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7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来找刘青山,是想最后再努力一下,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事情忽然出现转机。
  听刘青山说,可以继续进行易货贸易之后,梅德维奇忽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他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此时的感受,只能紧紧地抱住刘青山,使劲拍打着对方的后背。
  刘青山直接把这家伙摁到椅子上:“梅德维奇同志,为了争取到这个机会,我们龙腾公司,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而且今后的成本也会大大增加,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商定一个合理的交易价格。”
  这也是刘青山为什么一直抻着梅德维奇,就是想进一步将利益扩大。
  梅德维奇也认为理所当然,因为他也同样需要打通许多关节,这些都需要用卢布开路。
  不过真要是算下来,其实还能省下来一笔钱,毕竟不用交那么多关税。
  他们那边的物资供应,已经越来越紧张,他也可以趁机提升交易回来的商品价格,总之,他们黑熊帮是不会吃亏的。
  在这种情况下,能继续进行易货贸易,那就谢天谢地啦。
  所以对于龙腾公司制定的新价格,梅德维奇欣然接受。
  这一次,他终于没急着回去,而是在这边痛痛快快地大醉一场,最后是被手下给架着回去的。
  过边检的时候,还遭到了边防军的鄙视:这毛子就是没出息,没见过酒啊?
  到了月底,口岸终于正式关闭,瞬间,市里的人一下子似乎就少了一多半。
  这也很好地验证了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过还是有十几名分销商,并没有随大溜离开,他们都是龙腾公司最大的合作伙伴。
  这些人已经得到消息:今后将继续进行合作。
  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这伙人当然不会傻到满世界嚷嚷,自己闷声发大财不香吗?
  也有一部分离开的分销商,将会继续和龙腾公司保持贸易关系。
  只不过,地点已经转移到首都,毕竟首都那边的大商场,马上就要筹备开业,在开业之后,还是需要各种进货渠道的。
  仿佛是繁华落幕,这座偏远的边境小城,一下被打回原形,街道上,行人聊聊,不复往日的喧闹。
  不过刘青山知道,几年之后,这里会再度繁荣起来,而且还会更加的繁盛。
  兴衰成败,周而复始,城市的发展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在别人看来,是曲终人散;但是在刘青山眼里,这只不过是一次短暂的蛰伏,是为了更好地继续力量,等待下一次爆发。
  就在这种心境中,一九八八年悄然而逝,迎来了更加波澜曲折的1989年。
  刘青山在晨练结束后,望着新年第一缕阳光,脸上的笑容,也如同朝阳般灿烂:
  “你好,1989!”


第744章 真是好小伙子!
  一大早,接亲的车队就浩浩荡荡出发,前面几辆吉普车,后面晃晃悠悠跟着一辆大客车。
  本来也能搞来什么拉达和伏尔加之类的小轿车,但是因为底盘太低,道路又不好走,所以也没找轿车。
  一百多里路,晃悠了两个多小时,上午八点多,车队这才到达东山村。
  “来啦,来啦!”村口聚集着的小娃子,赶紧报信。
  基本上,东山村能出屋的村民,都出来瞧热闹。
  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儿,瞧着接亲的吉普车,嘴里羡慕地谈论着。
  一个小媳妇嘴里嚷嚷:“俺结婚的时候,是用大马车接来的,早知道,俺说啥也不上门!”
  这待遇差的确实有点多,周围那些没出门子的大姑娘,就嘿嘿笑。
  那个小媳妇就指着她们:“都瞧着点,以后没有吉普车来接亲,说啥也不嫁。”
  等车队停下,小娃子们立刻就一拥而上。
  车里钻出来几个退伍兵,手里都拿着装糖的口袋,一名退伍兵从兜里掏出来一个口哨,嘟嘟嘟吹了几声:
  “排队,立正,稍息,领糖,身上的挎兜装满为止!”
