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10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笔钱,刘青山准备先在共青城内,陆续收购工厂。
  飞机场当然就不用想了,就算毛子穷疯了,也不会卖掉的。
  你要是想买几架苏27的话,他们倒是欢迎。
  不过刘青山在几年前就已经把飞机弄回去,估计现在国内都已经研发出来,当然不会再花这种冤枉钱。
  所以他的目光,就瞄准那些重工业的工厂。
  不得不说,在重工业领域里,毛子这边还是挺厉害的。
  经过和顾问团队的研究,刘青山很快就圈定了一家钢铁厂,一家重型拖拉机厂。
  这方面,当然不用他出面洽谈,喀秋莎作为代表,是最合适不过
  只是在洽谈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政府方面,也不收债券。
  他们的答复很简单:要是用钱来收购的话,完全可以,债券的话,对不起,现在上面没有明确规定。
  谁都知道,债券不值钱了,如果还按照债券上面的价值来计算,那政府方面就亏大喽。所以具体怎么操作,上面也没有明确的指示。
  刘青山也不着急,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推动这件事。
  他们喀秋莎商行,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占据主导。
  但是其他地域,却都被那些米国的大财团和国内的寡头所垄断,等到时机成熟,这些资本势力,自然会和政府方面进行磋商。
  届时喀秋莎商行,跟着去凑凑热闹就可以。
  不过刘青山还是决定,以喀秋莎商行名义,用现金收购那家重型拖拉机厂。
  无论是履带式还是轮式拖拉机发动机,都是国内所欠缺。
  刘青山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后,华夏就会化身基建狂魔
  想要搞基建,当然少不了大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等等。
  这些重型机械,只要在毛子的重型拖拉机的基础上,稍微改造一下,安装配套的工具,就可以干活了。
  像这样的大机械,以碧水县的工业水平,显然是不能胜任的,刘青山的目标是春城的汽车厂,那边也算是老交情了。
  而且汽车厂也正面临转型,原来生产的卡车,也需要更新换代和升级,双方存在很大的合作可能性。
  于是在抵达共青城的第二天,刘青山就在喀秋莎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共青城重型机械厂进行考察。
  机械厂目前已经处于停产状态,厂子里静悄悄的,显得毫无生机。
  刘青山一行人的到来,受到厂领导的热烈欢迎,甚至市政府方面,市长伊里奇先生都亲自陪同。
  现在毛子这边已经是资本社会,有钱人当然就是大爷,尤其是听说对方还有意收购机械厂,要是能甩掉这个包袱,那就太好了。
  一行人乘坐十几辆轿车,驶进厂子里,这场面还是很壮观的。
  刘青山他们刚下车,就受到厂领导的热烈欢迎,一共二十几个人的欢迎队伍,竟然搞出了几百人的欢迎气氛。
  没法子,大家都快吃不上饭啦。
  刘青山微笑着挥挥手,没等他说话呢,人群中就窜出来一个中年人,嘴里哇哇怪叫着冲上来。
  正是在火车上作伴的格罗莫夫,惊喜地冲到刘青山面前,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家伙的脑袋还是跟鸡窝似的,身上的衣服皱皱巴巴,一副寒酸相。
  刚才他也站在欢迎队伍的末尾,估计就是凑数来的。
  陪同的市领导吓了一跳,真担心吓到客人。
  厂里的领导也连忙拽住格罗莫夫,低声警告他,不要惊扰到贵客。
  格罗莫夫眨巴两下眼睛:“我和刘是朋友,那种共同患难的朋友,刘,是这样吧?’
  刘青山笑着点点头:“朋友,我们又见面了,这次你必须请我去你家里做客。”
  “没问题,前提是你带足酒菜。”格罗莫夫也笑嘻嘻地跟刘青山开着玩笑
  想不到,厂子里的小技术员,竟然是芒廷先生的朋友,那必须重视。
  于是格罗莫夫就摇身一变,成了接待组里的重要人物。
  有格罗莫夫这个话痨也挺好,这家伙嘴里不闲着,啥都给你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厂区露天的停车场里,存放着一辆辆崭新的拖拉机。
  有轮式的,也有履带式的,一个个都高大威猛,充分体现了毛子这边的暴力美学特点,那就是:傻大黑粗,皮实耐用。
  这一点,正好胜任工程用的机械。
  “刘,我们这里主要生产的,就是明斯克系列拖拉机,马力大,最大的可以达到250马力,适合大型农场作业。”格罗莫夫很是尽职尽责。
  刘青山也听得连连点头:国内目前的履带式拖拉机,马力最大的也就是东方红拖拉机了,能达到55马力。
  那还是建国之初,从苏联引进的技术,人家这边,都更新换代好几茬了。
  尤其是明斯克拖拉机,放眼全球,也是排名前列的。
  虽说名字叫拖拉机厂,可是到了战时,直接就能生产装甲车和坦克,还有各种军用运输车,比如运送导弹的运输车之类。
  刘青山又去车间转了一圈,虽然他是外行,但是眼界还是有的,后世见过太多的重型机械。
  即便是以刘青山的眼光来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在重工业这块,毛子确实是老大哥。而且还有格罗莫夫在旁边进行详细的讲解,刘青山也算是把这家机械厂的情况,彻底摸清
  他对这里相当满意,不过想要收购的话,当然是越便宜越好,所以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急切。
  回到厂办的一间会议室,一边喝茶一边休息,厂里的一位领导终于忍不住:“芒廷先生,对我们这里感觉如何?”
