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乡村搞产业-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午十二点,开幕式结束,刘娟主持道:“我们的比赛从下午两点正式开始,请各支参赛队伍的领队注意时间!”
杨振宇对张明康说:“张叔,接下来的事情,我就不参与了,我这几天准备一下材料,西农大学年后会下来做最后的考察,不出意外的话,上半年,西农分校项目就会进场。”
“好,你忙你的,运动会这边有我在,不用担心。”张明康信心十足,笑着对杨振宇说。
第491章 新年第一个项目
运动会如火如荼的进行,庞大的人流量也给村里类似杨文斌这样的小卖部带来了生意,有些村民也看到了机遇,摆上了货摊子卖一些生活用品。杨振宇不反对村民们借助运动会的人流量做生意,但是他特别提醒了,必须收拾干净卫生,货品价格不能高出市场价,不能说杨家湾村刚有点名气,旅游项目还没开发,就先把名声搞坏了,得不偿失。
村民们的思维虽然达不到杨振宇同一层次,但是对他这个村主任和总经理还是比较尊重的,在杨家湾村发展的大事上,对杨振宇言听计从。
杨振宇只是给王梅嘱咐了几句,让她在运动会期间每天去转转,看看有没有给杨家湾村抹黑的事情发生。
他自己则是全心全意的准备迎接西农大学的校方团队。
刘光标主任已经带着考察组来村里两次了,这次是校党高官吴林亲自带队前来,做最后的实地考察和项目评估。
杨振宇对西农大学在杨家湾村建分校的事情一直很重视,这个项目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才和技术,还有大学生这个强大的消费人群,无论是对自己酒楼的产业,还是接下来旅游项目的招商、后续的推广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正月初八这天,西农校方的校车开进了杨家湾村,张明康刚刚忙完运动会的事情,上班第一天去政府开会,就受到了乡里和县里的表扬,上面鼓励这种形式的活动继续办下去。当然,实际上是看在杨家湾村本身经济条件允许,有点在杨家湾村身上薅羊毛给自己长脸的意思,这些心思,杨振宇装作不明白,他想的是如果能够花点小钱,稳住这些政客,倒觉得是一件很省心的事情。
张明康在杨振宇面前汇报了一下运动会状况,杨振宇接到刘光标的微信通知,打断了张明康的讲话,起身道,“张叔,运动会的事情暂时就不谈了,你跟我一起去迎接一下西农校方的领导。”
张明康愣了一下,感觉有点突然,“我什么也没准备啊?”
“不用准备什么,他们这次下来估计主要冲着土地问题来的,表明我们的态度就行。”,杨振宇道,“你作为村支书,这种场合应该出面。”,微微一笑,“饭桌上给我挡几杯酒也行。”
张明康明白了杨振宇的用意,笑嘻嘻道,“没问题。”
两人走出村委会,在停车场等待西农大学的校车,见到印有“西农大学”字样的中巴车,杨振宇和张明康不约而同露出了微笑,注视着校车开过来。
这样的场合,两人应付过太多次了,心态平和,主动走上去等待校方领导下来。
“刘主任!”
“杨总,张支书!”
两人先和刘光标握了握手,刘光标现在是村里的老熟人了,自实验农场一号场地完成建设之后,他一个月要下来两三次,和杨家湾村委班子的关系搞的不错。
紧接着一个穿羽绒服的男人从车上下来,刘光标介绍道,“杨总,这是我们学校的吴书记,吴书记,这位就是经常给你提到的杨总,也是杨家湾村的村主任,这位是张支书。”
“哦!你好,杨总。”,吴书记主动上前和杨振宇握手,“从杨家湾村的实验农场项目申报开始,我就没少听说你杨总的名字,果然是年少有为青年才俊啊!”
杨振宇笑着和吴书记握手道:“吴书记过奖了,吴书记,我们办公室坐,外面冷!”
“好好好,麻烦杨总带路。”
杨振宇给张明康使了一个眼神,张明康主动邀请道,“吴书记,刘主任,各位领导,这边走。”
杨振宇则是把目光转移到了跟在后面的林平教授身上,等前面的人走出几步之后,杨振宇笑着和林平打招呼道,“林教授,你也来了?距离开学还有段时间,你该在家里好好休息的!”
“你是想说我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林平白了一眼杨振宇道。
杨振宇对林平非常尊敬,之前的特种猪、特种淡水青龙虾培育项目,林教授都非常上心,亲自带队攻破技术难关。平时杨振宇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也会去请教他,最重要的是杨家湾这个实验农场能够建立起来全靠他当初力荐给校方,把他说成杨振宇的“财神爷”也不为过。
杨振宇嘿嘿道:“林教授,我是盼你好着呢,你现在手上研究的几个项目和我们杨家湾村的发展息息相关,我怎敢有那些不好的想法。”
“清楚就行。”,林平傲气地说,转头问,“青龙虾的养殖情况如何?”
