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科医师-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两个,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两百张床位,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满满的。
    这两个科室,经济效益是非常好的,因为,成本很低,而收费比较高,纯利润是其他科室无法比拟的。
    最近,有不少的老外来求医,邹庆祥的一百张床位,有30几个是老外住着。
    刘牧樵带着他们转了一圈。
    “邹哥,注意多请内科医生会诊,你注意到没,很少有帕金森病的老人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基础病的处理,你们要纳入常规。充分发挥专科医生的作用,你们自己虽然要懂得,但还是要尊重专科医生的意见。”
    刘牧樵看了第15床之后,对邹庆祥等人说。
    很多内科医生,特别是那些不是很规范的医院,都喜欢一个人独揽了,什么病他都开药。
    譬如现在邹庆祥,他就既看神经内科,又开高血压的药,还开糖尿病的药,一个人做了几个专科的医生。
    刘牧樵是多专业的,那是没办法,是系统给了他这么多的技能。
    而其他医生,最好是专业化。
    刘牧樵这是在批评邹庆祥。
    15床病人是一个典型的帕金森病人,准备做手术,他还合并了高血压病,血压170110mmHg,邹庆祥给他开了抗高血压的药。现在的血压还很高,160100。还有,这个病人血糖也高,12毫摩尔每升。
    邹庆祥仅仅给他二甲双胍每天两次,每次一粒。
    这是很不正规的。
    “今后,我们是朝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能只‘会’,还要‘精’,懂吗?”刘牧樵说。
    “好的。不过,老大,内科也有问题,会诊很不积极,我们下了会诊单,半天也没有人过来。”邹庆祥也是有苦衷的。
    “嗯,内科,没有一个好的管理者,这也是很实在的问题。我也不是批评你,只是提个醒。”
    接着,看到了16床。
    16床是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本来就有肢体的瘫痪,加上帕金森抖得很厉害,现在基本上生活都不能自理了。
    “这个病人,由于过去有脑溢血,他的丘脑底核就和正常有不同,你们要认真阅读核磁共振片,别放置偏了。”刘牧樵提醒邹庆祥。
    17床是一个老外。
    安曼来的,一个很有钱的人。
    刘牧樵能讲安曼语,两人交流了一会,刘牧樵笑了。
    这人是一个大老板,希望捐资在这里建立一个帕金森病治疗中心,问刘牧樵同不同意。
    傻子就不同意。
    他准备捐资1亿美金。
    不过,刘牧樵也头痛。
    他头痛的原因是,这个中心建在哪里好呢?
    1亿美金,在院内用,是一笔很大的钱,但是,院内再也没有空地盘了。要是用在院外,1亿美金就不算大钱了,搞一个拆迁、征地,1亿美金就所剩无几。
    不过,不管怎么说,人家愿意投资,哪有不接受的道理?
    “要!你的手术,我亲自做,保证效果达到100%。”
    刘牧樵一高兴,答应了亲自做手术。
    帕金森病手术,刘牧樵至少有三个月没有做了,有些技能,很久不用,心里有些难受。
    技痒,就是这个意思。
    邹庆祥见刘牧樵亲自手术,高兴地说:“干脆,你多做几个,刚才的16床,也请你。”
    刘牧樵点头说:“行。你很久没有帮我做助手了,今天,你再做一回助手。”
    邹庆祥笑着说:“好啊。我很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候,我们,没天没夜做穿刺,谁知道,会搞出现在这个大名堂。”
    查完房,又做了些准备,刘牧樵带着邹庆祥开始了手术。
    安曼的那个病人第一个做,等他醒过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完全变了,变得都不敢相信了。
    他的手不抖了,讲话也利索了,走路再一步往前冲了。
    一切都变得不可思议的美妙。
    这位老人,10年前就发了病,前些年用药物控制,最近几年用药物效果很不好,生活都难以自理。
    他到处寻医,有人建议他去欧洲做根治术,但一检查,他的基础病太多,被那边的医生拒绝了。
    一个月前,他听人说安泰医院很厉害,有基础病并不妨碍帕金森病的治疗,于是打电话过来咨询。
    这病,对他来说太痛苦了。
    在家里的时候,他就暗暗下决心,哪里治好了他的病,他就捐1亿建立帕金森病治疗中心。
    现在,他的手术做了,身上所有的帕金森病症状全部消失了,一高兴,他对刘牧樵说:“我追加1亿美金。”
    嚯!
    刘牧樵咧嘴笑了。
    追加1亿美元,事情就好办了,建立一个帕金森病治疗中心,并不需要太大的地盘,马路对面就有一块地,买下来,建立一个500张床位的帕金森病治疗中心,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计划。


第1023章 开国际学术年会
    刘牧樵和往常一样,忙碌了一天,终于有时间休息一会。
    现在是晚上9点。
    这个点,还算比较早,也比较正常。
    他刚才在呼吸内科待了近半个小时。
    胡伯龙在这里处理一场纠纷,请刘牧樵过去帮忙看看能不能有所帮助。
    搞医疗纠纷,第一阶段就是讲理。
    各讲各的理。
    每一场辩论,都是唇枪舌剑,看谁说得过谁。
    这一次,呼吸内科的纠纷,胡伯龙总感觉有些理亏,秦科长也有些哑口无言。
    病人是肺心病进来的,有感染,呼吸内科给了大量的抗生素,没有明显效果,昨晚,病人一口气不来,死了。
    这就不好交差了。
    家属说,你医生最少也应该能够预见病情吧,连思想准备都没有,说死了就死了。
    医院得给一个答复,一个满意的答复。
    患者的家属所说是有道理的。
    普通人不能预见生死,你们医院应该有个预见啊,难道病人就要死了你也不能预测到?
