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琰给刘琦的印象……一个美丽,有涵养,聪慧的士人之女,剩下的就没什么了。
  倒是历史上的蔡琰给他的感触更多些……身世凄惨,命运坎坷,一生不幸。
  就这些来说,刘琦很同情这个女子。
  既然是机缘巧合下,蔡邕将蔡琰和他的典藏一并送入了荆州,那自己身为穿越者,不妨顺水推舟,挽救一下这个才女的悲惨命运。
  也算是举手之劳的事。
  次日,刘琦的全部兵马开始拔营启程,沿顺阳之地直奔汉水南下而行。
  就在三军即将抵达均县之际,蒯越主动前来向刘琦献策了。
  ……
  “谨防追兵偷袭……是么?”
  夜深人静,刘琦还未曾睡下时,蒯越前来拜见,并向刘琦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忧虑。
  “不错,谨防追兵偷袭。”蒯越的面色肃整,说的郑重其事,不由刘琦不重视。
  刘琦披着罩服,站起身,在帐内原地转了几圈后,脸上亦是露出了忧虑之色:“说实话,异度先生之所指,我先前也曾所感,故先派人将杜嫣送回了南郡,我就是害怕在排水驻扎时,会遭袁术的兵马偷袭,乱军之中恐其有伤。”
  蒯越赞叹道:“原来公子早就对袁术有所防范,如此却是蒯某多心了。”
  刘琦叹道:“袁术胸有大志,一心想压倒袁绍,前往我主动前往鲁阳,向其献策,请他打开南阳郡通路让我们过境,如今我们大事得偿所愿,临行前反倒是帮了袁绍一把,袁术除了恼恨袁绍外,必然也会迁怒与我……我不得不防。”
  蒯越道:“不错,正如公子所言,袁术如今与袁绍对峙于缑氏山,双方声势颇隆,或有交兵之意,但关东群雄皆在,双方准备尚不充足,怕是不会轻易交手……一旦两方各自撤兵回各自地盘备战,吾怕袁术不会放过我荆州军,想来他会派遣精锐尾随袭击……还需谨慎才是。”
  刘琦疑惑道:“先生之所指,我亦知晓,只是前番我们在排河屯兵,袁术的兵马迟迟不至,如今我军都已经快到均县了……袁术难道真的还会派兵继续追赶?”
  蒯越肯定地道:“袁公路乃有仇必报之人,公子帮了袁绍这般大一个忙,等同于戏耍于他,他焉能干休?他必会派兵偷袭我军之后,不过袁术亦颇善战,麾下又有阎象和杨弘等智谋之士,”
  “我军静候在排水之时,他料定我军必有所准备,不敢轻易向前,如今我军回撤,彼料定我思乡心切,必然暗中派遣精锐追击,公子不可不谨慎对之。”
  刘琦闻言,不由恍然而悟。
  蒯越之言确实在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是用兵之真谛,己方前番虽然撤退,但在排水河驻扎,尚有抵抗的余地,如今三军尽返南郡,将士们离乡半载,思乡心切,若是乘此时派兵追击,对袁术而言定是事半功倍。
  想到这,刘琦遂拿起桌案上的油灯,走到皮图旁边,认真的琢磨着。
  少时……
  “看来,我等需在这均县附近的河道安排伏兵,静等袁术的追兵过来了,不然早晚都是祸患。”刘琦眯起了眼睛,冷冷出言。
  蒯越笑道:“均县附近,河岸众多,若是运用得当,必可大胜于彼。”
  刘琦重重点头。
  南阳郡在袁术手中,己方和袁术早晚要有一场大战,既然如此,那便乘着这个机会,先与袁术军战上一场,看看对方到底有多少战力。
  ……
  就在刘琦和蒯越商讨在均县附近安排伏击的数日之前……
  缑氏山附近的袁氏大营内,袁术正在大发雷霆。
  “混账,袁伯业这厮,当真是不为人子!”
