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老四那边,已经将新换来的勾玉挂在自己脖子上,还煞有其事地眨着大眼睛说:
  “叔叔,你也戴上啊,这个玻璃球是我哥和我姐给我做的,很珍贵的。”
  好好好,我戴!
  藤田正一有一种打落牙齿还要咽进肚里的感觉,实在太憋屈啦。
  可是面对一个可爱的小孩子,他又能怎么办,反悔嘛,丢不起那个人啊。
  外屋的刘青山他们,一连忙活了两个多小时,这才把饭菜弄好,准备开席。
  主要是等司机送来材料,才耽误了一些时间,比如说排骨和猪肉之类,他家里现在确实没有。
  这边一共摆了两桌,炕上地下各一桌,剩下家里的人,就在西院刘青山家里吃。
  队长叔和老板叔,作为夹皮沟的村干部代表,参加了筵席。
  至于老支书,因为某种原因没来,刘青山知道缘由,所以也就没有强迫。
  炕上这桌,有藤田正一,还有胡领导、郑红旗以及周局长,队长叔和老板叔以及刘士奎作陪,最后再加上刘青山,正好八个人。
  藤田正一刚才遭受重大损失,本来是没什么胃口的,可是看到菜肴一样样端上来,也不免有些心动。
  薇菜炒鸡丝,紫色的薇菜,配上白嫩的鸡丝,就已经令他食指大动。
  雪国山珍啊,难得一见的美味!
  在他们国内,薇菜很受推崇,被尊称为“雪国山珍”。
  不过当一盆松茸排骨汤端上来的时候,藤田正一尝了一口,就彻底愤怒了,嘴里哇啦哇啦好一阵。
  翻译一说,大伙才明白,这家伙竟然在埋怨糟蹋了好东西:
  松茸这么珍贵的东西,怎么可以腌制呢,必须吃新鲜的啊!
  先不谈这家伙的人品,刘青山倒是有点佩服他:起码对于食材处理这方面,态度是认真的。
  于是他就解释一番:条件所限,采回来的鲜松茸,根本没有别的办法来保鲜。
  藤田正一也很快想通了,一脸惋惜地吃着松茸,心里愤愤地想着:损失的勾玉,能多吃回来点也是好的。
  还有其它菜肴,比如说蕨菜,黑木耳等等,藤田正一也都逐一品尝,平心而论,他对这些山货的品质很满意。
  一顿饭下来,也算是宾主尽欢,这也叫作陪的领导们,暗暗松了一口气,觉得收购山野菜这件事,有门。
  藤田正一的职业态度毋庸怀疑,提议明天去山林里面,实地考察一番。
  胡领导等人当然不能拒绝,毕竟这片大山延绵数百里,涉及到的可不只是夹皮沟这个小山村。
  光是碧水县境内,就有三个公社,十几个大队,守着大山,可以采收山货。
  由此向西向东,还有其他市县呢。
  一旦达成收购意向,那么就意味着,每年会有几十吨,甚至几百吨的山货,能够出口创汇。
  最少也有几万甚至几万人,因此而受益,绝对算是一笔大买卖。
  因为夹皮沟的条件实在太过简陋,别说宾馆了,连个小旅店都没有。
  所以一干人等,还是连夜返回县城,准备明早再过来,一起进山。
  送走这些客人,大伙也折腾得累了,早早休息。
  刘青山回到家,特意嘱咐家人一番,哑巴爷爷给的玉石饰物,千万不要轻易交给别人。
  “哥,你就放心吧,我又不傻。”
  小老四摆弄着脖子下面那个绿莹莹的勾玉,还嫌刘青山啰嗦呢。
  “到时候别连人带玉,一块抢走,看你哭不哭。”
  刘青山吓唬老四一句,就赶紧睡觉,明天还指不定怎么折腾呢。
  他第一次感觉到没有网络的不便,否则的话,直接拍个照片传上去,估计就能弄明白这些玉石制品的来历。
  听了哥哥的话之后,山杏眨眨大眼睛,跟老四嘀咕一阵。
  老四起初还有点不大乐意,不过山杏说:“看的电影里,那些鬼子啥都抢呢。”
  对呀,老四的小脑瓜里面,立刻闪过一串类似的画面:什么鸡呀羊呀花姑娘呀,可不是啥都抢吗?
