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科医师-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是小医院,只能多学点本事。”朱亚光突然改变策略。
    谦虚,谦虚,谦虚。
    “安泰医院还算小吗?刘博士都已经是大名鼎鼎了。”唐辉嘴里是这么说,心里却是看不起安泰医院。
    当然,刘牧樵就另当别论,他是人才,医学奇才。
    “相对于你们神经精神医院,那当然就是小医院啦。”朱亚光说。
    唐辉觉得这个话题不宜多说,赶紧说:“刘博士,上次您在这里会诊,已经是快半年了吧?”
    刘牧樵说:“是的,上次是癫痫科。”
    唐辉主任说:“刘博士,有一个不情之请,不好开口,但又不得不说,这个病人,病情复杂,是一个颈椎受伤的,我们几个进修生在搬运的时候,有一点点不妥的地方,到时候,请你在家属面前,多说几句好话。”
    刘牧樵“哦”了一声,“是有二次损伤吧?”
    唐辉说:“是的,是的。”
    刘牧樵没有说什么了,进了电梯,一直到了十九楼。
    这地方太熟悉了。
    刘牧樵先后来过这里六次了,每一次来这里都有一种很愉悦的体念,总体来说,这是一座很不错的医院。
    这里的医生,这里的病人都是国际化的,随处可以国外医生和国外病人,做医院就要做成这样的医院。
    先看病历和检查结果。
    这是一个工地上从高处摔下来的病人,头先着地,第六颈椎粉碎行骨折,不过,和刘牧樵昨天那个病人不同,今天这个病人的第六颈椎并不是完全压缩,而是碎成几块。
    刘牧樵在家里已经看了资料,还讨论过了,现在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再加深一下印象。
    现场看核磁共振片的效果更好,刘牧樵暗暗点头,嗯,这个病人,手术难度是有,但不是最难的,比上次在沙特,甚至比昨天那个病人都要简单。
    不过,仍然是高难度手术,对于沪市医科大学神经精神医院来说,除非请出他们的超级大佬出来,其他的教授绝对吃不消。
    可是,他们的超级大佬,脊髓科专家宋爹,已经快七十岁了,这种耗时、耗体力的手术根本做不了了。
    “朱主任,你注意没有,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神经是完好的,现在之所以完全截瘫,是因为脊髓休克,预后,我觉得还比较乐观。”刘牧樵说。
    “你的核磁共振阅片能力太强大了,我看不出来,并且,我发现,还学不会。”
    朱亚光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差距,他专门研修了一段时间的影像学,但是,很快就放弃了,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天花板。
    “这些神经束都是完好的,所以,我估计,手术可以在二十个小时之内完成。”刘牧樵有些小兴奋。
    他也不想做那种三十个小时的手术,心理有压力,主要是担心助手会崩溃,会留下阴影。
    但是,这句话传到朱亚光耳朵里,他还是打了一个寒颤。二十个小时,对他来说,那是漫漫寒夜啊。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朱亚光很多次,都在心里哼唱这首歌。
    正聊着,门口有人在说话。
    “柳院长,您好,您也来参加会诊吗?”
    “嗯,这台手术很难,我来主持一下会诊,尽可以把手术做好。刘博士到了吗?”
    “到了,在看病历资料呐!”
    朱亚光又打了几个寒颤,他后悔了,后悔跟着刘牧樵来这里,这个柳副院长,就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人。
    他说话尖酸刻薄,犀利残忍,他对于朱亚光的出走耿耿于怀。
    今天非被这家伙羞辱死去不可!


第905章 超级大佬
    朱亚光一直心里有个顾虑,怕碰见柳副院长,上次离开这里时,他的话太刻薄了。
    柳副院长进来了。
    他首先见到的是刘牧樵,热情地握手,讲了很多客气话。
    现在这个患者,由于那个特殊原因,他很希望刘牧樵能够把病人治好,要不,今后的官司很难打。
    输,肯定是输,天价赔款,沪市医科大学神经精神医院不是赔不起,但是,今后的麻烦事会很多,烦死人。
    当然,最关键的是,有人有办法治好,不管是哪种原因,为了病人也好,为了医院也好,都有必要把病人治好。
    他们找了很多资料,发现最近刘牧樵有这方面的创新,所以,就把他请来了。
    “我们就全指望您了。”
    “我尽力而为。”
    “最近你治疗了不少同类病人,据说,效果都不错。”
    “最近做了十几例重度颈椎骨折病人,总体来说,效果还可以。”
    “我们这个可能有些特殊,比别的病例都重一点,不知您看了病历资料之后,有几成把握?”
    “总体还比较有希望。”
    “那就好,那就好,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下术前讨论吧。”
    “行啊,行啊。”
    柳副院长转头,突然发现了朱亚光。
    “你?”
    “柳院长,你好啊。”
    “你来见谁?”
    “不见谁。”
    “你是在这里进修?”
    “不是。”
    “那你是干什么?我不是说了吗,我们这里不欢迎你。”
    “我是刘博士请我来的。”
    “刘博士请你来的,请你来干嘛?”
    刘牧樵上前说:“哦,是这样的,朱教授是我邀请来的,我做颈椎脊髓手术,没有他,我完成不了。最近,我取得了一些成就,就因为是他和我搭台。”
    柳副院长很疑惑地“咦”了一声,心里想,这朱亚光的水平我知道,虽然有潜力,也体现了一些优秀手术医生的特质,但离大佬级还有很大差距,连科主任一级的一流高手都有差距,你敢和刘牧樵搭台?
