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夺取了荆南的山阳刘氏,借着战争的时机,肃清了张羡在荆南的所有势力,并降四郡分割成了七郡,用以刘磐为首的山阳刘氏族中人和北方流往荆州没有根基的士人,将荆南七郡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怕是过不了多久,荆南便等同于刘表的个人私产了。
  不知不觉,刘表好像已经拥有足够的力量,来脱离南郡宗族的掌控与制衡了。
  这对蔡瑁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扭头看向蒯良,发现蒯良也正紧张的望着他。
  很显然,这两个人的想法碰撞到一块去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征讨二袁,以警天下!
  南蛮营的将士们在距离襄阳城外二百步左右的地方站定。
  其中军阵缓缓打开,刘琦带领一众主要将领翻身下马,从打开的通路向着刘表等人步行而来。
  刘表等人亦是下马,站在原地等待着刘琦。
  少时,就见刘琦来到了刘表的面前,向着刘表长长作揖,道:“琦见过父亲。”
  刘表伸手将刘琦虚扶起来,上下打量着刘琦,骤然发现这个南北征战,常年行走于军旅之中的长子,竟是变的愈发壮硕英伟了起来。
  遥想来荆州前,刘琦还只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翩翩公子,但如今因久临战阵,常于习武,他的身形似逐渐挺拔,面颊的轮廓也变的刚毅。
  刘表印象中自家儿子那股特有阴柔气质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满满的阳刚之气。
  “不错,吾儿越发有英雄之气了!”刘表满意的赞叹道。
  “父亲谬赞,孩儿愧不敢当。”
  刘表转头,看了看刘琦身后的那些南蛮营军士,略显苍老的面颊上露出了些许感慨之情。
  “这些便是伯瑜信中提起的南蛮营将士?”
  “正是,孩儿特意从荆南带回,请父亲检阅。”
  “真乃雄列之卒也。”
  话音落时,便见刘琦转身,吩咐典韦道:“还不让他们见过刘荆州?”
  “唯!”
  典韦回头做了一个手势。
  却见南蛮营的士兵们皆高举手中的军械,齐声呼喝:
  “见过使君!”
  “见过使君!”
  “见过使君!”
  “……”
  只是短短四个字的齐声问候,却震天彻地,声威甚隆,传到了襄阳一众人的耳膜中,直震的诸位官吏头脑发聩,心下颇有惊忌之情。
  刘表满意的来回打着这支强军,满意的赞叹道:“好,甚好!果然是威武之师!”
  刘琦笑道:“南蛮营的士卒都是常年行走于山林之间的彪悍之民,个人的战力虽强,但却不熟悉汉人的军规阵型,需要再认真操练,仔细打磨才可成强军。”
  刘表满意道:“难得你成就了此等功业,还能不骄不懈,极是难得。”
  说罢,却见转身道:“伯瑜,随为父进城。”
  刘琦领命,随即跟随刘表向襄阳城内而去。
  蔡瑁在旁边问刘琦道:“姐丈,我二姐呢?”
  刘琦言道:“她要留在长沙,暂时不回襄阳了。”
  “留在长沙?”蔡瑁闻言不由皱眉,道:“这眼瞅着就是大婚之期,怎还这般使性?回头且待某书信催促她。”
  刘表却是不咸不淡地言道:“德珪勿急,眼下这个时局,咱们怕是也没有时间主持大婚了,且待战事得定之后,再招人回来成婚不迟。”
  蔡瑁的脸色变了变,沉默了半晌之后,方道:“使君,可是婚期不等人啊?”
  “婚期往后延一延就是了。”刘表不咸不淡的道。
  蔡瑁的表情一窒,站在原地望着刘表的背影,惊诧的张大嘴了嘴巴。
  他的表情在一瞬间似是有些怒意。
  蒯良却是不着痕迹的拉了他的袖子一下,蔡瑁这才回过神来,急忙低头,紧随着刘表等人入城。
  往城中而去时,刘琦问刘表道:“父亲,眼下北方的局势如何?”