  想到这里,小老四连忙把脖子上的饰品都摘下来,叫林芝先收着,然后才乖乖睡觉。
  与此同时,回到碧水县招待所的藤田正一,也同样很兴奋。
  虽然实物没有到手,但是侄女那里有照片啊。
  等回国之后,把带有那个小女孩的照片洗出来,再找专家鉴定一番,便知真伪。
  虽然失了一件勾玉,但是也并非全无收获。
  想到这里,他还是不大放心,去藤田佳美那边,将相机讨要过来,小心翼翼地卸下交卷,收藏起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刘青山照例进山,同行的,还有张龙和他的两位战友。
  “小师兄,等等我。”胡伟在后面扯嗓子叫嚷。
  他们在部队的时候,也算是越野的好手,可是依旧撵不上刘青山。
  李铁则默不作声,闷头追赶,他是距离刘青山最近的一个。
  四个人鱼贯入山,刘青山完成日常训练之后,就单独跟师父交流一阵,主要是询问那些玉器的来历。
  哑巴爷爷听了,也笑呵呵地摇摇头,然后比划了一阵,搞得刘青山也好生失望。
  原来,据师父所说,这些玉器,也是在一次山洪之后,他无意中在沙土里捡到的。
  他也不知晓来历,只是能够感觉到年代久远,所以就收藏起来。
  师父还担心这些玉器是随葬品,上面沾着阴气,特意在自己身上揣了一段时间,这才送人的。
  他是武者,气血旺盛,所以不怕这些。
  否则的话,还真不敢送给老四老五这样的小孩子随便佩戴。
  线索又断了,刘青山觉得,只能以后有机会去大城市,找懂古玩的人帮忙鉴定一下,最好是专业的考古专家。
  不知道春城摆地摊的那位中年大叔,知不知晓这种玉器的来历呢?
  说完这件事,刘青山就又跟师父说明下,一会有上边的人陪同外商来考察山野菜资源。
  虽然现在大多数山野菜还没有冒头,但是生长环境摆在这,肯定是跑不掉的,也能瞧出一些端倪。
  刘青山又笑嘻嘻地跟师父做了一些约定,然后才回木刻楞做早饭,静等鱼儿上钩。
  希望这一次,能钓到一条大鱼。


第166章 肾精茶
  木屋的早餐很简单,小米粥,玉米面饼子,另外就是一碗新炸的鸡蛋酱。
  有酱当然少不了蘸酱菜,哑巴爷爷挖的婆婆丁和小根蒜,还有这个季节,露头比较早的几种山野菜。
  几个人也不挑食,都吃个肚圆。
  这些食物都不顶饿,不多吃点不行啊,跑一圈肚子就空了。
  这个时代,人们食量普遍偏大,跟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直等到上午十点多,队长叔和老板叔等人,这才领着几名领导和日商来到木刻楞这里。
  瞧那样子,大多数人都已经累得气喘吁吁,脚步虚浮,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进行考察。
  “各位都先喝点水,歇歇腿。”
  刘青山嘴里张罗着,用大碗给大伙倒水。
  山里没有茶叶,不过呢,有哑巴爷爷晾晒的各种草药,配制而成的药茶。
  喝到嘴里,微微有些苦涩,不过却令人生津止渴,精神一振,疲劳都似乎去了大半。
  “好东西!”
  胡领导嘴里大赞,想张口讨要一些,却不好张口。
  刘青山却很大方:“大伙要是喜欢,下山的时候都带一些。”
  说完,他又乐呵呵地补充道:“这是我师父用肾精草做主料,又添加了几种中草药,配制而成的药茶,男人常喝的话,很有好处。”
  “肾精茶啊,好好好!”
