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青山拍拍大头的肩膀,他都能感受到,这位小伙伴身上散发出来的那份幸福。
  大头只是嘿嘿憨笑着,他今天穿着一身西装,还系着一条红领带,瞧着跟他的气质有点不搭,但是比较喜庆。
  “大头,晚上入洞房可得悠着点啊。”
  二彪子嘴里叮嘱着,就是怎么听都有点柠檬味儿。
  刘青山瞪了他一眼:“急也没用,你想入洞房,还得再等一年。”
  二彪子这家伙滑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刘文静的妹子刘文娟给勾搭上,到时候,跟大头就是连襟了。
  小哥仨正聊着呢,就看到小老四领着一大帮人跑过来,小凳子她们几个嘴里一个劲咋呼:“我们能干点什么?”
  刘青山挥挥手:“你们就随便吧,反正自己别当新娘子就行。”
  这帮人,估计也就是跟着凑凑热闹。
  结果自然是收了一筐白眼,然后那伙人又被老四老五领着,呼噜噜地跑了,也不知道她们跟着兴奋个什么劲儿。
  早上八点,接亲大部队浩浩荡荡出发,前面是几辆吉普车,吕小龙开着自己崭新的吉普车,跑在最前面。
  然后是两辆大卡车,车斗里基本都空着,这个主要是拉娘家人的。
  最后边晃晃悠悠的是一辆大客车,拉着大树下那帮看热闹的。
  一路杀到守林村,这边也同样热闹,刘青山下车瞧瞧,明显能看出来,新建了不少砖瓦房。
  守林村也跟着夹皮沟沾光,这两年发展的不错。
  而农民手里有钱了,第一件事,自然就是盖房子,第二件事,就是买小四轮拖拉机,也都算是正事儿。
  “青山啊,啥时候回来的?”
  老刘支书看到刘青山,老远就乐呵呵地迎上来。
  刘青山连忙上去握手,嘴里说着恭喜,而那些跟来接亲的姑娘小伙儿,则早就一窝蜂地冲进屋里,看新娘子去了。
  旁边有端着一盘子烟卷的小伙子,给刘青山递过来一支烟,他也就象征性地点着。
  老刘支书笑眯眯地跟他拉呱:“青山啊,今年有啥打算没有?”
  “等忙完这事,咱们几个村聚到一起唠唠。”
  具体时间段,刘青山也就不准备细说,他心里当然已经有了一些打算。
  “那就好,现在俺们这几个村儿的话事人,不信别人,就信你。”老刘支书点点头,他算是琢磨明白了:跟着夹皮沟,肯定没错。
  屋子里闹哄一阵,大头就美滋滋地抱着刘文静,昂首阔步走出来,周围跟着一帮人起哄。
  二彪子在前面咔咔忙着照相,嘴里还不闲着:“大头你行不行,要不要我们帮忙?”
  结果冷不防伸过来一只小手,扭住他的耳朵,正是性子泼辣的刘文娟。
  “别闹别闹,俺这正照相呢。”二彪子嘴里一个劲哎呦。
  等到大伙都上了车,刘青山也挥挥手:“有乐意去送亲的,就去,保准有惊喜!”
  听他这么一说,车上又挤上去不少年轻人,搞得老刘支书直嚷嚷:“别去那么多啊,人家那边的酒席别安排不开。”
  可是年轻人都喜欢凑热闹,也没人听他的,车队浩浩荡荡出发,返回夹皮沟。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大头又把媳妇儿抱进新房,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叫媳妇儿了。
  就在房后的大道上,也不用搭台,直接开唱。
  条件是简陋了一些,也没有什么音响伴奏设备,就用录音机放伴奏带,麦克风连着村里的大喇叭,全村都听得真真的。
  刘青山客串主持人:“父老乡亲们,今天俺们夹皮沟,邀请了不少大歌星来助兴,我先介绍一下,这位是……”
  听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那些大姑娘小伙子都疯了:以前光在磁带里听了,今天竟然看到活的啦?
