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觉得挺好!”
  杨红缨还有点不服气:“野菜厂那边,不是有你吗?”
  刘青山咂了咂嘴:“老姐啊,俺现在还是一名学生,要以学业为重。”
  “呦,这时候你知道自己是学生了,平时怎么不见你去学校上课。”
  郑小小也加入到批斗的行列,这是要组成女子批斗联盟的节奏。
  刘青山疲于应付,最后连卖惨这种招数都用出来:
  “老姐啊,俺这一天天的,杂七杂八的事太多,俺可管不过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难道就忍心看着俺累死累活呀?”
  听他这么一说,杨红缨的火气也就渐渐消了,嘴里埋怨一句:“就你能,啥事都管,操心的命。”
  老四和老五的立场也很不坚定,一家拽住杨红缨的一只胳膊,使劲摇晃:
  “老姐,你就帮帮大哥吧,可不能把他给累坏喽。”
  “你们这两个小叛徒。”杨红缨戳戳她们的小脑门。
  郑小小也眨眨大眼睛,嘴里说道:“老姐,你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好像是有点屈才,要不,还是当厂长试试吧?”
  你们啊,到底是哪头的?
  杨红缨也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她本来已经适应了现在的角色,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可是今天被刘青山这么一说,她一直压抑的争强好胜的性格,也被重新点燃。
  好像在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才不负平生。
  看到杨红缨的眼神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坚定,刘青山这才嘻嘻笑道:
  “这才是俺那个敢作敢为的老姐呢!”
  “好吧,我答应你。”
  杨红缨也终于做出决定。
  刘青山这才彻底放心,打了个呵欠,就往屋外走:“不行了,今天喝得有点多,俺先眯一觉。”
  “嘻嘻!”
  老四老五看着他摇摇晃晃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
  杨红缨也瞪起眼睛:“你这是抓我当劳工,自己当甩手掌柜的是吧,别跑,看我不把你的酒拧醒喽!”
  可惜她的愿望没能实现,两个小叛徒都张着手臂,把她给拦住。
  还有郑小小这个小帮凶,竟然拉着杨红缨的胳膊,叫她帮忙给讲数学题。
  这么简单的题目,你这丫头居然说不会,故意的好不好……
  第二天,杨红缨就正式走马上任,开始熟悉野菜厂的设备和工人,并且在刘青山的协助下,拟定工厂的职工守则以及奖惩条例等等。
  而刘青山,则退居幕后,开始筹备进京的事。
  他计划是早点领着二姐过去,趁着手头还有二十万闲钱,看看能不能以二姐的名义,在首都买房子,
  那边早晚也要有个落脚点的,不如早点买房,越早越便宜啊。
  他再清楚不过,以后京城的房价,就跟孙猴子似的,翻着筋斗云往上升。
  跟家人商量这件事的时候,大姐夫高文学忽然开了腔:“三凤,我和你大姐,也准备带着小火,回去一趟。”
  刘青山一愣,随即释然,咧嘴大笑:“那太好啦,正好一起去,也是个伴儿!”
  这个问题,是他疏忽了。
  大姐夫老家就在首都,自从插队之后,好些年没回家了,只有少量的书信往来。
  虽然大姐夫的家里,看样子对这个儿子不大关心,结婚的时候,高文学还巴巴去公社往回打了个电话,却也没见到家人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血浓于水,如今有了妻子和儿子,还是应该回家看看的。
  这是人之常情,没理由阻挡。
  一听刘青山答应得挺痛快,高文学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对家里,多少还是有点怨气的。
  这么多年,把他一个人扔在偏远的小山村,有点任其自生自灭的架势。
  不过不过父母兄弟姐妹,毕竟也都是他的亲人,从他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不能割舍的东西。
  倒是刘金凤有点发愁:“家里这么多鸡呢,好几百张嘴,娘一个人可照顾不过来。”
  林芝也是明白事理的,口中劝慰说:“金凤,公婆还是要见的,家里有我和你爷爷奶奶照应着呢。”
  刘青山也早就安排好了:“我都告诉张撇子家的老三和老四,这段时间过来帮忙,大姐,这两天你好好带带他们。”
  刘金凤这才安心,不过想想要和婆家那些未曾谋面的家人相见,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
  他们这边讨论得热烈,一直旁听的小老四,终于忍不住发出自己的声音:
  “哥——”
  听到她这一波三折的叫声,刘青山哪里还不明白,于是故意板起脸:“干啥?”
  “哥,我和山杏,也想看看天~安~门。”
  小老四低着小脑瓜,嘴里小声嘟囔着。
  在这个时代,那个地方,就是所有小孩子心目中的圣地,绝对是第一个想去的地方。
  “想看啊,那好办,哥哥回来,肯定多照几张相片,有你大姐和大姐夫的,有你二姐的,还有我的,对了,还有小火的,到时候叫你看个够。”
  刘青山掰着手指头数着,数得小老四眼睛里都要掉金豆子啦,憋着小嘴,努力忍着,才不叫眼泪掉下来。
  “傻丫头,亏你还说自己聪明呢,你哥逗你都听不出来。”
  杨红缨摸摸小老四的脑瓜。
  “真哒!”老四一个高蹦起来。
  刘青山也笑着拍拍身边安静坐着的山杏:“你和山杏一起都去!”
  “太好啦!”
  小老四立刻搂着山杏,又蹦又跳,不过高兴了一阵子,就又想起来一件事:
  “那还有娘呢,爷爷奶奶呢,要不咱们一大家子都去好啦!”
  还不错,没忘记几位长辈。
  林芝则笑着摇头:“我就不去了,你们出去玩的高兴,我在家就高兴。”
  刘青山点点头:“这趟去肯定比较折腾,等我在首都那边买了房子,安顿下来,以后咱娘和爷爷奶奶,啥时候都能去住。”
  “哥,要在首都买房子啊,那太好啦,咱们就在天~安~门广场里面买!”
