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7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发电厂,大伙这才注意到,在他们来的路边,隔一段就有水泥电线杆子,上边架着电线,一直通到港口那边。
  发电厂就位于聚居地的边上,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一排排的建筑。
  路面也不再是沙土路,而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
  这边并不缺水泥,像是西边的伯贝拉港那边,就有水泥出口。
  并没有太高大的楼房,多是二层建筑,在这边不用考虑保暖,所以是非常节省建筑材料的。
  房屋大都是刷成白色,这也是当地人的习俗,和他们的信仰有关。
  大树下的歌手们,倒是不觉得什么,这里就跟国内的县城或者大镇子差不多。
  但是在刘青山眼里,那就大不一样,因为他清楚记得,上一次来的时候,这里根本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屋,这些都是新建的。
  即便是当时阿杜酋长的驻地,也全都是破破烂烂的小泥房,哪里有现在这么气派。
  带着欣喜,刘青山索性下车步行,其他人自然也都下来跟着,好奇地四下打量。
  道边可以看到一些光着屁股的小黑孩,在跑来跑去的,一个个都跟小黑泥鳅似的。
  “他们怎么都不穿衣服,是买不起吗?”阿毛好奇地向身旁的老班长询问。
  “这帮臭小子都习惯了。”老班长也无奈地摇摇头,有些习惯,还真不是轻易就会改变的。
  大伙也渐渐发现,虽然小黑孩儿们都不穿衣服,或者就上身穿个小背心,但是脚上都穿着鞋子。
  这也是和从前很大的不同,刘青山去阿杜酋长的部落做客的时候,那些小家伙,可都是光着脚板儿的。
  也可以看到一些蒙着头巾的妇女,身上穿着宽松而鲜艳的衣裙,看到这些人,都远远地避开。
  “难道我们不受欢迎吗?”小凳子有点好奇。
  张龙就给他解释,这是当地人的民族习惯,大伙这才了然。
  反倒是沿途碰上的一些当地男子,都会非常热情地凑上来打招呼,黏黏糊糊的,聊起来没完。
  这些男子,身上也大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欢子就不免好奇地问道:“难道这里也有工厂?”
  老班长点点头:“当然有了,现在都办了好几个工厂。”
  “有罐头厂,主要生产骆驼肉罐头和鱼罐头,出口到东欧和西亚那些国家,很受欢迎呢。”
  “还有粮食加工厂,和一个土豆淀粉加工厂,一个薯片厂。”
  大伙不由得啧啧称奇,想不到看似这么落后的地方,也能办厂。
  “薯片是什么?”
  欢子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儿,有点不知所谓。
  老班长呵呵一笑:“一会儿就能尝到。”
  他们这边,主要种植土豆和玉米,土豆的种植面积又是最大的。
  本来土豆是比较好保存的,不过这边太热,很容易就生芽子,所以刘青山就给出招:加工各种口味的薯片。
  大伙正往前走呢,就看到前面跑过来一个穿着背心短裤的小黑孩,一边跑一边挥舞着两个小胳膊,嘴里兴奋地叫着:
  “爹,爹你回来啦!”
  用的还是普通话,虽然腔调有点怪,但还是可以听明白的。
  大伙相互望望,都面色古怪,因为他们这伙人里,并没有当地的土著。
  却见小五大步迎了上去,张开双臂,将小娃子抱在怀里,然后高高举到半空:
  “哈哈,小迪丽,想爸爸了没有?”
  不明所以的人都看傻了,不知道是谁嘟囔一声:“小五这家伙,果然娶了当地的女人当媳妇!”
