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青山忍不住摸摸鼻子:不是冤家不聚头啊,何家康这家伙怎么来了?
  而何家康身后的女人,当然就是楚云玲,她的衣着很是得体,虽然不那么时髦和洋气,实际上却都是高级面料,手工缝制,有点低调奢华的意思。
  出于礼貌,刘青山也朝她点点头,毕竟也算是老姐的朋友。
  楚云玲同样点头示意,却并没有出声,那次在夹皮沟的经历,令她对眼前这个青年的印象有点差。
  “嘿嘿,小刘同志也在啊。”
  何家康皮笑肉不笑地打了个招呼,然后立即换上一副笑脸,快步走到孙书记面前:“孙书记您好,打扰了。”
  “何老板,好巧啊,这是准备回夹皮沟,看看父老乡亲?”
  刘青山也乐呵呵地回了一句,他好像猜到何家康的来意。
  夹皮沟,就好像是扎进何家康肉里的一根刺儿,他索性也不搭理这个惹人生厌的小子,而是从皮包里掏出一封介绍信,递给孙书记:
  “孙书记,您也知道,我们公司准备建野菜厂的事情,经过考察,我们准备将厂子建在青山公社,还望孙书记多多支持。”
  这些日子,何家康也没闲着,在县里和北面靠山的几个公社都转了转。
  最开始他打算将野菜厂建在县里,可是考察一圈之后才发现,在县城建厂,野菜出山之后,还要运送几十里到上百里不等的距离。
  在当今运输条件如此落后的情况下,实在不够方便。
  就像那些采山的农民,一般采完山货,到家都快傍晚了,难道还能贪黑赶着马车,去县里送菜不成?
  要是山野菜在家里放置一个晚上,那肯定打蔫,影响品质。
  多方走访之后,发现青山公社,正处于周围几个能供应山货的公社的中间位置,而且都有道路相通,野菜厂选在这里,才是最相当的位置。
  在得知对方的来意之后,孙书记也挺高兴,跟何家康握握手:
  “欢迎欢迎,我们一定按照县里的指示,协助何经理,把山野菜加工厂办起来!”
  野菜厂落户到青山公社,既能增加税收,又能给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当然是好事情,没有把人家往外赶的道理。
  何家康也连忙热络地跟孙书记交流起来,这家伙的口才确实不错,说得头头是道,
  正在口若悬河之际,就听到老支书在那嘟囔:“吵死啦,青山,咱们赶紧换个屋子,俺数钱都数乱了。”
  刚才,老支书一直背对着屋门的方向,何家康只顾着和孙书记寒暄,没注意到这人是谁。
  看到老支书,不由得一愣,等再看到桌上那一摞摞的绿票子,就更是愣住了,说话都有点不利索:
  “老,老支书,您也在这,这,这些钱是……”
  刘青山乐呵呵地接过话茬:“这钱当然是俺们的,就是俺们用来建野菜厂的,考虑到有可能要从国外进口设备或者生产线,所以是美金。”
  何家康下意识地吞咽了几口吐沫,这才把贪婪的目光从钞票上挪了出来,恼怒地瞪过去:
  “刘青山,你们真的也要办野菜厂?”
  “钱都预备好了,难道还有假啊?怎么,许你建厂,就不许俺们建厂吗?”
  刘青山也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对这种人渣,需要客气吗?
  老支书也气呼呼地在旁边帮腔:“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一套现在可行不通。”
  “唱对台戏是吧,好,那咱们就各凭本事。”
  何家康也彻底撕破脸,他背后有大家族的支持,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要设备有设备,难道还斗不过一群土包子?
  而且他也不介意,在背后悄悄给对方使点绊子。
  刘青山却一点不气,依旧乐呵呵地说着:“有竞争才能有发展嘛。”
  相比之下,何家康就有点像一条疯狗,而刘青山则显得十分淡定,这境界上的差距,一下子就显现出来。
  旁观者清,孙书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然后心里便有了计较。
  同样作为旁观者,楚云玲却一直“只缘身在此山中”,看到何家康有些吃瘪,就立刻站了出来:
  “孙书记您好,我是家康的合作伙伴,我叫楚云玲。”
  对何家康的事情,孙书记也有所耳闻,当下不敢怠慢,寒暄几句,就主动说道:
  “既然要建厂,那我就把公社土地所的同志叫来,领着你们去选一下厂址。”
  “那就麻烦孙书记了。”楚云玲微笑点头,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刘青山也适时地插话进来:“孙书记,那也算俺们夹皮沟一个,正好一起看看,省得总麻烦土地所的同志。”
  这小子简直比苍蝇还惹人厌!
  虽然何家康满心不乐意,却也无法主导此事,只能在心里咒骂不已。
  很快就叫来土地所的管所长,是个矮个子的小老头,戴着老花镜,头上还戴着一顶老旧的蓝帽子,领着一伙人出了公社政府。


第206章 使绊子
  青山公社,沿着公路,基本上是呈东西走向的,主要的单位,都分散在公路两边。
  最东头是收购鸡鸭鹅和生猪的收购站,过了收购站就是一片荒地,此刻正杂草丛生,一眼望不到边际。
  管所长朝道南道北指了指说:“这里足够宽敞,用电用水也比较方便,都能接过来。”
  现如今,地皮最不值钱,别说他们这个小小的公社了,就算是首都的地皮,都便宜得叫后来者不敢相信。
  何家康看看道两边的空地,也是满意地点点头,不过还是转身征求楚云玲的意见:“小玲,你看呢?”