  刘表长叹口气,脸上露出了些许悲苦之色:“依旧不甚好,陈王到了雒阳,虽安定了局势,但流民还是不少,依旧有大批人丁向荆州涌入,而关中那边,董卓征调民夫建造郿邬,三辅之地齐民黔首亦是水深火热,不断有难民通过武关向咱荆州而来。”
  刘琦笑道:“换成原先,荆南未定,光凭南郡的吞吐量确实不够,但如今荆南已下,南方广阔之地皆可大兴屯田,来多少人父亲都可使之往南迁移,既有助于开发荆南,有可收纳黔首以为己用。”
  刘表笑了笑,道:“除了长沙郡外,荆南其余六郡的郡守,为父已经拟定好了人选,派往上任,武陵郡守为汝三叔公家之子刘诞、桂阳郡守乃是汝堂伯刘炜,沅陵郡首是吾堂弟刘侈……”
  刘琦微笑道:“都是咱自家人是么?不跟旁人商量商量?”
  刘表淡淡道:“有甚可商量的?老夫在荆州待了一年,因为各族掣肘,每每任官之时,皆要与蔡蒯商议之后方可行事,如今荆南七郡皆入我瓮,数百万黔首皆为老夫私民,为父这一次还真就要独断专行了。”
  此刻的刘表,终于是卸掉了所有的伪装,开始露出了他深藏在骨子里的獠牙,再不是那个慈祥和善的长者,而完全是一副唯我独尊的霸主之气。
  他确实是隐忍的太久了。
  此刻蔡瑁和蒯良等人都是跟在刘氏父子身后较远的地方,因此刘表的这些话,他们没有听到。
  但刘琦觉得,没听到不代表他们感觉不到。
  就像刚才在城外,刘表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将自己和蔡觅的婚期延后,毫无转圜余地……就算他这般做是因为眼下时局险恶,但在刘琦看来,刘表也是故意没有给蔡瑁留面子。
  不过就刘琦而言,他对刘表此举并不反对。
  山阳刘氏本就应该是荆州之主,为何事事要以蔡、蒯等南郡诸族为先?
  这种不健康的政治环境,越早改变自然是越好。
  “父亲威武,孩儿在此为父亲贺!”刘琦低声道。
  刘表随意的摆了摆手,道:“为父能有今日之局势,还不都是仰仗了你?呵呵,你可真是我山阳刘氏的麒麟儿啊。”
  刘琦急忙谦虚的推辞。
  “对了,除去关中和司隶之外,关东诸郡,目下形势如何?”
  刘表沉吟半晌后,只是说出了一个字:
  “乱!”
  “怎么个乱法?”
  刘表一边走,一边道:“桥瑁死后,王肱暂代东郡郡守之职,却不能胜任,黑山黄巾兵发东郡,时势渐乱,袁绍派曹操入驻东郡,以镇时局,而青州黄巾亦是大举入侵青、徐、兖州诸郡,除泰山郡守应邵与黄巾交锋数次而得胜,其余诸郡战事皆颇为不利,而公孙瓒如今在右北平大破另外一支黄巾兵,迫使其南渡,声望正隆。”
  说到这,刘虞顿了顿,道:“如今袁绍麾下的周昂,周昕与袁术麾下之人相争于豫州和丹阳郡,而宗亲联盟中的两位汉室宗亲亦亡,我等虽几番声讨二袁,但在兵势上却无动作,如今二袁见我等宗亲之盟不敢与之相争,竟是越发猖獗,袁术竞派孙坚渡江东向,只取吴郡,却是要将咱联盟中的吴郡郡守刘繇连根拔起。”
  顿了顿,刘表道:“所以我几番书信召你回来,若是再这样下去,宗亲联盟只怕就要被二袁的兵势迫散了。”
  “宗亲联盟决不可散!”刘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如今荆南已定,兵甲粮秣尽皆富足,孩儿决定率军北上,征讨二袁,为先前死去的几位宗亲成员报仇雪恨,以警示于天下。”
  刘表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为父之意亦是如此。”
  “还请父亲坐镇后方,为孩儿筹备粮草辎重,孩儿率领南蛮营的将士,讨伐诸路不尊朝廷之令的叛逆,另外还请父亲置书于陈王,请他领兵从雒阳南下,与我军同伐二袁!”
