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这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晚两年,去年刚分的地,今年,大伙都牟足了劲,眼瞅着庄稼长势良好,肯定能多打粮,收入也比原来高。
  结果,一下子又变回去,当然不干,于是都七嘴八舌嚷嚷起来。
  在一片吵闹声中,有个大嗓门格外刺耳:“吃大锅饭啊,那太好啦,俺就乐意吃大锅饭!”
  张杆子乐得差点直蹦高,不过很快就发现一道道热辣辣的目光朝他射过来,连忙又蹲到地上,继续跟人玩憋死牛的游戏。
  这个游戏就是在地上画个方块,对角打个叉,一个格子里画个圆圆圈,代表陷阱。
  双方捡两个石头子或者小土块当棋子,把一方的棋子,憋得无法移动,就算获胜。
  类似的游戏,还有走五道,以及小孩子玩的“天下太平你输我赢”等等,都是随时随地都能玩的。
  刘青山则笑着跟大伙解释:“这个跟原来的大锅饭,有着本质的区别,核心就是投资入股,有了收益,按股分红。”
  于是,他连比划带说的,讲了好半天,大伙才有点听明白了。
  老支书又吧嗒起小烟袋,脸上现出一丝忧色:“上边允许这么搞吗?”
  现在的主流是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合作社呢,似乎有点逆潮流而上的意思,所以老支书才会担心。
  刘青山笑笑:“支书爷爷,当年小岗村十八名村民,在分田到户的纸上摁下红手印,也不是上面的意思啊?”
  就连队长叔,也有点担心,抬手指指房檐子上一根已经有些腐烂的椽子:“话是这么说,可是也别忘了那句老话啊。”
  “只要咱们不说,外人也不会知道,这叫闷声发大财。”
  刘青山知道事情发展的脉络:大包干,确实能调动各家各户的积极性,可是,也存在局限性,而合作社,就是对大包干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事实上,有些地方,人家根本就没有分田到户,没实行大包干,照样也发展得很不错。
  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农村,一个村子的人,心是非常齐的。
  就在大伙心里犹豫的时候,拐子爷爷使劲拍了一下大腿,发出啪的一声响。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对咱们夹皮沟有好处的,咱们就干。以后出了问题,俺担着,反正俺都这么大岁数啦!”
  老爷子这么一发话,大伙都不吭声了,再没有反对的声音。
  刘青山也连忙也跟着火上浇油:“俺家出一千块,入股合作社!”
  多少?一千块!
  蹲在地上的张杆子,直接一屁股坐到后边,摔了个仰八叉。
  还别笑,跟他一样姿势的,还有好几位村民呢。
  对于一年收入,除了吃粮之外,也就能剩下百八十块钱的农民来说,这一千块,真就跟放了个大麻雷子似的,惊天动地。
  不过也有聪明人,比如说老板叔这样的,也满脸激动:要是没有把握,谁肯拿出来一千块打水漂啊,这事能成!
  杆子爷爷,刚才一直力挺刘青山,这会儿当然也不能掉链子:“俺老头子,一千块拿不出来,拿一百块入股。”
  一百块,也不少了。
  车老板子第三个站起来:“俺也掏一百,俺家一窝丫头蛋子,留钱干啥?”
  于是,你三十,我五十的,大伙都很是踊跃。
  不过也有犯难的,张杆子蹲在地上,俩手插在头发里,使劲抓着,最后狠狠心:
  “俺,俺出两块钱!”
  周围响起一阵哄笑,大张罗嘻嘻着:“杆子,你这两块钱,还是留着娶媳妇好啦。”
  听到笑声更大,张杆子也涨红脸,嘴里争辩:“这两块钱,还是俺下个月的酒钱呢!”
  刘青山连忙接过话茬:“杆子叔也是好样的,这两块钱,对他来说,就是全副家当,真算起来,勇气比咱们还大呢。”
  “对嘛,俺把家当全都押上来入伙,你们谁敢?”