  刘青山却笑着摇摇头,这个小黑孩看样子已经五六岁,小五来这边,拢共也没几年啊。
  很快小五就抱着小黑孩回来,大伙这才看清楚,还是个女孩儿,小脸黝黑锃亮,带着纯净的笑容,黑头发还在头上扎了两个小丫儿,看着也挺可爱。
  “这是我收养的干女儿,迪丽。”
  小五喜滋滋地给大家介绍,他并没有介绍迪丽的身世,在这个混乱的国家,当然不缺少孤儿。
  “迪丽,这是你的刘叔叔,这些都是你的叔叔阿姨。”小五抱着小丫头,挨个给大家介绍着。
  大多数人还都是第一次见到小黑孩,都好奇地上去逗逗。
  小凳子还把带来的零食,分给小迪丽。
  刘青山拍拍小五的肩膀,然后从包里掏出来一块白玉,挂在小迪丽的脖子上。
  “谢谢叔叔。”小家伙露出甜甜的笑容,还在刘青山脸上亲了一口。
  这也叫刘青山心里一颤,想起家里妹妹小的时候。
  小迪丽收了一大包吃的喝的,喜滋滋地从小五怀里出溜到地上,然后就噔噔噔地跑到那群小黑孩中间,开始发吃的,欢快的笑声也不时响起。
  孩子们的快乐,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而大家再看向小五的眼神,都有点变了,原本还以为是个不怎么着调的公子哥儿,现在都带上几分敬意。
  刘青山注意到一个细节,小迪丽和小伙伴玩的时候,还跑到路边栽种的树木旁边,蹲在那解小手。
  刚五岁的小娃子,当然是不用避讳这个。
  看到小家伙很快就提上小裤衩,又跟小伙伴玩到一起,刘青山点点头,向小五询问:“迪丽没做割礼是吧?”
  其他人有点不知所谓,现场有不少女士,小五也不好解释。
  还是老班长这个过来人,给大伙简单讲述了一下。
  在这个国家,女孩子是很不受重视的。
  出生不久就会进行割礼,也没有麻药,没有消毒,就那么简单粗暴地切割和缝合。
  没错,割礼不仅仅是割,还要缝合,只剩下极小的一个小孔。
  就算是方便的时候,都很不方便,一泡尿就得十多分钟,更不要说等到发育的时候,来了大姨妈,那就更是苦不堪言。
  而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保证所谓的贞洁。
  不实行割礼的女子,是没有人敢娶回家的,她们最终的命运,只能是沦为那种出卖身体的一类人。
  等老班长说完了,瞧瞧在场的那些女生,一个个脸都白了。
  “怎么可以这样!”
  小凳子气鼓鼓地说着,然后又想起什么:“哎呀,那小迪丽以后会不会……”
  小五立刻竖起眼睛:“我的女儿,以后谁敢欺负,我要他好看!”


第775章 你们是龙吗?
  一行人继续在镇子里行进,当当当,远处传来钟声。
  那是从镇子里最大建筑旁边传出来的,从高高耸立的宣礼塔就可以看出那是什么地方。
  而紧挨着的,赫然是一所学校,因为大家很快就看到一群群的半大娃子,背着书包,从校门口走出来。
  他们之中,有黄皮肤的,也有黑皮肤的,男孩子居多,不过也有女孩子。
  张龙向大家介绍:“我们这里,现在已经有一万多名,从国内来的民兵和退伍兵,在稳定之后,就陆陆续续地把家人和孩子都接过来。”
  “这里现在的总人口已经突破十万人,其中有一半都是我们的同胞,目前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
  大伙也不由得好奇起来:“那学校里用什么语言上课?”
  “都用,当地的语言,还有汉语和英语,都需要学习。”
  张龙随手拉过一个路过的小黑孩儿:“今天上体育课了吗?”
  那个十多岁的小娃子,很熟练地用普通话回了一句:“我们还踢足球了呢,你看看我的鞋子都破了。”
  大伙一瞧,鞋子前面都张嘴儿了。
  “回家叫你母亲给缝缝,最好去商店买一双球鞋。”张龙拍拍小家伙的后背。
  这小娃子一边乐颠颠地往前走,嘴里一边说:“我快攒够钱了,到时候买一双回力。”
  这下刘青山都服气:“连回力都知道啊!”
