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头立刻惊得使劲摇晃大脑袋:“俺,俺不行,俺都有对象啦。”
  “就因为你有对象,所以不怕犯错误。”
  刘青山义正词严地说着,二彪子转转眼珠,也一个劲在旁边帮腔:
  “大头,咱们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讲过,古代有个叫柳下什么的,坐怀不乱,俺和三凤都相信你!”
  “那你咋不干?”大头梗着脖子,别看他老实,但是老实人有倔脾气。
  二彪子也一个劲晃着脑袋:“俺意志力还不够坚定,肯定经受不住考验,三凤儿,还是你来吧,你天天跟着哑巴爷爷练武,火力最壮。”
  大头也开始点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瞧你们俩那熊样。”
  刘青山知道这种事,确实有点难为两个小伙伴,只能由他出马。
  而且两个小伙伴的话,也有道理,傻小子什么的且不提,要说气血旺盛,三人之中,还真得数他。
  解开雨衣,将落水者搂在怀里,只觉得对方的身体就跟冰块似的,刘青山都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哆嗦。
  深吸一口气,刘青山反倒把那名落水者搂得更紧……
  吴桐做了个梦,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她是春城美院的一名大学生,五一期间,学校放换季假,她家就是春城的,于是就跟着松江的一名同学,到这边游玩采风。
  结果在船上失足落水,她也渐渐失去了意识,只觉得自己被无尽的寒冷包裹着,正在慢慢坠向无边的黑暗。
  难道,这就是死亡的感觉嘛,是那么叫人痛苦,那么叫人绝望。
  就在她彻底承受不住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堆。
  她猛扑上去,火光是那么温暖,驱散所有的黑暗和寒冷,唤醒她生命的活力。
  就在她感觉到自己的身躯,似乎都要融化在火焰之中的时候,却惊愕地发现,火光忽然熄灭。
  “啊!”
  吴桐仿佛感觉到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楚,大叫起来。
  “醒了,醒了!”
  听到落水者嘴里出声,大头和二彪子忍不住一声欢呼。
  刘青山也算松了一口气,然后把煤油炉上烧开的热水,给落水者端了过来。
  他们此刻已经在船上,雨也停了。
  在感觉到落水者的体温渐渐回升,有了苏醒的迹象之后,刘青山就把她放到船舱里,免得醒来之后,对方感觉尴尬。
  毕竟在这个年代,风气还是非常保守的,谈对象的都不好意思在光天化日之下拉手,更不用说搂搂抱抱。
  吴桐吃力地睁开眼,首先看到的就是刘青山那张干干净净的脸,她不禁有些茫然。
  “这是哪,你是谁?”
  刘青山微微笑着,只说他们在江边发现了她这名落水者,然后救上船,至于整个施救的过程,还是不要说了。
  “谢谢,谢谢你们。”
  吴桐也很快弄清楚了事情的大致经过,充满感激地望向众人。
  “喝点热水吧,船上没有生姜,我们就找了点草药,熬了点药汤子。”
  刘青山把大碗凑到吴桐的嘴边,姑娘喝了一口,然后皱皱眉。
  “苦是苦了点,不过最好还是喝了,不然你在水里受凉,非得大病一场不可。”
  刘青山这点使用草药的本事,还只是跟师父刚刚学了个皮毛,不过应付这种小场面,足够用的。
  吴桐轻轻点头,一口气把药汤子都喝进去,只觉仿佛有一股火线儿,一路向下,迅速扩散到全身。
  吴桐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活过来了,也有了说话的力气。
  “谢谢,我叫吴桐,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呢?”
  几个人都报了一下名字,小船就已经停靠在夹皮沟旁边,刘青山扶着吴桐下船,才发现这姑娘浑身软绵绵的,根本走不了路。
  得,那就背着吧。
  在征求了一下吴桐的意见之后,刘青山就背着人往家走,剩下几个人,则倒腾船上的浪木。
  大头还跟着刘青山走了几步,结果被二彪子给拽回去,大头还不乐意,嘴里嚷嚷着:
  “挺远的呢,三凤要是累了,俺好换换他。”
  结果大脑袋被二彪子给抽了下:“你还是背这个大树桩子吧!”