  尤其是送亲的那些娘家人,想不到真有惊喜,还是大惊喜。
  夹皮沟就是牛,连大歌星都能请来。
  介绍一番,就直接开唱,别看条件简陋,但是气氛好啊,大伙也都卖力气,掌声欢呼声就没断过。
  道路上前后几家的园子里,全都站满了人,有些小娃子,都爬到树上、仓房顶上了。
  今天的歌也好,什么甜蜜蜜,我只在乎你,阿毛还深情地唱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
  连新娘子也不在炕上坐福,被大头挽着胳膊,站在最前面倾听。
  刘文静的脸上,满满都是幸福,她也想不到会搞出来这么大的场面。
  “轻轻的一个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歌声飘起,就有小伙子开始起哄:“亲一个,亲一个!”
  这时候的人都比较腼腆,当众亲吻这种事,肯定不好意思。
  可是此情此景,绝对是个例外,在柔美的歌声中,一对新人都深情地彼此凝视,然后轻轻一吻。
  这次没人起哄,大伙都起劲拍着巴掌,心里荡漾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刘青山知道,这种感觉叫做神圣。
  一首歌唱完,姑娘小伙子们都满脸羡慕,估计心里都琢磨呢:要是我结婚的时候,也能这样该多好……
  “我也唱一首,我心永恒!”
  张大姐也跃跃欲试,结果被刘青山给拦住:“换一首,这场合唱这歌不吉利。”
  好吧,那就来一首动感的迪斯科吧,这一下子,全场都彻底燃起来。
  本来还有几个特意赶过来唱喜歌吹喇叭的,一瞧这架势都蔫了:比不了啊!
  不过大老远的也不能叫人家白跑来,大张罗依旧把赏钱送上去,人家也不好意思走,也围在后边儿瞧热闹,看看能不能学两手。
  唱了一个多小时,这场最接地气的演唱会这才结束,大张罗这才抢过话筒:“开席开席,娘家客和演出的同志们,坐第一波。”
  东西两院再加上新房,全都放席,大树下这帮人,也觉得新鲜。
  菜肴当然很丰盛,八凉八热;招待娘家人,又特意加了四个菜,凑成十全十美。
  许多菜肴,这些城里人都是第一次吃,还得边吃边问。
  刘青山过来招呼一圈,然后就跟着二彪子一起,陪着大头和新娘子,挨桌敬酒。
  尤其是娘家人,必须得招待好了,真有那把娘家人给惹急了,把新媳妇给用车拉回去的。
  这时候送亲,新娘的父母还有爷爷奶奶等亲人,都不来,主要是叔叔大爷姨姨舅舅之类的长辈作为代表。
  他们一个个也都乐得眉开眼笑:“满意满意,太满意了,还是你们夹皮沟厉害,请来这么多大歌星,这喜事办得太漂亮啦!”
