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奋斗-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如晦却道:“皇上,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臣已老朽,怕是不能长久为陛下鞍前马后了,不过叔溢等一批的青年才俊已经冒出来了。陛下知人善用,胸怀天下。我朝主明臣贤,必能蒸蒸日上,流传万代!”

    “可朕总是觉得离不开克明啊,”

    “皇上,不说臣了,臣也就这样了,还是说说红薯的是吧?还请陛下早多打算啊,不要误了明年的春耕大计啊!”杜如晦岔开话题道。房玄龄也有些默然,多年的老友已经病入膏肓了,确实难受。

    沉闷了一会,李恪个小屁孩在几个太监的簇拥下快步而来。

    “恪儿参见父皇,见过二位相爷!”

    “恩,恪儿不必多礼。”李世民道。

    “臣等参见蜀王殿下!”周围人等纷纷给李恪见礼。

    “恪儿让王卿给你解释一下今天之事!”李世民看了王伟一眼说道。

    “呃,是皇上!”王伟本来想避开李恪,看来是不成了,不过这李恪还有二十来年好日子的,不急!王伟赶紧来到李恪跟前如此这般解释一遍。

    “多谢王兄指点。”李恪拱手谢道。讲才智这李恪还真没的说,一会就明白什么事了。

    “王爷客气,臣愧不敢当!”说话的功夫司农寺卿也来了。一个胖胖的老头,身着紫色官服,看着挺和善的不过也是从三品的大员啊。清楚了情况以后也是满脸的激动。这可是他的正管啊,如若成功这老头怕是也要史上留名了!

    “蜀王李恪,司农寺卿卢青云,宣义郎王伟听旨!”李世民朗声道。旁边太监赶紧哪来纸笔。准备写圣旨。

    “臣在!”三人赶紧来到李世民身前跪倒在地。

    “今宣义郎王伟献上红薯储存之法,朕等深感有理,此时若成惠及万民,今着汝等三人全权负责此事!汝等当思及百姓不可懈怠!一应所需各部各州县要全力配合!功成之时朕自有重赏。以蜀王为主,卢卿王卿辅之。另擢升宣义郎王伟为通直郎,赐银鱼袋!钦赐!”升官了?王伟想到这还没当两天的七品官现在就是从六品下了?这可是连升四级啊!可是王伟不知道的是这还是因为他年轻,要不然就凭他一个主意就惠及万民,李世民都想给他个四品五品的!

    “臣接旨,谢主隆恩!”三人赶紧大礼拜谢!王伟本想谦虚推辞几句不过这现场的气氛不合适,也就没说什么。周围人可是个个眼带绿光看着王伟。这从六品下倒是没什么,在场的没一个在乎这从六品下的,都是有背景的大家都有自信很快也会升到六品何况里面还有好多的六品官,可这赐银鱼袋可是大大不同了,这说明是李世民的越级宠溺啊!戴着银鱼袋见到比自己官大三级的从六品上都可以不拜!而且这是简在帝心,以后提拔肯定快啊!

    “汝三人就在这尚书省同两位大人一起商讨出详细条陈来!立刻执行!以后王卿和恪儿以及卢卿就在这尚书房暂时办公,全力以赴做成此事!”李世民又吩咐道。

    “臣遵旨!请陛下安心,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不服圣恩!”卢老大人就是会说话啊。这王伟和李恪只是答应着。人家却是马屁拍的微妙啊!

    李恪拉着王伟说道:“久闻王兄大名,以后还望王兄以后多多指教,小王感激不尽!”

    “呵呵,小王爷客气了,臣愧不敢当,以后一起共事还望王爷多多关照!”

