常会有连绵的阴雨令五谷绝收。
  武都郡在东汉时期,也是出过几名声名赫赫的郡守,包括至孝至义的廉范,名臣虞诩、大儒马融等等,然这些人虽令武都郡安定一时,但却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时至刘琦率兵抵达至此,整个武都郡不过只有人口8万,且大部分还是羌、氐之民。
  按地理位置而言,这里属于雪区通往四川的咽喉要道上,而从凉州通往汉中,也必然要在这里经过。
  刘琦在武都郡大致了解了一番后,当即决定这个地方暂时不需要过多的发展,只需在此建立关口,作为汉中郡和凉州境内的一个前线的军事基地便可。
  在这个年代,生产力委实是太过有限,即使是穿越者,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开垦出来的。
  刘琦左思右想之下,决定任命吴懿为武都郡守。
  吴懿眼下在刘琦军中,任别部司马,如今被骤然提拔为两千石的武都郡守,按道理应该高兴才是。
  但事实证明,吴懿宁肯当别部司马,也不想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他急急忙忙地去找刘琦求情,一把鼻涕一把泪。
  “府君若是想杀吴某,便直接一刀砍了我吧,何必这般折磨于我?”吴懿擦着眼泪,仿佛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一样。
  “憋回去!”
  刘琦皱起眉头,一声怒叱:“再哭信不信我砍了你!”
  吴懿闻言不得不将眼泪擦干。
  “吴子远,我将你迁为一郡太守,秩俸两千石,你不谢我,反倒是跑到我面前来推三阻四,你让我日后如何管理诸人?”
  吴懿听了这话,叹息道:“府君,武都虽为一郡,但这地方委实是个鸟不拉屎的地界,整个郡中人口不过万户,还不及中原一县之地,且大多是些羌、氐之人,犹如绝境,府君将我扔在这,岂不事视我若同弃子?吴懿甘愿为一马前卒,替府君北伐关中,铲除董贼……我宁愿战死在吕布,李傕等人的马前,也不想在这偏僻之地困守一世,做那弃子!”
  刘琦闻言,嘴角浮出一丝笑意。
  “吴子远,我这是在提拔于你,难道你真的看不出来么?”
  吴懿摇了摇头,道:“看不出来?”
  刘琦哑然失笑:“你可知晓,我荆州有一屯田之策?”
  吴懿在襄阳也居住了很久,自然是知晓荆州的屯田。
  “吴某自然知晓屯田之政。”
  刘琦淡淡道:“我荆州的屯田之政,皆设于境边,其一荆南,由我兄长刘磐主持,其二为柴桑之地,由刘繇代为主持,其三为南阳郡新野周边,由我亲自主持……请问这三处地界,哪一处是我荆楚弃境?我、刘磐、刘繇,哪一个又不是两千石的官身?”
  “武都郡乃是汉中通往凉州的屏障,眼下算是我西南边的一线阵地,我将这里交给你,且屯且守,是对你的信任,日后但有功绩,汝在我荆州军中,便可青云直上,难道你品不出这当中的意味?”
  吴懿听到这,似稍稍开了窍:“府君是让吴某屯垦戍边?可、可这武都四野荒芜,没有人啊。”
  刘琦冷冷地道:“武都郡没有人,汉阳郡有没有人?金城郡有没有人?陇西郡有没有人?南安郡有没有人?我这次兵出祁山是为了什么,难道你还不清楚?待我出了祁山之后,将凉州这趟水搅浑,皆时凉州兵乱,民户南下,羌氐之人亦有可能乘乱转移,届时就要靠你在武都郡,掐住咽喉,且屯且守,招收流民,屯田戍边,在这前线,替我汉中郡和东三郡,建立一个坚固的屏障堡垒,你可明白?”


第四百一十三章 仿效诸葛亮
  武都郡的地形,海拔,包括常住人口以及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都不适合作为一座城邦来进行发展。
  这里河谷纵横,雨量充沛,森林繁茂,而且还是凉州、关中、蜀地三处的交汇之所,可谓巴蜀咽喉,秦陇锁匙。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将武都郡所管辖的六县当成经济地域来发展,那纯粹就是脑袋让驴踢了。
  刘琦的战略,是将此处划拨为‘弃郡’,然后在这里建立要塞兵营,铸造能够且屯且守的‘建设型兵团’,安置从凉州和关中南下迁移的黔首和异族。
  ……
  当下,吴懿低头沉思,而刘琦则是在一旁为他灌输自己的想法。
  “在荆南七郡,我和兄长刘磐整合汉人与荆蛮,专门施行军屯;而在南阳郡和柴桑,我也一直是在整合我昔日降服的山越进行军屯,这就是所谓的寓兵于农……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凉州虽然贫瘠,地处边塞人口不多,却也有羌人可用。”
  吴懿摸着下巴,认真的思虑良久,道:“可这当中却有一个弊端。”
  “什么弊端?”
  “凉州民风彪悍,特别是羌人久治不归,就算是他们南迁至此,恐其亦不宾服。”
  刘琦听了很满意。
  吴懿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他确实用心思考了,值得夸赞。
  刘琦伸手招呼吴懿近前,道:“吴兄,我既然已经说了这武都六县,从现在起就要成为我们在西南屯田戍边的第一线,既然是戍边,那自然不能是什么人都能接受的,从凉州来的人,你要仔细甄别,择选健壮与忠厚者留下助屯,其余的……大可遣返,不准入境。”
  “遣返?”
  吴懿不明白这波操作的深意:“武都本就贫瘠,有人户入境乃是好事多磨,如何还拒而不纳?”
  “这里本来就是弃郡,我们要建立的是堡垒,又非城池,要那么多人作甚?羌人与我们,本就二心,屯边初期要的人多了,反而掣肘,容易出乱子,况且物以稀为贵,你越是将他们挡在大门之外,他们反倒会越疯狂的想要往武都钻。”
  吴懿若有所悟的道:“末吏明白了。”
  刘琦伸手拍了拍吴懿的肩膀:“武都的事做好了,待日后有机会平定关中,子远之功,当可计于表册之首。”
  其实这个武都郡守,刘琦也是琢磨了好久,最后才决定扶持吴懿上位。
  吴懿在历史上算是颇有些军事才能,他在北伐时期曾大破费曜和郭淮,并在诸葛亮去世后总督汉中诸事。
  当然,他能够总督汉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当时属于国戚。
  但以蜀主刘禅的角度,在诸多国戚中他还是选择吴懿镇守汉中,足见吴懿确实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毕竟汉中是蜀汉的门户,承担着整个曹魏在关中的军事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担当的。
  现在将吴懿留在汉中开垦屯边,建立‘武都郡生产建设兵团’倒也正合适。
  ……
  武都郡的事处理好后,刘琦则是继续引兵奔祁山而行。
  祁山陇右东接秦川,依丝路古道、渭河一线相通,是连接武都与关中境内连接的重要地点。
  诸葛亮历史上的北伐之战一直在强占祁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将祁山建设成蜀汉的军事补给点。
  运粮的速度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进度,蜀汉境内的道路实在是太过难走了,然祁山作为据点而言,其军事地位其实并不重要,但由于从武都到祁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