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科医师-第1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牧樵走近一看,“嗯,是有浸润。”
他转身出去洗手,穿手术衣,杜小平让开主刀位置。
“准备了硅胶吗?”
“准备好了。”
“好的,浸润范围不大,我直接缝合。硅胶片准备1。5x1。8厘米。”
“好的,1。5x1。8厘米。”
“对。”
刘牧樵先把动脉对折一部分,缝合了,然后清除浸润的部分,把硅胶片垫上,最后再缝合。
这种血管处理,缩小了一部分的管腔,但不会影响供血,刘牧樵试验过很多次,只有一个缺点,患者可能有轻微的贫血。
刘牧樵看了一下墙上的时间,刚才这一过程,用了15分钟,他对这个成绩很满意。
现在处理腹主动脉损伤的修补,越来越快了,他有些奇怪,杜小平怎么就还掌握不了这门技术呢?
杜小平不是没有努力过,他在动物身上做过很多实验,无奈,动物的大血管的压力都不够,即使是猪、狗,别看他们的体积重量和人差不多,但血压明显要低一些。
人是直立动物,血压必须比较高才行,要不,头部供血就供不上。
杜小平敢给狗、猪的大动脉做修补术,就是不敢给人做,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手术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成功了,要么就是死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杜小平背后有一个可以依赖的人,他就很难绝对独立,很难真正成熟。
“刘牧樵,什么时候也安排我做你的麻师啊,别忘记我了好不好?”何巧半开玩笑。
她现在是越来越难得有机会做刘牧樵的麻醉师了,最近一次,好像是有4、5个月了。
“你也得雨露均沾啊。”何巧说。
第2203章 对自己的技术没信心
刘牧樵在杜小平那里待了大约1个小时,看了他摘除肿瘤的主要过程,用两个字形容,漂亮!
杜小平的手术确实是漂亮,他这几年有大量练习的机会,是他成长的关键原因。
过去,在刘牧樵还没有来的时候,安泰医院每年接收胰腺癌的病例不会超过20例,晚期的胰头癌手术机会,很难超过10个,平均下来,一个月难得有一个手术病例。
他排在胡伯龙,孙涛之后,他只能闻闻胰头癌的味道,混了几年的主任医师,也只做了不到10台胰头癌手术。
不过,这家伙胆大,他走穴,到下面医院做胰腺手术,经常有机会做胰头癌,不过,在遇到刘牧樵之前,他全部加起来,做胰腺癌手术不到50例,做胰头癌也不超过20例。
现在可不同,几乎一天一台,甚至还有两台的,并且,他做的都不是简单的胰头癌,都是非常复杂的。
这几年,真的是锻炼了,技术不来几个飞跃都不可能。
连刘牧樵都说他的手术漂亮,那就是真的漂亮了。
杜小平学到了刘牧樵的真传,事实上,国际走穴市场上,原来最红的滕策已经日落西山,取而代之的是杜小平。只是,和滕策不同的是,杜小平只有两个时间可以做飞刀,周六、周日和节假日。
即便是他没有时间,他还是超越了滕策,很多外国人宁愿等,也要等杜小平做。
所以,滕策现在的生意少了很多。
杜小平坚持一个原则,不能耽搁了安泰医院的工作,一定是以医院工作为重。
要说赚钱,他在外面赚的钱多得多,院内的这点工资和绩效,真是一个零头。
在安泰医院,有20多个绝对主力医师,他们的收入超过300万,杜小平算一个,他去年达到了379万之多。
有意思的是,杜小平在外面只要做10台手术,他就能赚到这么多。而实际上,他一年在外面做手术,绝对超过50台。你可以算算,他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现在滕策还做飞刀吗?”刘牧樵问。
“做。我们现在不搭台了,各做各的。他常年在外,回去的时间不多。他一周平均能做到2到3台手术。比我略多一些。”
杜小平不会隐瞒刘牧樵,他认为,自己有今天,完全是刘牧樵这个贵人相助。他还是一个感恩的人,虽然是挂在嘴上的感恩,很少送礼给刘牧樵,红包现金之类的,那几乎是不用考虑。他的理由是,刘牧樵还会对钱感兴趣吗?
相对刘牧樵来说,我杜小平穷得可怜。
杜小平当然不是穷人,他的钱不再炒股了,炒股,吞噬了他很多年的积蓄,他现在把钱投向了实业,还有一部分钱给他老婆买理财产品。
他两口子都比较抠,舍不得用钱,买一个包包,他老婆绝对不敢买10万块钱以上的,她有3个包,最贵的一个也只有6万。
这点,和邹庆祥老婆不同,邹庆祥老婆就有一个32万的爱马仕。赵一霖家的沈芸,有一个102万的包。
杜小平很得意老婆的勤俭节约,他自己也比较艰苦朴实,一个皮带用了10年舍不得丢。
有人说,杜小平的存款有1亿。
作为一个医师,纯粹靠医学,而不是靠投资赚这么多钱,真的不多见,即便是刘牧樵,也没有这么多。
当然,这个说法准不准确很难说,不过,即使没有1亿,7、8千万是有的。
这厮,前半辈子做医生也赚了钱,安泰医院最喜欢走穴的人就是他了,赚了一点钱,由于想发财,他老婆就专心炒股,杜小平也参加,两口子炒股,那是又有欢乐又有愁,在情绪上是经常坐过山车,有时候,股市大涨,赚了一大笔,本想再赚几个点,谁知一路跌停,一跌跌倒解放前。
杜小平赚多少,就差不多跌多少,反正一点,在刘牧樵出现在安泰医院之时那一刻,杜小平是贫困户,并没有多少存款,勤俭节约的性格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
后来,刘牧樵来了,带着他学技术,后来有了第一单飞刀,虽然只有区区2万美金,但认真一算,这笔钱不少,往后的日子会越来会好,他总结了一下前几十年贫困潦倒的经验,决定把钱存起来,什么也不敢,照这样下去,一年赚100万并不难。
前提是不炒股,不投资。
想通了。也想对了。他那一年真的赚了100万。
第一个小目标实现了,他就制定了一个5年计划,今年是杜小平从第一笔飞刀开始1年后的第一个5年计划。
他的5年计划是赚足1000万。
现在到了5年计划收尾的时候了,他银行里的存款和理财产品肯定不止1000万了,很可能是计划的10倍。
刘牧樵两年前开玩笑说,杜小平教授你别做守财奴啊,存银行跑不过通货膨胀,还是买固定资产和投资实业吧。
杜小平很谨慎,房子都只买了两套,都是电梯楼房,一个121平米,一个138平米,一套自己住,一套租出去了。
他也因此被众人嘲笑,你杜小平是安泰医院顶尖教授中唯一没有别墅的人,你不丢丑?