………………………………

第二部 尚书省听用 第二十六章算计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二十六章算计

    有李世民在场王伟有些放不开,其实也没什么可讨论的,就是收来红薯,一小部分切片晾干试着储存,绝大部分窖藏,以验证鲜红薯能否储藏!其实道理大家都知道了这萝卜白菜能储藏,这红薯肯定也可以,就是借这名目给李恪个功劳而已。主要还是现下红薯是稀缺物品,虽然高产但是没人种也是白搭,老百姓种粮食是为了一年的口粮,可不能存放又有什么用呢!既然稀缺那么自然就贵。而现今国库本就空虚,周边还有不安的因素,军需庞大,各处都有不同的灾情,尤其是山东之地,多已荒无人烟!拿不出太多的钱来去外藩购买红薯,国内基本没有种植的,只能去外藩买,这就来问题了,留不够明年的红薯种就不能更大面积的推广。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王伟悄声告诉李恪李恪转述的。其实也没什么,国库空虚,民间大族却殷实,可以放出风去,让豪族大户和商人储存红薯种局时或买或易皆可,只要有足够的种,明年就可大面积种植!老百姓看到益处自然就会大量种植的。而且这卢青云乃是八大家族之一范阳卢氏家族的,又是六部九卿之一从三品大员,与各大家族交从甚密,完全可以由他出面做各大家族的工作。王伟商人世家出身,王父交际广阔可以联系一下商界人士。

    具体条陈拟定以后,李世民和两位大人先后离去,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就剩下王伟李恪和卢青云还有刘玄易等人。临近午时了,卢青云要请客以表示对王伟的感激之情。王伟当然不会同意了,连连表示自己请,“得月楼就是自家的,卢大人就不要客气了!”这卢大人还是房玄龄的丈人叔呢!王伟当然要低调了。

    三人连刘玄意等几个帮手一起来到得月楼吃喝一顿,都是十几二十来岁的孩子和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能喝起什么劲来啊!再说李恪还不能喝酒呢,所以酒席匆匆而散,大家只吃了个半饱而已。大家回去各忙各的了。卢老头要回去与各大家族交涉,王伟也要回家和父亲商量,李恪屁事没有非要跟王伟一起回家,没办法只能带着这小屁孩回去了。

    一路上王伟老是摆弄自己的银鱼袋,想不到自己也是五品待遇了!这可是相当于后世的市长市委书记啊!有些感慨。李恪却一刻不停的问东问西就跟个好奇宝宝似的。王伟为了表示尊重也只能虚心回答。没想到这小屁孩和唐义识一样对数学还很有研究,不过比唐义识差得有些远,如果说唐义识是初一水平了那李恪也就相当于小学三年级。不过人家也有厉害之处,看王伟老是摆弄银鱼袋还特意拿出自己的紫金鱼袋和王伟比了一下,把个王伟郁闷得想吐血!

    家中还是吵吵嚷嚷的,酒席正热闹呢!王伟带着李恪来到后堂见过奶奶,就说是自己的一个小朋友,没敢和奶奶说是小王爷怕吓着奶奶。

    来到正房,父亲正在口若悬河的演讲,见王伟进来连忙又带着王伟见过各位叔伯掌柜的。王伟正想借此机会把红薯的事给这些商人们暗示一下,让他们自己觉得是无意识当中察觉出的商机。有时候他们自己感觉出来的商机要比别人告诉他们的效果好多了,也会更加上心。

    拉着李恪在主桌就做,李恪出宫时穿了一身便衣,大家只是觉得这小孩很有气度应该是贵家子弟。也就没在意,毕竟只是十来岁的孩子么!

    “贤侄,这几年变化可是这快啊,前几年老夫见贤侄时还是个孩子,现在已是从七品了,都可以当县太爷了啊!为兄要恭喜贤弟有此佳儿了!”父亲身边一位老者满是羡慕的说道。相貌堂堂,很是威严,一副成功人士的气派,据说比王家还有钱,乃是大盐商!赵大员外。

    “这位老人家说错了。”李恪放下筷子,看着这老者清脆的声音让人不忍反驳的说道。

    “哦?老夫何处说错了啊?”赵员外不以为意,乐呵呵的问道,脸上也看不出什么不快,还以为只是孩子戏言而已。

    “叔溢兄现在不是从七品的宣义郎了!”