  “你是公司的经理,当然你做主。”
  楚云玲很在意何家康,所以在外人面前,很照顾他的面子,这对于她的家世和背景来说,已经十分难得。
  何家康也面露喜色,他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刚才已经注意到,楚云玲的目光,更多停留在道路的北边。
  于是笑道:“那我们就选北边的空地好了,坐北朝南,肯定生意兴隆。”
  果然,楚云玲的俏脸上也现出一抹笑意。
  管所长是个老古板,瞧不惯年轻人眉来眼去的,嘴里硬邦邦地问道:“那二十亩地面积,应该够用了吧。”
  何家康在心里盘算一下:二十亩地,一万多平米,建一个野菜厂,那肯定够用。
  于是点点头:“那就麻烦管所长了,晚上请孙书记一起聚聚,管所长一定要给个面子,让我好好敬您一杯。”
  管所长翻翻眼皮:“我喝酒过敏,就不去了。”
  说完他又转向刘青山,语气依旧不变:“你们夹皮沟呢,准备在什么地方选地皮,公社西面的空地也不错。”
  虽然还是冷冰冰的语气,不过刘青山却还是听出点关切的意思。
  于是朝着这个耿直的小老头点点头,然后伸手向路南一指:“我们就选这里好了。”
  管所长也不免目光一凝:一个道南,一个道北,这是真要唱对台戏的意思喽。
  ……
  青山公社最近出了一个大新闻:在公社东边,要一起修建两个山野菜加工厂。
  不少人吃完晚饭,没事就往这边溜达一圈,还真是,道南道北,都用白灰撒出一个长方形的大方块。
  而且每天都有新变化,主要是路北这边,天天都是大车小辆的,开始运进来各种建筑材料。
  很快,县里第一建筑公司的一支施工队,也正式进驻,机器轰鸣,开始施工。
  相比之下,道南那边,就显得比较冷清,暂时还没有施工的迹象。
  闲人们便开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听说北面这个厂子,是首都来的大公司建的,肯定厉害!”
  这年头,首都绝对就是一块金字大招牌。
  “南边那个一瞅就不行,听说是夹皮沟大队的。”
  “一个首都,一个小山村,这差距太大了吧?”
  “就是,我怀疑夹皮沟的厂子,能不能盖起来都不好说。”
  在议论纷纷中,也有心思活络的人,已经开始剜门盗洞,四下里托关系走后门。
  目的只有一个:把家里的孩子,送到野菜厂干活。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说是要是在这个野菜厂干好了,能直接调到首都去。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整个青山公社的人都差点疯喽:
  那可是首都啊,这辈子要是能去一趟就知足了,要是能调到首都工作,那肯定祖坟冒青烟啦!
  就在整个公社都沸腾起来的时候,刘青山也忙活着:跑县里的建筑队,跑砖厂,跑建材市场,跑得他的腿儿都快细了。
  这年头,国营单位全都是大爷,要不是刘青山手里有着郑红旗副县长的批条,估计连这些单位的大门都进不去。
  而且就算有批条也不好使,人家都是有计划的,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你就慢慢往后排吧。
  就算刘青山手里攥着钞票,也照样不好使。
  事难办,脸难看,这些刘青山还能忍,关键是建厂的事,全得他一个人跑。
  这也叫他深深感受到,夹皮沟合作社,人才实在太匮乏,缺少那些独当一面的人啊。
  人才培养是需要周期的,这个急也急不来,就像大头和二彪子他们这些年轻人,还是有培养价值的,只是需要时间。
  至于招聘人才,刘青山更是想都没想。
  人家铁饭碗端得好好的,你跑过去要砸人家饭碗,不跟你拼命才怪?
  固有的思想观念,可不是刘青山一个人,就能打破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先被打破脑壳。
  不光刘青山一个人着急,村里人也急啊:野菜厂最好在七月底建起来,正好开始加工蘑菇木耳之类的山货。
  要是等到入冬才建完,那黄花菜都凉了。
  尤其是看到何家康那边的厂子,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老支书和张队长他们,也都坐不住了。
  这天晚上,刘青山又空手而归之后,大伙凑到一起,开了个碰头会。
  老支书一个劲吧嗒着小烟袋:“青山啊,是不是咱们的路子不对,听说现在都流行走后门,要不给那些头头脑脑的,送点鸡蛋鸭蛋啥的?”
  “支书爷爷,香烟俺都送出去十好几条了。”
  刘青山也郁闷得够呛,他在县里,自认为也算有点影响力,上上下下也都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关系网,可是现在看看,这张网还是太小。
  张队长也气得一拍桌子:“这帮王八蛋,收了烟不办事,明天俺找他们说道说道!”
  吓得老支书连忙阻拦:“你就别跟着添乱了,把人家得罪了,最后吃苦果子的还是咱们。”
  大伙也都一个劲点头,然后都耷拉着脑袋抽闷烟。
  “你们说,会不会有人在背后给咱们使绊子?”
  老板叔沉默了一会,忽然开了腔,他的脑瓜,是属于比较活泛的那种,所以最先想到这一层。
  “是何家康,肯定是何家康那个狗东西!”
  张队长噌一下跳起来,瞧那架势,立马要去找何家康拼命。
  刘青山把这几天的遭遇,放在一起琢磨了一下,觉得还真有这种可能。
  他有县领导的批条,在碧水县也算小有名气,却处处碰壁,明显不正常嘛。
  而阻挠者,大有可能就是竞争对手。
  以楚云玲身后的影响力,稍稍打个招呼,对于碧水县这种小县城来说,那就跟圣旨也差不离了。
  刘青山就觉得一口气憋在心里:是该到了改革的时候,僵化的体制固然要改,但是僵化的思想,更要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