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嘘!”吴兰冲着他们竖起了一根手指,起身走到帐篷口,向外观望……
  “回来了!”
  众人纷纷原地起身,吴班拉了一把雷遇,道:“你可莫要做那寻死之事!稍后你若敢胡来,莫怪吾先与汝翻脸!”
  雷遇随意的摆了摆手,道:“知道了,我不过也是随意说说!那还能真做此等小儿之事?某又不是刺客。”
  少时,便见吴懿当先走入帐内,刘琦则是紧随于他。
  众人见了刘琦,方要见礼,突然间却都愣住了。
  只见犹如巨熊成精的典韦,跟着刘琦闪身进了帐内,
  他一双虎目如电般的来回扫视着帐内诸人,看到谁,谁便是不由一个冷颤。
  那偌大的身形,让人看着就不免心中发虚。
  吴班似笑非笑的看向身边的雷遇。
  却见雷遇的脸都有些发白了。
  雷遇感觉到了吴班的目光,气道:“刘公子都来了,你还看我做什么?我脸上长了花儿不成?”
  说罢,便见他堆起笑脸,迎上刘琦道:“刘公子,着实是让我等候的好苦,公子快请入上座……这位壮士也请一同入座,快请,快请!”


第一百七十章 俘虏的请求
  这些东州士们饮宴的帐篷不小,每人一案,竟也是足够宽敞,甚至还能腾挪出一放置余物和安置火盆之地。
  刘琦身为掌握着东州士命脉的人物,此刻是坐北面南,安坐于主位之中,其余人等则是在下方坐于其两旁。
  典韦虽然有些酒醉,但此刻还是毫不含糊的站在刘琦身后,抱着膀子犹如一尊铁塔一般,两只牛眼来回扫视着在场诸人。
  不得不说,典韦这样的存在实在是令人感到窒息。
  犹如一尊杀神,和这帐中的酒肉宴氛豪不搭调。
  吴兰看着典韦硕大的身躯,心中忐忑,他小心翼翼的为刘琦的酒爵中斟满了菖蒲酒,然后便赶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似乎并不想离典韦太近。
  吴懿当先起身,举起酒爵道:“这第一爵酒,我等敬公子在司隶得胜还于荆州,公子此番不但是护君功成、保全了雒阳朝堂宗庙,且还得胜于吕布、胡轸等北地悍将,名扬诸州,振汉室之威。”
  刘琦淡淡一笑:“多谢,满饮。”
  诸人纷纷将爵中酒,一饮而尽。
  吴懿又过去为刘琦敬酒,然后再次举起酒爵。
  “二祝公子击溃袁术兵将,破敌建功,荆楚武功日后必为天下侧目!”
  刘琦笑着举起了手,道:“多谢诸君。”
  众人一同再饮一爵。
  斟满酒后,吴懿再次举起手中的酒爵,但这一次,他似乎有些语塞了。
  “三祝公子,嗯……”
  完了,事情来得太过仓促,明显是准备不足,吴懿说到这的时候,明显有些语塞。
  这第三……应该祝些什么?
  刘琦无奈的叹了口气。
  身为豪族,一天只顾着钻研族中之利,场面上的事却不用心,事前准备工作做得这般仓促,溜须拍马的水平跟张允和蒯越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差评!
  “吴司马,在下在京中的线人呈信于我,说是相府的东曹已经拟定了了敕封,朝廷任我为南阳郡守……已是得准,目下正往南郡而走,估计差不多和我军同时抵达襄阳。”刘琦微笑着对他道。
  其时,董卓入京之后,自封为相国,履丞相职,仿西汉相府制,设立从属的“十三曹”,将中枢大权全部收拢于相府的掌握中。
  所谓的‘曹’,实际类似于后来的‘司’。
  十三曹中,相府东曹目下主两千石长吏迁升,并包括军吏。
  吴懿听了刘琦被任南阳郡守,先是愣神,随后急忙恍然大悟。
  他忙举起酒盏,对刘琦道:“第三盏,恭贺公子得任南阳郡守……嗨!以双十之龄而得两千石高位者,实乃罕见,公子实乃国之柱石。”
  便见帐内所有的东州士都起身举酒爵,齐声道:“为公子贺!”