  小老四又开始蹦高。
  刘青山摸摸鼻子:你哥好像没那个本事啊。
  林芝却有点担心:“三凤,在首都买房子,人家允许吗?”
  这种事情,简直想都不敢想,能在夹皮沟盖起五间大瓦房,林芝就已经心满意足。
  爷爷刘士奎这时候开了腔:“等二凤的户口和粮食关系都开到首都那边,按理说,就可以在那边买房子的,不过三凤啊,咱们在首都买房子,也没啥用啊?”
  买房子置地,这是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无论到啥时候都是正事,刘士奎也不反对。
  他担心的就是一点:也没人在那边常住,总不能买了房子空着吧?
  刘青山就笑着跟爷爷解释:“爷,二姐在那边上学,以后还要在那边立业,包括我和咱们村里的一部分事业,也都要向首都延伸,趁着现在房子便宜,我手头又有余钱,当然要买下来。”
  这么长远的计划,刘士奎也搞不大懂,不过能在首都买房子,毕竟是值得骄傲的事,所以他也就点头:
  “行,你们年轻人的事,就由你们折腾,我们这些老的,就跟着你们享清福,哈哈。”
  去首都的计划,就这么确定下来,人可是不少:刘家小一辈的,全都包括在内,另外还有大姐夫高文学,以及还在吃奶的小火。
  不过在出发之前,还有些杂事,需要处理,比如说大姐要和张老三张老四他们哥俩,交接养鸡场的工作。
  二姐也要去开介绍信,还有办理户口和粮食关系。
  刘青山也要把村里和野菜厂的大事小情安排妥当,这一趟的首都之行,只怕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必须先稳固后方。
  另外就是物资的准备,去看望大姐夫的家人,总不能空着手吧?
  还有林子洲那边,也要带一些土特产过去,毕竟夹皮沟能上报纸,人家帮了大忙。
  而且他还要上山,在师父那住两宿,上次那两箱子古画,里面有十多幅,都破烂得不成样子。
  刘青山准备带过去叫鲁大师帮忙瞧瞧,看看能不能找人帮着修补修补,不然糟蹋了实在可惜。
  在山里跟哑巴爷爷说了要去北京的事儿,老爷子还交给他一个信封,比比划划着:
  正好去看看你师叔。
  师叔?
  刘青山也不知道这是哪冒出来个师叔,不过师父既然这么交代,他也就把信封收了。
  一九八四年八月一号,建军节这天,刘青山一家人,喜气洋洋的离开了夹皮沟,向着首都进发。
  第一站,春城。
  刘青山他们,大包小包地上了开往春城的绿皮火车。
  “哇,这就是火车啊,好大!”
  小老四嘴里叽叽喳喳的,那叫一个兴奋。
  山杏的大眼睛里,也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新奇的东西。
  车窗外飞逝的原野,车里面拥挤的人流,吵吵闹闹的说话声……
  车厢里的人有点多,刘青山他们是中途上车,所以只抢到了两个空座,大姐抱着小火坐一个,剩下的大伙轮流坐。
  人多没好味,汗味儿,臭脚丫子味儿,烟味儿等等混杂在一起。
  好在这时候的火车,是可以开窗户的,两边的车窗都打开,穿堂风一吹,车厢里面还真一点也不憋闷。
  “哥,咱们去别的车厢溜达溜达。”
  小老四好动,第一次坐火车,当然要看个够。


第248章 一起去闯闯
  真拿你没办法,刘青山点点头,瞧见大姐夫和二姐,都各自捧着一本书,看得入迷,就朝大姐打了个招呼,然后带着老四老五,在各个车厢里面溜达。
  走了好几节车厢,刘青山就感觉衣角被山杏给拉了拉,低头望去,就听山杏小声跟他说:
  “哥,我想上茅楼,能不能叫火车先停一会啊?”
  “车里就有厕所的。”
  刘青山摸摸她的小脑瓜,又补充了一句:“没有啥特殊情况,火车只有到了固定的站点,才会停车的。”
  山杏有点不大好意思地点点头。
  这也难怪,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坐火车嘛。
  领着俩小丫头找到厕所,刘青山在外面等着他们,很快老四老五就乐呵呵地出来了。
  继续往前走,刘青山就听到老四嘴里一个劲念叨:“火呢,哪有火呀,火车怎么能没火呢?”
  你那意思是,火车上边就得有火呗?
  刘青山也不由莞尔,就给俩小家伙讲讲火车运行的原理:火车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最开始的火车是蒸汽机,所以要烧火,就跟家里烧大锅似的,水开了会冒出蒸汽。
  这样才有了火车这个名字。
  “嘿嘿,哥,我懂了,那你能不能领我去车头看看,火车司机怎么开火车的?”
  新问题又冒出来,刘青山摸摸小老四的天线辫子:“哥又不是列车长,可没有这个权利。”
  这俩小家伙问这问那的,估计要是换成别人,肯定早就烦了。
  刘青山却觉得挺有意思的,还拿出来相机,照了几张,等到了九十年代,绿皮车就慢慢淘汰喽。
  几代人的回忆啊,还是留下点纪念吧。
  “花生瓜子、香烟汽水啦——”
  伴着熟悉的叫卖声,一辆卖货的小车子,骨碌碌地推过来。
  呵呵,火车神级食品,火腿肠和泡面,好像还没出来呢。
  刘青山连忙闪开道路,老四老五也紧着躲,还抻着脖子,看小车里的东西,然后,眼睛就一起亮了起来。
  见状,刘青山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