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奋斗-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嘻嘻,叔溢兄,快走了,小妹都饿了。”唐璇坐在王伟左手边,将手里牌一扔,拉起王伟就走。然后又回头说道:“叔溢兄;打不过我和艳茹姐姐吧?嘻嘻。”
“喂,还有你们俩这样的么?怪不得是好姐妹呢,哼!”王伟嘟嘟哝哝的随着三人往正院走去。赵婉儿也娇笑不已。
来到正院以后,奶奶和母亲都在做上已经等着了,见王伟带着三个媳妇过来都乐呵呵笑着,满意之极!
“奶奶,母亲。父亲还没回来啊?”王伟坐到奶奶身边问道。
“派人回来传话了,说今天太忙,可能要晚上才回来。说是筹备明天的祭天仪式。唉,自从你走以后,现在你父亲已经很少回家了,即使是回家也是很晚才回来,也不知道当了这个长史以后是好还是坏。”母亲说道。
“呵呵,这可是大事啊,父亲又是长史,筹备组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通过父亲,不仅要对工部民部两部负责的所有的事都了如指掌,还要负责两部的联系,然后上传下达,所有的琐事都离不开父亲,当时我也是为了受不了那个累才推脱的,没成想却落到了父亲头上。呵呵,所以父亲最近才会比较忙,等过了这段时间以后,工程真正开工以后就会轻松了。”王伟安慰道。
“好了,不管再忙,只要你父亲高兴就好,现在虽然忙了些,可是奶奶就没见你父亲这辈子有这么高兴过,提昂天回家就乐呵呵的。连自己家修园子都没工夫管了。呵呵,不说了,孩子们都饿了吧?快吃吧。”奶奶笑眯眯地说道。现在王伟奶奶的心情那可比蜜甜多了,儿子孙子都是贵族了,都有爵位了,而且孙子还要娶三个如花似玉的媳妇,一个赛一个的贤惠。老人家怎能不高兴呢!
一顿和和美美午餐,性情好,饭菜好,吃的当然好了!
“伟儿,今天回来一次什么时候走啊?”吃完饭以后母亲问道。
“明天参加完祭天以后,后天一早就要回去。”
“那你们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婚啊?”奶奶的话让三个女孩都羞红了脸。
“呵呵,听你们的就是了,我估计李将军也没多少时间呆在长安了,等父亲忙完这段时间,听他们的吧。”王伟看着三个女孩笑着说道。
“我父亲要去哪?”李艳茹听了王伟的话开始很害羞,可是马上反应过来问道。
“呃?这个是机密。嘿嘿。”王伟说漏了嘴,搪塞道。
“不行,快说我父亲要去哪?”李艳茹急了,这要是父亲等不及成婚就走那自己可怎么办啊?一直以来李艳茹都以为自己能够**生活,**的面对一切,可是现在一听父亲要离开长安却一下子慌了神,原来自己还只是一只小鸟啊,还是一直生活在父亲的羽翼下!真遇到事情了还是离不开父亲。
“这,这真不能说啊,这么说吧,估计半年以后为兄也要去,明白了么?”王伟不忍心李艳茹着急,变通的说道。
“这,…”李艳茹沉思了一会猛地抬起头来问道:“草原?”
“呵呵,差不多,可千万不要外传啊!这可是掉脑袋的事。”王伟嘱咐道。
“这,这可怎么办啊?”对于李世民准备征突厥的事,李艳茹还是清楚一点的,听王伟肯定的回答以后一下子慌了神。“不行,我要赶紧回家。”
李艳茹说完以后站起来就要走。
“呵呵,艳茹不要着急,没事的,刚才我是哄奶奶的,我估计我们这婚事最早也要到明年突厥之事结束以后了。”王伟赶紧来住李艳茹,走到一边小声的说道。
“啊?为什么啊?”
“呵呵,这最近一个月我父亲肯定会忙得脚不着地,而你父亲也绝对在长安待不了一个月了,以你父亲的性格会让你在他不在的时候成婚么?还是你以为你父亲会答应让为兄先和婉儿璇儿成婚?这都是不可能的!还有为兄估计最早在夏天最晚入冬一定也会出征的。虽然用不着为兄上战场,可是这么大的事不能去参与一下为兄也觉得是个遗憾!所以说我们的婚事最早也要到明年冬天打完突厥以后了。明白了么?再说我们现在都还小,你就不想再玩两年,就那么相当小媳妇?”
“你;你你,你气死我了!”开始的时候听王伟分析的头头是道的,可是没承想最后听了这么一句话,气的李艳茹脸都涨红了!
“呵呵;呵呵,开玩笑,开玩笑呢。”王伟赶紧求饶道。
“哼!不理你了。”李艳茹虽然让王伟气了一顿,可是也放下心来了,从新坐了回去。
………………………………
第三部 从军 第一百一十五章 论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一百一十五章论
贞观三年二月十二,易动土。
长安城内皇城,从正南门朱雀门外往东一直到东城门春明门整个贯穿了一半的长安城,十几米宽的街道两侧站满了人,用人山人海不足以形容其盛况!整个大街上人挨人,人挤人。天南地北,南腔北调,甚至还有一些高鼻子一看就不是汉人的外族人!
大街正中间留出了五六米宽的一条通道,两侧每隔三步就站着一位全副武装的府兵,神情严肃的面向人群,左手长矛,右手握刀。人群虽然拥挤,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会找不自在,去往那街道中间挤!据说一会皇上会带着众大臣们从中间通过呢!中间的街道那青石板上连一点灰星都没有,早上起来的时候府兵们用清水冲的干干净净的,那长三米宽一米的巨大石板上有的地方有些坑洼,大部分都磨得发亮了,承载了历史的脚步,也承载了无数人的脚步!同样见证了几百年的兴衰,沉浮!