    拉拉钩还差不多。
    不过,他不想做声,你既然是刘牧樵带来的,我不敢得罪刘牧樵,看在刘牧樵的面子上,也要给你几分面子啊。
    他转头对唐辉说:“病例讨论放在学术厅,还是示教室?”
    唐辉赶紧说:“本来是放在示教室,后来,听说您来住持,还有宋爹也参加,就临时改在学术厅了。”
    柳副院长满意地点点头。
    这就对了,我柳某人住持的会诊,示教室怎么行?
    再说,宋爹出来了,也不能马虎,他这人脾气不好,他这资格的超级大佬,你不放在学术厅,他一不高兴,连院长、副院长都敢骂!
    “我再看看资料。”柳副院长虽然不是脊髓外科的专家,但是内行,神经科,他算是全能医师。
    过了半个小时,都在学术厅集合,这里,刘牧樵还是比较熟悉的,他曾经在这里参加过会诊。
    学术厅有两种格局,一种是会议厅类型的,讲台高高在上;另一种与阶梯教室类似,讲台在谷底。
    前一种有些肃穆,庄严的感觉,主讲人高高在上。
    而后一种,视觉效果更好,学术氛围更好。主讲台虽然处在谷底,但给人一种自信,一种宽容,一种自由。
    自然科学类大学,一般更喜欢后一种模式。
    沪市医科大学神经精神医院的学术厅总共有七个,其中一个是第一种模式,可以容纳上千人,其他六个都是第二种模式。
    今天选择的是第二种模式的学术厅。
    朱亚光坐在刘牧樵身边,看着阶梯座位,有一种强烈的压抑感。
    不光是他,一般没有足够自信的人,站在这里,两脚发颤,所以说,这个主讲台,你必须是有足够的自信,必须是有真才实学,才敢站在这里。
    幸亏今天是坐着讨论。
    宋爹进来了。
    阵势很大。
    他身前身后都是他的学生,唐辉飞一般冲过去迎接,柳副院长也迎上去,他是沪市医科大学神经精神医院的十八个超级大佬之一。
    虽然那年院士头衔擦肩而过,但什么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等头衔,还是有那么几个。
    他的地位一点也不比本院的两名院士低,关键是,他是本院脊髓外科的创始人,并且,为世界脊髓医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其实,有很多有贡献的科学家,由于成绩是一点一滴积累的,不是某一项突出的成就,评选院士,很可能落选。
    再说,院士名额有限,评选的方式也有弊端,很多很有成就的科学家评不上院士一点也不奇怪。
    宋爹,按实力,他的功绩绝对不输于普通的院士。
    所以,对宋爹的尊重一定也不过分。
    他被安排在主讲台上。
    刘牧樵只是副主讲台。
    朱亚光就是普通的嘉宾。
    这还是看在刘牧樵的份上,要柳副院长安排的话,朱亚光只配站在宋爹身后做随从,或者说台下,坐在听者的座位上。
    刘牧樵主动向宋爹打招呼。
    这是必须的。
    人家宋爹接近七旬的人了,他辉煌的时候,刘牧樵连细胞都不是。
    “嗯,刘牧樵,我知道你。”宋爹对刘牧樵说。
    这是宋爹对刘牧樵最大的赞许了。
    他说我知道你,就是说,你是一个人物,我已经关注你了。
    “向前辈学习。”刘牧樵也赶紧回答。
    “老朽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今后,就是你刘牧樵的天下了。”
    宋爹这句话是真心话,他注意到了,刘牧樵能够重新建立损伤的神经连接,这是一个跨时代的成就。
    宋爹那个年代,最大的成就是椎骨损伤的重建,那个时候由于材料工业还比较落后,重建的材料更多的是利用自身的骨组织。
    而现在,颈椎的重建,直接就用钛合金了,椎间盘也用硅胶替代了。
    现阶段的任务是神经传导的重建,这不是易事,很多年了,多少医生探索过,有进展,但是这种进展是有限的。。
    直到最近,宋爹等一群人,突然间发现,冒出来一个少年,刘牧樵,他让不少病人站了起来。
    行家知道,刘牧樵的成果预示着什么。


第906章 控制情绪是一种能力
    其实,神经吻合术,并不是刘牧樵才开始,过去,也有神经吻合术,只是,神经吻合术主要用于周围神经,那些比较大的神经。
    近些年来,神经吻合术越来越发达,主要与几个因素有关。
    一是显微镜技术的发展。
    二是缝线与针的发展。过去的缝线要做到微米级,就一定要用尼龙线,而可吸收线都在毫米级。
    毫米级缝线肯定是不能用于神经缝合,只能用于肠道和软组织的吻合。而现在的缝线,玉米纤维加工合成的,只有几十个微米,未来还要向纳米发展。
    有了微米级的可吸收缝线,神经吻合就大为进步了。
    再就是缝针,新材料的碳纤维针可以做到微米级,这也是神经吻合的基本条件。
    恰恰,刘牧樵赶上了这个时代,加上他一上来就是大师级、宗师级的神经外科水平,所以,他就能最大化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医学的探索道路上,走在前头。
    说明白了,刘牧樵取得的成就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不过,换个人,达到大师级、宗师级,至少也在五十岁以上,而人的体能、功能,到了五十岁都已经走下坡路了。
    也就是说,一个五六十岁的人,你要他用二三十小时做一台手术,他熬得住吗?
    再就是,人到了五十岁以上,眼睛也不行了,一般都有远视了,你哪里还能在显微镜下做几十个小时的手术?
    因此,刘牧樵,医学界中,要找到与他可以匹敌的人,真的难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