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科医师-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叫孙十二,是十几个还能上山采药的之一。
    半年前,他也受伤了,小腿划破,化脓了,一直不好。
    本来,这点小伤对于采药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他们自制的药丸就可以治好,即便是骨折,他们大部分也能接好。
    他们的正骨手法都是祖传的。
    这一次,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腿部受伤之后,伤口就是不好,还流绿脓,眼看溃烂越来越大,估计是这条腿也保不住了。
    介绍完自己,老人说:“这个不是我的孙子,是我的徒孙。别看他木讷,他爬山可厉害了,比猴子还快,是采药的高手。”
    刘牧樵和苏雅娟不约而同,看着这个小哥,怎么也与采药高手联系不上。
    孙十二接着说:“他叫汗八,是攀崖高手,猴子不能去的地方他能去,他是采取百年石斛的好手。现在,别的药材卖不动,只有石斛能买个好价钱。”
    苏雅娟听完介绍,从兜里拿出图谱出来,给他们看。
    “这些药材,这里能不能采集到啊?”
    孙十二和汗八认真看了起来。
    看了十几分钟,孙十二说,“这些药材,我们都见过,只是,图谱和名字有的不对,不知道,我应该相信图谱还是相信药名。”
    苏雅娟喜笑颜开,她就是担心他们也不认识,听孙十二这么一说,放心了。
    “相信药名。图谱是别人配上去的,不一定对。”
    “嗯,这些药,你们要多少?”孙十二说。
    “每样,每年我们都要一吨以上。”苏雅娟说。
    孙十二吃了一惊。过了良久,说:“你这里有22种药,每一样1吨,那就22吨,这个量可不是小数,我有些担心,采购不了这么多。”
    “这样行不行,我们先每一样都订1000斤,今后看情况再增加产量。”苏雅娟也不想一口气订这么多。
    这些药材还不知道人家订什么价位。
    孙十二沉思了片刻,说:“我提个醒,要是诚心诚意做生意,我们也不掺假,实打实,全部是野生的中草药,价格上,你不能让我们吃亏。”
    刘牧樵微微笑了笑,说:“这个是自然的。你尽管说一个价。”
    孙十二试探着说:“贵两到三成怎么样?”
    苏雅娟吓了一跳。
    她不是被贵得吓了一跳,而是觉得便宜得有点离谱,野生的才贵两到三成,这不是太便宜了吗?
    几个人又谈了一会,最后决定,顺和镇采集的中药材,不管是普通药材,还是稀缺药材,刘牧樵全部收购。
    价格比中药材聚散地的贵两到三成。
    收购单位是刘牧樵的制药厂。
    从今以后,刘牧樵的华佗再生丸的原材料采购地,就变成以顺和镇为主了,这样,他预计药效会有很大幅度的增加。
    聊完药材,刘牧樵和苏雅娟就完全获得了孙十二的信任。
    “看看你的脚。”
    孙十二把纱布撩开,刘牧樵也吓了一跳。
    小腿,只怕是很难保住了,大片的坏死组织,要清创都不知从哪里下手。
    刘牧樵的清创缝合是宗师级水平,连他都感觉无助时,说明孙十二的脚十有八九会保不住了。
    刘牧樵陷入了沉思。
    真的没法子了?
    突然,脑子里一颗星星一闪一闪,一个古方在那里闪动。
    拉近距离一看。
    嚯!
