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科医师-第9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涛院士打了鸡血一样回到科室,他又开始着手安排第二批病人进院移植了。
这一次,他准备移植的病人数量增加了一倍多,72个人。
刘牧樵接到孙涛的电话,孙涛说,“刘牧樵,不知道潘涛哪来的信心,这老家伙竟然限定我,在3个月内满足他300张床位的要求。你说,他是不是有些飘啊。”
第1637章 名声大振
安泰医院的血液科异军突起,基本上属于突然之间名声大作。
医院给血液科的240张床位住得满满的,孙涛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没能凑齐300张病床,最后只好在德欣医院搞到110张床位。
一个科室分布在两个医院,加起来350张病床。
潘涛总共已经治愈了173个白血病病人,特别是里面大多都是难治性白血病,M4、M6的病人都有好十几个。
几乎是100%成功。
1例除外。
有1例病人属于临终期进来的,卡式评估只有9分,还没来得及治疗就没了,就是来的当天晚上,病人心跳突然就停了。
其他的,经过了移植的,都成功产生了新的细胞。
神经精神中心大楼的中心实验室,7号实验室每天忙碌得很,32个实验室工作人员三班倒,他们每天要产出10人份的骨髓干细胞,这个任务很重。
细胞培养很不容易。
在人体内,细胞繁殖是有免疫系统保驾护航的,而体外繁殖就没有这个保障了,任何一种微生物感染都会导致培养失败。
本来,微生物分为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对人体来说,很多种微生物对人体并没有危害。
譬如普通的大肠杆菌,乳酸菌,等等,它们不但对人体无害,反而有益。
但是,这些无害的微生物,对体外繁殖的细胞却是致命的。
因此,7号实验室,现在是升级成了P4实验室了,绝对的洁净。
没有办法,32个工作人员,没有周末休息,三班倒,每天8小时,非常紧张。
安泰医院的血液科根本不愁病源,他们限定每天做10个移植。
这是目前的最高产量,一个7号实验室不够,刘牧樵安排人在抢修19号实验室。
要达到P4水平,很多地方需要改造,没有半年完不成任务。
刘牧樵有些哭笑不得,他本来是医生,现在他变成了“药”,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效非常好的药。
并且是,他这种药除了他自己,别人无法替代,这就令人尴尬了。
过去有唐僧肉吃了长生不老,今有刘牧樵的血能起死回生,刘牧樵自己都苦笑不已。
他自己成了药品。
他给自己下了一个指标,一年只能献两次的骨髓,但后来一看,人家潘涛院士拉开架势,广告都不要做,这消息飞快地传遍了全国——全世界,这还得了?
预约的电话24小时不停。
“一天最多只能接收10个病人!”
潘涛院士开始苦恼,一天10份骨髓移植的干细胞不好弄呀,开足马力培养,不能出次品,也很难满足10份骨髓干细胞。
“刘牧樵啊,要是你出高价,一年能弄到3份……4份,我就不追着你跑了。”
潘涛院士算了一下,要是每年有4份骨髓——3份是起码,他手上就会比较宽裕,治疗白血病就基本上能够敞开治。
当然,这个所谓的敞开治疗,是在这350张床位的基本盘子上运作。
潘院士他最多也只能经营350张床位了,一个70岁的老人,拼命这种口号是不能喊的,很容易兑现。
刘牧樵想哭。
看着潘涛院士哀求的眼神,他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
我刘牧樵是医生,不是药啊!
我拿自己的骨髓治病,听起来十分的伟大,但是,我也不能太无私了吧!
这虽然也不是什么不好听的事,帮别人治病,积德啊。
问题是,我刘牧樵是名医,是差不多是全科医师了,我做的事是治病救人,我可以去发明药,可以去用昂贵的药材去配制药,但是,拿自己做药,这……刘牧樵觉得哪里不对劲。
“老潘啊,这骨髓真的不好弄啊,一年给你两个标准单位,已经够有意思了。”
刘牧樵认真地对潘涛院士说。
“我知道,刘牧樵。不过,你既然掌握了这样一个宝贵级的人,可以出高价呀,我跟你说,一个人一年献骨髓,6次是完全没问题的,甚至可以献12次,对身体没有任何危害。”
“12次?”刘牧樵不禁打了个冷噤。
献骨髓与献血不同,献骨髓之前要打刺激骨髓生长的因子,浑身会有些疼痛,这种痛不是一种好的感受。一年献一两次,确实没问题,但是,每个月献,这就是负担了。
刘牧樵摇了摇头,说:“老潘,呃,潘老,你就没有办法让骨髓细胞扩大繁殖吗?”
“不行的,细胞繁殖,在体外是有代数的,不能无限繁殖下去,大约繁殖了100左右代就不能再繁殖了。”
1个细胞繁殖100代,要提高产量有两个办法,一是基数大一些,但更关键的是,要是提高繁殖的代数呢?
这个数学问题很明显,提高一代的繁殖能力,所产生的细胞数量是倍数关系。
但是,现在的科技还没有提升的办法。
“你要想办法,提高繁殖代数,别老望着我,我真的没有办法给你太多的骨髓。”
“4个也行。”
刘牧樵摇头,“4个不行。”
“你可以拿高价买呀,我又不是要你刘牧樵的骨髓!”老潘急了,他太渴望得到多一些的骨髓。
刘牧樵真的要哭了,不是我的骨髓,是你的?
