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科医师-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副院长听完汇报,也愣了好一会。
    疼痛科是他新开设的科室,现在一个病人都不剩了,他们吃啥?
    不过,反过来一想,疼痛科大有潜力呀,派人到内地,跟刘博士学习一年,把本事学回来,还担心没患者?
    有效就有市场!
    刘牧樵哈哈哈忍笑不住,一个科室,被他打发得连一个病人也没有了,那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啊!
    “刘博士,我收集了一下情况,有几十个病人,你看该怎么处理。儿科,有十三个需要会诊的;普外科,有两台手术,一台是胆囊息肉的,担心有恶变,怕在手术台上拿不下来;第二台手术,本来是要进省城做,是一个胰体癌。另外,骨科有三个伤口感染的病人;神经内科,有十一个病人需要会诊。病人多了一点,你看,时间安排得过来吗?”
    刘牧樵略微算了算时间,一个通宵,外加明天一上午,应该不成问题。


第326章 幸亏遇到我
    这一波骚操作,把整个景城医院给掀翻了。
    今夜,注定很多人会要跟他一起疯。
    两个大手术的,由于要空腹,他们的手术时间不得不推后。
    先是儿科的十几个病人的会诊。
    刘牧樵后背跟一群人,科室里所有的医生都得参加,就连进修和实习的都不能落下。
    就这样,病房里人满为患,二十个医生围着病床,听病人讲述主诉、症状,回答刘牧樵的提问,然后做一套小儿科的全身体查。
    不得不说,刘牧樵的问诊很标准,很有示范作用。
    他的体格检查,完美绝伦。
    “你们实习生靠前一点,认真学习体格检查,今后老师是不会这么规范地做给你们看的,他们一般都很马虎,而马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误诊和漏诊。”刘牧樵边说边做。
    “注意,儿童的巴氏征可以是阳性的,没有临床价值。”
    第一个患者检查完,他没有对疾病发表任何看法。
    然后,来到第二个要会诊的床旁。
    听完患者的叙述之后,微微笑着对身边的一个副主任医生说:“你补充,病史还不完整。”
    副主任医生问了几句,实在是差别太大了,没问出有没有价值的病史。
    刘牧樵皱了皱眉,还是副主任医生?你是怎么混到的这个职称啊?
    接着他问患者的母亲,“你说说每天吃的东西。”
    患儿的母亲说:“我吃得很好,我每餐要吃一碗白米饭,一碗蔬菜,一碗汤,排骨肉汤。”
    “还有呢?”
    “还有就是奶茶两杯,果汁一杯。”
    “好的,我问你,你说一大碗汤,多少排骨?”
    “一根排骨分三天熬。”
    “患儿吃什么辅食?”
    “什么叫辅食?”
    “鸡鸭鱼肉!”
    “没给他吃。”
    “好了。”刘牧樵接着做体格检查。
    “同学们,你们注意看了,7个月儿童,体重肯定是不达标的,头发怎么样?枯萎,脸色苍白。特别是口唇,注意到了吗?不够红润……”
    做完体格检查,说:“这个病例,我们就在床头讨论吧,很简单,我们几乎不需要化验,就可以判断,他是典型的营养不良。”
    他接着说:“原因在哪?一是母亲营养不够,一天就是两碗白米饭,三分之一根排骨,母亲这营养自己都不够,你还要供给你儿子?儿子自然就营养不良了。第二,7个月的小儿早就要吃辅食了,鸡蛋、鱼肉、猪肉都可以吃了,还要补充一些水果,蔬菜泥。回去,明天就出院,抓几只鸡,你做母亲的,每天吃半只鸡,不要一个月,你胖了,你家儿子也胖了,晚上也不会惊醒睡不好了,不要信迷信,什么魂魄吓着了,那是骗人的!”
    来到第三个病人,又是问病史,体格检查。
    很快大家就醒悟了。
    这是一次教学查房。
    很多年了,突然,感觉很亲切啊。
    这样标准,这样高水平,这样贴近实际,在场的很多医生,似乎回到了很多年前的学生时代。
    科主任毕业已经三十年,三十年前,他就是这样聆听教诲的。
    他的眼睛湿润了。
    赵副院长也热泪滚滚,没错,回到了热血澎湃的年轻时代。
    他还记得,三十二年前,他躲在同学后面,拉着一个女同学的手,被老师发现,老师罚他做了一套体格检查,错误连连,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
    但是,他没有难受。
    因为,
    那次,是他公开恋情的日子。
    从那一天开始,他和那位女同学公开在一起了,卿卿我我,甜甜蜜蜜,过了很快乐的半年时间。
    可是,后来,他们分配工作,天各一方,再后来,恋情熬不过时间,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家。
    时间已经很久了,差点从记忆中消失,今天,刘牧樵带着他回到了32年前,他又想起了那段甜蜜的往事。
    多美啊!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三个小时,十三个病人会诊结束。
    “叮!”
    “叮!”
    “叮!”
    ……
    虽然大家都很疲惫了,但是,收获不小,不仅仅是搞清楚了13个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还温习了一遍儿科知识,就连诊断学也顺带复习了一遍。
    收获很大。
    刘牧樵收到了一批初级宝盒。
    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
    “要不要吃点什么?”
    从儿科出来,赵副院长问刘牧樵。
    刘牧樵敢吃了一颗回气丸,精神满着呢。
    “不急,神经内科还有十几个病人,骨科还有伤口处理,外科的手术,下半夜也可以做,我们还得抓紧时间,大头还在后头呢!”