  袁绍将手中的一卷简牍,重重的扔在了地上。
  那封简牍,乃是山阳郡守袁遗派人送给袁术的书信。
  四世三公的袁门树大根深,在这天下并不是只有袁绍和袁术两人居于高位,尚有很多袁氏子弟颇为出息。
  其中之一,便是袁绍和袁术的从兄袁遗,现为两千石的山阳郡守,亦是一方重镇。
  袁遗派人给袁术送来书信,名义上是为他们二人调和,但信中之意多有偏帮袁绍说话,显然是已经站在了袁绍那边。
  另有沛相袁忠,字正甫,现为秩俸两千石的沛相,亦写书信调和二袁,然其言语中多有扶袁绍,贬袁术之意。
  如今,在整个袁氏家族中,除了袁术的从弟袁胤与袁术是站在一条线上的之外,其余诸人皆站在袁绍一方。
  “袁家诸人,居然都站在那贱婢所生的小儿一边,莫不是瞎了狗眼!”袁术重重的一拍桌案,怒声喝斥。
  那声音中除了愤怒之外,隐隐之中,似还有不甘与悲凉之意。
  孙坚在下方,斜眼看了一眼袁术,出班道:“眼下盟中的诸位府君皆站在袁绍一方,其势颇大,末将与袁公的兵马,怕不是其对手,眼下并非与袁绍交手之良机。”
  袁术气道:“若是就这般撤走,我颜面何存?”
  奏事掾史杨弘站出来,道:“将军,目下在司隶诸人,皆是袁绍的党羽心腹,若是在此与其硬拼,绝无好处,不如且归南阳郡,派人前往各地游说,招揽盟友为臂助,然后再与袁绍相争不迟。”
  袁术长叹口气道:“何人可为我之臂助?”
  杨弘转头看向孙坚,道:“文台当速速起兵前往豫州,除掉孔伷,占汝南、颍川与袁公东西联合,威压中原,另有徐州陶谦,属下愿意为使,前往说之,请其为盟……若能以南阳郡、豫州、徐州为基,兵峰直向中原,则兖州的张邈、桥瑁、袁遗、刘岱等辈尽皆可擒。”
  孙坚一听杨弘让他去杀孔伷,夺豫州,不由脸色微变。
  他心中又想起上一次刘琦对他说的那些话。
  袁术闻言,眼神微微发亮,道:“此事若成,则袁绍麾下诸小附逆,皆可一战而定。”
  杨弘又道:“蓟侯公孙瓒,乃是枭雄人物,目下与刘虞不和,独立于右北平,其兵威甚强,不在文台之下,若能说其为盟,攻袁绍之后方,则可获全胜!到那时,还怕袁公出不了胸中这口恶气么?”
  袁术冷然道:“说到出气,除了袁绍这贱婢之子外,刘家小儿却也当真可气,我以诚心待彼,他竟然反助袁绍,端的可恶……”
  杨弘道:“刘琦竖子,不足为虑,待日后形势大定,再行征伐不迟。”
  袁术点头道:“眼下,便先放他一遭……”
  正说话间,却见袁术的一名亲卫匆匆入帐。
  那亲卫走上前,在袁术的耳边轻声低语几句。
  还没等那亲卫说完,便见袁术的面色先是变的煞白,然后又转为红。
  他双眸充血,牙齿来回摩擦,竟是隐隐发出声响。
  “南阳郡守……刘琦?哈哈,好!好一个南阳郡守!着实是好得很啊!疥癞小儿,我不灭你,你却是要骑在我的头上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袁术军的隐患
  袁术这一次是真的发怒了。
  从小到大,让他恼恨的人虽然不少,但能逼的他雷霆震怒到这般程度的人,至今只有袁绍一人而已。
  但如今,刘琦却光荣的打破了这个记录,他继袁绍之后,成为了第二个差点没逼疯袁术的人。
  他来回扫视着麾下诸将,道:“陈兰,纪灵,雷薄,李丰,汝四人各率本部,火速南下,星夜追上刘家小儿!”
