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7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四下里人才济济,刘青山心中也豪情万丈:这关键的一步,必须跨过去!
  他从包里面,拿出来几份资料,对应着分发下去:
  “大家先研究研究,这是我最近收购的电子厂和电池厂的基本情况,另外在春城还有一家专门生产液晶屏幕的工厂。”
  “近期可能要辛苦诸位,去工厂进行实地考察,至于需要进行什么改进,更换什么设备仪器之类,都需要大家规划好,然后统一采购。”
  “给大家交个底儿,资金这方面,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还真是及时雨啊!
  会议室里的人也都面露喜色,他们也想不到,刘青山竟然准备得如此周到,而且还真是大手笔,收购的都是外资或者合资企业。
  大家对刘青山的经济实力,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对来说,外资企业,在设备上,肯定是领先于国内的。
  “刘总,能弄到专业的手机组装生产线吗?”鲁直询问道。
  刘青山摇摇头,目前也只有摩托罗拉能生产手机,想弄生产线,根本没可能。
  尤其是今年,西方国家对华夏实行全面的限制,高精尖的东西,想都不要想。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年我们国家刚刚成立的时候,一穷二白,还不是大家齐心协力才搞起来的。”
  葛老率先表态,老一辈,从来都不缺乏这种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
  对,咱们自己搞!
  大伙也都信心十足,顶多最开始的时候,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那就用人工弥补好了,总会慢慢改进的。
  看到大家斗志昂扬,刘青山都深受感染,然后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虽然没有完整的生产线,但是一些关键性的设备,我去年的年底,就已经采购回来,目前都存放在港岛,随时可以运回国内。”
  刘青山知道国际形势会越来越严峻,当然早就未雨绸缪,划拉了不少好东西,他当然不会冒冒失失的,就去打无准备之仗。
  大伙一听,不由得更加兴奋,心中对刘青山的远见卓识,也更加钦佩。
  在热烈地讨论一番之后,很快就分成几组,去工厂进行实地考察。
  这下又该李姐他们忙活一阵了,赶紧去预订机票。
  至于刘青山,这边暂时就不需要他,因为该他做的,刘青山早就超额完成任务。
  从京大出来,刘青山看看时间,都已经快到十二点了,就先去大树下公司。
  人基本都走得差不多,只有张老大和魏兵两个,正领着老四老五在一间训练室。
  两个小丫头蹦蹦哒哒在那跳舞,老大老二两个,在旁边瞧着傻乐,四个人还挺和谐的。
  “走,吃饭去。”刘青山吆喝一声。
  “你请客。”老大老二异口同声。
  刘青山气不过:“你说你们俩,也是年收入几万块的人了,怎么还死抠死抠的。”
  张老大理直气壮:“有你这个大户不吃,难道还吃我们这小门小户的?”
  算你有理行了吧,走着。
  几个人就在附近找了个小餐馆,边吃边聊。
  老大老二还有一年毕业,现在基本上是一半时间在校,另一半都花在公司上。
  聊着聊着,就说到公司的发展上,魏兵提出来一个建议,说是公司目前的业务太单一,看看能不能把影视方面的架子也搭起来。
  刘青山想想也就答应了,现在搞的话,也就是闯闯名头,赚钱是别指望。
  等什么时候,省台都上星之后,实现制播分离,那才算是步入正轨。
  不过凡事都有一个发展的阶段,现在入手,就当是先弄一张入场券了。
  先慢慢积累着,等到大潮来临,再顺势而起。
  聊完了也吃完了,刘青山朝小老四使了个眼色,小丫头就站起来张罗着去算账。
  张老大正翘着二郎腿在那剔牙呢,一瞧这架势,再也坐不住,屁颠屁颠去把账给结了。
  回来之后还一个劲嘟囔:“你们这是兄妹合伙欺负人呐。”
  几个人笑着出了餐馆,张老大他们直接回公司,刘青山也准备去公司门前取车。
  结果看到一辆出租车停在公司门口,车上下来四个人,除了小莉和小旭两位姑娘之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
  刘青山猛地想起什么,便笑吟吟地迎了上去。
  小莉连忙介绍:“刘总,我们把人请来了,这位是杨老师,是我们红楼的化妆师;这位是史老师,是我们红楼的服装师。”
  高个的男子也热情地和刘青山握手:“你好,我是杨树云。”
  而史老师则比较安静,微笑着向刘青山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杨老师,史老师,您二位可是红楼剧组的幕后英雄。”刘青山也有一种看到大神的激动。
  没错,这两位才是各自领域里真正的大神。
  杨老师后来是国内最顶尖的化妆艺术家,什么唐明皇、杨贵妃等等一系列的影视剧,都担任化妆造型师。
  史老师更厉害,那是研究古代服饰的专家,多次办过古代服装艺术展的牛人。
  观众们看电视剧,只觉得那些演员真好,实际上,在造型服装方面,功劳才是最大的。
  没有这两位的巧手,也就没有红楼里那么多难忘的形象。
  这一点可以对比后来的红楼版本,在服化道上,被甩出去不知多少道街。
  一句幕后英雄,叫这两位老师也十分受用,他们的辛苦付出,观众并不会直观感觉到,而像刘青山这种认可,也就更觉得珍贵。
  大家一起进了公司,于水莲他们这些姑娘也都来了,正好见见面。
  姑娘们先集体演奏一曲枉凝眉,叫两位老师也颇多感慨,心中对这份工作,又重视了几分,因为这首曲子,勾起了他们的情怀。
  打量一下这些水灵灵的大姑娘,杨老师就笑着点点头:“底子还是不错的。”
  他见过的美女多了去,就算是小旭姑娘这种等级的,在他眼里,都欠缺几分原著的美貌,只是气质神似。
  刘青山就把大致的思路,跟两位老师讲述一番,核心就是:要全方位打造十二名古代的美女。
  对两位老师来说,这个简直不要太容易,红楼剧组里那么多演员,每一个都是他们量身定做,更别说这十多个姑娘了,小菜一碟。
  杨老师更是直接把柳青青给叫过来,给她梳了一个古代未婚女子的发髻,脸上又稍稍化了妆。
  史老师也早有准备,从带来的几套服装里面,选出来一套衫裙,一层一层的,给柳青青穿上。
  领出来之后,立刻引得一片惊呼:这妥妥古代一个大家闺秀啊。
  此刻的柳青青,带着浓浓的古典美,她拿起自己的竹箫,轻启朱唇,吹奏几声。
  那画面,简直是美不胜收,叫人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句诗:玉人何处教吹箫。
  柳青青自己也照照镜子:“哇,这是我吗?”