  刘琦微笑再度举爵。
  双十年华得两千石,清平之世自然难见,但这乱世之中,什么稀奇事都有可能发生的。
  历史上的孙权,也是在十八岁的时候,领了两千石的会稽郡守。
  刘琦主动提及自己被任命郡守的事,其实也不过是给吴懿等人找个台阶下,让他把这第三爵酒敬出去而已。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知晓东州士真正之所求。
  果然,三爵酒敬完之后,那些东州士突然都齐齐从原地站了起来。
  典韦见到这些人同时起身,神情顿时变的有些紧张。
  他伸手从桌案上拿起了一只酒爵,竟然是要打算用这铜器作为武器与对方动手。
  但那些东州士并没有像典韦想象的一样,一起扑上来与己方为难。
  这些人反倒是一同向刘琦跪倒。
  所有人都是单膝跪地。
  这架势把想对他们他们动手的典韦都弄楞了。
  他酒醉反应慢,一时间有点没反应过来。
  这算是什么拼杀姿势?
  刘琦站起身,冲着几人道:“尔等这是作甚?快起来!”
  吴懿单膝跪地,仰头抱拳道:“请公子放我等一条生路!”
  刘琦抿起了嘴唇,一条眉毛微微扬起,道:“这是何意?”
  吴兰哽咽道:“刘公子……哦,不!刘府君,我等族人家眷,前些年方才迁至益州,乃属益州外来人士,在益州之内本就根基不稳,如今我等随军出征,不得回发,家眷在蜀中,岂不受人排挤?他们日后又当如何自处,一家老小前途未卜,还请公子开恩,让我等返回益州,与一家老小团聚!”
  说罢,便见这汉子一低头,竟是呜呜的哭了起来。
  而一旁的吴班,雷遇,吴懿等人,见吴兰哭了,亦是纷纷跟他一起流泪。
  “请府君开恩,放我等归去吧!”
  “我等终身牢记府君的大恩大德。”
  “府君,我等若是不归益州,恐家中老幼,日后性命难保。”
  刘琦见几个人又哭又闹,不由长叹口气,脸上露出不忍之色。
  “我也知道你们的难处,你们一个个都是从外州迁移至川蜀的,说实话都很不容易……唉,只是眼下,朝廷那边,已经设贾龙为讨寇校尉,兼领蜀郡郡守……刘焉谋反,已是铁一般的事实,难道我现在放你们回去,让你们都去跟刘焉当叛贼不成?”
  叛贼这顶帽子太大了,这些东州士自然是不能接的。
  吴懿哭泣:“公子放心,我兖州吴氏祖祖辈辈皆为汉家子民,如何能附庸刘君郎行那篡逆之事!我们兄弟若是回了益州,必弃官罢位,不再与刘君郎有任何的牵扯!还请公子开恩施德啊!”
  说罢,便见几个人又开始哭泣,甚至还开始向刘琦磕头长拜。
  这种行为,在礼数上而言,就有些过激了。
  刘琦皱了皱眉,认真的寻思了片刻,终于是长叹口气。
  “罢了,既然你们答应不与刘君郎为伍附逆,那便是放你们回去又能如何?”
  五个人一听,不由愣住了。
  真的假的?
  他居然真的肯放我们回去?
  少时……
  “多谢府君大恩!”
  “我等纵然一死,也不能相报!”
  “府君实是仁人君子!”
  刘琦笑着摆了摆手,道:“且不忙谢,你们五个先起来说话。”
  五个人一边千恩万谢,一边抹着眼泪从地上站起身来。
  就在这个当口,刘琦突然轻描淡写的问他们道:“你们五人,分属三族,如今你们各自出了益州,这族中之事,却是由何人做主?”