    “那好吧。”
    来到神经内科,人都到了,直接去病房看病。
    患者一个个很茫然,这么晚了,这么多医生这是干嘛?
    一打听,惊讶不已,会诊!
    内地的刘博士来会诊。
    他?
    那个最年轻的?
    他带着一群比他老得多的人会诊?
    看了一会,果然不错。
    他问病史,他做检查,然后,他直接就做指示。
    “用激素,大剂量激素!其他药,可以大幅减少,节约!记着,我们尽量少给患者使用效果不肯定的药物,一是节约费用,二是减少肝肾负担,三是减轻副作用。我们安泰医院治疗同样一个病,比同级医院少三分之一以上的费用,所以,病人都愿意找我们看病。”
    接着他又说:“医生的良心很重要,有医德的医生,就要换位思考,假如是你家亲戚看病,你是不是既考虑疗效,又考虑费用啊。”
    接下来,又会诊了几个病人。
    “主任啊,你可以送几个医生到我们医院来进修,我跟你们说,你们这里离省城远,可以把神经内科做大做强。”
    来到另外一床,看了看病人,刘牧樵说:“这个患者的疾病,不复杂,急性脊髓炎,大量激素冲击疗法,就能阻止疾病发展。今晚,还有必要补一个计量,估计,明天就会有所效果。”
    到了最后一床,刘牧樵一看病人,心里是“咯噔”响了一下。
    他真的很幸运啊,幸亏遇到了我刘牧樵。。
    他久久地看着片子。
    不对啊!这是省城医院下的诊断,不对呀,根本不是这个病。


第327章 身后有一个人
    这个患者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
    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晚期,存活的机会很低,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绝望的打击。
    刘牧樵问了问病史,做了体格检查,然后就在床旁看CT片。
    看得很认真。
    足足有十五分钟之久。
    患者很焦急地看着刘牧樵。
    脑子里怀有一丝丝的希望。
    希望否定现有的诊断。
    这是很希望得到的结论:前面的诊断是错误的。
    病人怕误诊,但这个时候特别想听到医生说,前面的诊断是误诊。
    如果是误诊,他暗暗地下决心,一定不会找误诊医生的麻烦。
    刘牧樵认真地看着,就连神经内科主任和赵副院长也在琢磨,有必要吗?这都已经是事实了,不可改变的事实了,你难道还想得出一个不同的结论吗?
    这个患者,本来是没必要会诊的,肺部肿瘤,做了手术,腺癌,这是病理确诊了的,现在,也就是手术半年后,脑部发现两个阴影,不是肿瘤转移,难道还会是别的疾病?
    他们请他会诊,无非是想知道一下,内地有没有别的治疗办法。
    现在,刘牧樵似乎不是准备告诉大家有什么别的治疗方式,他好像是要更正这个诊断。
    这就没意思了。
    为否定而否定,有意思吗?
    大家都是科学工作者,有点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行不行?
    这个诊断如果还错了,我愿意把这几张CT片生吃了。
    刘牧樵转过身子,面向着医生们。
    “这个患者有点意思。你们遇到了,这是一生中难得见到的特殊病人,我总共也只有三个这样的病例,这是第四个,他不是肺癌转移,而是一种特殊细菌的感染。毒性不是很强的细菌,至于是表皮葡萄球菌,还是链球菌,不好判断。不过,治疗问题不大,半个月的消炎治疗,应该就能够痊愈。”
    刘牧樵说到这里,周围安静得出奇。
    这个病人做过科室大会诊,都知道病情。
    你突然来一个否定的诊断,不是不好接受的问题,而是,这种的可能性有吗?
    理由呢?
    “嗯,你们会觉得我否定前面诊断的依据不足。我告诉你们,我的根据,只有一个,那就是影像学。这病,很难判断,CT片,一般人没办法区别。即便是放射科的专家,也很可能看不出来。我可以肯定,这位患者,颅内仅仅是一个感染而已。至于发病机理,未知!”
    患者这才反应过来。
    “刘博士,你能肯定我不是癌症转移?”
    “当然呐。恭喜你,不是癌症脑转移,仅仅是细菌感染而已。半个月之后,你就可以痊愈出院。”
    赵副院长说:“刘博士,你对于这个诊断很肯定吗?”
    刘牧樵微微一笑,“没问题的,这个诊断我是很慎重的,并且,是可以验证的,用第四代头孢两周,炎症就应该清除了。”
    基于今天刘牧樵建立的信任值,到这个时候,怀疑的人变少了。
    即使怀疑,也变得很轻微。今晚,整个神经内科医生,享受了一场高水平的教学查房。
    看看手表,已经是凌晨一点。
    没有人有睡意。
    有的人还意犹未尽。心想,要是有这样厉害的人带半年,根本就不需要出去进修了。
    “刘博士,到你那里来进修,有什么要求吗?”有个年轻的主治医生问。
    “要求嘛,只有一条,勤奋。”
    刘牧樵只能这么说,他也问了一声自己,我勤奋吗?
    至少,现在的我是很勤奋的。
    话说回来,不这样说,还有另外的说法吗?
    “吃点夜宵?”
    赵副院长又问。
    下一站,转战骨科。
    已经是凌晨了,也该吃点东西了。
    刘牧樵恶作剧地笑了笑,说:“不急,做了骨科的再说吧。”
    他又悄悄地吃了一颗回气丸,精神饱满得很。
    赵副院长可不行了,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了。
    但是,他又不得不跟着他。
    他身后还有一个人,坚持要看看刘牧樵到底有多少本事。
    赵副院长头都不敢回看他一眼。
    又到了骨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