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鲆缴珻T检查结果提示“患儿右侧主支气管内见异常高密度影,右主支气管内异物考虑”,医生建议转院。
因为,这名接诊医生经过评估,感觉难度系数很大,他们搞不定,建议转省里的大医院。
马文娟就带着儿子,驱车立马奔赴省一医。她听说省一医儿科挺有名的,有个叫陈俊的网红医生还特别帅气,只是平时工作忙,一般没时间去省会。
开车走高速也就半个小时抵达H市,但是到H市之后,反而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省一医。主要是进城之后太特么的堵了,堵得人窝火!马文娟心说,还是小城市好,从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到省一医之后,立马挂急诊。也只有急诊可以挂了。其它科室门诊都下班了。
接诊的是急诊科医生潘嘉琪。潘医生仔细看了杉杉在桉城拍的CT,发现情况复杂。
这个时候,杉杉的状态还算稳定,毕竟过了这么多天了,并不会马上危及生命。但有个东西在支气管里面,总归是要取出来的!
那个异物直径有1公分,长度有1。5公分左右,堵塞了右主支气管,虽然另一侧支气管是通的,但手术难度和风险都很大。
潘医生立刻联系了儿科、呼吸科和耳鼻喉科的几位值班医生,让他们过来一起会诊。
耳鼻喉科一位资深主治医说道:“最主要的是异物太大了,不容易过声门;另一方面,异物在体内时间过长,嵌得很紧,还出现了右肺不张、左肺气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塑料帽很光滑,中间又不透气,试取的过程中极其容易造成窒息,如果实在无法通过声门,只能切开气管来取异物。”
大家也一致认定手术难度太大,好在孩子状态还稳定,没有即时的生命威胁。
他们决定先安排孩子住院观察,等明天再组织更多的专家进行会诊,讨论,务必拿出一套详尽的手术方案出来。
马文娟虽然心急,但是省一医的医生都这么说了,她也没办法。她想了想,跟潘医生提意见:“听说你们儿科有一位手非常巧的医生,叫陈俊的,网上很有名的,不知道明天会诊的时候能不能请他也出席?”
潘嘉琪就笑:“陈医生以前也是我们急诊科出身的,我跟他还是好朋友,嗯,你的要求可以满足!”
马文娟就放心了。其实,她也并非是一定要陈俊参与,只是觉得,有一名网红医生参加,自己会更加放心罢了。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自己要做出一切有可能的努力,要对儿子负责!
第二天早上组织会诊,同时术前准备,下午两点就开始手术。
由于马文娟之前特意提到了陈俊,而陈俊也是省一医的手术新秀,青年名家,特殊人才,再加上手术方案,陈俊也提了不少意见,经过陈俊争取,众多专家同意,最后将主刀的机会让给了陈俊。
即便是自己心仪的网红医生主刀,马文娟也很不淡定。在等候区走来走去,然后公司频繁来电话。慰问她孩子的病情?想多了,主要是公事。
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公事。
马文娟本来无心处理,但有些事情,必须得她这个经理去做,其他人也做不来。比如说给国外重要客户回邮件。小城市的公司,人才其实匮乏,只有她英语流利,几名下属的学历都很低,最高的才是大专,不会用英文回邮件。
小地方的人,多靠拍马屁,以及所谓的情商、能力,实际上是勾心斗角来上位。再就是家里的关系。真正学历高,有专业能力的人很少,特别是小地方的民营企业。
所以马文娟才这么忙,因为她是硕士,很多专业的东西,都只有她有能力来处理。其他那些人撑不起大场面。
儿子在手术室动手术,她还要在外面办公,真的是很糟心。但又不能失去这份工作,毕竟薪水还可以,所以,她跑到车上,拿来笔记本电脑,坐在手术前走廊里的椅子上办公。
也幸亏她早有预料,知道会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屁事,所以事先就备了笔记本电脑在车上。
恰好医院也有免费WIFI,要不然还得用手机连热点。
这台手术真的是很不顺利,即便是陈俊妙手无双,但一时半会也没能搞定。护士一次一次出来,告诉马文娟手术进展,说是不顺利,东西取不出来。
主要是让马文娟有个心理准备,然后之后可能要她签字,做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是最后的方案,不是太好。一来,脖子上会有个疤痕,孩子这么小,脖子上就搞个疤,影响以后讨老婆。另外,后续的恢复时间相对来说更长一些。
护士跟马文娟转述医生的话,那东西太光滑,而且太大,过不了声门,医生试了好多种器械,都没能搞定,接下来试最后一组,如果不成功,让马文娟做两个选择:一是东西放回原位,三至五天后声门这里消肿了一些后,再用特制的器械尝试,若是在角度垂直的情况下,也许有希望能弄出来。
二则是立即接受气管切开术。因为拖时间长了也是有风险的。三五天后的事情谁说得准?现在孩子状况稳定,不代表明天仍旧稳定,到时候危及了生命,该怎么办?谁来负责?所以要征求孩子家长的同意,让家长来做这个选择。
马文娟又在弄公司的屁事,然后又遇到这种两难的选择,她一时之间忧心如焚。
第414章、维生素K缺乏症
马文娟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选择,她深呼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仔细思考了五秒钟,就问护士:“如果我选择三至五天后重新再手术,能不能今天帮我用激光在那个该死的塑料帽上打个洞,好让他的右肺能喘上气?当然,如果情况危急的话,就立即实施气管切开,不需要浪费时间再出来征求我的意见!”