  结果有几个小娃子就哇哇开嚎,原来他们穿着棉袄瓤子,没兜啊。
  “别哭别哭,没兜的给一捧!”退伍兵连忙又吆喝一声。
  小娃子们这才破涕为笑,很快就排好了歪歪扭扭的队形,开始领糖。
  还有几个人,手里都拿着烟盒,给周围的村民发吸烟,一时间好不热闹。
  “刘总,侯总,丁总,都来了。”郭村长也穿着一身中山装,和小翠儿的亲戚,一起迎了出来。
  刘青山笑吟吟地拱手:“大喜大喜,恭喜恭喜。”
  郭村长瞧瞧人群中鹤立鸡群一般的李铁牛,嘴里不住夸奖:“真是好小伙子!”
  李铁牛今天也收拾得十分齐整,穿着一身订做的中华立领,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格外显眼。
  他长得浓眉大眼,身材又高大,往那一站,透出一股英气。
  村里一个上了年岁的老汉,嘴里也啧啧称赞:“这要是放到古代,都得是张三爷那样的猛将。”
  旁边就有人不乐意听了:“老哥,有你这么夸人的吗,人家这小伙,可比张飞帅气多啦。”
  在村头闹吵了一会儿,郭队长嘴里张罗着:“走,接新媳妇去!”
  “接新娘子喽!”
  小六子嘴里脆生生地喊着,她和哑巴爷爷,也是昨天才来的。
  主要是为了等老四老五,这俩考完期末试,才能放假出来,彩凤和山杏这俩小丫头,当然也来凑热闹。
  铁牛大哥的婚礼,她们当然要参加。
  三个小丫头都花枝招展的跑在前面,虽然第一次来,但是肯定找不错地方。
  办喜事的人家,院子里和大门外,肯定站着一大圈人呢。
  到了门前,木头大门却有人守着,是小翠儿的弟弟,领着一帮半大小子把门。
  “你们干啥来啦?”门里有个半大小子问道。
  小六子笑嘻嘻地嚷着:“娶媳妇来啦,哥,你快点叫门!”
  李铁牛就扯开嗓子:“娘,开门呐,俺来接媳妇啦!”
  这一嗓子,整个东山村都听得真真的。
  周围的村民也都一阵哄笑,喜事嘛,当然要热热闹闹的。
  还是刚才那个老爷子,又说了起来:“瞧瞧这嗓门,都快赶上当年张三爷在当阳桥那一嗓子啦!”
  不过门里的那帮家伙,还是不肯开门。
  小老四心眼多,告诉小翠的弟弟:“我都瞧见了,铁牛大哥给压轿子的包了个大红包呢,里面两张一百块的钞票!”
  按照习俗,当然是娘家弟弟来压轿。
  那小娃子一听,立刻乐得直蹦高,哗啦一下把大门拉开:“嘿嘿,姐夫,快点进来,俺姐在炕上坐着呢。”
  “还有,她们把俺姐的鞋,藏到了被垛里面。”
  小老四拍拍对方的小脑瓜:“表现不错,那我就教教你,给你的压轿钱,自个藏起来一半儿,剩下的再给你娘。”
  那小家伙傻乎乎地仰着头说:“俺都自个留着。”
  “你没救了。”小老四戳戳小家伙的脑门。
  接亲的队伍进到院里,把宽敞的院子都给站满了。
  一帮年轻人簇拥着新郎倌李铁牛进屋,开始闹哄。
  而刘青山则陪着哑巴爷爷,被小翠儿姑娘的爷爷,给让进了东屋。
  哑巴爷爷是李铁牛名义上的师父,所以就算是男方的家长代表了。
  “亲家,喝茶。”王爷爷今天也格外高兴,孙女结婚,还找了个好女婿,能比乐呵吗?