  刘表点了点头,道:“此言正是,联盟之中,唯陈王与等我荆州可成夹击之势,且其部兵强马壮,若能合兵,则可与二袁一战,只是……”
  刘表说到这,顿了顿,道:“只是刘正礼目下被孙坚所攻,又该如何?他身为我宗室盟友,却远在吴郡,我等对其……恐难施以援手。”
  刘正礼,指的便是刘繇。
  刘琦一边走,一边略做沉思。
  己方与刘繇虽然从未见过,但彼既然已经是护君联盟中的一员,那便不可见死不救。
  但吴郡之地,己方着实是鞭长莫及。
  “事到如今,父亲若想救刘正礼,那只有置书信与他,让他放弃吴郡,不要与孙坚对抗,才能有一线生机。”


第二百二十八章 拯救我们的盟友刘繇
  刘琦的话似乎引起了刘表思绪中的共鸣,
  他开始低头细细的沉思了起来。
  但刘琦得胜而归,按规矩要安排他一场宴席,而这些事情,则需要在宴席之后再谈。
  当晚,刘表在牧府召开庆功之筵,把酒言欢,为刘琦庆功。
  刘琦携两万余南蛮营锐士返回了襄阳,声威盖世,在宴席之中,被刘表当场敲定任命为讨逆中郎将。
  蔡瑁和蒯良等人听到此信,心中极不舒服。
  在整个荆楚中,能够被任为中郎将的只有蔡瑁,蒯良和蒯越,可如今刘琦也被授置此军职,在加上他两千石南阳郡守的身份……如今可以说,整个荆州此刘表往下,排第二的已经成了他刘琦了。
  蔡瑁和蒯良则是通通靠后。
  很显然,荆南的平定令刘表对自己的势力信心大涨,他已经不会再去特意顾忌蔡蒯的意见。
  这对蔡蒯而言,着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宴席结束之后,众人各自回返府邸,刘表和刘琦父子亦是回了牧府。
  父子二人今夜都特意控制了酒量,没有喝的太多,因为他们心中都惦记着北方的大事。
  返回了府邸,刘表带着刘琦来到静室中,父子俩相对而坐,针对讨伐二袁之事继续详谈。
  “吾儿今日言,要让刘繇放弃吴郡,可具体又该如何去做?又该让刘繇何去何从?”
  刘琦言道:“刘繇乃是护君联盟中的一员,是我们的盟友,如今刘琬和刘松已经死了,不可再让刘繇有所闪失,不然护君联盟脸面何存?”
  “你是说,要让刘繇前来荆州依附于某?”
  刘琦点了点头,道:“先请刘繇到荆州,然后……让其前往豫章郡,请他在长沙以东立足,作为我荆南的屏障,替我们坐镇扬州。”
  刘表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桌案上的双儿壶,似是有些出神。
  他沉思了好一会方道:“可刘繇是吴郡郡守,若是坐守于豫章郡,恐是于理不合吧?”
  刘琦轻声道:“于理不合,那我们就让他变成合理,父亲若能接刘繇回荆州,就派人去往长安,表奏刘繇为扬州刺史,如此他坐镇豫章郡中便算是名正言顺了。”
  刘表似乎有些醒悟了,道:“此言不错,如今的扬州刺史陈温已经被孙坚驱出了寿春,此举与挂印弃官无异,陈温若是再占着扬州刺史的位置,怕是却无道理,倒不如由朝廷敕于他人,只是如今我们护君联盟对董卓没了威胁,怕他未必肯应。”
  刘琦笑道:“孩儿估计,咱们若是表奏刘繇为扬州刺史,以董卓老贼的诡诈,十有八九会应允的。”
  “吾儿为何这般说?”
  刘琦耐心的为刘表分析道:“父亲且想,董卓当初任命刘松,刘琬,刘繇等人为刺史或郡守,其目地何在?不就是为了挑宗亲之盟与二袁之间的争斗,他坐守关中以渔利么?”
  刘表听了这话,很是惆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