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仿佛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棵属于自己的小白杨,扎根长大,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这首歌,献给在座的各位战士,向你们致敬!”
  刘青山唱完之后,又鞠了个躬,然后暴风骤雨一般的掌声响起。
  “青山,你行啊!”
  小五重重在刘青山的肩窝捶了一拳,他现在是彻底服气,这位青山老弟,真可谓是文武全才啊。
  沈国栋也激动地挥挥手,叫同样激动的战士们都坐下,这才对刘青山说道:
  “唱得好,这首歌,能不能教给我们,以后就当成我们边防军的专属歌曲!”
  刘青山微笑着点头:“好像大家都学会了吧?”
  “哈哈,好,开饭!”沈国栋一挥手,宣布正式开饭。
  食堂里面,立刻悄无声息,吃饭声除外。
  部队果然是最有纪律的地方,就连食堂,也是如此。
  刘青山看看桌上的菜肴:有鱼有肉,还有一个酸菜炒粉条,和白菜炒木耳,最后还有一大盆鸡蛋汤,算是两荤两素,四菜一汤。
  伙食还不错,说不上多么精致,但是分量十足。
  结果询问一下才知道,原来今天营房改善伙食,炊事班自己养的大肥猪杀了一口,基本上是一个月杀一口猪。
  鱼都是从江边购买来的,新鲜的江鱼,一周能吃一顿。
  至于平时,那基本上就是一饭一菜一汤,很少能吃到荤腥儿。
  吃饱是肯定可以吃饱的,但是要说吃好嘛,那就差远了。
  他刚才是亲眼看到了,战士们的训练是十分辛苦的,运动量很大。
  而且这边有长达半年多的寒冷期,更需要多摄入动物蛋白和脂肪,才能抗冻。
  刘青山心中也颇有些感慨:战士们的生活,还是挺艰苦的。
  要不要也帮着出出主意呢?
  就在他琢磨的工夫,就听沈国栋的声音传过来:“青山,听光明他们说,你有点石成金的手段,不妨给沈叔叔也出个主意,起码能改善一下军营的生活。”
  这下,正中刘青山下怀,他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沈叔叔,我一定尽力。”
  然后他问道:“不知道,上面允许部队参加边境贸易吗?”
  沈国栋摇了摇头,这个肯定是不行的,免得出现走私等问题,那就太影响形象了。
  这下子,刘青山也有点犯难,现在允许部队搞三产,可是这里地处边陲,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滞后,一时间,还真没什么好项目。
  难道,也叫部队扣大棚,冬天卖蔬菜?
  什么黄瓜西红柿啥的,毛子倒是肯定欢迎,他们那边,冬天也极度缺乏蔬菜,就是这个好像有点太低端啊。
  思索间,刘青山猛抬头,看到墙上挂着的地图。
  这是当地的一幅政区图,刘青山的目光,落在其中一个县区上,不由得眼前一亮,脱口而出:“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咱们可以卖水啊!”
  卖水,卖什么水?
  众人都是一头雾水。
  小五嘴里嘟囔一声:“没喝酒啊,怎么就开始说胡话了呢?”
  刘青山瞪了这货一眼:“没错,就是卖水。”
  小五的脑袋摇晃得拨浪鼓似的:“喝水还得花钱买,反正我不当那样的冤大头。”
  瓶装水的大量出现,还要等到九十年代以后呢,所以在这个年代,人们还真不知道,也无法理解。
  刘青山站起身,走到地图前面:“我说的,是五大连池那边的天然矿泉水。”
  沈国栋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好像是前年吧,国家科学院的专家,还去那里进行过考察,并且带走不少水样,说是喝那里的水,对健康很有好处”
  手下一位参谋也补充道:“这几年,听说那边建了好几家疗养院,效果不错,在那疗养的同志,回去的时候,也用塑料桶,带点那里的矿泉水回去。”
  “小刘同志,你说卖矿泉水,应该是有市场的,可是怎么运输啊?”
  这位夏参谋,就是负责三产的,这两年头发都愁得有点发白了。
  刘青山就简单讲了讲瓶装水以及桶装水的概念,听得夏参谋兴奋不已:“好像有搞头,咱们部队的军工厂,应该就能生产塑料水瓶儿。”
  “至于运输,那就更不成问题,咱们有专用的军列啊。”
  对此,刘青山也只有羡慕的份儿:部队的资源,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只要给他们指引出一条正确的道路,那么就肯定会一往无前,直到夺取胜利。
  至于自己去开发五大连池那边的矿泉水,刘青山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这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他一个外来人,可不想蹚这趟浑水。
  一个搞不好,真会被淹死的。
  如今,华夏正在飞速发展,各方面的机遇数不胜数,刘青山不可能在每个行业都伸手,他只会选择适合自己的。
  在经过刘青山的点拨之后,沈国栋也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
  “好,夏参谋,你明天陪同青山他们,去那边转转,好好调研一下,就住咱们部队的疗养院。”
  呃,还能享受一次公费旅游,可是,刘青山真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这边百废待兴,需要他坐镇指挥呢。
  似乎瞧出刘青山的心思,沈国栋大笑几声:“哈哈,青山你放心,有沈叔叔在这,谁也别想在你们龙腾公司身上,掀起什么风浪!”
  这话说的霸气,不过人家也确实有说这种话的资本,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是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走走走,尝尝矿泉水,再洗个药泉浴,青山,不知道有没有你们老家那边的温泉舒服?”
  小五他们也都纷纷响应,来到这里,过了新鲜劲,他们也就都腻歪了,一听说有这种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刘青山也就不好再推辞,就跟着跑一趟好了。
  反正能跟边防部队结下这段善缘,就已经值回票价。
  最关键的是,刘青山在心底也确实敬重这些边防战士,真心想帮着他们做点事。
  因为无论是哪个时代,他们都是最可爱可敬的人!