  刘青山放下茶杯,微微点头:“很好。”
  “那芒廷先生有意进行合作吗?”市长伊里奇先生,也急不可耐地开口询问。
  而厂子里的一千领导和技术人员,也都眼巴巴地望着刘青山。
  刘青山却笑着摇摇头:“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可惜这里不大适合我们那边。
  随后他又详细解释道:“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我们那边的情况,十几年前,我们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承包给各家各户。”
  “这样一来,每户耕种的土地,在十几亩到几十亩不等,使用机械的话,有一台12马力的小四轮拖拉机就够用了。
  “而我们这里生产的农机具,都是适合大型农场的,就算出口到我们那边,各位不觉得大材小用吗?
  等刘青山说完,格罗莫夫便第一个跟着点头:“从成本的角度出发,这确实不合算。”
  对于华夏那边的一些制度,毛子还真不大清楚,他们嘀咕了一阵子,这才渐渐搞明白,于是一个个都满脸失望。
  好不容易来了个大主顾,结果还是空欢喜一场。
  格罗莫夫抓抓自己的鸡窝头:“刘,我们既然能生产大型农机具,当然也可以生产小型的,就像你说的那种12马力拖拉机,在我们眼里,简直就像是儿童的玩具。”
  周围的人都有点担心:你这么说,芒廷先生不会生气吧?
  刘青山当然不会生气,他正等着有人搭梯子呢,于是笑着点点头:“如果那样的话,倒是可以考虑。
  还有希望!
  市长和厂领导不由得眼睛一亮。
  然后就听到刘青山继续说道:“只是这样一来,车间里的配套设备,肯定也要更换,这笔投资,只怕也不小啊?’
  以市长伊里奇为首,大伙的心啊,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
  格罗莫夫恳切地目光注视着刘青山:“我的朋友,现在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所有人的目光也都汇聚到刘青山脸上,等待他的答复。


第1031章 就算白养着都不亏
  刘青山当然想要入手这家重型机械厂,然后在通过运作,和国内方面进行合作,把这边的技术和设备,弄到国内。
  他现在想做的,无非就是想要以更便宜的价格入手而已。
  听到格罗莫夫的恳求,刘青山站起身,拍拍对方的肩膀:“我们两国,曾经有着兄弟一般的友谊。
  “对于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所以格罗莫夫,为了友谊,我答应你的请求。”
  格罗莫夫顿时喜出望外,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跟这位芒廷先生,就是一面之缘,哪有什么太大的交情
  只不过他对这家工厂有感情,还有厂子里的工人,都是曾经的好兄弟,现在都快混得没饭吃了,格罗莫夫看着痛心,所以才厚着脸皮求助。
  万万想不到,竟然还真发挥了作用。
  格罗莫夫挺大个人啦,也不禁喜极而泣,他使劲抱住刘青山:“刘,谢谢你,谢谢你
  他实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嘴里反反复复的,只念叨着这句话。
  伊里奇市长和厂领导也都松了一口气,不过他们也知道,这位芒廷先生,也只是有了初步的收购意向,具体的谈判,估计还有的谈呢。
  但终归是好事,现在他们这边,私有化进程搞得很不成功:一些好的工矿企业,遭到哄抢。
  而另外一些,像这种笨重的机械厂,根本无人问津,真要是能甩掉这个大包袱的话,求之不得。
  具体的谈判,刘青山当然不会参加,他只要把自己的底限,交给谈判组就好了。
  刘青山的计划是,一半支付现金,另外一半,则用物资来支付。
  现在物资比卢布好用,对方应该没有什么异议。
  至于价格方面,当然是越低越好,刘青山估摸着,就这么一个没人要的机械厂,肯定也花不了多少钱,顶多也就是几百万美金,再加上等值的物资,也就差不多能拿下。
  等到了中午,厂里准备午餐,刘青山当然不能去格罗莫夫家里,他准备下午再去做客,可能会打探到更加真实的情况。
  餐桌上的食物还是挺丰富的,不过刘青山还是发现,其中有不少华夏商品的影子。
  比如红肠,比如喝的白酒之类,就连酸黄瓜,那罐头瓶子上的商标,都是汉字。
  看来龙腾公司的贸易,还是比较成功的,已经渗透到毛子的生活之中。
  这是一种好现象,坚持下去,就能给公司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
  吃过午餐,刘青山这才提出来,要去格罗莫夫家里做客。
  这是朋友间的私人拜访,所以市长也不好随行。
  倒是厂子方面,派出两位领导跟着。
  格罗莫夫的家就在厂子后面职工楼,所以也不用开车,直接溜达过去。
  老旧红砖楼,外表已经显得十分破败
  这种楼房,刘青山也并不怎么陌生,因为在国内,一些五六十年代建筑,也都是这种风格。
  “刘,这里就是我的家,欢迎光临,这是我的妻子萨沙。”格罗莫夫热情相邀。
  刘青山也向女主人问好,并且把带来的礼物递过去。
  女主人是那种典型的苏联妇女,高大健壮,体格能把瘦小的格罗莫夫装下。
  她热情地邀请刘青山一行人进屋,当然了,刘青山带来的礼物,更令她感觉到高兴。屋子里的陈设也挺简单的,一台老旧的电视,沙发也有些年头。
  不过看得出来,女主人是个勤快的人,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不大一会,陆陆续续的,就有不少人开始涌进格罗莫夫家里。
  他们都是厂子里的工人,有男工,还有不少女工。
  没错,在苏联时期,车间里的女工并不少见,干活比那些就知道喝大酒的爷们强多了。他们都是听说厂子要被卖掉,来打听消息的。
  一位颇有些威望的老工人,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