  胡领导大喜,在他们这边,当然都听过肾精茶的大名,至于功效吗,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端倪。
  尤其是人到中年,未免心有余力不足,适当进补,还是很有必要的,胡领导就正好处于这个年纪。
  藤田正一听他们说的热闹,也向翻译询问一阵,这才端起粗瓷碗,美滋滋地喝起来。
  刚才他看到茶碗里飘着不少草叶树皮之类,尤其是有一种绿草叶,跟竹叶差不多的形状。
  偏偏背面还长着两排凸起的黄颜色小圆点,就像是寄生的虫卵一样,实在令他不敢饮用。
  听了翻译的介绍,才知道这东西叫肾精草,那两排黄色的小圆点,是一种活性菌,功效主要就在这里面呢。
  刘青山见状,也笑着给他介绍:“藤田先生,我们中华有一本医学著作,名叫本草纲目,里面就有过肾精茶的记载。”
  本草纲目的大名,藤田正一还是听说过的,连连点头,摆出一副聆听的架势。
  刘青山就继续道:“关东有茶,名曰肾精,汲取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滋阴补肾,固本培元,纵观天下名茶,论药用价值,当世第一也。”
  在听了翻译之后,藤田正一也连连道好,他也是人到中年,这肾精茶,倒是很合胃口,并且还有些迫不及待地询问:“能不能去采摘此物?”
  刘青山笑着摇摇头:“这肾精草非同一般,入冬降雪之后,凌寒而放,此刻草木凋零,唯独肾精茶青翠如旧,所以才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藤田正一也啧啧称奇,心里琢磨:此物肯定阳气无比旺盛,这才不畏严寒,近来感觉身体有点虚,正好补补。
  要知道岛国那边,最讲究食补。
  喝了一会茶之后,大伙都觉得浑身又充满力量,于是就在哑巴爷爷的引领下,在附近山头开始实地考察。
  初春的林子里,已经充满生机,早归的候鸟,成群结队的,欢快地在树林间觅食,发出各种悦耳的鸣叫。
  树木也孕育着新芽,马上就要绽放,林子里面,到处都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哑巴爷爷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不时停下来,指着一些树木草丛,手上比划一阵。
  刘青山就给师父当翻译,介绍着这些草木,听得大伙也都有点悠然神往。
  不得不说,这里的山野菜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
  最关键的是,处于纯天然的状态,没有丝毫污染,完全符合日商的要求。
  在国内这边还在以吃饱为主的时候,更发达的岛国,已经开始追求天然健康。
  可是一路走来,藤田正一却不置可否,只是不时叫助理拍几张照片。
  至于合作收购山野菜的事儿,却始终不吐口。
  这也叫陪同考察的胡领导等人心急如焚,本来平时就疏于锻炼,森林之中又十分难行,一个个早就汗流浃背,口干舌燥。
  “水!”
  胡领导向身后的周局长要来绿色的军用水壶,感觉入手轻飘飘的,晃了晃,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早就喝干了。
  周局长也一脸讪讪:“这林子里面,只怕没水。”
  这时候,哑巴爷爷手里比划几下,刘青山就笑着说:
  “当然有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行走山林,要是被渴着饿着,那还算什么守山人?”
  哪有水?
  大伙也都渴了,四下张望,还以为有山溪之类,结果很是失望,除了大树还是大树,哪有溪水的影子。
  只见哑巴爷爷走到一株粗壮的白桦树前,从背包之中,取出一个铁钎子,在树皮上戳了两下。
  然后就从旁边的灌木丛中,折下几个空心的草梗,插到刚才戳的桦树皮里。
  很快就滴滴答答的,有一滴滴水珠儿般的液体,顺着草管流淌下来,被刘青山用水壶在下面接着。
  “这个能喝吗?”
  胡领导也瞧得稀奇。
  刘青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