  张杆子也得意起来。
  “还入伙呢,你以为是以前胡子拉山头啊。”
  老支书瞪了他一眼,张杆子又立刻蔫了:“对,不是入伙,是入股,俺也入股,跟着吃大锅饭。”
  这家伙,就知道吃大锅饭混日子!
  刘青山摇摇头:“杆子叔,咱们这合作社,最少是十块钱一股的。”
  张杆子也连忙顺杆子往上爬:“青山啊,那你借给俺八块钱,等分赃的时候,俺再还给你。”
  “分什么赃,那叫分红。”
  老支书手里的小烟袋,不轻不重地在张杆子脑袋上敲了一下。
  张杆子也不敢吱声啊,人家是他亲二叔,叔叔管教侄子,天经地义。
  再说了,年年的救济粮,还在二叔手里掌握着呢。
  当面借钱,刘青山是肯定不会这么做的,到时候,万一别人家也都伸手咋办?
  他倒不是怕大伙借钱,主要是想通过入股的形式,把大伙都拧成一股绳。
  毕竟,真金白银掏出来了,谁都得上心不是?
  于是他又解释了一下,除了资金入股之外,还有劳动力也可以折算成股份,土地和生产资料等等也可以。
  最惨的还是张杆子这样的,又没钱,又舍不得出力气。
  不过,或许是这种和大锅饭相似的情形,引起了他美好的回忆,所以最后张杆子咬咬牙,还是以劳动力入股。
  再加上晚上,刘青山偷偷给他送过去的八块钱,也终于成为合作社的正式一员。
  几天下来,小小的夹皮沟,不到三十户人家,一共筹集了资金:两千八百二十元。
  基本上,算是把各家各户的家底,全给清空了。
  刘青山也忙活了好几天,总算是核算出来各家各户的占股情况:总资金,也达到了三千块。
  多出来的那一百八十块,落到了山杏身上,是刘青山帮着小家伙出的。
  既然当哥,那就不能白当。
  劳动力入股,十分踊跃;倒是土地入股,则比较少。
  这方面,刘青山也不强求,村里还不少机动地呢。
  而且他太了解,华夏农民对于土地的感情。
  最后,除了刘青山和爷爷刘士奎家,就只有山杏家的责任田和张杆子的,用土地入股合作社。
  刘青山家里呢,他是觉得种地太辛苦,母亲身体不好,以后就不要下地干活了。
  而张杆子呢,则是懒得种地,就算是种了,地里荒得叫人看不下眼,草比苗长得还壮呢。
  这时候,老支书又想起一件事来:“还有山上的护林员哑巴呢,也是咱们夹皮沟的人,不能落下。”
  这位护林员,刘青山他们都得叫哑巴爷爷。一年四季很少回村,回来的时候,总是乐呵呵地,给孩子们带来山里一些有趣的玩意儿,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于是,把哑巴爷爷也算上,土地直接入股,反正老头在山上,土地也是给别人种。
  随后,刘青山和老支书以及队长叔一起,拟定出合作社的章程,这件事,算是彻底敲定。
  接下来就要开始落实了,塑料大棚,塑料是关键,还有搭建棚子的竹条,当地不产竹子,也不知D县里生产资料站,有没有合用的。
  这事儿,肯定是需要去县里跑一趟的。
  正好,二姐的复考班开学,刘青山就用自行车驮着刘银凤,队长张国富也骑着一辆自行车,一起去县城。
  坐在自行车的驮货架上,刘银凤怀里喜滋滋地抱着录音机,书包里,还装着一大摞的磁带。
  嘴里,还不时跟前面骑车的刘青山练习英语对话。
  刘青山是驾轻就熟,信口拈来;刘银凤呢,则是要思考一阵子,组织好单词,然后才说。
  毕竟驮着一个人,所以在出了公社之后,姐两个就渐渐落在后面。
  “弟弟,下坡了,速度慢点。”
  刘银凤说起英语来,已经比原来强多了。
  “放心吧,二姐,你坐稳了就成。”
  刘青山满不在乎地答道。
  自行车一路飞驰而下,路上坑坑洼洼的,猛得颠起来一下,刘青山隐约好像听到哒的一声响。
  “刹车这个单词,用英语怎么说?”
