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8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出家门,就看到一大帮年轻人,都等着他呢,这差事,一般都是年轻人活儿。
  不过也有像张杆子这样,孩子还没起来的,就只能自个去。
  大伙便一起往老坟地那边溜达,到了地方,正好天黑。
  很快,一个个小坟包前面,便亮起了一盏盏灯笼,把雪地照得亮堂堂一片。
  刘青山在父亲坟前静立良久,等大伙招呼他回家的时候才发现,他早就泪流满面。
  如果父亲还在世的话,看到今天的好日子,该多么欣慰?
  可是,没有如果。
  回去的路上,刘青山也收拾心情,等进到村里,看到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耳边还有小娃子们放鞭炮的声音,他的嘴角也终于露出微笑:最美是人间。
  路过井沿儿的时候,村里那些小娃子们,都在冰上打滚儿呢。
  这也是当地的习俗,正月十五在井沿儿打滚,祛病除灾,一年就能健健康康的。
  回家的时候,还要抱一块冰回去。
  刘青山发现,吴桐也在这呢,身边还放着一堆小灯笼,都是小娃子们提着的,映得她的脸蛋红通通的。
  此刻,吴桐正笑吟吟地瞧着小娃子们在冰上打滚儿,估计在城里长大的她,没有过这种经历,觉得新鲜。
  刘青山凑了上去:“要不要也去滚一下儿,挺好玩的,我小的时候,年年十五,也都在这打滚儿。”
  吴桐也颇有些意动,不过周围还不少成年人的,她觉得不好意思。
  这时候,张杆子咳嗽一声:“那啥,青山啊,你快点陪你对象回家吧,就算要打滚,也不能在冰上边,炕头热乎。”
  其他小伙子也是一阵哄笑,顿时把吴桐给笑得脸蛋更红了。
  张撇子还替刘青山打抱不平:“杆子叔,你这当长辈的,也没个正经。”
  张杆子嘿嘿两声:“你小子就别替青山操心了,管管你自己,也不知道抓点紧,再悠荡两年,就赶上俺那时候了,成了老光棍。”
  刘青山也大乐:“明天就一起去提亲。”
  一边说,一边拉住吴桐的小手。
  外面稍稍有些冷,小手凉丝丝的,不过吴桐的心里却格外温暖,一张俏脸,在灯光的映照下,也显得格外妩媚。


第827章 正事来了!
  正月十六,刘青山就告别家人和乡亲,驱车前往松江。
  一共开了两辆车,吕小龙开着自己的吉普车,车里坐着张撇子。
  吕小龙的家就在SJ市,正好过年还没回家呢。
  刘青山也开着一辆,车里除了吴桐之外,还有农学院的王爷爷,以及支书爷爷。
  这二老,是专门去给刘青山说媒的。
  要不是需要陪同崔敏浩等人去各处考察,像是队长叔,老板叔等人,也都抢着去。
  毕竟刘青山的婚事,在夹皮沟的乡亲们看来,绝对是头等大事。。
  连张杆子都张罗着要去,还吵吵抬一头猪过去当聘礼,结果叫他二叔,也就是老支书给踹回去了。
  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已经到达了SJ市。
  张撇子年前跟何梦飞联系过,这丫头也从岛国回家过年。
  不过刘青山并没有直接驱车前往何梦飞家,主要是担心被何梦飞的父母给撵出来,那就不好收场了。
  要说张撇子跟何梦飞也交往四年多了,婚事迟迟定不下来,就是何家一直都不同意。
  何梦飞的父亲这些年官运亨通,现在已经是SJ市的副市长。
  而张撇子家则是山沟沟里的农民,何家认为,门不当户不对的,根本不同意。
  正因为如此,刘青山才不能贸然登门,这件事,也要好好筹划一番才行。
  看看时间已经是中午,刘青山就叫吕小龙找了个好点的老饭馆儿,先填饱肚皮再说。
  吃完饭,刘青山拨打一个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喂,您好,这里是郑书记的办公室,请问您是哪位?”
  “你好,我叫刘青山,是郑红旗书记的表弟。”
  对方的声音立刻变得更加热情:“原来是刘兄弟,您好您好,我这就请郑书记接电话。”
  郑红旗刚刚调到SJ市,比原计划还要好一些,直接成为书记,也算是主政一方。
  很快,电话里就传来郑红旗那熟悉的声音,刘青山说明一下情况,就挂断电话。
  招呼大家出门上车,直接把车开到市委大院,郑红旗已经在楼下迎接。
  书记亲自迎接客人,可把那些手下给紧张够呛,不知道是哪级领导来了?
