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银凤手巧,很快就用柳条编了一个小筐,有海碗大小,用细绳吊在燕窝下面。
  有了这个保护装置,应该就比较安全了。
  在往上边挂小篮子的时候,窝里的小燕子也不飞走,瞪着圆溜溜的黑眼睛,瞧着刘银凤在那忙活。
  “真漂亮!”
  老四老五乐得直拍手,刘青山也朝二姐竖竖大拇指。
  他这个二姐,话不多,但是心思却十分细腻,而且善良。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于是就看书的高文学也拽过来,跟刘银凤一起聊着高考的话题。
  还有老姐杨红缨,作为一名过来人,也加入其中。
  聊着聊着,刘青山就把话题引到作文上。
  眼下是一百二十分的卷子,作文占了五十分,而刘青山对别的题目都记不清楚,但是这些年的作文题目,都还是有点印象的。
  “二姐,作文有把握吗?”
  “应该是写议论文吧,这个不是我的强项。”
  作文还真是刘银凤比较头疼的,或者说,是绝大部分考生都比较头疼的。
  考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对刘银凤来说,从小跟着爷爷,古文基础还是不错的,最怕的就是写作文。
  她文笔偏向细腻,适合写小清新的抒情小散文,最头疼的是议论文。
  而现在的高考作文,写议论文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刘青山看着二姐微微蹙起的眉头,觉得今天傍晚,自己做得太对了,一定要好好给二姐助攻一次。
  于是笑道:“咱们家就有大作家啊,二姐你怎么不请教请教?”
  高文学用手推了一下眼镜:“议论文我也不擅长。”
  他擅长的是写故事,对枯燥无味的议论文,根本就没兴趣。
  刘银凤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失望。
  她现在的作文,能拿到三十五分左右,基本上就失去了十五分,别的小题再丢些分数,语文成绩,极少能过百。
  “咳!”
  刘青山咳嗽一声,吸引注意力之后,乐呵呵地说:“二姐,那俺就给你辅导辅导写作吧。”
  你?
  刘银凤眨眨大眼睛,然后把打击三凤的话,咽回肚里。
  杨红缨也忍不住抬手戳了一下刘青山的脑门:“瞧把你能的。”
  高文学倒是一拍大腿:“好好好,三凤在创意方面,比我都强!”
  刘青山也就顺势开始摆谱,手里要是有羽毛扇,肯定得轻摇几下,下巴上要是长胡子,肯定也得捻一捻,可惜这些装比的道具,一样都没有。
  得,那就干说吧。
  “学生现在写作文,总感觉无话可说,东拼西凑,说空话说套话,胡编乱造,二姐,咱们就以对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议论文好不好?”
  高文学也点点头:“嗯,很具有普遍性,三凤你这个题目出的很不错。”
  刘青山也更来劲了,因为这个题目要求,就是今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来来来,老姐,二姐再加上我,咱们仨一起写,大姐夫当评委。”
  “好呀,我和山杏也要写!”
  老四不甘被无视。
  刘青山揉揉她和山杏的小脑瓜:“好!”
  于是从院子搬到屋里,一张桌子愣是没放下,老四老五就趴在炕沿上开始写。
  这两名预备小大学生,还不时咬咬铅笔头,歪着脑瓜思索一下。
  沙沙沙,屋子里只有笔尖划过稿纸的声响,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几篇议论文新鲜出炉。
  先夸了老四老五写的不足百字的小短文,这俩小丫头就乐呵呵地去爷爷家看电视了。
  刘青山先瞧二姐的作文,毕竟别人的都是陪榜。
  字体很是娟秀,可惜内容实在太干瘪,要是刘青山给打分的话,顶多三十五分,这还是感官印象占了几分。
  “三凤写的最好,红缨的稍差,银凤的最差。”
  高文学也浏览一遍,然后皱起眉头,直言不讳地批了一通,要不是刘银凤内心强大,没准眼泪都掉出来了。


第208章 跟着青山有肉吃!
  刘金凤心疼妹妹,轻轻戳了戳丈夫的后脊梁,高文学这才停下长篇大论,有些尴尬地嘿嘿两声:
  “银凤,其实你这篇文章还是可以的,是俺要求太高。”
  “有本事你写。”刘金凤哼哼两声。
  高文学实诚啊,摇摇头说:“写议论文,我也是眼高手低,还是三凤说说吧,毕竟你写得最好。”
  刘青山眨眨眼:大姐夫,你倒是甩得一手好锅。
  不过他也是当仁不让,拿着二姐的文章,从头到尾开始分析。
  以他的人生阅历,确实说的言之有物,这一点,从刘银凤点头的频率就能看出些端倪。
  听弟弟分析完,刘银凤又坐在桌前,静静沉思一阵,便再一次拿起钢笔。
  “二凤,回家了就歇歇,换换脑筋。”
  母亲林芝有些心疼地望着女儿。
  “妈,没事。”
  刘银凤继续奋笔疾书,这一次,她明显感觉写得顺畅多了。
  仅仅半个小时,千余字的文章再次出炉。
  刘青山和高文学以此浏览之后,明显感觉到了进步,刘青山估摸着,能达到四十分左右的样子。
  但是这还是不够,想要写出叫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文章,还得继续精雕细琢。
  于是,明亮的灯光下,伏案写作的身影,一直持续到深夜。
  ……
  随着天气的转暖,地温也彻底升高,于是,大棚里面的水稻秧苗,也该移栽到水田里。
  这项工作,自然由二彪子主持,村民都没有插秧的经验,且得费点劲呢。
  而刘青山和张队长老板叔他们,则一大早就赶往公社,野菜厂的工地,今天破土动工。
  因为修路的缘故,吉普车只能绕道,人又有点多,车里坐不下,一行人索性就直接走过去。
  别说十多里地了,就算是去县里,张队长也走过好几次呢。
  到了野菜厂的厂址这边,向北边望望,热火朝天的,几十名工人正在忙忙碌碌,厂房都起来一米多高了。
  “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
  老板叔嘴里嘟囔一声,不过怎么听都有点酸溜溜的。
  等再望望他们的工地这边,竟然也是大车小辆的,有运送建筑材料的,也有拉建筑工人的。
  五六十名工人,正在搭建工棚,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
  大伙的心里这才舒坦许多,很快就有一个中年男子迎上来,是这支建筑队的于海队长。
  于队长得到经理的吩咐,所以姿态也放得比较低,寒暄一下之后,就询问老支书他们:搞不搞什么开工仪式啥的。
  “起码也得放两挂鞭炮。”
  老支书其实都准备好了,刚才路过农杂商店的时候,已经买了两挂中鞭。
  于队长也不磨叽:“成,那就放鞭炮,然后开工!”
