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9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前林场伐木,都是林业局那边算账,他们职工就是赚工资的。
  “老赵,这钱还是你拿着吧。”
  老吕把装钱的书包塞进赵科长怀里,这才如释重负,使劲用袖子擦抹一下额头:
  “唉呀妈呀,俺媳妇生娃那时候,俺第一次抱孩子,都没这么紧张。”
  众人一起大笑,然后时间也到了晌午,就招呼几名司机,一起去食堂吃午饭。
  这边有外国专家,所以伙食还是不错的,刘青山张罗着喝点,老吕也馋酒,不过却连连摆手:
  “兄弟,等下次来再喝,带着这么多钱呢,可不能出岔子。”
  刘青山当然不依:“今天住一宿,明天早上起早出发,当天就到家,不用跑夜路,比较安全。”
  赵科长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点头答应。
  老吕这才来劲,嫌酒盅太费劲,直接要了一个大碗,一瓶碧水大曲,直接就倒进去:“兄弟,来,哥哥先敬你一碗。”
  瞧他那架势,搞不好要一口干掉,刘青山连忙阻拦道:“吕大哥,咱们慢慢喝,下午我带你们转转,我们这边栽种了不少红豆杉树苗呢。”
  老吕使劲点点头:“对,差点把这茬给忘了,俺们回去之后,就组织林场职工栽树,栽啥都是再,当然栽最值钱的。”
  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刘青山了解到,二道河子林场那边,大概能有将近两万斤红豆杉的种子,过几天还能送一趟。
  喝了一碗酒,吕场长基本没啥反应,看来酒量很不错。
  不过因为下午有事,他也就没再喝。
  稍事休息之后,刘青山就开车拉着这二位,回到夹皮沟。
  一进村,心直口快的老吕就嚷嚷上了:“青山老弟,你们村这房子可够破的,不应该啊?”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赵科长抬手往前指了指,开车跑得快,已经进入夹皮沟新居这边。
  老吕有些不解:“兄弟,你们村这是唱哪出啊,那些破房子,扒了不好吗?”
  刘青山笑道:“留个纪念,免得有钱了之后,忘了从前的苦日子。”
  这样啊,老吕琢磨一阵,然后使劲点点头:“俺回去也得给职工开个会,别手里有俩钱就嘚瑟。”
  是这个理儿,穷人乍富,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飘了。
  下了车,刘青山把客人让到村部,跟老支书见面,至于张队长他们,都领着各个小组,上山下地,干活去了。
  老支书和吕场长,很快就聊到一起,连抽烟都差不多,都不抽烟卷儿。
  两个人还换着尝尝对方的叶子烟,都挺冲的。
  这一聊起来,老吕听得一愣一愣的,什么合作社啥的,有点云里雾里。
  再问问夹皮沟的收入,老吕顿时不淡定了:这收入,是他们林场那边的好几十倍啊。
  不行,必须把这些东西都整明白喽,老吕下定决心,可惜他是个大老粗,听得似懂非懂,心里更觉得痒痒。
  最后只能向赵科长求救:“老赵啊,你是文化人,你可得弄明白,回去教教俺们,俺们也照着整!”
  赵科长笑着喝了一口茶,朝老支书一指:“有真神在这,你找我这个假的。”
  老支书刚要张口,却见刘青山隐蔽地摆摆手,这段时间事情太多,刘青山当然不能去二道河子那边。
  叫支书爷爷跑一趟的话,还是可以的,这么多年,支书爷爷把这一套,也学个七七八八。
  林场那边的体制,其实还是挺适合的。
  定下这件事,大家这才上车,去参观一下栽种的红豆杉林。
  也就是几里地,就望见前面有一片小树林,刘青山把车停在路边,大家步行走过去。
  这片都是两米多高的红豆杉树,是夹皮沟最早栽种的那一批。
  成活率很高,放眼望去,一片青翠,长势喜人。
  “这片儿最少一万棵。”吕场长眼睛一扫,基本就估摸个大概。
  赵科长同样是搞林业的,也点头认可,他的眼睛里面,也变得格外明亮:
  夹皮沟的发展道路,虽然别的方面,不知道能不能借鉴,但是种植红豆杉这一项,那是绝对可以大力推广的。
  他们二道河子林场那边,既然有野生的红豆杉,那就证明比较适合这个树种的生长。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到二三十年之后,红豆杉蔚然成荫,那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啊……
  “这哪是种树啊,这是种钱呢。”
  吕场长嘴里感叹一声,他摆弄了大半辈子树,还是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悟。


第905章 严师出高徒
  送走了吕场长和老支书他们旳第二天,刘青山就开车去县里,参加第一中学教学楼落成典礼。
  典礼很隆重,全校师生都整齐地站在操场上,激动地望着崭新的教学楼。
  县领导也都来参加,刘青山看到不少老朋友,包括王书记,还有老周等等,自然是好一阵寒暄。
  这两年,碧水县发展得还可以,有统一食品这个支柱产业,极大地解决了县城人员的就业问题。
  不过也有许多企业和工厂,都在面临着转型,一场更大的变革,已经在酝酿。
  人逢喜事精神爽,大胡子校长今天也格外精神,还特意挂了胡子,显得年轻不少。
  上午八点,徐校长邀请各方领导到主席台上就坐。
  主席台就是摆了一行桌子,上面蒙上红色的绒布。
  王书记他们非让刘青山坐在中间,都是父老乡亲,刘青山哪好意思,最后还是挨着徐校长,坐在边上。
  徐校长主持大会,按照惯例,自然是领导讲话。
  先是教育局的领导讲,然后是县里领导讲,最后压轴的,安排的是刘青山。
  刘青山起身鞠躬,然后就手持麦克风:“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热烈的掌声响起,师生们都知道,这楼是怎么盖起来的。