“目前为止,一切正常。”,杨振宇如实汇报道,“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我第一时间联系你。”
“嗯!”,林平点了点头,“第二期第三期的养殖实验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是不否定因为环境、试养不当等外界因素产生的其他问题,我给研究组的成员已经打过招呼了,密切配合你们把饲养工作做好,这方面的论文我都没允许他们发,对待科学必须严谨。”
“是的,林教授探索科学的态度值得后辈人学习。”杨振宇讨好道。
关于论文、专利等方面的东西,杨振宇没有过多去关注,一是成立升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时候,在合同里注明了专利技术归升源所有,不属于西农或者奔腾农贸有限公司单独一方所有,另外专利产生的收益也会按照两家单位持股比例分配。
至于林平这样的教授想图个什么业界名声之类的,杨振宇一点也不在乎,他看重的是实际收益,再说让他这个村主任去署名一偏学术论文,和发表“熟鸡蛋能够孵出小鸡”的某校领导有什么区别?经不起业界推敲和质疑,杨振宇可不想因为这些事情被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上去,让林平教授这个“高级工具人”出面更好。
林平道:“特种猪的培育比预计的要快,已经培育出了猪仔,接下来我们要对它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观察和测试,我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就能进入试养阶段,你们公司要做好准备。”
杨振宇指着养殖场的方向,“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养殖场、养殖技术都在我们村,时刻准备着,就等林教授的好消息了。”
第492章 坐地起价
吴林带着一行人随杨振宇和张明康一起去了会议室,桌上已经沏好了茶水。
张明康伸手道:“吴书记,刘主任,各位领导喝口茶,暖暖身子。”
“张主任有心了。”,吴林代表校方团队感谢道,顺势称赞了两句,“之前经常听实验农场的研究人员提起杨家湾村,今日一看,名不虚传啊,西农分校能够落户杨家湾村也是我们的荣幸。”
这话有点故意捧杨振宇和张明康的意思,不过吴林心里清楚,今天下来的主要目的是求人办事,解决农户的拆迁问题,让工程队尽快进场,赶在明年秋季招收新生,所以他需要说些好听场面话。
张明康应付这样的场合得心应手,杨振宇见他和吴林聊的畅快,没插嘴,继续和林平教授讨论技术上的问题。
是吴林主动把目光和话题转移到杨振宇身上的,笑着说,“非常感谢青江县县委县政府的盛情邀请,也感谢杨总和张支书对我校工作的支持,我和学校的全体师生一样迫切希望杨家湾村这个新校区能够尽快建起来投入使用。”
话说到一半,脸色突然沉了下去,“但是在动员拆迁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我这次亲自下来,也是想杨总和张支书配合一下我,我们一起去做做农户的思想工作。”
杨振宇听完先是一愣,随后看向张明康,张明康也露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样,两人同时看向了刘光标。
刘光标微笑道:“哦,是这样的,杨总,张支书,我们原本以为和县里各单位通气之后,这事儿就能顺理成章的做下去,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前两次吴书记的意思是,县委县政府这次为了引进高校,在土地等政策上已经给予了很大的优惠,考虑到村里一些农户的生活条件较差,我们校方是愿意适当给予一些额外的赔偿的,但是八组有几家农户要价实在是太高了。
年前学生放假放的早,这事儿暂时没给你们提,这次县里让吴书记和我一起来找你们村委帮帮忙。”
杨振宇之前看过西农分校的规划图,占地一千多亩,其中一大半在杨家湾村八组的位置,也是除了村委之外最靠近二级路的位置,同时那片地区的耕地和农户住宅用地比较少,多为复垦地和荒地,想必西农校方也是考虑到了建设成本和交通的因素,才会在多次考察之后确定那个位置。
按理说,只要给县里打了招呼,乡政府这边的人跟着下来动员一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也是杨振宇之前没有怎么过问刘光标的原因,再加上年前几个月公司的事情太忙了,光是为了村口小卖部融资的事情,就出差了好几次,少有时间和西农校方碰面。
但是现在经刘光标这么一提,杨振宇情不自禁想到了选举那会儿,八组对他的态度。
到现在为止,八组大部分农户是没有公司股份的,杨振宇倒不是那种记仇的人,建厂的时候,也动员过,只有少部分人入了股,其他的人都和杨国强一样,顽固派。
春节前的股东大会,八组的人都跑来凑热闹了,看着其他股东拿着红票子下去,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如此以来,对公司以及村委的态度更加极端了。
杨振宇似乎理解了刘光标提到的难处了,这事儿和村里还有点关系。
没等杨振宇开口,张明康先念了一句,“如果乡政府出面都没搞定,那就确实难搞了,八组的人和我们村委班子一向不对付,都是些顽固派,再加上年前分钱的事情,这事儿……”
说着摇了摇头,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吴书记听出了一个大概,微笑道,“张支书,尽力就好,实在不行,我们只有满足他们的条件了,或者说重新规划方案,只是重新规划,时间会拖的更久,我希望明年秋季分校这边就能招收新生。”
杨振宇抬头问:“他们要多少?”
刘光标把手上的笔记本推给杨振宇,“杨总,这是他们的诉求,我都记下来的。”
杨振宇看了一眼。
杨海涛85万!
杨建130万!
……
“想钱想疯了,杨建那个破房子值几个钱?”,杨振宇有些愤怒道,“杨海涛股东大会还分了钱吧?”
看向张明康,张明康记得清楚,点头道,“分了一万五!”
杨振宇道:“上面出台的征地赔偿标准没给他们看吗?”
刘光标应道:“看了,怕他们不认字,乡政府的人一字一句读给他们听的,但是杨总,你也清楚,拆迁这个事儿历来就不好整,人家不管是装着不懂政策,还是怎么的,硬着不让步,你不可能硬上吧,何况我们还是大学,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不分青红皂白的人多的很,传出去不好。”
吴林听完也点了点头,“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