  吴懿下意识地回道:“我族中事,皆我兄弟二人做主,不曾托付与旁人。”
  吴堀和吴兰兄弟则是道:“我兄弟二人亦是如此,族中诸事只能依赖我兄弟二人。”
  雷遇下意识地道:“我有一弟雷铜,代我在益州打理族务。”
  刘琦恍然地点了点头,道:“既然雷司马有一个弟弟在蜀中,那你就不需要回去了,还是留在南郡,别你们兄弟两人都在益州,万一出了事皆送了性命,断了后继之人,岂非对不住先祖?”
  “啊?这……”雷遇闻言,面色顿变。
  刘琦笑着看向吴班和吴懿、吴堀和吴兰两队兄弟,审度一番,最终指了指吴班和吴兰道:“汝二人可返回蜀中,替你们的兄长主持家业。”
  说罢,他看向吴懿和吴堀,道:“至于二位,还是不要以身犯险了,随我回南郡吧,族中家人,既有人照顾,你们又何必多虑,安心待在荆州,闲来无事,多写书信与蜀中的家人,虽是千山万水,却也是情谊犹存。”
  吴懿呆愣楞地看着刘琦,心中陡然升起了一丝凉意。
  不对啊,明明是己方五人求刘琦放他们回蜀,与荆州人脱离干系……怎么事到如今,反倒是有一种反是要被他所用的感觉呢?


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痛骂的严颜
  五名东州士将官,听了刘琦的话后,一个个心中皆忐忑不安起来。
  五人之中,以吴懿的思绪最为敏锐。
  他细细思考之后,发现这位年轻的南阳郡守,似是比他想象中的要精明了许多。
  雷铜,吴兰,吴班三人在蜀,虽掌族中权柄,却都非族主,而三家东州族的真正家公,却皆住于荆州。
  如此一来,在蜀中的雷铜,吴兰,吴班三人,其地位和处境就会显得相当尴尬。
  一个弄不好,就很容易被刘焉猜忌。
  吴懿急忙对刘琦拱手,求情道:“府君此举,怕是会将我三家置之于死地矣。”
  刘琦微微一笑,道:“为何这么说呢?”
  吴懿长叹道:“刘焉乃是深谋远虑者,他见我等三族之长皆在荆州,反倒是让族弟承担诸事,岂能对我等族中之人不疑?久后必是祸患。”
  刘琦洒然笑道:“倒也未必,我觉得,刘焉虽会恼怒于你们三族之举,但眼下益州境内以任岐为首的蜀中豪强已经起事,分裂益州与刘焉相抗”
  “刘焉若要平定蜀中豪强叛乱,兵力上要依仗青羌,而内治上,则要依仗东州诸士,他就是心中对你们有所怀疑,也断然不会轻举妄动,他若是敢屠戮东州士的族人,岂不是将自己推到东州士的对立面?实乃自绝尔。”
  吴懿等人闻言,脸上的肌肉皆是不停的抽动。
  你既然能猜出刘焉会有这般的想法,还故意把我们扣押在这里,岂不是摆明了把我们当棋子使?
  吴懿等人的不满,刘琦不需要看,也自然是能品的出来的。
  他缓缓的站起身,道:“诸君,我留下你们的宗长,遣走余众,已经是仁至义尽,刘焉叛逆之贼,割据西南半壁,若不讨伐,久后必成大汉祸患,刘琦身为汉臣,自当以王室基业为先,我这般行事,也是希望你们能够和反贼划清界限……如此,便只能委屈你们了。”
  说罢,他领着典韦向着帐外走去,来到了帐篷口,刘琦转头看向吴班和吴兰,道:“至于到了蜀中,应该怎么做……全凭你们自己决断,刘某不多赘一言。”
  说罢,便见他转头走出了大帐。
  典韦则是守护在帐篷口,冷眼观瞧着诸人的动作,待确认刘琦走出去之后,这大汉方才尾随其而去,中间竟是没有一丝疏漏。
  待刘琦走出大帐片刻,雷遇猛然转身,一脚将帐内的一面桌案踢翻,怒道:“这刘家小儿算什么东西?竟敢如此对待我等?此举岂非将我们安置于刀刃之上?咱们三家族长在此,让兄弟回去,又该如何面对主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