护士就进去转告了。
这时候,马文娟就给老公打了电话,说了一下今天的情况。她老公还在外地出差,但孩子遭遇了这么大的手术,生死存亡时刻,做父亲的也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立马放下手头上的活,打飞的要赶回来。但是没这么快,估计要晚上十点左右才到H市,让马文娟先撑住。
过了一会儿,她老公又打电话过来,说是咨询过在另外一个比较远的省会城市当医生的高中时代兄弟的意见,那个兄弟说,一般这种情况,最好是今天把手术结束了,不要再拖三五天,取不出来就实施气管切开。拖时间久了后果难料。
马文娟就再次找护士传达了这个想法,今天务必结束手术,护士告诉她,陈医生正在想办法,打算尝试新的手术方案。
一是用激光在塑料帽的盲孔端穿孔,把一个管子穿过去,管子端有个气球,气球充气后就可以提出来了。二是用冷冻液灌到塑料帽上,把冻住的塑料帽提出来。如果这两个方案不行,只能气管切开了。
可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陈俊出来,亲自向马文娟表示了歉意,因为,那个笔帽太坚硬,用激光只能烧开很小的洞,气球过不去,用冷冻的方法取出来,还是过不了声门,现在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实施气管切开。
马文娟就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意见,保证生命是前提,切开气管可以直接实施,如果要签字什么的,她现在立刻就可以签。
陈俊点点头,进去继续奋战。说实话,他好久没有遇见这么顽强的小东西了,以他灵活度+8的巧手,居然都弄不出来。换了其他医生估计更加不行。
而外面的马文娟,此刻对陈俊这名网红医生却是产生了疑虑,觉得让这位年轻的网红医生主刀是不是个错误?应该换其他专家来的?陈俊名气那么大,但实际上所展现出来的水平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嘛。
她犹豫了一下,打电话给老公,商量要不要转院,毕竟省一医估计也就这样了,她老公听闻后,沉默了一下,然后说你等等,就挂了电话。
很快,她老公就再次打了过来,说道:“老婆,我托关系联系到了帝都的一位知名专家,你说巧不巧,那位专家居然也知道你说的那个陈俊陈医生的名头,然后建议我们不要转院,因为这个时候是保住生命,说是陈医生在做手术这块很有天赋,如果陈医生折腾这么久都弄不好,转到其他医院也未必有办法。好吧,气管切开就气管切开,生命要紧,以后丑点就丑点!”
马文娟含泪点了点头。儿子才这么小,就要在脖子上挨一刀,都是自己的错,千不该万不该把他带到公司去,还让他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玩电脑。自己的办公桌上有多少安全隐患自己不知道吗?亏你还是一个硕士,没有一点安全意识!
她自责愧疚得不行。
又经过了难熬的一个多小时,突然,手术室的门开了,马文娟立马跳起来跑了过去,只以为气管切开术已经做完了,哪里知道,陈俊一脸微笑,如沐春风般向她道喜:“幸不辱命,没有切气管,给弄出来了!”
“啊?怎么弄的?”马文娟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
陈俊就解释道:“切气管终究是下下之策,后来我们又做了很多努力,那玩意儿韧性虽然很好,激光也很难烧穿,钳子都钳坏了好几把,也没能把它给钳破,但是经过激光和冷冻的来回折腾,它变脆了,于是钳破了取出来的。”
陈俊也很感慨这种小东西的工艺,或者说当今材料学的发达,这么一个小东西,硬度和韧性也能这么强。
马文娟陪着儿子去了病房,她老公随后不久也赶到,听说情况后,唏嘘不已。家里人遭遇一场大病后,才让人感觉到健健康康平平淡淡是多么美好!
马文娟决定,找机会跳槽,换个稍微清闲一点的工作,工资低一点就低一点,最重要的是能多有点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
像她现在这样,每天忙成狗,周末还要把孩子带去公司,真的是太对不起自己儿子了!
马文娟的老公自然也支持她的想法。两人都很感激陈俊,默默为陈俊的崇拜值添砖加瓦。
陈俊则在办公室整理这次的病历,消化手术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心得和感悟,他之前也取过不少异物,像孩子们的话,从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的气管中,取出来过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以及一些动物的碎骨头、鱼刺等等,有的甚至是自己换牙掉落的牙齿碎片。还有玩具、纽扣电池、小磁珠之类。尤其是小磁珠,很危险,有可能造成“穿孔”。
但像今天这么难搞的一例,实属罕见。
他在自媒体上提醒家长朋友们,万一孩子不慎将异物误吸入气道,第一时间送医很重要。
如果当时孩子呼吸平稳,要注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不能吃东西、喝水,也不要擅自对孩子进行拍打,首先送到医院排查;若当时情况危重,已经发生窒息,绝大多数可能是喉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重要的一种急救方法,有条件的要第一时间打120急救,期间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减少异物的刺激。
他还特意科普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领,很多粉丝看到后,都自己开始练习,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艺多不压身嘛,在当今社会,掌握一些急救本领,还是很有必要的。
……
儿科门诊。
陈俊看着眼前的这位抱着几个月大宝宝的年轻妈妈,有些眼熟,问着问着,忽然想起来,这不是自己以前在产科接生过的一名孕妇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