    好家伙。
    有一个方子:麻玉、卜芥、朴硝、甘梅、青皮、地榆、虎杖、哈哈草、络叶。
    刘牧樵笑了。
    “你的腿还有救,先打几天针,用几天第四代头孢,同时吃一个方剂,汗八,你记一下,我报给你,这是治疗这种脓疮的方子。”
    接着,他把方子说了一遍,并且说了剂量。
    别说,刘牧樵报处方,汗八竟然准确无误记录了下来。
    其中,就有哈哈草,络叶两个草药,外面根本就没有买。
    “能找到这些药材吗?”苏雅娟还有些担心。
    汗八说:“没问题,我等会就去采集。”
    刘牧樵接着说:“吃了药,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吃一个月,你再到清江市安泰医院来找我,我再帮你做清创缝合。”
    孙十二很高兴。
    本来他都已经放弃了,一听这个方子,他也治过几百个脓疮的病人,知道这个方子不是普通方子,一定属于祖传秘方之类。
    见孙十二高兴,苏雅娟说:“老爷爷,你们知道谁家有犀牛角、虎骨这些珍奇药材吗?”
    孙十二一惊,老鹰眼睛一样,盯着苏雅娟。
    刘牧樵见状,吓了一跳,赶紧说:“我们对中药材很感兴趣,只是打听打听,没有就算了,就当我们没问。”
    孙十二慢慢转过头,对刘牧樵说:“这话,在顺和镇是不能乱问的,幸亏你们问的是我,倒是没大事,要是被别人听到了,要出大事的。”
    刘牧樵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
    孙十二说:“记着,在顺和镇,这里是鱼龙混杂的地方。一个犀角,可以赔一条人命。”
    苏雅娟打了一个冷噤。


第665章 真有两下子
    苏雅娟犯了大忌。
    幸亏孙十二对他们有好感,所以没有酿成大错。
    回到客栈,苏雅娟还心跳加快。
    “别做声了,我们带秦香梅去看看药材。”刘牧樵说。
    药材,也不是野生的就一定好,还要看品质。
    看品质就必须是行家。
    药材,必须是成熟的,有的要几十年成熟期,要是采摘早了,药效就很差。
    还有时节,有的是花期最旺的时候采,譬如金银花,未开、或凋谢了,品种就差,一定是它开得最旺盛时采摘。
    大多数根茎类型的药材要到秋天采摘。
    一般,人品比较好的药农会讲究时节采摘,但是也有的采药人见到了就采,那样的药材品质就次了。
    秦梅香听说有用武之地,赶紧出门,姜薇也跟着出来了。
    来到生药铺,秦香梅看了很久,不由得啧啧赞叹。
    “卖相,确实不好,你看着重楼,采摘的时机十分的到位,还有这沉香,都很正宗,虽然不能说品质第一,但是,至少可以看出采药人的品德,那不是一般的人可及的。”秦梅香赞叹。
    汗八听秦香梅这么说,终于咧开嘴笑了。
    “我们的药,也只有行家才买,我们每年都是在规定的季节上山,其他时候都是封山的,即便是客户要的急,我们也不会上山。”汗八说。
    “他们开价,比药材市场高两到三成,应该是良心价吧。”苏雅娟问秦香梅。
    秦香梅吃了一惊,把苏雅娟拉在一边说:“什么良心价?你们这是欺负老实人!比药材集散地贵一两倍也算便宜。”
    苏雅娟做了一个鬼脸。
    看完药材,刘牧樵就彻底放心了。
    今后,再到其他几个地方去走走,南岭、罗霄山脉、十万大山都是产药材的好地方,固定几个点,专门收购野生道地药材。
    克瘤一号,华佗再生丸,中药房都用这些地方的药材,疗效肯定是又上一个台阶。
    疗效是王道,这是千古不破的道理。
    来到一个牛皮制品店,姜薇看中了一个包包,一问价,吓了一跳,才180元。
    姜薇是识货的人,这只牛皮包包,纯手工,从线脚,线距可以看得出,做这个包包的人,一定是个大师傅。
    要是在厂里做的,开价起码是要几千,也许上万。
    “买了。”姜薇很果断。
    “你不还价?”苏雅娟问。
    “不了。180。。”姜薇数了180元交给老板,老板欢天喜地。
    卖包包的是一个小姑娘,最多18岁。
    刘牧樵也看中了一个。
    他对手工倒是无所谓,他看中的是,包包的式样,可以放手机,放钱包和小物件。
    98元。
    刘牧樵给了100元,正想说别找了,但忍住了。
    这不是施舍,人家有尊严,按理,即使有钱,也要和人家讨价还价一番才对。
    姜薇开了这个头,刘牧樵也不想做小市民。
    秦香梅看中了一个大包包,可以装一只小皮箱。
    开价480元。
    “300元卖不卖?”秦香梅就不那么绅士了,一口气砍了快200元。
    “400元不能再少了。”小姑娘微笑着还价。
    这时候,苏雅娟也看中了一只不大的包包,出门提在手里,真的不输于香奈儿和LV,比较粗犷,还比较夸张。
    姜薇点头,“蛮好。”
    价格也只有798元。
    苏雅娟说:“500怎么样?”