  刘青山的嘴角也露出微笑:现在你们知道,包装的厉害了吧?


第785章 还是自己人靠得住
  两位大师出手,当然不同凡响,立刻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在刘青山看来,这两位老师,专门给十二乐坊的姑娘们服务,那就实在是太浪费了。
  正好公司也要筹备影视方面,不如就直接聘请来当兼职的顾问好了。
  等到单独把两位老师请到办公室之后,刘青山就表达了一下这方面的意向。
  那两位还有点犹豫,毕竟都是有单位的,当兼职的话,害怕单位领导有意见。
  刘青山笑道:“两位老师,我们公司聘请您二位,当然是每个月都有补贴的。”
  一直都安安静静的史老师摆摆手:“我们就是来帮点小忙,小旭和小莉跟我们的关系都非常好,怎么能收钱呢。”
  现在这个时候,市场经济还没有深入人心,也不太讲究劳务费什么的。
  要是放到几十年后,想请动这两位大佬,好像也不是钱能解决的。
  “付出就有回报,两位老师不用客气。”刘青山是深知服化道这类幕后工作者的重要性,他斟酌一下,这才说道:
  “眼下呢,每个月给两位老师开五百块的补贴,如果进组或者另有任务,再具体商量酬劳,您二位看怎么样?”
  两位老师齐齐一愣:这补贴是真不少啊,比他们每个月的工资还高。
  更不要说,如果进组的话,还有另外的收入。
  就像他们跟着拍摄好几年红楼梦,就是赚了几百块钱的补贴而已,因为他们都是有单位开支的。
  就算是那些演员,片酬也低得可怜。
  宝玉演一集是八十块,戏份少就六十块;黛玉也才六十块钱一集。
  一部戏下来,宝玉领了两千八百多块钱。
  至于剩下的,片酬更低,大丫头袭人也算是重要的角色吧,一集三十块,拍完一共收入一千零二十块,还把袁姑娘给乐够呛呢。
  虽然这五百块的补贴,很令人心动,但是文静的史老师还是摇摇头:“刘总,这钱我们受之有愧,还是不能要。”
  上赶子给钱都不要,也就是现在这个时代。
  刘青山也是打心眼里钦佩,这位史老师,一直默默地做着自己的研究,从不争名夺利,所以才会有那么高的成就吧?
  于是笑着安慰道:“对两位老师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但是对我们公司来说,却能因此创造极大的价值,就像新组建的女子十二乐坊,真要是成功之后,去国外演出,那赚得都是真金白银。”
  “所以希望两位老师不要客气,这确实是应得的。”
  在刘青山的坚持下,两位老师这才同意。
  当下大家谁也不怎么富裕,手里有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当然更好了。
  就像史老师,自己设计裁剪一套衣服,那也是要花钱的。
  杨老师也一直想去敦煌那边的洞窟,进行服饰方面的相关研究,手里有钱,自己就可以去了,不用再向上面申请。
  接下来,两位老师要和乐队的姑娘们相处几天,了解大家的性格爱好和特点等等,然后再因材施教。
  那种搞一刀切,都弄个铜钱头之类的,就显得太业余。
  安排完这边的事情,刘青山也就没啥事,这才拉着老四老五去影视城,正好小莉姑娘也一起。
  龙腾公司现在也有了不少房产,这方面的事物,都是小莉姑娘在经营管理。
  “刘总,方庄那边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楼房如何分配?”小莉姑娘向刘青山询问。
  当初龙腾公司,是以住房储蓄的形式,在那边预订了一批住宅楼。
  这两年,随着物价的增长,楼价也涨了不少,跟他们购买时相比,足足涨了一倍。
  小莉姑娘也不得不佩服刘青山的眼光和魄力,按照她的想法,干脆就直接出手变现,然后回笼资金,再投入到别的房产项目上。
  这两年,搞开发的越来越多,而开发商,永远都缺乏资金,所以他们这笔钱,肯定能带来不小的收益。
  如此滚雪球一般,滚上几年,资金翻上几倍都不是问题。
  方庄算是京城首个富人区了,等到九十年代,凡是来首都买房的商人,首选就是方庄。
  所以那边的楼盘,刘青山是坚决不会卖的,于是回道:
  “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咱们龙腾的员工,也包括我名下其他几家公司的员工,如果有购房意向的,可以优先购买。”
  “价格就按照当初的最低价,咱们不能赚自己员工的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