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朝阳警事-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底营商环境有问题,或者说立法滞后。国外同样有企业倒闭,为什么老板跑路的不多,主要是法律健全,干不下去可以申请破产。国内一样有破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想破产可没那么容易。”
  “章主任,你这一说我发现破产的公司还真不多,好像就那些国营大企业可以破产。”
  “这跟国情尤其千百年的传统也有一定关系,欠债还钱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很多人看来破产就等于赖账,就算立法能跟上实施起来也很难。”
  到底是在大学工作的,从一件“小事”上能引申出这么多大道理。
  韩朝阳水平有限,讨论不了这样的国家大事,只能连连点头。
  把他送到保卫处,从学校南门出来,在六院门口调头回到警务室。
  俞镇川正在天下食府,老唐好像也到现场,顾爷爷让来报案的群众都过去了,警务室里又跟平时一样只有两个值班人员。
  “朝阳,天下食府的事,新园街道和镇川他们打算怎么处理?”郑欣宜好奇地问。
  “这种事能怎么处理,”韩朝阳走进办案区,把警车钥匙锁进抽屉,回头道:“回来时听他们说先去高新区帮着找找姓周的老板,能找到最好,如果找不到就按程序办。”
  “什么程序?”
  “建议房东、装修公司和那些送菜送粮油送酒水的供应商去法院起诉,建议饭店的服务员厨师和勤杂工去劳动监察大队报案。法院不可能不受理,劳动保障部门也不可能不管,至少现阶段没新园街派出所什么事。”
  “什么叫现阶段?”郑欣宜追问道。
  “生意做不下去可以关门,但跑路算什么,欠谁的钱也不能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
  想到这次补休期间主要忙得那些事,韩朝阳冷笑道:“姓周的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可能不知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已经入刑了,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明确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个只学过治安处罚法和警察法的人,居然侃侃而谈起刑法的条款。
  郑欣宜很意外,将信将疑地问:“真的假的?”
  刑法其它条款韩朝阳真不清楚,这一条印象深刻,因为前几天就忙着这事,很认真很严肃地说:“我骗你干什么?”
  “那数额较大怎么认定呢?”
  “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好像是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两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各个省根据司法解释,结合各地的实际对数额有具体标准,我们省是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拒不支付十名劳动者劳动报酬且累计数额在六万元以上。”
  韩朝阳顿了顿,胸有成竹地说:“不管怎么算,姓周的都达到了‘数额较大’。劳动监察大队受理之后先调查核实,然后给他家送一份责令支付的公文或者在饭店门口张贴一份,不管他能不能看到,如果在规定期间内仍拒不支付,就可以按程序移交给我们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这么厉害!”
  “才知道,要不是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两年民工工资哪有这么容易讨要。尽管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入刑有很大争议,尤其在实践中存在很多争议,但我觉得入刑是好事,法律不就是保护弱势群体的么。”


第三百六十九章 创业、扶贫
  一边跟郑欣宜闲聊着,一边看接警平台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日志,不知不觉已到饭点。
  听说他回来了,谭阿姨多准备了一份儿饭。
  在警务室吃完晚饭,等老唐从天下食府回来,韩朝阳骑上老唐的电动车,赶到所里找领导销假,并在所里等正在加班的黄莹,反正街道办事处离派出所很近。
  本以为今晚康所值班,没想到刘所也在。
  刘建业衣服都换好了却没急着回家,反而把韩朝阳叫到二楼办公室,问起分局要缉捕的在逃人员霍学斌的情况。
  “补休这几天,我认真调查过嫌疑人及嫌疑人亲属的社会关系,发现他父亲霍建良跟一个叫桂留群的包工头走得很近。分局经侦大队每次派人去他家,或者有债主上门讨债,他就带着全家老小去桂留群家躲避。我已经向何队汇报了这个情况,何队说光凭这些很难对桂留群采用技术手段。”
  “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刘建业低声问。
  “嗯,经侦大队就是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侦查的。”
  刘建业微微点点头,想想又问道:“现在这个案子谁负责?”
  这个问题真把韩朝阳给问住了,愣了好一会儿才苦笑道:“听冯局的语气,局里对这个案子很重视。可能考虑到嫌疑人躲在境外,并且不知道躲在哪个国家,又有那么点束手无策,现在主要是经侦二中队在跟。局里都没办法,何队他们能有什么办法,也就没什么具体的措施。”
  意料之中的事!
  刘建业禁不住笑问道:“接下来打算怎么缉拿?”
  “刘所,这我真不知道,不过我怀疑损失最大的三个小包工头也在找霍学斌,已经联系上两个,另一个换号了,暂时联系不上。可能以为我是在查组织民工去区政府门口拉横幅要说法的事,联系上的这两个包工头在电话里不愿意跟我多说。”
  没有人管的案子,所里可以管管,万一能查清嫌疑人下落呢?
  刘建业觉得可以试试,追问道:“他们在什么地方?”
  “一个说是在开发区做工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手机号的归属地是燕阳;另一个姓王的包工头说他在高临市,离得太远,鞭长莫及,也没法儿查实。”
  “在开发区的那个姓什么叫什么知道吗?”