    “啊?我儿出了何事?”父亲一听不是宣义郎了,还以为王伟被免官了!瞪着眼睛看着王伟问道。所有人也都停下筷子或放下酒杯,全场一片寂静。

    “呃,没出什么事啊。”王伟一下没反应过来。李恪看到这效果有点傻眼赶紧说道:“伯父误会了,叔溢兄现在不是宣义郎而是从六品的通直郎了!”

    “啊?!”“呃,?”“嘶?”李恪这小屁孩太坏了,说话说半截,还真是惊奇了蛙声一片啊!

    “我儿,这是怎么回事啊?”王父也顾不得什么仪表了,筷子都掉地上也不管了,盯着王伟,想从儿子这得到答案。

    “这,还是你说吧。”王伟扯过李恪,意思很明显即然是你惹的祸你就要来解决。

    李恪毫不在意的说道:“伯父,今天叔溢兄献策有功,刚被皇上钦赐通直郎,并赐银鱼袋!恩赏有加啊!”

    “这孩子说笑了,呵呵,银鱼袋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一个从六品官员怎么会赐银鱼袋呢!”赵大员外满脸微笑的说道。心说还以为王家孩子真是从六品的通直郎了呢,原来是小孩子胡说八道啊!开什么玩笑从六品会赐银鱼袋?

    李恪小孩子心性又是个小王爷怎么受得了激将呢,憋得满脸通红,又没法解释,这是特别恩宠没有规矩的。小屁孩也聪明,转头就把王伟的银鱼袋给举了起来。

    “你看这是什么?”小脸笑开了花,为能找到证明自己的话的证据而高兴,斜视着赵员外。一副挑衅的样子。

    “好了,别闹了,赵伯伯,这孩子小,还是小孩心性,你别和特一般见识啊。不过今天皇上确实赐我银鱼袋。”看到赵员外有些傻眼,王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是父亲的朋友么!先是说了一下李恪,不过最后还是证明了李恪的话。

    “哦,这么说贤侄真是六品大员了?”六品说不上什么大员,不过在这些商人眼里可就是高官了。毕竟是可以做中县令(中等县的县长,唐朝的县分上中下三等)了。

    “都是蒙皇上恩宠,小侄无才无德惭愧的很啊!”王伟表情很是生动,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跟前还有个小王爷,不得不如此啊!

    “这,这是一日四升啊!看来贤侄深得帝心啊!”赵员外嘴有点抽抽。都快流出哈喇子了。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本来是庆贺王家小子做官了,结果这三天的流水席喝到一半就有升官了而且是连升四级啊!其实从贞观初年到现在,连升三四级的不乏其人,毕竟经过了几十年的动乱,又有玄武门之变后的清洗,官吏缺乏,只要是有本事得到赏识的人升官是很快的。不要说连升三四级,有时从布衣直接就授三品大员!但是王伟不同既年轻又没有名气以前还傻傻的,这一转眼就是从六品了,实在是让大家有点不好接受啊!

    “这有什么,要不是叔溢兄年轻,皇上直接就给个正五品别人也没话说!”李恪骄傲地道。就跟说的是他自己一样,得意洋洋的。

    “啊,我儿这是又立什么功劳了啊?怎会有如此恩宠呢?”父亲惊讶地问道。在他想来《流民之制》给个从七品已经是意外的惊喜了,这要什么功劳一下子从从七品下提升到从六品下啊!

    “这,孩儿只是一个意外的主意被皇上采纳了而已,没什么大功劳!”王伟就等着他们问这话呢,问了他才好隐晦的提醒他们回去储存红薯种。果不其然赵员外问道:“贤侄出了什么主意啊?”

    “就是和皇上说红薯种可以储存的。其实也没什么,大家想想也能想到,就先储存萝卜白菜一样挖个大地窖子储存就可以了。切成片晾干了也能像干木耳一样储存的。”故意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