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小子今天做的不错,你梁叔叔还特意打电话向我道谢呢。”
  一直以来,这个小儿子,在他眼里都是不成器的,想不到竟然也有给他涨脸的时候。
  想想前些天父亲答应的事,竟然要小五和那个青年一起做生意,看来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好像都开窍了。
  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得到父亲的夸奖,小五挺了挺胸脯,搬起东西就更加来劲了。
  此时此刻,在松江地区的驻京办,刘青山也同样在忙碌着,老家来了这么多人,司机就好几十,驻京办都住不下喽。
  临近春节,进京跑关系的本来就多。
  住不下那么多,剩下的就只能住宾馆,好在就一宿,明天就得返程。
  郑红旗还是很会做人的,蔬菜和鸡鸭鱼肉这些,也给驻京办都留了一份儿,把里面的工作人员,都乐得眉开眼笑。
  驻京办的李主任在表达了感谢之后,然后又说道:
  “郑县长,你们碧水县的特产,现在很受欢迎,不少首都的领导,都指明要你们碧水出产的蘑菇野菜和大米呢。”
  在欣慰之余,郑红旗也有些发愁:
  “李主任,山货倒是还有一些,不过这松江青稻,全都出口了,只能等到今年秋天收获之后,再请领导们品尝了。”
  “到时候别忘了预留一部分就行,听说你们县别的地方也要搞水稻,千万别鱼目混珠,我们就要夹皮沟出产的,价钱什么的都好说。”
  李主任还不忘打打预防针,虽然都是松江青稻,但是夹皮沟先一步已经闯出名头。
  郑红旗也只能笑着答应,然后和刘青山一起,领着大伙出去吃饭,驻京办这边,根本就安排不下。
  吃完饭,这些司机师傅还不顾疲劳,坚持着要逛逛首都,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来,明天就要赶回去,就晚上这点时间。
  刘青山也就领着几十个人的大部队,在落日余晖中,走马观花般的,去了几处有代表性的地方,就差每个人发个小红旗拿着了。
  同时,还帮他们拍了不少照片,刘青山也算是一个合格的导游了。
  折腾到晚上八点多,刘青山这才回家,结果看到院子里灯火通明,老帽儿师叔和哑巴爷爷,正在那卸猪肉半子呢。
  一共四个半扇的,合在一起就是两头猪。
  在解冻之后,要把蹄髈、排骨和其它骨头都拆卸下来,净肉分割成小块儿。
  看到刘青山,老帽儿师叔就吆喝一声:
  “小山子,以前过年称二斤肉,你这倒好,直接弄两头猪,师叔跟你借光,过个肥年!”
  “还有这么多鲜菜呢,每样都好几十斤,还不得吃烂了才怪。”鲁大娘也在旁边唠叨着,东西多了也愁人啊。
  “还有这些白条鸡,一天一只都够吃到正月十五了。”刘金凤嘴里也埋怨着。
  只有老四老五最开心:“又能天天喝上鸡蛋羹了!”
  刘青山也想不到,一下子给他家里送来这么多,看样子,还是因为多卖出来那么多钱,县里的干部想要表达谢意。
  于是他嘿嘿两声:“好东西还怕多,咱们吃不了,还有不少人都帮着吃呢,街坊邻居那,还有白二爷家,高峰家和老姐的姥姥、姨夫家里,这些东西还不一定够用呢。”
  听他这么一说,吓得老帽儿赶紧拎起两个大肘子,先进屋叫林芝给烀上了。


第369章 听到个笑话
  腊月二十六下午,刘青山一家,应邀去高峰家里做客。
  他也这才知道,高峰的父母,都在文化部门工作,还都是中层领导,一直希望这个儿子搞文艺。
  结果高峰偏偏受到爷爷的影响,一直喜欢学医,结果闹得他老爸,差点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
  高峰也是个倔脾气,直接离家出走,跑到夹皮沟这样偏僻的地方。
  想不到,阴差阳错之下,竟然拜了哑巴爷爷这个民间奇人为师,在医药的道路上,更是一路狂奔向前。
  家里在打听到这个情况之后,也知道事情没发挽回,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在知晓了高峰的小师兄就是那位万元村的带路人之后,高峰的父母也只能感叹自己的这个儿子,是傻人有傻福了。
  有万元村在后面托底儿,起码儿子不会吃苦不是?