  炕上摆着一个小炕桌,上边摆着茶壶茶碗,以及一个红纸铺的盘子,里面装着香烟和糖块之类。
  刘青山也不客气,给师父挪过去一碗茶,然后自己则剥了一块水果糖,先吃块喜糖再说。
  小娃子们喜欢吃奶糖酥糖什么的,刘青山比较喜欢水果糖。
  哑巴爷爷手上比划着,刘青山还得给王爷爷充当翻译:“亲家,放心,铁牛这孩子实诚,肯定会对小翠儿好的。”
  王爷爷连连点头:“放心,当然放心,俺家小翠儿啊,从小就孝心,以后肯定多给亲家你尽孝。”
  聊了一阵,新郎新娘到这屋来拜见长辈。
  李铁牛实诚,直接跪在地上,嘭嘭嘭地开始给师父和王爷爷磕头。
  小翠儿一见,也连忙跟着一起跪下。
  搞得坐在炕沿上的刘青山连忙跳到地上,他可不想跟着借这种光。
  哑巴爷爷抬抬手,叫两个人站起来,他乐呵呵地打量着一对新人,然后点头微笑。
  以老人家的阅历,当然能瞧出来,小翠儿是个好姑娘,哑巴爷爷也就放心了。
  随即他从兜里掏出来一个物件,朝小翠姑娘示意了一下。
  小六子连忙过来,从爷爷手里接过东西,捧着送到小翠儿跟前:“嫂子,这是爷爷给你的礼物。”
  小翠儿姑娘也不敢怠慢,连忙双手接过来:“谢谢爷爷。”
  屋子里的其他人也都好奇,想瞧瞧是啥好玩意,结果一瞧之下,有点失望,就是个石头雕刻出来的东西,还怪模怪样的。
  小老四心眼多,瞧出来大伙的心思,于是朝小六子使了个眼色,然后比划了一下脖子下面的位置。
  明白,小六子也机灵着呢,从自己脖子下面,也拽出来一个挂件:“嫂子,咱们家的人,必须都戴这个。”
  还有老四老五,也很配合地亮出了玉佩。
  小翠儿姑娘立刻感觉到极大的认同感,她弯腰贴贴三个小丫头的脸蛋:“谢谢你们。”
  她也不知道这玉佩的价值,只是觉得,这里面所代表的那份浓浓的亲情。
  小六子则笑眯眯地凑到小翠儿身前,小声说着:“很贵重的,这是几千年前,远古先人佩戴的玉器,现在最少值十万块。”
  这话很快就在屋子里传开,众人都一脸愕然:这么贵重的吗?
  再瞧哑巴爷爷的时候,眼中都充满敬畏:这哑巴老头儿厉害,一出手就十万块。
  而山杏则默不作声地帮着小翠儿,将那件红山古玉佩戴到脖子上。
  小翠今天把那些金银首饰也都戴上,不过这些东西的价值,加起来还比不上这件玉器呢。
  看看时间不早,毕竟要在中午之前赶回去呢,不然就弄到下午了。
  虽然古代的婚礼,都是在黄昏举行,所以才会叫“婚”礼,不过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改变,一般都是在上午举行典礼。
  也有下午的,那多数都是二婚。
  于是刘青山就和娘家人告别,而郭村长则扯嗓子张罗起来:“送亲的都上车,查好人数,去的时候是单数啊!”
  这也有讲究,去的时候人数是单数,然后把新娘子一个人留下,回来就是双数,讨个吉利。
  到了真要出门子的时候,小翠姑娘也舍不得这个家了,抱着爷爷掉眼泪。
  “翠儿啊,别哭别哭,闺女总得出嫁,以后好好照顾铁牛,孝敬师父,带好妹妹。”
  王老爷子也摸着孙女的秀发,嘴里叮嘱着,虽然脸上努力露出微笑,可是眼神中却充满不舍。
  还有小翠的娘,也一个劲抹眼泪,闺女出嫁,最难受的还是当娘的。
  小翠儿又和母亲拥抱,然后才在郭村长的催促下,被李铁牛拦腰抱起,大步出门。
  车队在中午十一点的时候,终于返回市区,典礼的现场就在龙腾大酒店。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李铁牛抱着媳妇下车,周围的小娃子撒着五彩纸和五谷粮,簇拥着一对新人,走进酒店。
  典礼完成之后,就在大厅里摆设酒席,款待各方宾客。
  刘青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