  刘青山等人下了车,众人的目光,立刻就落在了老支书和王教授身上。
  一瞧这两位,年纪够大,都穿着笔挺的毛料制服,脚下的皮鞋锃亮。
  王教授气质文雅,老支书这几年一路当上省劳模,也是见过大场面的,气度自然不凡。
  大伙心中暗暗揣测:这最低也得是省里的老干部,郑书记刚上任,来给站台撑腰的。
  至于刘青山吴桐和吕小龙以及张撇子等人,自然被当成跟班。
  郑红旗笑脸相迎,对老支书和王教授,他当然不陌生,都亲切握手,嘘寒问暖的,完全是晚辈的姿态。
  至于刘青山,郑红旗更是亲热地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就往楼里让。
  一行人上楼之后,剩下的人就议论起来。
  一位办公室主任说道:“这两位老同志有点面生,看情况不是省里的,可能是部委退下来的老领导。”
  大伙也纷纷点头,其中有一位年近五十的中年人说道:
  “看红旗书记亲近的样子,肯定还是长辈,告诉招待所那边,都安排好。”
  “哈哈,还是何市长想得周到,我这就去安排。”办公室主任急匆匆地离去。
  大家这才散了,各自去工作。
  在会客室里,刘青山他们正坐着喝茶,聊了几句家常之后,刘青山这才说明来意。
  郑红旗一听也乐了:“原来是叫我当大红媒,没问题,这也是民生问题嘛。”
  想了想,他又说道:“老何刚才也在楼下,等会我给他打个电话,一起吃晚饭,然后再去他家坐坐。”
  刘青山点点头,觉得这么安排比较稳妥。
  不大一会,何元庆就接到电话,他心情不错,新书记能邀请他陪同上级领导共进晚餐,显然是交好之意,他当然不能推辞。
  官场之中,外来的干部,想要在当地展开拳脚,必须拉拢这些坐地户,何元庆就是其中的代表。
  等到晚上五点,何元庆先来到招待所的食堂,等了一会儿,约莫将近五点半的时候,只见郑红旗领着那伙客人,也走了进来。
  “何老哥来的好早。”郑红旗并没有称呼对方的官职,这是要谈私交。
  可是何元庆却不敢叫对方“郑兄弟”,那样的话,他这些年的官场岂不是白混了,于是也面带笑容,不卑不亢:
  “郑书记您太客气啦,老领导来到咱们松江,我们这些当后辈的,当然要招待好。”
  等到落座之后,郑红旗这才介绍,先从王教授开始:
  “这位是省农学院的王专家,在人工培育黑木耳和其它菌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何元庆稍稍一愣,连道“久仰”,他还真不是客气,这位王教授在他们这边的三个省份,名气极大。
  近些年,三省都大力推广黑木耳种植,王教授的相关著作,都是最好的指导材料,那绝对是专家级别的。
  何元庆心中转念:难道郑书记上任之后,要加大黑木耳的种植,所以把专家给请来了?
  随后郑红旗又介绍老支书:“这位就是咱们SJ市碧水县青山镇夹皮沟村的张老支书。”
  “原来是张支书,久仰久仰。”何元庆又是心里一愣,这次更加热情。
  他当然知道,夹皮沟这可是他们SJ市树立起来的典型,全国第一个万元村,第一个十万元村。
  别看老支书只是最基层的干部,却是能够直达天听的那种,就算是省领导见了,都得客客气气的。
  郑红旗这才介绍刘青山:“何老哥,这是我的弟弟,我妻子认的干弟弟,现在我闺女还在他家里给养着呢。”
  何元庆一听,就知道人家这关系了,那估计比亲兄弟姐妹还亲呢。
  刘青山也微笑着站起身:“何伯伯您好,我叫刘青山。”
  “青山啊,你也叫我一声何老哥就好。”
  何元庆可不想当这个大辈儿,那岂不是比郑书记也大了一辈?
  “那怎么行,您是长辈,咱们各论各叫。”刘青山当然也不能跟对方平辈论交。
  双方各有顾忌,自然就相持不下,郑红旗从中间做和事佬:
  “何老哥,您年长,就不用客气了,我这青山兄弟可不得了,就是夹皮沟那个刘青山。”
  哦,何元庆眼睛一亮:“青山啊,久仰久仰久仰,你是咱们松江的骄傲啊!”
  何元庆了解过刘青山的资料,知道这位才是夹皮沟真正的领路人,而且生意都做到了首都和港岛。
  年前的时候,上边还传下来一个内部文件,就是介绍这个刘青山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年纪轻轻,就能获得这份荣誉,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何元庆哪敢怠慢。
  他现在忽然觉得,这次来的客人,虽然不是老领导,但是从份量上来看,一点不差。
  刘青山这才介绍其他人:“这位是吴桐,这是我们夹皮沟制药厂的厂长吕小龙,家里也是咱们SJ市里的,还有个姐姐,就在报社工作。”
  “何叔叔,我是小桐,跟梦飞是同学的那个,以前去过您家,您当时工作忙,没见着。”吴桐笑吟吟地跟何元庆打招呼。
  何元庆这才想起来,好像听女儿念叨过,还一起去岛国留学,登时亲热几分:
  “哈哈,小桐啊,那还真不是外人,梦飞也在家呢,你一定要去家里坐坐。”
  他有点想明白了,今天叫自己参加这个宴会,主要还是这个原因。
  想到这里面的关系,虽然有点绕,但是毕竟跟新书记算是有了联络。
  吴桐当然也笑着答应:“我都好几个月没见到飞飞了,一会儿就去您家。”
  家里肯定是要去的,就为这个来的。
  最后刘青山才介绍张撇子:“这是我们夹皮沟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张春雷。”
  “张二哥在省美院拜吴教授为师,学习雕刻技艺,是吴教授的得意弟子。”
  “如今在首都最大的金银珠宝店,山海斋工作,是首席雕刻师。”
  张撇子才是主角,所以刘青山介绍得很是详细。
  不过在何元庆听来,心里并没有多大重视,因为在这个时代,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和后世相比,还是低了不少。
  刘青山一瞧何元庆的表情,就猜到了对方的态度,这样可不行。
  于是又笑呵呵地补充道:“张二哥可是我们这里的大户,年薪都是十万起步的,如今在首都有楼有车。”
  “属于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而且还是靠着自己的手艺,勤劳致富。”
  年薪十万,听到这个数字,何元庆也暗暗心惊,就他这个级别的干部,一年才赚几千块。
  张撇子当然是第一次见到何梦飞的父亲,他性子有些木讷,反倒不紧张,只是问了一声:“何伯伯好。”
  何元庆嘴里当然要客气两句:“小伙子真不错,年轻有为啊。”
  介绍完毕,大家这才分长幼落座,很快就上菜,何元庆原本还想介绍介绍菜肴。
  结果一瞧,大半都是人家夹皮沟出产的,就连喝的酒都是猴儿酒,吃的米饭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