  尤其是听说夹皮沟建了药厂,儿子马上就要当上药厂的厂长,父子之间的冷战也就宣告结束。
  刘青山一家,在高峰家里,受到热情款待,尤其是高峰的母亲,一直惦记着儿子,结果发现回来之后,不但没瘦,竟然还吃胖了,当然心里万分感谢。
  刘青山也跟着高峰的爷爷和父母,详细介绍了他们药厂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双方可谓是皆大欢喜。
  “小师兄,谢谢你。”
  等把刘青山他们都送回家,高峰真诚地向刘青山道谢,要是没有小师兄这个润滑剂的作用,他和家里的关系,肯定还会僵持下去。
  “咱们亲师兄弟,还用得着道谢吗?”
  刘青山拍拍高峰的肩膀,然后咂咂嘴:“师弟啊,其实你这个形象挺不错,要是当演员的话,肯定能成大明星,嘿嘿。”
  高峰白了小师兄一眼,然后直接回家。
  到了腊月二十七下午,则是高文学的父母,邀请去家里做客。
  他们老两口带着高文艺,单独住在大姐夫给买的三间屋子里,没有高文书闹腾,小日子过得比原来消停多了。
  刘青山一家自然是带来不少东西,大米蔬菜猪肉鸡蛋,搞得高老头和老太太都不好意思:他们请一顿饭,人家倒好,弄了半个月的口粮。
  “小火,叫姑姑,姑姑。”高文艺抱着小火,满屋地乱转。
  小火刚会学话,小嘴含糊不清地叨咕:“肚肚,肚肚。”
  一边说,他还一边用小巴掌拍拍自己的小肚皮,差点把一屋子的人给笑翻。
  高文学微笑地望着这一切,内心充实而平静。
  腊月二十八,刘青山领着家人再次全体出动,参加宴会。
  看着老姐杨红缨嘴里一个劲催促,叫老四老五快点收拾,刘青山就忍不住调笑道:
  “有人这才是定亲啊,就比小白还急,这要是结婚的时候,还指不定急成啥样呢?”
  这话把杨红缨恨得呀,一直追出大门,结果也没撵上。
  他们先要去杨红缨的姥姥家拜访,然后再去饭店,参加郑红旗招待的定亲宴。
  刘青山也知道老姐家里的大致情况,知道跟她父亲的关系很僵,连定亲宴都没请。
  好在有老姐的姥姥,小姨一家。
  而且,不是还有他们一大家,给老姐撑腰呢吗?
