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为了保研:开局公布作战机甲-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就是有些关键性的设备,要率先做出突破,不能被西方一直卡脖子,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弯道超车。”
  看着白凡走进会议室,坐在首位的王波院士一脸高兴的直接迎了上来,
  在京都的这几天,王老仿佛度日如年,
  早就盼着白凡过来了,
  有一说一,
  王老对自己的这个宝贝关门弟子,在意的简直不行!
  简单点来说,就是护犊子,让白凡几个师姐师兄都非常的吃味。
  同时,在白凡进来的第一时间,所有与会者的目光全部聚集在了白凡的脸上,万众瞩目。
  “年轻!”
  “真的年轻!”
  “才是一个大三在读学生。”
  “好一个年轻的科研人才……”
  一位来自军部的一位后勤上校,看着面容非常年轻的脸庞,着些许的惊讶,
  一名科研人员的黄金年龄大概在20岁到35岁,
  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20岁到25岁是处于成长阶段,这个时间段大部分的科研人员都是在学习的状态中,无法进行正常的科研,通常都是打打下手,跟在导师后面学习东西。
  25岁到35岁,这才是是一名真正科研者的巅峰工作状态,
  而现在的白凡才21,就已经能够亲自制作出作战机甲,
  那么以后呢?
  简直是不敢想象……
  “这就是那一位白凡同学吗?”
  “看上去很秀气,非常年轻啊!”
  科研部部长坐在会议室的最末端,这一次过来参加会议,他专门找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时,看着走进门来的白凡,暗自的评价着,
  “部长,这位白凡同学可别看他年轻,实际上他研究出来的作战机甲里,蕴含了两套完整的,超越现时代的技术,一旦普及开来,将会改变现有的格局。”
  旁边的助手小声的对着部长说道,让这位部长眼前一亮,更加的感兴趣:
  “那好,那就让我听听,接下来这位小白同学讲些什么。”
  “各位专家学者,各级领导,这就是作战机甲的第一开发者鸣白凡,我们长话短说,接下来就有请白凡为了稍微的讲解一下作战机甲的技术分析。”
  方舟看到人已经来齐,直接将会议推入主题,
  顿时,台下掌声雷动,
  白凡也不怯场,既然说到自己的作战机甲,那就是他的主场,
  径直的走到台上,
  “大家好,我是白凡,也是这一套作战机甲的发明者,也是其中的两套技术的开发者,这一套作战机甲,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其中蕴含的两套系统,第1套是其中的应用程序,其中包含了动能平衡,人体仿真学……等一系列有关于智能应用……第二套是其中的电池材料,和当今主流的电池相比,超过几十倍的冲方功率和输出功率,采用的截然不同的正负极材料,将氢离子加入到两极能源中减少电极离子的损耗……”
  “作战机甲中的平衡动能程序,拆分下来进行匹配使用,能够运用于战斗机,无人机,坦克等高精尖的大型设备上,增加他们的平衡性以及自动行驶能力,除此之外,高效率的电池经过缩减可以适配任何装备的能源,作为稳定的输出设备。”
  ……
  整场会议,
  一直到晚上8点才结束,说的白凡口干舌燥,
  说是交流会,其实就是他一个人在表演,
  会议结束后,
  他身上又多一个职位——作战机甲工程总工程师,
  是的,
  作战机甲就在刚刚,通过了最高军部以及一把手的审核,已经被秘密列入22世纪的百年工程之一,在未来的5年的时间里,将会投入最大的资源以达到最大规模的普及,其中上面的两套应用技术更是要进行拆解分盖到所有领域,
  【系统提示:科研点+200】
  【请宿主再接再厉……】
  躺在会议室椅子上,手里抱着个茶杯喝茶的白凡,正准备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忽然收到了来自系统的提示音,
  “加了两百科研点。”
  “这是因为……我被命名为作战机甲工程的总工程师?”
  “还是说其他方面?”
  白凡一下子精神起来,自顾自的想着。


第二十六章 文明进度影响因子的猜想
  “被命名作战机甲工程的总工程师,这是上面的决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代表着一部分的国家科研方面的走向,属于国家的意志。”
  “在这个总工程师的后面,继续衔接着作战机甲总生产线的任务,以及各种配套的设计生产,包括一系列的装备改进和改良,因为这个推动了整个文明的一部分进度,算一定部分的文明进度影响因子,算是一个阶段的推广,所以加了200个科研点?”
  白凡靠在慵懒的椅背上,自顾自的想着,得出了目前自己看上去还算那么像回事的结论,
  这个推广系统,实话实说,现在的白凡看上去的确有点迷,
  很难用具体数值去说明,
  类似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
  之前白凡询问过系统,后续的推广作战机甲的科研点,是具体的文明进度影响因子决定,这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算法,真想深入浅出的说明,说实在话,白凡现在还真的没那个能力,但是简单点来说,就是这一套作战机甲将会在白凡所在的世界拥有如何的改变。
  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一步步的影响各个方面,各个行业,
  200个科研点,
  多吗?
  也不多……
  毕竟白凡需要1000个科研点才能解锁下一个等级,
  但是少吗?
