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科医师-第8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开的速度很快。
    虽然快,但是很从容。
    就在刘牧樵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奔驰的时候,京城的某个会议室里,在开一个重要的会议。
    “各位,接到通知,开一个紧急会议,你们是局里挑选的最可靠的人,马上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
    ……
    深城,口岸,一个头戴绅士帽的老人把护照递过去。
    “稍等。”
    “有问题吗?”
    “请你到这边来。”
    一个60岁的老头被带进了保安室。
    他一口沈城口音,几天前,他就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为了安全起见,他先到了深城。
    没想到一露面就被抓了,他一点也没有反抗的意思,这一切,他完全出乎意料。
    他是张叔的人。
    当年张叔找到他,他自以为很明智,第一时间投靠了张叔。
    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很英明,投靠张叔十几年,他青云直上,从建设局的一个科长做到了沈城的一个区的主官。
    没想到,风云突变,本来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突然之间,一切都戛然而止。
    ……


第1400章 别飘啊
    刘牧樵和彭珊还是坐自己的宾利车。
    叶林他们则进入了秘密渠道,他们的目的地是京城。
    部里有人要接见叶林。
    临走前,刘牧樵作为朋友,似乎在无意中说了几句有哲理的话,他说,人,要定好位,不该飘的时候千万别飘,否则就可能浑身碎骨。
    叶林听懂了。
    叶林和老赵他们分开了。
    他作为重要公务人员登上了某个航班,就连航空公司的电脑上也查不到他的任何资料。
    他拿出手机看了看。
    已经关机21天了。
    ……
    老赵和谢绍军等4位则是乘坐最简单的交通工具,绿皮火车,回家,他们同坐一个软包。
    他们准备在绿皮车内待上两天两夜。
    ……
    花市白云机场。
    一对老年夫妇来到安检处,顺利通过了查验,然后朝7号登机口走去。
    在经过卫生间的时候,两个穿制服的人,一左一右上来了。
    “马先生,请了。”
    “你们……搞错了!我不姓马!”
    干警冷冰冰地说:“姓不姓马不重要,跟我们走才重要。”
    老人崩溃了。
    他正准备往嘴里塞一颗药丸的时候,干警及时制止了。
    “我都说,只别给我苦吃就行。”
    老人,其实并不老,只有45岁。
    他姓马,江湖上有名的马哥。
    他用昌运斌的名字已经有几年了,出出进进国门,从来没有失过手。没想到,最后一次使用,失手了。
    昌运斌是张叔在沈城收的马仔,这人非常的精明,他的前任就是原先沈城地产大佬。
    他叛变了。
    他的叛变,成就了张叔。
    马哥在沈城出道才十年多一点,他是前任的贴身保镖兼秘书,因为他知道前任太多的秘密,很快就被张叔收买了。
    张叔没有亏待他。
    张叔给了他一个非常有油水的职务,并且给他相当大的股份,他的地位非常接近张叔。
    在江湖上见识过恩怨,特别是制造过恩怨的人,都会给自己留后手。
    马哥悄悄在国外置业,用的名字就是昌运斌。
    他在国外有几十个亿的投资,回报也相当丰厚。
    并且,昌运斌这个人,已经是外国人了,他已经加入了加国籍。
    这次,有点风声他就在做准备。
    但是,他们高估了自己。他始终认为,张叔有能力摆平。
    事实上,张叔也差一点就摆平了。
    他们逮住了谢绍军,又从谢绍军嘴里得到了叶林的住所,可惜,枪手赶到那里,叶林刚好离开。
    他们又准备了另一套方案,引诱叶林来营救谢绍军,谁知,他们的计划设计中没有把刘牧樵算进去,最后,谢绍军成功脱逃。
    完了!
    真的完了!
    马哥明白,做外国人的梦破灭了,就连做人的梦都要破灭了。
    他手里是有血债的。
    他是张叔手里的一条猎犬。
    就在他落网的同时,一条更大的鱼也落网了。
    张叔集团的二号人物在一个偏远小县城的别墅里缉拿归案。
    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是怎么被发现的。
    他在小县城用别人的名字买的房,就连他家里人也不知道这件事,公司里更加没有人知道,他的上司张叔也不知道。
    可以说,他躲在小县城,根本不可能被知道。
    但是事实上,他被带走了,被关进了警局。
    他实在是想不通哪里出了问题。
    他也确实没有出问题。
    神探真的有这么厉害?
    在囚车里,他还在找自己的漏洞,但是,他根本找不到哪里有漏洞。
    像他这样被抓的人,还有很多。
    森林地产小半的管理层都进了警局。
    宋总愣愣地听着汇报。
    他怎么也不相信,自己手下会有这么多人牵涉到了严重的刑事案件中。
    张叔呢?
    每次遇到困难,宋总就会想起张叔。
    可是,这一次出事的就是张叔本人。
    谁救得了他?