    那你还是医院?还是名院?还是国际上的名医院?
    真不知道你们是怎样把外国人忽悠来的。
    而作为医院,从专业上来说,99%的病人是能够预见生死的,病危的,会发给病危通知书。
    但是,还有1%,极少数病人的死亡来的极为突然,即使再有经验的医生,也很难预测到病人会突然死亡。
    医学上,病人突然死亡的病因有几十种,其中心源性的最多见。心脏骤停,几分钟的事。
    患者家属觉得冤。
    医院也觉得冤。
    纠纷是闹起来了,一场大辩论就这么开始了。
    胡伯龙是外科出身,对呼吸科比较生疏,秦科长也不是呼吸内科医生,辩论的时候,略显下风。
    于是把刘牧樵请了过来。
    可是,刘牧樵也是外行,只是努力安抚了一下患者家属。
    “这种情况,是谁也不想见到的。在医学上讲,我们医院也没发现在那里有错,而你们认为医院有错,这样吧,我们双方讲的都不作数,还是请第三方来做结论。现在鉴定医疗事故的部门是医学会。你们提出申请,进行事故鉴定。”刘牧樵不急不缓说。
    “鉴定,要不要尸体解剖?”家属问。
    “要的。”刘牧樵点头。
    “那我们不鉴定。还要把尸体解剖,谁接受得了?”家属说。
    这也是实情。
    可是,不做尸体解剖,又怎么鉴定?
    医学会必须有依据啊,必须有科学数据啊,要科学分析死因,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尸体解剖。
    病人家属拒绝,他们也有权拒绝。
    事情就这么僵持。
    刘牧樵没有久待,处理纠纷,不是他的特长。
    再说,这种纠纷也不是无理取闹,人家这样理解你不能说错了。
    刘牧樵走了,一天的忙碌结束了,至于那个纠纷,是胡伯龙他们的事,刘牧樵并没有义务。
    在办公室呆了一会。
    姜薇似乎是刚刚洗了澡,过来给刘牧樵沏了一杯茶。
    “姜薇,明天我要去湘雅医院参加年会,心里有些忐忑。”刘牧樵喝了一口茶。
    “这有什么紧张的?你都已经是世界级别的专家了,他湘雅医院虽然人才济济,但是,能超过你的人,并不那么好找。”姜薇微微笑着。
    “上次去齐鲁医院和华西医院也有类似的感觉。湘雅,就更加紧张。人家是国内的顶级医院和医学院。”
    刘牧樵面前摆着一本《百年湘雅》的彩色书。
    封面就是100年前的建筑物,现如今还显得那样的高大巍峨。
    据说,这栋红色房子,连砌房子的砖头,都是从大洋彼岸用轮船运过来的,100年了,连维修都很少,只是木质地板换了两次,增加了一些厕所,还有,就是电梯换了两次。
    最近做维修,这栋建筑下,竟然发现了一个“密室”,这是几代人都不知道的一件奇特事。
    湘雅人都知道,这栋红楼下,有两层地下室。
    由于启用新住院大楼,这栋红楼也将改变身份,成为历史文物,在正式封闭之前,准备做一次全面体检,工作人员偶然发现了,大楼下竟然还有一层巨大的密室。
    不过,密室里有些什么,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并且,在密室发现的第七天,密室再次密封,并且这次的密封材料是铁水——生铁水。
    社会上有很多传说。
    刘牧樵一个也不信。
    明天,刘牧樵受邀参加神经学会年会。
    这是一个国际性质的大型年会。
    几十年来,湘雅神经科,包括神经内外科驰名中外,到现在,他们都是七年制临床医学教材的主编单位。
    而精神科,则是湘雅二院的优势学科。
    两院优势互补,神经精神学科在国际上也是很有声望的。
    刘牧樵有一个主题报告,《卒中的微创和中药治疗》。
    这是一个重要报告。
    安排在大会的黄金时段,第一天的上午9点。
    刘牧樵准备带赵一霖出席。
    后来邹庆祥知道了,嚷嚷着,也要去参加。
    刘牧樵没有理由拒绝邹庆祥,论文还是他起草的。
    现在,论文上还署着他的名字。
    姜薇进了刘牧樵的休息室,她得帮他准备行李,换洗的衣裤,都是姜薇帮他整理好,刘牧樵出差时,打开皮箱,需要的东西她都会准备好的。
    “你是不是把苏雅娟也带过去?”姜薇提议。
    “她?”
    “她是湘雅毕业的,认识的人多。”姜薇再次提醒。
    刘牧樵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我问问她。”
    姜薇说:“我跟她说吧。”
    刘牧樵没有再说什么。
    他想,带苏雅娟出去走走也好,她每天忙忙碌碌,那里也没去,埋头在临床上,够辛苦的。
    第二天,晚上7点的飞机按时起飞。
    整个头等舱全部是他们的人,由刘牧樵工作室出钱,都坐头等舱。
    邹庆祥很懂味,和苏雅娟换了一个座位,让她和刘牧樵坐在一起,他挨着赵一霖坐下。
    “你们湘雅的教授,最有名气的都有哪些啊。”刘牧樵问。
    “噢,那就太多了。现在的主力教授,就是说,给我们上课的教授,我知道的就有十几名,他们在国内、国际都拿过奖的,或者做了学会的主委、副主委。除了他们,再往上,那更不得了,院士有4位,长江学者有20多位,973首席科学家有30多位……”苏雅娟介绍。


第1024章 真的有密室
    飞机在星城徐徐降落。
    出了出站口,就有一个很大的牌子高高举起:“欢迎国际神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