  “知道,当时做过笔录,有他的身份证信息。”韩朝阳掏出手机,翻出一张身份证复印件的照片。
  刘建业接过手机看了一眼,笑道:“有时间上网查询一下,只要人在开发区不可能没他的暂住记录。跟他好好说说,让他年底别再折腾,跟他说清楚破案不是公安一家的事,也需要他们这些当事人配合。”
  “是,我等会儿就上网查,等会儿再给他打个电话。”
  “今天刚回来,一回来就又遇到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肯定很累,先休息。工作永远是干不完的,明天再查询,明天再给他打电话。”
  “谢谢刘所。”
  小伙子越来越像一个警察,刘建业很欣慰,抬起胳膊看看手表,突然话锋一转:“小韩,昨天去局里开会,警务保障室徐主任说要给警务室再配一辆警车。所里情况你很清楚,警情一起接着一起,楼下那几辆车真不够用,以至于不得不私车公用,秀娟那辆车三年跑了六万公里,其中有一大半里程是出警跑的。”
  领导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
  韩朝阳再傻也明白所长的意思,连忙道:“刘所,我不知道局领导是怎么考虑的,反正我们警务室用不着两辆警车。我们有电动巡逻车,而且好几辆,遇到突发情况需要用车,可以管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借,还可以管理大保卫处借。”
  “行,就这么说定了,拿到车之后所里先借用一段时间。”
  “是。”
  局里不可能无缘无故给中山路综合接警平台配车,刘建业只想要车不想要人。
  之所以不想要人不是所里警力不紧张,而是这可能涉及到未来的辖区划分。作为派出所长,谁也不想被“割地”,他摸摸嘴角,沉吟道:“考虑到你师傅很快就要退休,警务室警力会变得非常紧张,我和教导员研究了一下,打算让小吴过去跟你一起常驻警务室,你负责警务室全面工作和社区工作,他主要负责办案,你觉得怎么样?”
  “工作狂”谁不喜欢,再说领导已经决定了,韩朝阳急忙道:“吴伟那么能干,他过去真是太好了,谢谢刘所。”
  “你这段时间干得也不错,有你俩在,中山路那一片儿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刘建业再次看看手表,接着道:“还有,记得明天下午2点准时去高铁站工程指挥部开会,也就是以前的朝阳村委会。前段时间不是发生过一起扎车胎的案子吗,上级很重视,要求我们安排专人全程参与项目建设,为城东交通枢纽工程保驾护航。”
  韩朝阳小心翼翼地问:“刘所,您是说让我全程参与?”
  “所里就这几个人,除了你还能安排谁,毕竟你离工地最近,对那一片的情况又最熟悉。”刘建业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并且只是挂个名,你还是理大的驻校民警呢,难道真天天呆在理大。”
  “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知道就行,今天就到这儿,我丫头今天过生日,再不回去她就要追过来了,”刘建业站起身,一边往办公室外走,一边笑道:“你也别在所里呆着了,去街道陪陪女朋友。人家加班都有男朋友或爱人接,平时太忙没办法,今晚不是很忙也去接一下。”
  ……
  没想到总是板着脸的所长也很有人情味!
  韩朝阳再次道了一声谢,跟着他一起走出派出所,直到目送他消失在视线里才小跑着赶到街道办事处,跟今晚执勤的保安小吕打了个招呼,才轻车熟路跑上二楼敲开财政所办公室门。
  本以为女友正忙着做账,没想到她竟坐在椅子上打电话。
  “东风路有个旧货市场,挺大的,卖什么的都有,我星期天陪你去。不过光我们去也不行,你问问小康有没有时间,问问他能不能调休,如果能就请他骑个三轮车去,如果有什么合适的就直接买了让他帮着拉回来……”
  韩朝阳轻轻反锁上门,坐到她面前等了好一会儿,直到她挂断手机才好奇地问:“老婆,谁啊?”
  “张贝贝。”
  “张贝贝,她怎么想起给你打电话,她买旧货干什么?”
  “她要创业,”一想到张小富婆打算把死人呆的地方改造成活人住的青旅,黄莹就忍不住笑道:“她跟苏姐谈好了,要把朝阳村纪念堂租下来开旅馆。名字都取好了,听上去很霸气,叫什么朝阳国际青年旅社!”
  这个脑洞也太大了,韩朝阳惊诧地问:“那就是一鬼屋,能开旅社吗?”
  “别这么封建迷信,要说地底下埋人,什么地方没埋过人?”
  黄莹反问一句,眉飞色舞地说:“苏姐昨晚跟古主任他们开了个会,专门研究张贝贝开青旅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开起来不一定会赔。首先客源没问题,离长途汽车东站不远,外地旅客谁知道那以前是纪念堂,只要价格合适、环境又不错,肯定会入住。而且周围那么多项目工地,工人舍不得花钱住旅馆,工程管理人员舍得花钱。等城东交通枢纽建成投入使用,人流量更大,更不用为客源发愁。”
  “本地人肯定不会住!”
  “人家根本没想过做本地人的生意。”黄莹噗嗤笑道:“社区跟街道不一样,社区可以搞实体盈利,苏姐觉得这是个机会,今天一早就去找区里的投资开发公司谈判,好像已经谈下来了。打算跟张贝贝来个‘公私合营’,社区出场地,张贝贝出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