  四人分别应命,遂转身而去。
  一直没有出声的主簿阎象出班谏言:“袁公,护君之盟诸人的声望颇隆,刘虞和刘表一南一北,已是隐有宗亲表率之望,此时若派兵追击刘琦,怕是会有损将军之声名。”
  袁术抬起手,然后猛然撂下,其手掌重重的拍打在桌案上,震得那案上的羽觞和简牍都隐隐晃动……
  足见其用力之大。
  “事到如今,还管什么声名?朝廷已是下了诏书,敕封刘琦为南阳郡守!现在若不杀他,尔等让某日后如何?让宛城给他刘家小儿不成?”
  阎象和杨弘等人闻言皆大惊。
  他们万万是没有想到,董卓居然诡狠至此。
  他敕封刘琦为南阳郡守,挑拨其与袁术的关系,逼袁术与刘琦开战。
  虽为阳谋,但却无解。
  阎象皱起了眉头,心中开始略略打鼓。
  在汉代,上位者做大事,皆要讲究名正言顺。
  袁术前番为何要指使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郡守张咨,就是因为只有他们死了,袁术才能名正言顺的去占领荆州。
  因此,董卓敕刘琦为南阳郡守之策,袁术即使知道是董卓的挑拨,也不得不主动进入这个圈套。
  袁术知道董卓的敕封是挑拨,但南阳郡的士人们不知道,望族不知道,豪强不知道,百姓也不知道……
  不杀刘琦,早晚都是祸胎。
  眼下刘琦率兵南下,若是能赶在他没抵达南郡之前,将其诛杀于旷野,虽然会与刘表结仇,但对于现在的袁术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阎象长叹口气,不再谏言。
  孙坚站了出来,对袁术谏言道:“袁公,荆州军前番和西凉兵交手,虽有折损,但目下却与益州的贾龙合兵一处,粗略算来,当也不下七八千军众,末将曾与荆州军同盟与西凉军交手,知晓荆州军中,颇有豪士,战力不俗,若只派纪灵,陈兰等人追击,恐未必能胜。”
  孙坚对刘琦可谓多有了解……但袁术并不知晓荆州军的战力。
  他也不信荆州军会像孙坚说的那么厉害。
  南阳郡的张咨被杀,刺史王睿吞金自杀,南郡太守郭永因惊惧挂印而走,整个荆北的郡兵被袁术和孙坚收兵,弄的元气大伤,几至空悬。就算刘表和刘琦是天纵英才,难还能在这短短十个月的时间,将荆州的整体战力,提升到与己方一样的水平?
  “文台过虑了。”袁术冷然道:“纵然荆益联军有近万兵将,又能如何?陈兰和雷薄四人,麾下各有三千精锐的建制,四人合兵之数在荆州军之上,且我南阳郡乃冶铁大郡,甲胄军械之坚,可谓诸郡之冠,刘琦急撤于南郡,荆州军士卒思乡心切,仓促而行,岂能是我军的敌手。”
  孙坚心道那是你不知道那小子有多厉害。
  “纵然如此,还是多派兵将,较为稳妥。”
  袁术摇了摇头,道:“不必,眼下我军在缑氏山驻扎,虽不与那贱婢子交战,但那小妾之子心性狠毒,擅使诡计,我若分兵太多,恐袁绍会乘隙攻我,绝不可为。”
  孙坚道:“若是少派兵将,还需有精锐将官以为中坚之力。”
  袁术笑道:“这点你大可放心,纪灵,陈兰等人麾下的司马、军侯、屯将皆为我虎贲军猛士所任,三军齐心足可破敌。”
  孙坚一听‘虎贲军将士’三字,不由长叹口气。
  袁公当真是执棋者迷。
  他以虎贲军为中坚之力?时间一长,必出问题。
  不过这些虎贲军士皆是袁术的心腹,孙坚身为客将,却又不方便谏言……
  汉代自孝武皇帝时,仿周制,取军中遗孤与各将官子孙统一为军,号为虎贲军,受天子一人节制。
  但虎贲军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东汉时节,其结构已经有了变化。
  虎贲军采取了父死子继的方式,并非是在各州郡招募猛士,到了这个时期,因为是代代继承制度,导致实际战力良莠不齐。
  而孝灵皇帝时期,一部分虎贲军的编制还被卖给了雒阳本土豪户,许多司隶豪强暗中使钱,让自家后代到虎贲军中混前程。
  袁术昔日在雒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