  也不见得太少,
  要知道,作战机甲中富含的两套技术加在一起,也就120个科研点,
  从这一点上来看,已经远远的多余,
  现在白凡身上拥有320个科研点,距离下一个等级只剩下680个,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啊!”
  “我算是明白了,无论什么技术,还得落实到实处上……扩大生产,提高生产力,增强影响力,才能继续增加科研点,其他的什么都是虚的。”
  白凡悠悠然的抿了一口茶,摇了摇头,重重的叹了口气,
  “在这啊……找半天没找到你。”
  “怎么不过去吃饭?”
  “大家伙都等着你呢,你这个今天的主角,不到场终归还是不行啊。”方舟有些匆忙在外面走进来,看着摊坐在椅子上的白凡,问道:
  白凡摆摆手:“方哥,就别折腾我了,下午3点一直讲到晚上8点,给我累得没话说,我现在啥也不想干,就想好好的休息一会儿,再说了,等一会儿老师要过来带我认一认师兄师姐,顺便说一下实验室的总体安排情况,估计要收几个助手。”
  方舟看着白凡一脸疲惫的模样,实在是有些不忍心,犹豫了一会儿,只好说道:“那行,你休息一会儿,吃饭那一边我随便找个理由推一下。”
  “对了,这是刚刚上面决定的第一批的拆分名单,应用程序方面目前只有一个,就是需要进行匹配的最新型的战机,这是第一序列的任务,上面的要求非常重,除此之外,电池能源的拆解和新的匹配要共同拉上来,第一批报备的各种装备最起码有十几项,反正密密麻麻看得我头疼,估计有你忙的。”
  “没事。”白凡摆了摆手,表示并不在意:“让我来京都,研究的不就是这个吗?”
  “慢慢来吧,一步一个脚印。”
  “对了,我估计肯定缺人,过一段时间等实验室平稳运行下来,我得招一些人,不然全靠我一个人来操作,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去。”
  方舟回道:“这个没事,招人的话,你和王波院士说一声,然后上报到总装部,实验室的级别太高,所有的研究员过来之前要进行政治审查,其他的,只要过了审查,随便你怎么挑。”
  说完,方舟离开实验室去忙自己的事,
  说起来方舟,还是京都地区的国A负责人呢,这两天天天跟在白凡后面忙着,
  总算是告一段落,
  白凡坐起身来,慢慢的捋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第一阶段的任务,
  首先,也是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作战机甲进行改良,自己那些粗制滥造的肯定不行,无法成建制的下发到部队,需要重新设定一个模型,以达到能够量产以及下发配备的标准。
  第二个,就是对于作战机甲当中的系统程序进行改良,按照方舟的话来说应该是最新型的战机,至于是哪个型号白凡并不清楚,他也没有多问,反正到时候肯定会知道,不需要自己去提前操心。
  第三个就是对于电池材料的适配,
  一年的时间,按照军部的要求,整个总装部会把部队装备中所有用到电池能源的设备,全部替换到这种新型电池,包括但不限于坦克,无人机……
  稍微的梳理一下,
  白凡发现直接最起码一个月不会闲下来,
  “咦,白凡,怎么就在实验室里睡了?”
  “是不是累了?”
  “累了就赶紧回去睡觉,好好休息休息,别在这里睡着凉了……”
  过了一会儿,王波院士有些责怪的声音在白凡耳边声响起,
  “老师,您来了!”听到动静,刚刚有些入睡白凡一个轱辘爬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让自己保持一会清醒,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到了晚上9点:
  “就是想东西……想的有点想睡着了,没事,刚刚眯了一会儿。”
  王波院士的背后站着两男一女,
  这应该就是白凡的师兄,师姐了,
  “等一会就回去休息吧,这是你的两个师兄和师姐,然后借这个机会见见面,熟悉熟悉,以后要碰到什么难题和研究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不在的话,可以直接相互沟通,互相帮助。”
  王波院士这般的开口说着,满脸的和蔼,
  白凡走上前,脸上带着笑容,和每个人握了握手:“师兄,师姐,你们好,我是白凡,是老师刚刚收的学生,以后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们可不能吝啬教我呀,初来乍到,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没事,没事,有什么事尽管找我,我实验室的地点就在京大,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千米,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什么事尽管找我。”
  大师兄张超表现出了一个身为大师兄的风范,非常热情的和白凡回应交谈着,
  后面聊了一会儿,更是直接掏出手机,加上了白凡的微信,
  接着,几个人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慢慢的熟悉起来,在交谈中,白凡也渐渐的知道了自己这几位师兄师姐的一些信息。
  大师兄张超,今年29岁,博士在读生,看上去有点消瘦,戴着个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家住AH和白凡是老乡,目前是一个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老板,是王波院士的得力助手,按照其他的人来说,那叫一个青年才俊。
  只要再给一点时间,评上长江学者,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二师兄,姜文,今年27岁,也是博士生在读,看上去和大师兄完全不同,虎背熊腰,非常粗犷,一个地道的东北汉子,目前在大师兄的实验室里做小负责人,两个人研究的方向一样——高分子材料的耐高温,简单点来说就是高温的超导材料。
  非常高大上的课题,
  几十年都不带一点进展的那一种,
  但是,只要里面有一丁点的突破,那都是整个材料学上的经典,
  全人类的进步!
  三师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