申时中,皇城门中门大开。九九八十一响礼炮轰鸣(用的是简化版的**),从中门冲出两排骑士,边跑边喊:“皇上出巡,臣民跪接!”
朱雀门外的人群开始下跪,然后一直往前去蔓延,跪了一地,从朱雀门往东看全是人头!这么多人却是鸦雀无声!只有千牛卫的马蹄声和吆喝声远远的传来。
从朱雀门内慢慢行出两队六百名骑兵千牛卫,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声清脆又紧凑。随后李世民的八匹马的龙辇缓缓行出,辇车周围两侧各有一队精神抖擞的骑兵警惕的看着周围,那目光比手中的宝剑还要锐利!然后就是太子带领的百官随后而行,王伟搀着杜如晦和房玄龄一起走在李承乾身后。按说论地位和资历,王伟应该排在队伍的最后面,可是杜如晦坚持要来参加这个仪式,王伟就只能充当拐杖了!
“大人,您感觉怎么样啊?若是不行,可千万不能强撑着啊?”王伟这话都说了十来遍了,可是看着杜如晦那费劲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劝道。这可不是走个一步两步啊!从朱雀门到春明门要过四个里坊还有一个东市呢!
“是啊,克明兄,身体为重啊!”房玄龄听这俩嘀咕都听烦了!
“呵呵,玄龄,叔溢,你们不要再劝了,这盛事,老夫无论如何也要参与的,呵呵,这段时间一直照着叔溢的膳食吃,老夫觉得身体好多了。走吧。”杜如晦坚持道。
王伟无奈,只能继续搀扶着杜如晦缓步前行。周围人群中那一双双仰慕的眼神,让王伟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那么的超值!如此盛况让王伟也是心血沸腾,经过十多年的混乱之后,人民现在已经过上了稳定的日子,在身边这些贤臣名将们的带领下,大唐朝正朝着辉煌一步步的前进,而自己能够凭着只记得一些知识来起到一些助推的作用,看着人们能够享受自己的知识,王伟觉得这应该也是老天爷把自己送到唐朝的主要原因吧?在这个时空将更加强盛!炎黄子孙将成为正真的日不落大帝国!人民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王伟觉得身上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呵呵,这种感觉很好吧?呵呵,当年老夫和玄龄追随皇上南征北战,为的就是这个啊!名流千古也好,遗臭百年也罢,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俯仰天地!呵呵,老夫等人追随皇上为你们打下了江山,以后的江山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来管理,这江山会是传承万代还是昙花一现都要看一代代的年轻人,朝廷制度再好,也要人来做啊!”杜如晦那双仿佛能够看透人心的眼睛将王伟的神情清楚的看在眼里。并且对王伟示意了一下身前的太子,杜如晦也很不理解王伟为什么会对太子有那么深的成见,这是在暗示王伟不要和太子继续顶下去,因为太子早晚都会接班的。
“大人真知灼见,可是学生还是觉得制度更加重要!人的因素确实重要,有些人滥竽充数,有些人玩忽职守,有些人残暴贪腐,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些人呢?为什么不能够及时发现这些人呢?还是制度不完善!或者说有些人的权力太大了,也太多了!”
“哦?叔溢看来对这些问题也考虑过啊?继续说。”杜如晦还真没想到王伟会有这么一番话。
“是,大人。就说一个县吧。学生总觉得一个县的主政者也就是县令还要去断案,这一点学生就觉得何不合理。”
“哦?可是县令不断案,那么县令应该干什么?又有谁来断案呢?”房玄龄也被这俩人的谈话吸引了。差言问道。
“断案应该有专业的人来段,而且抓人的和断案的要分开,抓人的专门负责专人,判案的专职判案,而且还要有一个中间的督察机构负责监督,这样三方面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才会尽量避免冤假错案,而且也能够提高断案的效率。而且还要订立严格详细的抓捕,审判督查章程,让每一种案件都有一定的章程可依!像这种事绝对不能由一个人了说什么就是什么,就是圣人也会有自己的喜好,他不可能总是断的公正!”王伟根据自己了解的后世的公检法办公制度说道。
“恩,叔溢言之有理啊,若是正能够培养出这么多的专业人才当然能够更好,可是照叔溢所说,哪一个县里需要多少人来办案啊?这些人从哪里来?这需要多少俸禄啊?”房玄龄看问题的角度令王伟钦佩不已!
“这就是县令的等主政人员的工作了!县令因该是负责一个先的全面发展,农、商、工、学等等的发展。一句话:下辖民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钱花!”
“这么说吧,两位大人,现在发现了红薯还有玉米两种高产的农作物,等全面推开以后,一个人种植的农作物能够养活三个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年的的粮食产量能够三年吃的,那么他剩下的这些粮食干什么用呢?难道全都储存起来?以后就年年不用干活了?这不可能,所以就可以解放出来好多农民,那么这些农民干什么呢?现在咱们大唐朝有九成人在种地吧?也就是说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至少也要有三成的人不用从事农业生产,而只靠五六成的人种出来的粮食足以养活我们去全国的人民,那么这五六成的人就可以将自己多余的粮食卖出去,换来一些生活用品,也可以积蓄一些钱才或者是供孩子读书或者改善自己的生活。比如建所大房子,天天能够买起肉吃等等。”
“那剩下的一些人就可以专门从事非农业生产,什么事非农业生产呢?士、工、商、兵都是!以前这些人少就是因为若是种地的少了那么就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可是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