  进了村里,一帮小屁孩在大道上玩水呢,看到刘青山背着个人,还是个大姑娘,于是都围上来。
  二牤子还傻乎乎地问呢:“青山哥,你把媳妇背回来啦?”
  “都一边玩儿去,这是我们从河里救回来的落水者。”
  刘青山嘴里吆喝着,可不能叫这帮小家伙瞎说,指不定传成啥样呢。
  伏在他后背上的吴桐,也觉得脸上有点热辣辣的。
  记忆中,除了小时候被父亲和哥哥这么背过,再就没有过这种经历。
  而现在,她的心脏,砰砰砰地使劲跳。
  她想要挣扎着下来,自己走路,可是心里却又有一种古怪的感觉:
  趴在这个男人的后背上,感受到对方身上传来的丝丝热度,好像又让吴桐回想起梦中温暖的火光。
  似乎只想一直叫对方背着,一直走下去……
  “哥!”
  老四老五穿着小雨靴,一溜小跑迎上来,老四不管不顾的,脚下啪嚓啪嚓踩着泥水,山杏则小心翼翼,免得溅上泥点子。
  “哥,我们帮你!”
  两个小家伙刚刚听小伙伴说了哥哥救人的事儿,都羡慕坏了,抢着上来帮忙,她们最喜欢做好事啦。
  俩小家伙一人托住吴桐的一条腿,让吴桐心里又是一暖:“谢谢你们,两位小妹妹。”
  老四咧嘴一笑,露出上下全豁的牙齿:“姐姐,你的脸好红,肯定是感冒发烧啦!”
  于是,吴桐的脸就更红了。


第197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
  把吴桐背到家里,交给大姐和老姐他们照顾,刘青山就赶紧拉着大姐夫出门。
  毕竟人家肯定要洗洗换换的,他们两个大男人在这不方便。
  拽着大姐夫当了一回苦力,也跟着去搬运浪木,一连又运了两趟,这才算是把江湾那边的浪木收拾干净。
  运回来的浪木有点多,张撇子家的仓房放了一些,剩下的就没地方安置,暂时都堆在刘青山家院外。
  傍晚收工的时候,刘青山就把几个小伙伴以及于老七,都请到家里。
  请人帮忙,安排一顿饭是必须的。
  河鲜野菜之类的,收拾了一大桌子,又开了两瓶白酒。
  虽然也喝得有滋有味,可是感觉上,还不如中午那一顿饭呢,少了那份天然和洒脱。
  吴桐此刻也换上了大姐刘金凤的一身衣服,除了身体还有点虚,基本上恢复正常。
  几个小伙子喝酒的时候,她还坚持着给大伙都倒了一盅,感谢救命之恩。
  到这时候,几个人才注意到,原来救回来的这个姑娘,长得还挺好看。
  尤其是身上带着一种很独特的气质,二彪子他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
  刘青山倒是知道:这大概就是那种艺术气息吧。
  “这次要是没有你们,我只怕是真的……”
  吴桐说着说着就不免有些激动,眼睛开始泛红。
  她使劲眨眨眼睛:“救命之恩,不敢言谢,以后我会用行动来报答!”
  搞得大头也紧张了,连连摆手:“不用谢俺们,都是三凤儿做的,是他给你……”
  要坏!
