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科医师-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医院可以通过各种策略快速提升,中型医院可以通过提升服务、购买设备来提高医院品牌含金量。
    大型医院就只有一条路可走,水平,水平,还是水平!
    提高水平才可以收治高质量的病人,只有高质量的病人才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经济效益来看,治疗一个胰腺癌病人的利润,要超过10个阑尾炎病人的利润。
    这道理很简单。
    社会效益也是一样,一个可以治疗胰腺癌的医院,比一个只能治疗阑尾炎的医院,对社会的贡献显而易见是不同的。
    “这个道理谁都懂,老赵,关键是怎么把人才引进来!”胡伯龙说。
    说实在的,很多高水平的医生,他们沉得住,沉得下来,他们在一个地方兢兢业业,深耕细作,不会被你几十万块钱的年薪所吸引。
    而愿意过来的,要么是不得志的,要么是本身就沉不住气,喜欢跳槽的人。
    不像外科系统,刘牧樵有绝对的权威,引进来的人才不一定是顶尖人物,次等的,有年龄优势就行。
    所以,外科引进了一批30到40岁的人。
    内科不同,内科不需要这种人才,要,就必须是很有水平的那种。
    “刘牧樵,你说说。”皮院长提议。
    所有的人都朝刘牧樵看过来。


第709章 初见李六一
    医学智慧系统给了刘牧樵一本《初级医院管理学》,他对科室的管理那是实打实的内行,3万个案例虽然大多都是鸡毛蒜皮的事,但是,科室的日常管理本身就是鸡毛蒜皮。
    病历书写,病历签字,急救药品数量、日期检查,地板消毒、空气消毒,工作服更换清洗,血压计放置的地方、好坏。
    谁今天病了,谁休假了,谁生日,谁家有喜事。
    谁该晋升,谁该去进修,谁去参加年会。
    谁开的药占比高了,谁的病历被质控科找出了缺陷,谁抗生素使用又不达标。
    谁的病人病情加重了,谁的病人没打屁,谁的病人几天没拉屎,谁的病人尿尿不出。
    这个假期安排谁值班,谁该休探亲假了。
    谁在外面有第二职业,谁家有困难……
    科主任就是管这些小事,针眼小的事。
    当然,每天查房看病人更是科主任的事,就和刘牧樵一样,检查诊断对不对?医嘱合不合理?抗生素使用合不合规?
    鉴别诊断;下一步的检查;疗效的观察……
    很多。
    科主任有很多是要做。
    大的是手术、抢救,小的病历上的一句话。
    “刘牧樵,你说说。”皮院长点名了。
    “挖!”
    刘牧樵说了一个字。
    “挖?你是说,挖不等于引进?”到底是院长,很敏锐就听出了刘牧樵这一个字的含义。
    挖,是看中了谁,然后去把他挖过来。
    是主动,是寻找最佳。
    引进,是别人毛遂自荐,你被动去选择,这个范围小很多。
    “对的,我们看中了谁,我们再去做工作,这样就能保住质量。”刘牧樵进一步解释。
    “我同意。”
    “我也同意。”
    “那价钱呢?待遇呢?权责呢?”皮院长希望得到更多的建议。
    “这就需要您院长亲自出马谈。”刘牧樵看着院长。
    “好,那我们就行动起来呀。”
    “我一个人,心内科,肖泽龙,市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高健最近老实了,也算是兢兢业业。
    “不!市一医院的不要,挖孙涛的墙脚,不行!”皮院长大声说。
    “我觉得没必要顾虑,各为其主嘛,再说,我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正巴不得把人家搞垮。”高健的三观还是偏阴暗的。
    “不不不,竞争也不能太不顾吃相了,我们还是把眼光放远一点,放宽一点,去找更优秀的科主任。”刘牧樵说。
    “这样行不行,你,刘牧樵,熟人比较多,见识比较广,这个任务交给你了。行吗?”皮院长看着刘牧樵。
    刘牧樵略微沉思了片刻,点头说:“给我3个月时间,我把需要的人找来。”
    “啪啪啪!”几个人鼓起掌来,胡伯龙说,“这就好了,我到时请你喝几杯。”
    刘牧樵就这样领命,准备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科主任。
    这一天,刘牧樵在京大一院做手术,术前,请了心内科一名主任医师会诊,这名医生姓李,叫李六一。
    很年轻,才36岁。
    36岁晋升主任医生,不是最快,但也算比较快的了,至少也是掐着时间上去的,这种人,在京大也不多,但也不稀奇。
    京大是人才济济的地方,即使是33、34岁做主任医师也不是很稀奇。
    当李六一得知眼前的小哥就是刘牧樵时,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你就是刘牧樵?”
    “是的。”
    “你就是刘教授了?”
    “是。”
    “神奇啊!这么年轻。”
    “嘿嘿,你也不大啊。”
    “我是一步一个台阶,既没有破格,也没有延迟,掐着时间上来的。”
    “听说,你是科主任助理?”