  一路走来,聚居地里面竟然很干净,地上也没有牛羊骆驼的粪便之类。
  据小五介绍,放牧骆驼之类的,都居住在边缘地带。
  很快,大伙就来到了聚居地的中心地带,这里看上去竟然挺繁华的。
  道路两旁,还悬挂着一些牌匾,上面都用两种文字标明。
  “百货商店,邮电局,卫生院,新华书店,国营饭店,嘻嘻,这名字怎么跟咱们国内一样啊?”
  大伙瞧着那些牌匾,忍不住有点想笑。
  而等到小五他们领着大伙,进入到一个大院子之后,众人更是齐齐一愣,只见牌子上写着四个大字:人民公社。
  “这就是最高的行政中心啦。”小五颇有些自豪地介绍着。
  对此刘青山还是非常满意的,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能搞成现在的规模,很是不错。
  说话间,从那座二层办公楼里,迎出来一大群人,其中有一半左右,都是黑兄弟。
  他们看到小五,都非常亲热地上来打招呼;而那些华人,则大都认识刘青山,都上前握手。
  刘青山也认得大半,再加上张龙的介绍,大家也很快就熟识了。
  这里面有分管渔业工作的于队长,有分管农业的田队长等等,都是老相识。
  还有分管基础建设的王工等人,都在工地。
  另外就是卫生院的胡院长和王春英院长,也领着医疗队去其他部落就诊,没有在场。
  寒暄已毕,大家进了小楼,立刻感觉阴凉许多。
  一路风尘仆仆的,自然先去洗漱一番,看着女士们洗脸的时候,每人都用一盆水,旁边的一位黑叔叔,动动厚厚的嘴唇,不过最终也没说什么。
  田队长则乐呵呵地插话进来:“这要是放到以前没水的时候,咱们这么用水,估计非得被人打死不可。”
  啊?
  听得阿毛她们都吓了一跳,随即听田队长继续说道:“现在没关系了,不过洗漱的时候,最好不用肥皂之类的,用过的水就能直接浇树。”
  果然,大家很快就看到,几个当地人,端着她们刚才的洗脸水出门,然后都灌溉到路边的树根里。
  “看来咱们以后也得节约用水。”
  小田嘴里嘟囔一句,然后就着小凳子刚用完的洗脸水,开始洗脸。
  大伙一瞧,也都不好再那么奢侈,都是几个人用一盆水。
  他们并不知道,即便是如此,在其他还没有打井的部落,已经算是极大的浪费。
  刘青山则和公社的行政人员坐在一起,聊着聚居地的生产生活情况。
  等到大伙都聚拢到会议室,看到桌上的大香蕉和芒果,小凳子立刻扑奔过去:“哇,好大的香蕉!”
  每人都发了一根香蕉,然后这丫头就宣布中午不吃饭了,自己抱着一坨香蕉,美滋滋地吃起来。
  如今在国内,尤其是北方,确实很少能吃到香蕉和芒果之类的热带水果。
  “尝尝这个。”老班长端来两个大盘子,上面放着一行行薄薄的小圆片,表面还沾着一些调味料。
  欢子拿起来一片,咬了一口,嘎吱吱的,非常干脆,还带着一丝清香,嘴唇还稍稍有点麻辣。
  他不由恍然大悟:“这个就是薯片?”
  薯片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开始流行,但是在国际市场,却已经是非常受欢迎的小零食。
  那些女孩子们都围拢过来,这种油炸的小食品,是她们的最爱。
  很快大家就发现在另外一个盘子里,装着的是一个个的条形食品,扔嘴里一嚼,还带着浓浓的鲜味,立刻也喜欢上了。
  “这个是虾条,用淀粉和咱们这边海里的小虾加工出来的,是咱们这里出口的主要产品。”
  于队长兴致勃勃地给大家介绍着,虾条这种食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