    小姑娘说:“看在你们都买了,650元。”
    出了门,姜薇说:“苏雅娟,你这个包,别人问你多少钱,你就说3万,没人不信。”
    苏雅娟看了看,说:“确实,上次我在LV看了半天,这个样子的,确实是要3、4万。”
    回到客栈,袁姗不干了,大声嚷嚷:“你们做得出,也不叫我们,叫声赵一霖,我们也要买,这么好的包包,比意大力的品牌包还耐看。”
    很快,向丽芳也嚷了起来。
    确实,这里的牛皮包包不错,手工艺,并且技术不错,设计也许是误打误撞,很符合国际潮流。
    其实,她们不知道,人家做包包的人,都是按照市面上的模样做的,只是没有很好的营销,赚点手工钱。
    不一会,那个小姑娘的牛皮制品店,就卖了11个包包,3根牛皮皮带,赵一霖还买了一只牛皮鼓,给孙子玩。
    小姑娘笑得山花一样灿烂,送了一个小手鼓给姜薇。
    她觉得,今天的运气是姜薇带给她的。
    小姑娘今天收获了6800元的营业额,这个数额,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很惊喜的成绩。
    既然都出来了,那就在外面吃晚饭了。
    张罗吃饭的事,自然是姜薇和王艺两个人。
    刘牧樵走到后厨,对炒菜的师父说:“我们的菜,我来炒,你们在一边歇歇去。”
    由于这一波人是仅有的一桌客人,炒菜的厨师兼老板,不敢得罪他们,没说二话就让出了位置。
    王艺洗菜。
    姜薇洗碗筷。
    刘牧樵切菜、炒菜。
    不到45分钟,9个人的饭菜就上桌了。
    “好吃!”
    第一个吃的自然是赵一霖。
    他一贯的吃相不斯文,这一声“好吃”也喊得惊天动地。
    “好吃!”
    “真好吃!”
    ……
    刘牧樵脑子里“叮!叮!”响个不停。
    奖励的宝盒有9个,初级宝盒。
    怎么是9个呢?
    原来,连老板兼厨师也暗暗赞叹不已。
    色、香、味俱全。
    锅里,剩下几片黄瓜,他偷偷尝试了一下,惊得半天做不得声。
    他也是正宗的厨师啊。
    在这里炒菜也炒了上十年了,想当初新东方招生,他还是第一批学员。
    谁知,自以为是大师傅的他,突然发现,一个小哥炒的菜比他厉害多了。
    他不淡定了。
    走过来问:“小哥,请问,你是哪个厨艺学校毕业的。”
    刘牧樵随口一说:“新东方啊。”
    “啊?你也是新东方的学员,那我们是师兄弟了。看年龄,我应该比你大十几岁,呃二十几岁,你是师弟。但是,你得到了真传,我想请教你几个问题。”
    见老板兼厨师的中年人诚心诚意,刘牧樵也没有客气。
    他们两个,一问一答。
    袁姗、王艺等人集中思想,偷听他们的谈话。
    厨艺,虽然人人都有两下,但是,要学真传,却也不容易。
    刘牧樵所讲的,她们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