    刘牧樵对这个年轻医师有所了解了,请他来会诊也是有目的的。李六一是科主任助理,其实就是由他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
    懂得科室日常管理,加上自己的学术水平不错,把这样的人才挖回去,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是的,我是科主任助理。”
    “今晚上,我请你喝茶,有空吗?”刘牧樵发出了邀请。
    干事业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愿意干,而是能干。
    没有意愿,再能干也是白搭。
    有意愿,不能干,也是白搭。
    “嗯,行,客,我请。”李六一也想见识见识传说中的刘牧樵。
    最近,刘牧樵在医学界议论的比较多,22岁做正教授,不可思议,即便是京大这样的地方,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清江大学和京大不是一个档次,也有些人认为,清江大学的破格,一定有水分,所以,在京大,对刘牧樵持怀疑态度的人还是有的。
    刘牧樵早早就结束了手术。
    今天是一个普通的胰腺癌病人,手术只做了4个小时,他纯粹是做教学手术做。
    今天参观学习的对象以主治医生为主,他们的水平还不及蒋薇薇。
    其实像今天这台手术,安泰医院蒋薇薇就可以拿下。
    刘牧樵不是教难度,而是教基本功。
    持刀法、持钳法,打结、剪线,等等,都是今天的教学内容。
    按理,主治医生早就过了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向难度发起进攻了。
    回炉。
    龙教授向刘牧樵提出来,主治一级的医生都重新回炉,从最基础的学起。
    刘牧樵承担了培训师兄师姐的任务。
    这样的教学手术不可能做太多,总共安排10台,也就是3到5个月的时间。
    师兄师姐们起先还有些不服气,觉得从结扎血管、剪线这样的基础学起,是轻视他们,是不尊重他们。
    但是,上台之后就发现,原来,自己的基础真的不够规范。
    过去,有了大概、差不多就行了。
    而刘牧樵要求的是精准,必须做到100%规范。
    不得不服,人家现在能够做世界顶尖级的手术,不服行吗?
    所以,这台手术下来,刘牧樵的师兄师弟才真正认清楚了刘牧樵是什么样的人。
    过去,龙教授吹刘牧樵,他们以为龙教授溺爱他,夸大了他。
    现在知道了,刘牧樵比龙教授厉害很多。
    刘牧樵,对他最了解的人,是那些能够和他同台手术的人,今天那些师兄师姐过去都没机会上台,因此,今天才真正认识刘牧樵。
    “师弟,下一台手术什么时候做?”有人迫不及待想再次上台了。
    “下个月的15号。”
    “噢,还有这么久啊,我们都等不及了。”


第710章 这水平可以吧
    李六一早早就来到了京大附一院内部的咖啡厅。
    这个咖啡厅只对京大附一院员工开放,很精致,人不多,安静,品味比较高。
    京城,有各种类型的娱乐场所,其中就不乏供喜欢安静的人休闲的地方。
    这个咖啡厅收费有点小贵,两杯咖啡就是240元,其他茶水不收费。
    李六一是个很有几分小资的年轻人,有房、有车,在京城算得上是比较幸福的人。
    在科室里,虽然排序他在十几名之后,但他是科主任助理,实际上就是首席执行官。
    从排班,质量控制,考评到奖金分配,基本上是他说了算。
    科主任是大腕,学术上的大佬,他全力支持李六一的工作,所以,即使对李六一有看法,不满的人,也对他无可奈何。
    他管理的科室有240张床,4个病区,加上门诊,每年给医院创收3个亿,属于主力科室。
    他们的介入做得比较好,每年要做6000台左右,这在各大医院中,算最多的了,每天差不多20台。
    李六一虽然在科室管理上消耗了很多的时间,但是,他在学术上一点也没停止进步,每年都有3、4篇SCI文章发表。
    他在想,刘牧樵约我,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刘牧樵是准备挖他去安泰医院。
    当刘牧樵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他想笑,很想笑。
    他没有笑出声来。
    笑出声来就是对刘牧樵不尊重了。
    不管刘牧樵这个“教授”有没有水分,但至少人家也是被一所985大学、双一流大学聘任的。
    清江大学没法和京大比,这是事实,但人家也是排名前30名之内的大学,即使有水分,水分也不会是太多。
    不过,他回答的声音,刘牧樵还是感觉到了不友好的味道。
    “你们想要我去安泰医院心血管内科?”他的声音里有几分惊异、鄙视、不屑。
    “有问题吗?”刘牧樵问。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
    怎么会没有问题呢?
    我李六一京大年轻的教授,虽然不是科主任,但差不多算半个科主任了,我京大,一个心血管内科,一年创造的经济效益3个亿,创造的社会效益更是接近万人出院,20万人门诊量。
    超过有些三甲医院全医院加起来的指标!
    并且,京大是世界级名校,京大一院是世界级名院,我李六一就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
    不需要介绍,不需要炫耀,自带光环。
    我李六一到你安泰医院去?
    “你可以介绍一下安泰医院吗?”李六一还是耐着性子,友好地问一句。
    这是礼貌。
    这也是对刘牧樵的尊重。
    更是一句拒绝对方的含蓄。
    “好的,我稍微介绍一下我们安泰医院吧。”刘牧樵坐直了一下。
    “我们安泰医院的历史就不多说了,就说现在吧,我们有几个拳头科室。神经精神中心,我们在卒中治疗方面,微创穿刺很成功,已经穿刺到了脑干;我们有‘华佗再生丸’,改写了生物学神经细胞不可再生的结论,我们治疗的一个‘无脑’的外伤病人,成功恢复了大半的功能。”
    这个“无脑”的病人,就是前段时期那个外伤病人,刘牧樵和朱亚光、宋百年做的那台手术,三分之一的脑组织被挖掉之后,现在大部分脑功能恢复了。
    “帕金森手术治疗,癫痫的手术治疗,在我们医院都是常规手术。”
    李六一惊奇的“咦”了几声。
    刘牧樵接着列举外科的成就。
    胰腺、肝脏、大肠,都处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