第390章 我们全都要了!
  刘青山一行人,乘坐两辆军车,行驶在前往五大连池的路上。
  后世的时候,刘青山也来过这边,那时候已经有了高速,而且还修了小型飞机场,交通十分便捷。
  现在还不行,连国道都不是,只是一条省道,坑坑洼洼的,路上也看不到什么车。
  毕竟现在刚开春,这边雪还没化净呢,疗养什么的,还不是时候,夏天才行。
  一共将近五百里地,天亮出发,傍晚才到,也算是朝发夕至了。
  直接入住某部队的疗养院,疗养院里,除了他们这伙客人,再就没有外人了。
  连服务员都感到惊讶:这月份来疗养,有毛病吧?
  不过服务还是挺热情周到的,能来这的,级别都不低。
  匆忙之间,晚餐也比较简单,好在他们这伙人也不是来吃喝玩乐的,也没人挑挑拣拣。
  搞得后勤人员都有点不好意思:“各位同志,主要是今天准备不足,等明天我们去山口湖那边,运点鱼回来。”
  夏参谋笑笑:“不用那么麻烦的,明天派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同志,给我们当向导就成。”
  一夜无话,第二天吃过早饭,一行人就开车离开疗养院。
  找来的向导叫小赵,就是当地人:“各位同志想去哪溜达,这里我最熟,是去老黑山还是去莲花池?”
  “俺们这叫五大连池,一共有五个大池子,分布在十几座火山群之间,依次是莲花湖、燕山湖,白龙湖,鹤鸣湖,如意湖,不过现在还都没开化呢。”
  小五心直口快:“我们想尝尝你们这儿的水。”
  “喝水就去药泉山啊,走着。”
  这个小赵也挺爽快,在前面引路,汽车开了一段,转为步行。
  一边走,小赵一边介绍:“俺们这嘎达有北泉、南泉、翻花泉,都是露天的泉眼,还有几个药泉,是专门用来泡澡的,对治疗皮肤病特别有效果。”
  “传说有一位鄂温克的猎人,射伤一头梅花鹿,结果梅花鹿就跑到水池子里面泡着,泡着泡着,伤就好了,所以才知道这里的泉水有治病的功效,就叫药泉……”
  小赵挺能说会道的,一路上倒也不寂寞。
  走着走着,他抬手一指:“到了,那边就是俺们这边所说的北泉,喝水就自己舀吧。”
  刘青山四下瞧瞧,就是光秃秃的火焰岩石,一副原始的模样,哪里有后世的一点影子。
  很快就看到泉水,就那么露天一大汪子,汩汩地往外淌着,低洼的地方,结着厚厚的冰盖。
  大伙来的时候也有准备,带着水杯呢,小五凑到池子跟前,先舀了一杯,咕嘟咕嘟灌了几口,然后咂咂嘴:
  “凉,有点冰牙,卧槽,这什么味儿,好像一股铁锈味儿似的!”
  “铁锈味嘛,那就对了,这里的矿泉水里面富含铁质。”
  刘青山也舀了一杯,慢慢品尝。
  绝地谈不上好喝,不过确实风味独特,也正因为里面含有多种矿物质,那才显得珍贵呢。
  其他人也都尝了尝,然后大都皱起眉头:就这种水,还有人肯花钱买?
  随后,刘青山又叫小赵领着,尝了几个泉子里的矿泉水,众人都大失所望:早知道的话,还不如留在疗养院里喝汽水呢?
  刘青山则大乐:“你们不懂,就要这个味儿呢,走,咱们下一站去水利局转转,看看科学院专家留下的资料。”
  这么珍贵的天然冷泉水,现在竟然就这么哗哗地浪费,那淌的都是钱啊。
  也正因为还没有开发,所以他们生产矿泉水的计划,才能顺利实施嘛。
  要是等几十年后再来,那就只能喝西北风喽。
  下午去的水利局,也受到热情接待,还拿出来一大摞子资料。
  看到中科院的专家,对几处泉水的检测结果,刘青山简直如获至宝:妥了,有了这个,矿泉水出口到国外都没问题。
  还真别说,老外就认这个。
  其他人也都瞧得一愣一愣的,小五的话,基本就代表了大伙的心声:
  “这水原来这么厉害,我现在也有点想花钱买着喝了。”
  这时候也没有复印机,只能抄录了一些重点的,准备明天带回去,刘青山连夜又弄了一份生产矿泉水的可行性报告。
  这件事情,也不是沈国栋一个人说了算,还得上报到军区呢。
  至此,刘青山的工作就算圆满完成,至于部队那边怎么和地方交涉,怎么投产生产,利益如何分配,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事儿了。
  第二天原路返回,把资料叫夏参谋带回去,刘青山又开始忙自己的事。
  共建大酒店的方案已经谈妥,刘青山又帮着修修补补的,完善不少。
  他虽然不是这方面的设计专家,但是住得多啊,见识也广,什么会议厅、休息厅、餐厅、活动厅等等,一应俱全,在这时候来说,绝对上档次。
  至于具体的设计,那还得找设计专家。
  又在这边停留十多天,基本事情都安排妥当。
  仓库这边已经开始进料,只等天气转暖,就正式动工。
  房间里的基本设施也完毕,可以正式住人,考虑到都是一帮大老爷们,还专门雇了个大妈帮着做饭。
  人员分工也明确下来:张龙带着一伙人,准备等到开化之后,修建库房。
  而侯三则在大酒店那边盯着,争取一年完工,年底开业。
  而飞哥刚子他们,则东跑西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