  身后的二姐,嘴里还孜孜不倦地问着。
  对,刹车!刘青山的右脚,下意识地向后倒了倒。
  脚下一点感觉都没有,顺顺当当往后倒了一圈。
  唰的一下子,刘青山的脑门子就开始冒汗:大姐夫,你这破自行车太坑人,关键时刻,咋能掉链子呢?


第31章 梅花鹿
  那时候的自行车,多数都是脚刹的,可是,如果链条掉了,那么刹车也就跟着一起失去作用。
  要是速度慢还好说,可以用脚拖着地,慢慢停下来。或者是车子前轱辘没有瓦盖,也可以把鞋底子贴到车轮上,充当刹车片,顶多也就是把鞋底磨薄点。
  就怕刘青山他们现在这种情况,大下坡子,速度飞快,在强大的惯性作用下,用鞋底子试试,不磨冒烟才怪呢?
  关键时刻掉链子,说的就是眼前这种情况。
  刘青山死死握住车把,眼睛盯着前方,脑子比车轱辘转得还快呢,可也是想不出啥好办法。
  眼瞅着前方出现一个急转弯,这速度冲下去,肯定直接被甩出去。
  与其被动摔跟头,还不如主动往路边沟里摔呢,起码能有点防备。
  盛夏时分,路旁草木繁盛,蒿杆子啥的,都将近一人高,也能缓冲一下,不会太遭罪。
  打定主意,刘青山嘴里嚷了一句:“二姐,当心点,车掉链子了,咱们得往沟里骑!”
  啊!
  刘银凤也吓了一跳,然后就下意识的,将录音机紧紧抱在怀里:“三凤儿,我准备好啦!”
  “好,二姐,一会到转弯的地方,俺就直接往沟里冲,那边正好草丛密,还是个斜坡!”
  刘青山头也不回地吼了一声,这么干,顶多受点轻伤,擦破皮啥的,不至于骨断筋折。
  眼瞅着距离弯道的地方,还有几十米了,忽然间,刘青山的视野之中,出现一群蹦蹦跳跳的动物。
  它们猛的从路旁蹿过来,想要横穿公路,到对面的林子里。
  要坏菜!
  刘青山嘴角一抽抽,眨眼间,他就已经冲到近前。
  现在,别无选择,只能闭着眼睛往上撞了。
  耳朵里就听砰的一声闷响,然后刘青山和刘银凤全都飞了起来,滚落到路边的草丛里。
  草丛和刘青山预料的差不多,十分茂盛,而且还是个缓坡,姐俩滚出去几米远之后,先后爬了起来。
  刘青山拍打一下身上,发现除了胳膊和腿上有些轻微的擦痕之外,其他没啥大碍,就连忙去二姐那边查看。
  刘银凤伤势稍重,一条腿一瘸一拐的,一条胳膊也挫伤了。
  她主要是一门心思护着怀里的录音机,所以肩膀和胳膊承受力比较大。
  刘青山帮二姐捏了捏骨头,发现没有骨折的地方,就是淤青红肿,也放心不少,回头贴个膏药,养两天也就好了。
  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自行车都能出车祸,看来这趟不大顺利,出门没有看黄历。
  刘青山扶着刘银凤往公路上走,途中发现横在草丛里的自行车,竟然一点没摔坏。
  等姐俩上了公路,瞧着路上躺着的那头大家伙,一时间有点发呆,
  嚯,好大一头梅花鹿!
  看体型,比毛驴还大呢,尤其是头上那双今年新长出来的鹿角,七杈八杈的,就跟脑袋上顶着两个大树杈似的。
  梅花鹿躺在路上,挣扎着想要起来,可是一条后腿显然是断了,身体支撑不起。
  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