  大伙都赞不绝口,本来嘛,来的时候,人家老刘支书都叮嘱了,不许找事儿,更何况确实满意呢。
  轮到给歌手们敬酒,有喝白酒的,也有喝猴儿酒的,大多数都用饮料凑数,毕竟都是唱歌的,知道保护嗓子。
  “谢谢大家,都吃好喝好。”
  大头都不知道该说啥了,心里只剩下感动。
  刘青山拍拍他的肩膀:“不用谢,一个个的都不知道随礼,全都白吃白喝。”
  “把这个再来一盘,这个菜叫什么来着?”小凳子指着桌上的一个盘子,里面就剩下一条粉面焖子了。
  一场酒宴,把这帮没出息的歌手都给吃撑了,一个个的,也不张罗回家。
  没法子,刘青山只能又留他们再住一宿,欢子提议上山转转,大伙立刻一致拥护。
  于是他弄了不少大衣和欤B穿上,老崔脑袋上扣着一个狗皮帽子,跟土匪似的。
  套上好几辆爬犁,洒下一路欢声笑语,爬犁上还坐着老四老五,甚至还有高文学和路作家,还领着小跟班郑小小,这几个,说是要上山体验一下,寻找创作灵感。
  跟他们一个心思的,还有欢子和老崔等几个创作型歌手。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欢子引吭高歌,还真有气势。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小凳子领着老四老五,也一路欢畅,马爬犁愣是找到点驯鹿拉雪橇的感觉。
  冬日的森林,显得格外寂静,但也不乏生机。
  惊起的兔子,树洞里探头探脑的小松鼠,还有飞过的野鸡和林鸟,都能引起一阵欢呼。
  刘青山不时拍几张照片,给大伙留下难忘的回忆。
  等到了木刻楞这边,刘青山刚要提醒大伙,此地熊出没。
  结果小老四一个劲朝他摆手,这小丫头,又搞恶作剧。
  等到大熊从山坡冲下来,可把大伙给吓坏了,有撒腿跑的,也有直接吓得趴在雪地上不敢动的。
  刘青山很不讲究地站在那看热闹,然后就看着张大姐和阿毛架着小凳子跑,在雪地上拖出了一道长长的雪痕。
  还有张鹏飞,直接把宋雪给扛到肩膀上,和许长生、魏兵一起,簇拥着几名女生狂奔。
  也有心眼儿多的,老崔就没怎么惊慌,直接躲到刘青山身后。
  最厉害的是高凌风,站在老四老五身后,也嘻嘻哈哈地看热闹,到底是多活了几年,心眼儿就是多。
  刘青山也不纯粹是看热闹,在这种危险面前,也最考验一个人的心性,就像那两个直接不管不顾,自个玩命狂奔的,以后找个恰当的机会,开了就好。
  大伙跑出去百十米,回头望望,然后也就不跑了,只见老四老五两个小家伙,正骑着大黑熊,招呼他们回来呢。
  刘青山则把坐席剩下的杂烩菜,送到木刻楞那边,这是特意给大熊带过来的。
  “哎呦妈呀,老四,你也太调皮了,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们。”
  不少人都往雪地里一坐,想想刚才的情形,又觉得好笑:太刺激啦。
  刘青山则大声吆喝:“来来来,都来和大熊拥抱一下,我给你们拍照。”
  说完嘴里还哼哼着:“轻轻的一个抱,叫我思念到如今……”


第574章 钱咋花呢?
  “下次来,请你们泡温泉啊。”刘青山挥手送别大树下的这些人。
  “老板,节后再见!”
  众人都有些恋恋不舍,他们在山里还都没玩儿够呢。
  这一趟,也都算是收获满满,年货都划拉了一大堆,除了山野菜和蘑菇之外,还有狍子肉和野鸡野兔,每人还有一只褪了毛的大雁。
  过年回家,估计家里人都高兴坏了。
  另一层的收获,则是荣誉上的,昨天从山上回来,就有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当然是要宣传他们这些文艺工作者,为了亚运捐款,而下基层演出的事迹。
  这种正面形象立起来,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都有好处。
  还有一个宣传重点,就是夹皮沟村,每户捐款一万元的新闻,想必要成为春节前最热议的话题。
  对于一部分歌手来说,最大的收获,还是观众给他们带来的。
  当和观众真正面对面的时候,那种感觉,是在舞台上无法体验到的。
  大客车缓缓离开夹皮沟,他们年后过了正月十五才上班,然后就会参加一些专项培训。
  刘青山想要尽量提升这些人的上限,所以不忙着撒出去赚钱。
  不过也没全走,还扔下俩人:老崔和欢子,这哥俩,昨天就在山上没回来,说是找到点感觉,要留在山上搞创作。
  刘青山当然乐得看到这种情况,也不管他们,这两天忙忙活活地招待客人,都没时间跟家人好好坐在一起吃顿饭。
  回到家,看到老四老五正趴在炕桌上,写寒假作业呢。
  俩小家伙各占一面,另一面还蹲着小白猿,小爪子攥着个铅笔,也在那滥竽充数。
  “分礼物啦。”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