他有一笔账,说今后交房地产税,你们住豪华别墅的,每年要给国家交几万块钱的税,划得来吗?
刘牧樵对杜小平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看法,无所谓,每个人过得高兴才是正道,至于杜小平还是开一辆40多万的宝马,早就有人给他提意见了。你这个等级的宝马丢我们安泰医院教授的脸。
他根本不在乎。
不过,杜小平有一件事很在乎,他手腕上的表,便宜的,国产的,他不戴,他只戴原装进口的瑞士机械表,经常要对时间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这是名表,23万的,国内没有进口,他是在瑞士做飞刀的时候买的。
刘牧樵不关心他的生活,对他的技术很是欣赏,刘牧樵眼中,只有王大为,杜小平,石友良,易路西几个人的技术,才算是好的。
“杜小平教授,滕策是不是不敢和你一起做手术了?我估计,他对自己的技术很是失望,对么?”
杜小平说:“确实是这样的,他的技术,我越来越鄙视他,和狗屎差不多。”
第2204章 劝退
在杜小平那里待了1个小时,手术进入收尾阶段,再看下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他估计石友良的手术应该是关键时候了。
他脱了手术衣,把参观衣穿上,来到67号手术室。
石友良带着一群老教授在做脊髓修补术。
石友良现在已经是副主任医师了。和他的助手们相比,他实在是太年轻了。那群老教授其实也不算太老,50多岁,最年轻的易教授也虚岁50了。
也有两个年轻的主治医生和住院医生,他们其实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看”手术。
这种手术不需要太多的助手,有一助二助足够了,名义上的三助、四助,基本上就是做导尿、缝皮,帮助抬病人,其他时候就是“看”手术。
这个过程并非没有意义,所有医师都需要经过的阶段,再说“看手术”就是一种很实用的修炼阶段,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积累很多的经验。
一些简单的手术,你看了几次之后就可以主刀,一点问题都没有。实习生要是和带教老师关系好,在实习一段时间后,就可能捞到一两次“主刀”,譬如阑尾炎和疝气手术,很多实习生就做过主刀。
至于清创缝合,大部分的实习生看了几次后都可以自己操作。
所以说,看手术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石友良的手术,可以说是赏心悦目的,他属于技术型的人才,平常缝豆腐,他两块豆腐缝在一起,只需要103秒钟,并且缝合得天衣无缝。
过去,他要选择豆腐,后来,再嫩的豆腐也不在话下。再后来,他就不缝豆腐了,没有了兴趣,他又走了jon的路,专门缝蟾蜍的脊髓。
他每天要消耗4只蟾蜍,这是一种习惯,哪一天不操作一下,就会感觉失落,就会有负罪感。
石友良的家庭生活比较单调,和女朋友正式结婚了,他们商量不急于要孩子,免得分心,事业还没有到达顶点,离前面的王大为还有很大差距,名义上前面还有朱亚光和宋百年。
宋百年在协和医院,干得很不错,在那里做老大,都有些乐不思蜀了,这个架势,他似乎是不准备回清江安泰医院了。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何况,人家是协和医院,怎么是鸡头呢?
朱亚光还在养伤,他要重回老二的位子已经不可能了,王大为,他就超越不了了,就连石友良,他都不敢说比他强。石友良的缝合技术非常的高明,朱亚光比不上,他的优势是经验多一点,心态稳一点。
石友良每天的生活很单调,科室、食堂、实验室,很晚了才回家。
石友良的妻子在医院财务科做会计,每天上下班比较准时,工作基本没有什么压力,家里也没有开炉火做饭菜,吃饭就在医院食堂吃,干净利落,还省钱,还吃得好。
讲真,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和其他职工,大多数家不另起炉灶,一家人都在医院食堂吃。除了家离医院比较远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小资的人,觉得做饭菜是一种享受,在家吃晚饭的,譬如赵一霖就有点儿神经,他一天三顿,只有中午在食堂吃饭,其他时候,他都回家亲自做饭菜。
不知道这是赵一霖的嗜好还是沈芸的要求,反正,赵一霖有一个习惯,下班准时回家做饭。
石友良的老婆过得很轻松,不要做饭菜,每天回家就是弄弄花草,喂了几条金鱼,业余时间和柳絮等人玩玩小牌。
玩牌,柳絮输多赢少,石友良的老婆徐惠则是赢多输少,她学会了柳絮的潇洒和奢靡。
柳絮有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