我刘牧樵大名鼎鼎,是著名的医生,并且都快成全科医师了,我现在突然变成了一种药。
老潘接着说:“刘牧樵,哪怕给人家1000万一年只值得啊!”
1000万卖骨髓,我刘牧樵用得着吗?
潘老又说:“你知道吗,1个白血病人,治疗费用,我们算最便宜了,平均50万一个,我一年治疗5000个,不算多吧?也是25亿的收入。拿1千万给人家,其实很划得来。”
1000万?
你赚25亿,给人家1000万,这才是真正的暴利。
刘牧樵冷冷地说:“给人家,为什么不是1个亿呢?或者,10个亿?”
潘老喉咙卡住了,他感觉1000万是很大一个数字了,他老潘在津城一院时,一年的收入才180万,加上各种各样的奖,他到现在也只存了3000万。
人家卖骨髓一年1000万够可以了,又不需要干别的事,你给人家1亿?太多了,我潘涛院士,到现在还没有1个亿。
第1638章 小目标
刘牧樵最终还是没有答应潘涛增加骨髓供给量,他说,搞不到,两个基数已经够多了,你老潘也不要太勤快,一年顶多做3000到5000个病人,我可没指望你给医院创收太多。
你一个科室赚25个亿?
刘牧樵斜着眼睛看着潘涛院士。
“呃,25个亿多吗?”
老潘搞学术出手,对经济这一块的理解比较有限,他在津城一院,那是属于很大的医院,一年150亿,所以他觉得25亿也不多。
他在津城的血液科,贡献的收入是7、8亿,那里做移植的病人,平均费用是100万左右。
安泰医院便宜近一半,主要是可以快速出院,不需要用移植排异反应的药物。
他在津城一年治疗3、4千病人,其中做骨髓移植的大约是1000病人。所以,他简单一算,在安泰医院做25亿,应该不是大问题。
25亿营业额的医院,一个地区都很难有一所这样的一样,能达到这个收入的医院,应该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级市的第一医院。
安泰医院过去都达不到这个收入。
潘院士的算盘没有算错,其实,安泰医院血液科,随随便便都可以做到这个数字,真要是为了创收,做到50亿都不是难事。
刘牧樵心里这道坎过不了,他愿意做名医,不愿意做药品,自己是一味药,那太丢人了。
当然,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丢人了。
由于刘牧樵只答应每年提供两份骨髓,潘涛院士调整了目标,他提出来,只接受难治性的白血病。
所谓难治性白血病,就是一两个标准化疗之后还不能控制的,或者是反复复发的,这就叫难治性白血病。
肿瘤,不管是那种癌症,就怕反复,一旦出现反复,治愈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了。
白血病治疗,m3型是比较好治的,通过化疗就有可能痊愈,而m4、m6型治疗就比较困难了,一般都要进行骨髓移植。
潘院士做出的这个决定,刘牧樵也很赞成,容易治疗的,可以到别的医院治,安泰医院专治难度较大的白血病人。
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血液科就好操作了,他们专门预约那些难治性的白血病病人。
做医院,不算经济账是不可能的,现在还没有哪家医院是靠国家拨款,都是自负盈亏的,要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想都不要想。
现在民众的愿望是希望免费医疗,但是可能么?
假如实行免费医疗,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医疗质量肯定会大幅下降,仪器设备就会很陈旧,高尖技术很难用于临床,医疗服务质量也会变差,治病的效率会大幅降低。
又要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又要全民免费医疗,其实只存在于梦想之中。很多免费医疗的国家,医疗费用的开支都在gd的10以上。
要是我们国家财政拿出gd的10的钱做免费医疗试试,用不了几年,我们就又回到了解放前。
刘牧樵是院长,他当然要算经济账。
他越算越兴奋。
他算了一下,血液科一年收治5000左右的难治性白血病人,社会效益不用讲,那是十分巨大,等于是救活5000个必死的人,哪里去找这样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难治性白血病人的医疗费用,不说100万,70万算是良心价了,在其他医院100万还可能人财两空。
就算是平均70万,一年35亿的营收,什么概念?一个县域财政收入的总和!
刘牧樵又算了一下全院,不算德欣医院,光是安泰医院,明年达200亿,应该没有大的悬念。
全国的各类医院,营业收入上200亿的,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和特别发达的副部级城市。
200亿的医院,不超过20家。
安泰医院有望进入200亿俱乐部。
营业收入不是一个小问题,业绩是品牌的第一要素,你医院没有很高的营业额,哪来的品牌?
刘牧樵要打造世界级别的医院,如果在国内还不能进第一梯队,那还谈什么国际型医院?
“老潘,我考虑好了,你要3个单位的骨髓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有一个要求,你的营业额要做到30亿……有一个前提,费用不能高,还要比普通医院费用低30左右。你能做到吗?”
老潘一听刘牧樵突然增加了一个单位骨髓,他哪里还会反对?大声说:“40亿也行!”
要做到40亿,办法是有,国内,便宜30的费用可以,也应该。但是,国外的病人,为什么要优惠?
为他们提供了服务就已经很不错了,特别是哪些对我们不友好的国家,加倍收钱又有什么不可以?
退一步说,就按照他们国内的收费标准,治疗一个白血病,在发达国家普遍是3、5百万,我收你200万,你能有意见吗?
潘院士的脑子很好使,就这么定下来了。
专治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