  大头还是太老实啊,这种事情,可不能当面说破,就永远蒙在鼓里好了。
  刘青山连忙拦住大头的话头儿:“啥谢不谢的,换成是谁,看到有人落难,肯定也会伸手的。”
  二彪子也在桌子底下,掐了一把大头的大腿,这货才涨红着脸,不再吭声。
  吴桐使劲点了点头,然后深深忘了刘青山一眼,这才去刘金凤和杨红缨她们那桌吃饭。
  吃过晚饭,得知村里通了电话,吴桐就跟着刘金凤,去队部打了个电话,也不知道是向家里还是向同学报平安的。
  第二天早上,天终于放晴,刘青山也好几天没上山了,正好去探查一下路径。
  土路当然还非常泥泞,不过有草的地方,行走起来却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是稍稍有点滑。
  等阳光出来晒一会,应该可以通行。
  采野菜就这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过了这个季,就会疯长起来,不能再食用。
  从山上晨练回来,把情况跟队长叔一说,采摘山野菜的大军再次出动。
  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大姐刘金凤告诉刘青山:吴桐已经被高文学用自行车送到公社,然后坐车去了县里。
  刘青山笑笑,也没在意。
  许多人,就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或许一辈子都没有再见面的机会。
  等到五月中旬,采摘山野菜的工作,终于进入到尾声。
  以后陆陆续续的,也就是农历端午节前后,能采收一些黄花菜,平时采集一些木耳,剩下的,就是等到秋天采蘑菇了。
  刚刚有点空闲的刘青山,也终于把鲁大叔给盼来了。
  鲁大叔是一个人来的,到碧水县之后,往夹皮沟打了个电话,刘青山就乐颠颠地开着吉普车,去县里接人。
  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忙着采山菜,好长时间不来县里,正好顺道办点事。
  在火车站简陋的候车厅里,看到了乐呵呵的鲁大叔,怀里抱着个绿色的帆布包。
  看到刘青山,鲁大叔也没说别的,只是点点头说:“那事儿成了。”
  刘青山顿时心中大定,领着鲁大叔上了吉普车,然后跑了趟第一中学,把带来的山野菜和鸡蛋等物资,搬运到徐校长家。
  这段时间,二姐刘银凤正在全力备考,所以营养什么的,一定要尽量跟上。
  高考是在七月份,不过在五月中旬,还有后世已经消失了的一种考试——预考。
  只有通过预考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真正的高考。
  预考的难度,丝毫不比高考差,一大半考生都要被刷下去。
  辛辛苦苦学了两三年,连高考的考场都进不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又来送东西,这一天天牛奶鸡蛋的,连我们都沾光吃胖了。”
  时间正好是中午,校长徐大胡子也在家,还像模像样地系着个围裙,在灶台前忙活着炒菜。
  可能是送着送着习惯了,对于刘青山拎来的东西,大胡子校长也不再吹胡子瞪眼睛的。
  这叫刘青山一时间感觉还有点不适应,心里琢磨着:
  难道这人一系上围裙,连性情都变了?
  可是一转眼,徐校长又变回原来的大胡子,只见他炒完菜之后,把围裙解下来,就朝刘青山瞪起眼睛:
  “你小子就不能大方点,天天早上往学校食堂送两桶牛奶?”
  果然是围裙的原因。
  刘青山眨眨眼,没敢吭声,心里嘟囔一句:俺们那牛奶也不是自来水。
  为了给二姐增加营养,刘青山就跟开大解放送奶的张连娣说好了,每天都给额外留出来二斤,天天由王阿姨负责取奶。
  至于钱,当然是刘青山出,到时候,就从养奶牛的收益分成里面扣除。
  结果还送出毛病来了,人家嫌少。
  只听徐大胡子嘴里继续说道:“这些高三的孩子,起早贪黑的,营养跟不上,这是透支生命来学习,我瞧着都心疼啊。”
  “校长,要不我回去跟村里商量下,看看能不能每天往学校食堂送两桶奶。”
  刘青山猛一抬头说道。
  乳品厂专用的大奶桶,一桶就是一百斤,两桶就是二百斤。
  高三的学生也就不到三百人的样子,差不多每人能喝上八两,足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