    他必须营救。
    张叔帮他解决了很多问题,现在,他得帮张叔解决难题。
    张叔的难题也许是性命攸关的难题,他明知道不应该介入,但是,他还是要营救。
    他拨通了一个电话,请这个人出马。
    “不清楚,我可以问问。”回答的人确实不清楚案件。
    他又拨通另一个电话。
    回答如出一辙。
    几个重要人物都不知道这事。
    宋总心中燃起了希望。
    既然他们都不知道,那就说明这个案件是低层次的人在做。
    张叔已经失踪3、4个星期了。
    宋总也不知道他去了那儿。
    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月前,一个普通的董事会议上,张叔说了一句,“我准备休养一段时间。”
    “到哪里?”宋总当时很随意问了一句。
    “夏威岛。”张叔的回答似乎也很随意,现在想来,这句话是敷衍。
    他到底哪去了,宋总也搞不清。
    宋总为张叔的事烦恼透了,他都不记得打了多少电话了,其中应该可以救张叔命的人至少有5个之多。
    可是,回来的信息很糟糕。
    这些人,竟然没有搞清楚是谁在住持这件事。
    那个号称神探的叶林也不知去向。
    此时,叶林就住在京城的一个普通的宾馆里,他见到了他想见的人,部里的一位重要人物。
    “你有把握?”
    “有的。”
    “证据都齐全了?”
    “是的。”
    “你要想清楚,没有百分之百把握,我们就不能动。”
    “领导,你放心,我百分之百有把握。”
    “喔,那行,我就考虑收网了。你提供的线索,我完全相信,所以,我担心打草惊蛇,就没有派人去监视。”
    “线索绝对可靠。”
    “好,我通知收网。叶林,来部里,主管刑侦。”
    “谢谢领导厚爱。”
    “这件案子结束后,你就来部里报到。”
    “可是,领导,我还是希望在基层锻炼一段时间。”
    “扯蛋!”
    “希望您理解。”
    “理解?你开什么玩笑?”
    “不是开玩笑,我真的想在基层锻炼。”
    “你还需要锻炼吗?我自认为很厉害,在部里,我已经是21年了,但是,我和你比,差远了。你还需要锻炼?”
    “不,您一定要理解我,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缺陷。现在,我在清江市有时候会有些灵感,但是,到了部里,我担心,到处都是人才,我反而放不开手脚,灵感不来了,会辜负您的厚爱。”


第1401章 张叔的藏身之处
    在西南的一个边陲小镇,一条小桥,连接着中缅两国的边民。
    这里不是口岸,没有正式的海关,一座小桥,仅仅是为了方便小镇与对面村子的联系。
    这里没有重要公路,更不是交通枢纽,在桥梁上,只安排了两个岗哨。
    岗哨有时候也形同虚设,因为,人来人往,一天也没有多少人,并且看多了,互相之间都认识,阿猫阿狗的都能叫得出名字。
    关键是,这里交通不发达,外面的人不会来这里。
    同样,对面更是一个交通不发达的地方,过了边界,对面就面临大山,交通工具只有一种摩托车。
    没有人会选择这里越过边界的。
    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人。
    这个地方太不显眼了,它和几万个边界小镇一样,毫无越界的意义。
    你过去了,也得回来,那边绝对不是一个出逃的路线。
    恰恰,在这个镇上,就有这样一个人,已经在这里呆了近一个月了,他几乎每天从这个桥上来回。
    他是一个收购山珍的小商贩。
    生意很小。
    样子也是一个很没钱的人,抽的烟也是很普通的红塔山。
    守桥的人都懒得接他的烟。
    这个人大约是40多岁,每天早上会到对岸小镇上收购半篓干蘑菇和干竹笋,上午11点半一定会回来。
    他在这里呆了近1个月了,几乎天天是这样。
    他就住在河边的私家客栈里。
    镇上的人几乎都认识他。
    都叫他周叔。
    小镇不大,全部人口也不到800人。
    周叔还带着一个人,人家都叫她周嫂,她不漂亮,和周叔一样,都是普通的生意人。
    她还有点儿肥。
    周嫂有时候也会过河那边的。
    这一天,周叔突然多了一辆二手的雅马哈摩托车,很旧,很脏,很多地方都是黑色的机油。
    这种车,太多了,太常见了,几乎家家都有。
    这里,开车的很少,即使有小车,也是二手破旧车为主,破破烂烂,一些没有合法牌照的车,在这里也能见到。
    这里很少有流窜犯人。
    周叔这种人都很久没有见过了。
    现在,周叔已经完全融合到这里的人群中。
    他每天上午赶集,下午会在街边和别人看棋,或者下棋,晚上就在门口吹吹葫芦丝。
    都说老周是一个好人,一个有趣的人。
    要是周叔多读一点书就好了,他虽然有趣,但看得出来,他并不是知识分子,只是一个老实商人而已。
    他自己说的,只读了初中。周嫂读书更少,小学毕业。
    但是,周叔多才多艺那是确实的。
    下象棋,他在小镇几乎没有对手,并且棋品很好,几乎每个下棋的人都在他这里赢过棋。
    他的葫芦丝吹得很好,和本地的几个葫芦丝高手有得一比。
    周嫂也是名人,她做得一手好菜,附近邻居很多人尝过。
    周叔和周嫂用的是老人机,很少看到他们打电话和接电话。
    他们似乎孤独,但又不孤独,整天,很多人都喜欢和他们聊天。
    周叔和周嫂一口的京城口音。
    这一天,守桥的岗哨换成了两个新人。
    不过,没人会在意,因为,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
    但是,有人有些紧张。
    周叔对桥上的岗哨很敏感,一个月来,他是第一次看到换岗。
    虽然他也知道,换岗哨是很正常的事,但他还是有些紧张。
    最近的风声越来越紧,他不得不小心。
    他试着骑着摩托车转了几圈,最后停在桥头。
    “新来的?”
    “嗯。”
    “哪里人?”
    “河西的。”
    “河西省什么地方的?”
    “船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