  “我就站着这么说吧,因为下面站着的,有我的师长,第一中学是莪的母校,各位师长,永远是我的老师。”
  刘青山又鞠一躬,掌声便更加热烈,那些老师们,也都起劲地鼓掌。
  当老师的,最喜欢那些走出校园之后,还记得他们的学生。
  刘青山的发言还在继续:“由于某些原因,我在教室里的时间有限,所以我觉得亏欠咱们学校太多,就想到了这个弥补的法子,希望能给学弟学妹,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不少人脸上都露出微笑,因为在校园里,流传着刘青山不少的故事。
  尤其是这些学生们,最喜欢讨论那些八卦。
  在他们心目中,刘青山师兄,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改开,这将是一场从来未曾有过的大变局,我们每一个人,置身于这种大变革之中,都应该努力向上,集合所有人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刘青山知道,现在信息不发达,所以限制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他们不知道,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所以刘青山尽量用客观公正的态度,介绍了当下世界的发展,国家的发展,还有个人的发展。
  他想要尽可能地开拓这些青年学生的视野,这样才能真正鼓舞起学子们的学习动力。
  “最后我想送给学弟学妹一句话,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
  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学子们对刘青山的感谢和敬意: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广大,这么精彩。
  每个人心中,都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不仅仅是学生们,在场的人,若论眼界之宽,见识之广,谁也比不上刘青山。
  所以就连县里的领导们,也都受到一些启迪。
  徐校长也使劲鼓掌,他心里已经做出一个决定:
  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八个字,悬挂到每个班级的黑板上方,时时刻刻来激励学生。
  参加完典礼,县里领导,在招待所设宴款待刘青山。
  这个必须得参加,都是老关系,需要时不时地维护一下。
  忙完这件事之后,刘青山这一趟回老家的任务,也就算基本完成。
  时间也进入到十一月份,刘青山也准备收拾东西,返回首都。
  只不过,这次需要收拾的东西,实在有点多。
  他的计划是,把恐龙化石博物馆里面的古董,全都运到首都,那边的博物馆,经过这段时间的改建,也差不多了。
  早点把博物馆建起来,也更有利于文物的养护。
  经过这些年的收集,这边的古董也有一万两千多件,就算全都打包装的话,也是个大工程。
  没法子,刘青山只能把首都那边的鲁大叔、老帽儿师叔和王小兵他们都调过来,甚至连白二爷也领着张春雨来帮忙。
  正好,张春雨也回家看看。
  鲁大叔来的时候,还请了两位帮手,都是博物馆的专业人士,相交比较好。
  刘青山这两天都愁坏了,当初收东西的,多多益善,现在一整理才知道,原来东西太多,也是真麻烦啊。
  光是各类纸箱木箱之类,就从县里运回来好几卡车,另外还需要泡沫板之类的填充物。
  鲁大叔他们到达恐龙化石博物馆的时候,就看到刘青山领着二十多人,正在那忙活呢。
  还有博物馆的古俊山研究员,也领着几个人在这帮忙。
  一个个全都坐在小板凳上,给古董进行包装,包装完毕,还要贴上标签,记录编号。
  “及时雨来了啊!”
  刘青山直起腰,想要站起来,结果坐得时间太久,俩腿发麻,一个踉跄,差点栽倒。
  “亏你还是习武之人。”老帽儿鼻子里面哼哼两声。
  刘青山活动一下腿脚,这才上前见礼:“二爷,把您老都给折腾来啦。”
  又和两位博物馆的专家握手:“欢迎李研究员,添麻烦了。”
  至于另外一位年轻的胖子,刘青山就更熟悉了:“金老师,一路辛苦。”
  “可别叫我老师,你还是叫我小金就成。”金胖子和刘青山年龄相仿,以前有过接触,当然不敢托大,乐呵呵地说道:
  “我还好,一身肉,坐车不怕颠。”
  刘青山点点头:“行,那就麻烦李研究员和金大哥了。”
  那两位嘴里客气几句,他们这次也不是白帮忙,也要拿劳务费的。
  白二爷也是干脆:“书画这一类的,就交给我们爷俩啦,最好一张画一个箱子,平铺着运过去,好画也怕卷。”
  “您老还是先歇歇,明天再上手。”刘青山担心老爷子一路车马劳顿的。
  二爷摆摆手:“怕麻烦就不来了,来了就是干活的。”
  刘青山也没法子,只能努力搞好后勤工作吧。
  一瞧人家这么大年纪的老爷子都不辞劳苦,两位专家也不好偷懒。
  李研究员说道:“咱们也开工吧,东西真不少啊,不过有些上不得台面的,就不用这么精细的包装。”
  在专业人士眼里,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有些东西,并不算是古董。
  当时的分界线是清朝乾隆年以后的物件儿,就都不算古董。
  鲁大叔心里有数,这里的大半东西,都是他们收上来的,于是笑呵呵地回道:“还是咱们多麻烦些吧。”
  李研究员心里还有些不解,等他过手了几个物件儿之后,也终于明白过来:这里的东西,基本都是精品啊。
  “这个大罐真漂亮,嗯?不会是元青花吧?”金胖子一声惊呼,把李研究员也给吸引过去。
  看着器形硕大的青花罐子,上面花纹精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