  刘青山开着一辆车,林子洲也借了一辆车来帮着接人,算是勉强挤下。
  老姐的姥姥家,也住着一个单独的四合院,姥爷已经病故,姥姥和大儿子贺国雄一起住。
  杨红缨跟姥姥和大舅贺国雄一家,十分亲近。
  在人群之中,刘青山还见到了杨红缨的哥哥杨红军,曾经在夹皮沟有过一面之缘。
  刘青山除了带来两盒饽饽匣子之外,也带来不少蔬菜鸡蛋啥的,还有一袋儿松江青稻。
  杨红缨的姥姥,是位看一眼就知道很慈祥的老太太,跟刘青山的奶奶,一见面就聊得火热。
  贺国雄在部委工作,宣传口的,越到春节越忙,今天特意请了一天的假。
  对刘青山一家,他们早就从贺敏和林子洲口中了解到情况,知道是真心对待杨红缨,所以表现得热情而亲近,丝毫没有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意思。
  而且贺国雄也知晓刘青山的事迹,他很看好这个年轻人。
  年纪轻轻,就诸多荣誉加深,等到大学毕业进入到部委工作,只怕就要一飞冲天。
  不过可惜的是,刘青山根本不会按照他的希望去成长喽。
  临近中午,人们便一起出发,前往饭店。
  在门口,郑红旗和他的叔叔郑勇以及婶婶,已经在这里迎接,旁边还站着郑小小。
  看到老四老五,郑小小就眼睛一亮,飞跑过来,三个丫头就抱在一起蹦跶。
  林子洲则扮演了介绍人的角色,居中给双方进行介绍。
  郑勇在化工部工作,跟贺国雄也认识,彼此亲切握手。
  “姥姥,您老身子骨还好啊。”
  郑红旗拉着杨红缨姥姥的手,嘴里亲切地问候着。
  姥姥笑眯眯地打量着郑红旗,最后点点头:“不错不错,是个好小伙子,以后好好待咱家红缨,都是苦命的,更要相互照应。”
  老太太也是有见识的,又没到老眼昏花的程度,一句话,说得杨红缨和郑红旗都心情激荡,杨红缨更是眼圈泛红。
  郑红旗忍不住攥住杨红缨的手:“姥姥,您老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红缨的。”
  “好好好!”姥姥也似乎想起了什么,轻轻擦拭着眼角。
  “还有我们呢!”
  老四老五一人扯住杨红缨的一只胳膊,小老四还露着豁牙子说呢:
  “老姐,要是没人要你,我和山杏要你呀!”
  众人相顾大笑,奶奶和姥姥的眼泪都笑出来。
  刘青山看着老姐一脸窘迫,于是就又开始补刀:“你们俩小丫头净瞎说,你们老姐,是嫁不出去的人吗?”
  这把杨红缨给恨的啊,要不是当着一众长辈,非得把三凤的耳朵拧红不可。
  看着小辈们打闹,姥姥和贺国雄以及贺敏等人,都觉得无比欣慰:这一家子真好,红缨缺少的亲情,都被他们给弥补喽。
  互相引见完,就进了饭店,一共摆了两张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伙基本上是分成男女两桌。
  女人们聊家常,男人们的话题则更加广泛,国内发展,国际局势,天南海北,畅所欲言。
  尤其是贺国雄和郑勇,都是有见识的,而林子洲这个大记者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跟刘青山相比,他们还差着远呢,毕竟时代的局限性,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刘青山自然知道收敛,绝对不会高谈阔论的,也就在旁边敲敲边鼓,帮着端茶倒水。
  “国雄,前几天我听到个笑话。”
  郑勇打开了话匣子。
  刘青山也就给长辈点面子,表现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
  其他人也都差不多的表情,郑勇这才继续说道:“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说是未来有三大发展机遇。”
  听到这个,刘青山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叔叔,哪三种机遇?”
  郑红旗也帮着自己的叔叔搭梯子。
  “一个是互联网引起的崭新革命,一个是东欧剧变,还有一个是,呵呵,这最后一个倒不是笑话,还是很有可能的,是华夏崛起。”
  郑勇说话也得注意身份和场合,所以说到第三条的时候,还是收了下。
  刘青山忍不住摸摸鼻子:小五他们这帮家伙,都是破车嘴吗?
  其实还真不能怪小五他们,他们跟家里的长辈,就是如实汇报。
  这些长辈在和别人闲谈的时候,不免要讨论一下这几个问题的可能性,结果传着传着,也就不知道怎么就被传成了笑话。
  估计是觉得可能性太小了吧?
  贺国雄也哈哈笑了两声:“华约有老大哥坐镇,和北约抗衡几十年,怎么能说解体就解体呢,说这种话的,肯定是政治小白。”
  “还有,那个什么计算机互联什么网的就算有所发展,难道还能和工业革命相比,说这话的,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大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