  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夹皮沟野菜厂,终于破土动工。
  对面的工地内,何家康面色阴沉地望望南面渐渐弥散的硝烟,嘴里忍不住低声咒骂一阵。
  看来他给对方穿小鞋的计划,泡汤了。
  但是很快他又变得信心满满:一群土包子罢了,老子玩不死你们。
  心情大好之下,何家康也就向那边溜达过去,闲着也是闲着,给竞争对手添点堵,好像也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
  不过他的名声,在夹皮沟早就臭了,所以看到他之后,根本就没人搭理。
  名声也是这个时代的标签,无论贫贱富贵,都像鸟类爱惜羽毛一般,爱惜名声。
  在农村,名声不好的人家,子女找对象都成问题,人家担心门风不好,自家孩子都受影响。
  所以就算再穷,很多人也都活得很有尊严。
  不像几十年后,人们只重物质。
  但是何家康显然不太重视,名声有什么用,能换来好吃好喝,还是能换来优越的生活条件?
  所以他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自顾自闲逛着。
  放完鞭炮,于队长又找过来:“图纸是我们勘测设计,还是你们找人做?”
  这下子,老支书和张队长都蒙了,张队长抓抓后脑勺说:“啥图纸,俺们村里盖房子,都是直接开整。”
  于队长也有点哭笑不得:“老哥,这能一样嘛,厂房里面以后还要进设备,大小高矮都必须计算好,还有其它方面的要求,多了去。”
  他算看明白了:对方任嘛不懂,都是一群没见识的农民。
  于是又解释道:“没有图纸,我们也不敢施工,你们还是先研究研究吧,要是我们建筑队出图纸的话,就得把公司的设计员请来,这不是耽误工夫嘛。”
  老支书和张队长等人一听,立刻傻眼,老板叔也直甩手:“俺还以为,盖工厂也跟咱们合作社盖猪圈差不离呢。”
  嗤!
  何家康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高估了这个竞争对手。
  就这档次,根本不配好不好?
  那能一样吗,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好不好?
  于队长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也太不靠谱了,一群农民大老粗,老老实实种地好不好,非要建什么工厂?
  越想越是气恼,真想直接甩剂子走人,不过想想经理的叮嘱,只能强忍下来,但是说话的语气,却越来越不中听:
  “要不你们先研究着,我把工人先带回去,这人吃马嚼的,实在耗不起。”
  何家康也跟着溜缝:“时间就是金钱啊,于队长说得对,耽误别人的时间,这简直就是谋财害命嘛。”
  张队长脾气暴,挽起袖子,就准备收拾收拾这个嘴欠的家伙。
  这时候,一直没吭声的刘青山,忽然开口道:
  “不用折腾,俺请了春城方面的设计师给弄的图纸,一会儿应该就差不多送来了。”
  正说着呢,就看到一个中年人,拎着提包走进工地。
  刘青山瞧见来人,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鲁大师,这呢,这呢!”
  既然准备建野菜厂,那么刘青山当然早有筹划,托王教授的朋友,找到春城设计院,帮忙绘制图纸。
  前几天,十一万美金到手,就给鲁大叔打电话,叫他过来分赃,分红,顺便把图纸给捎过来。
  看样子鲁大叔来的很及时,毕竟有钱在这勾着呢。
  鲁大师招招手,不慌不忙走过来,毕竟是城里人,衣着打扮和气度,一瞧就不一样。
  “青山,这是图纸,好几份呢。”
  鲁大师将厚厚的一沓绘图纸递过来,刘青山随手就递给于队长。
  “果然是春城设计院出的图!”
  于队长也显得很兴奋,飞速把图纸翻阅一遍,口中啧啧称赞:“瞧瞧,这车间里划分的多细致,洗涤,烘干,脱水,都井井有条,不愧是省里的大设计院出品。”
  然后就伸出双手,紧紧握住鲁大叔的一只右手:
  “不愧是大师啊,这图绘制得太棒啦,鲁大师是吧,有时间的话,多指点指点我们建筑队的那些设计员,弄个三视图都整不明白!”
  搞得鲁大师有点蒙门:“这图不是我画的。”
  “那是那是,这种小图纸,肯定不能是大师出手,您随便找个学生就成了。”
  于队长会错意,嘴里继续恭维。
  刘青山也笑了:“于队长,这位鲁大师,不是绘图的大师,是研究古董的大师。”
  于队长这才悻悻地撒开手,古董什么的,在现阶段没几个人知道,也没几个人会在乎。
  本来还以为遇到高人了呢,你说这不是浪费表情嘛,于是指着其中一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