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科医师-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看,他已经开始了。”
    “他的手很稳,没有一丝的晃动。”
    “他的自信心很足,进针很坚决。”
    “这么快?就到了苍白球?他这是在捣毁苍白球吧?”
    “是的,他的眼睛似乎看到了苍白球。”
    “结束了?”
    “也太快了吧?”
    “嚯!第一个手术,竟然就这样轻轻松松做完了?老方啊,后生可畏呀。”
    ……
    刘牧樵做完苍白球捣毁术后,稍稍休整了一下,赵一霖检查了一下病人,肌张力明显减小了。
    “可以,效果不错。”
    “嗯,那我就继续做第二个手术了。”
    “好吧。”
    刘牧樵从邹医生手里接过第二根穿刺针,直接套上了起搏器,进针前停了停,把握好方向之后,毅然进针,插进了4。6厘米之后,停下来。
    “报告体征。”
    赵一霖检查肌张力。
    肌张力增高是帕金森病人的最关键体征。
    “下降了,正常了。”
    这是起搏器起作用的表现。
    刘牧樵轻轻按下按钮。
    “咔。”
    起搏器脱离穿刺针。
    ……
    隔壁。
    “嚯!”
    “这是又做完了?”
    “不难啊?你们看看,才12分钟。”
    “不难?你试试。”


第207章 挖人
    做一个帕金森手术只用了12分钟,连正规的麻药都不需要,一支安定,加一点点头皮局麻,这是不是把这个手术档次拉低了?
    帕金森手术开展的历史并不短,但是引进到国内,却是近些年的事。
    在学术界,神经科是否引进了帕金森手术,是一种标志,能够做帕金森手术的医院,无疑是进入了第一梯队。
    虽然是如此高大上,但真正引进并正常开展的医院并不多,全国,仅仅是个位数。
    问题不在于想不想引进和开展,而是人才匮乏。
    定位有ct,操作有机械手臂。
    但是,即使是ct定位,即使是机械手操作,最终还是要落在人身上。
    而对于实际操作的人来说,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定位就是一个大问题,进针的点,进针的路线,有ct定位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略有偏差,到达终点时,差距就可能有几个毫米之多。
    最好的医院,成功率也只有93,优秀率也只有80多。
    这就是帕金森手术不能广泛开展的原因。
    所以说,虽然有技术进步,但最终还落在人才上。
    现在,眼前这几个人,虽然来自于草根,在小医院成长起来的,但是,他们展现的却是大医院的专家教授所不能及的超凡本领。
    仅仅十几分钟做完一台,别说国内没有听说,就是国外,也没有听说过。
    院长和他的班子成员,还有两个科室的专家,老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他们被惊骇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不急,还得看看效果。”
    最后,还是院长驾驭了整个局势。
    ……
    两个小时后,肖主任睡醒了。
    邹医生做了一个全身的检查。
    三院的神经内科黄主任也做了一个完整的检查。
    得出的结论是,肖主任和六十岁的人没有太大差异除了眼睛的白内障和耳鸣。
    肖主任在地上小跑了十几米。
    不着急,四肢还有废用性萎缩的问题,慢慢锻炼,今后可以慢跑了,哈哈,哈哈。
    肖主任高兴得眼泪没有干,等他缓过神来,他提出要见见帮他手术的那群医生。
    三个人。
    赵一霖,邹医生,刘牧樵都在小会议室喝茶。
    他们被院长邀请到了医院办公楼。
    “感谢!非常感谢!”
    肖主任一进门就看准了赵一霖。
    风度翩翩,稳重老成,睿智多谋。
    他握着赵一霖的手,久久没有放开,激动地说:“你这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我又可以上手术台了!我又可以在公园漫步了!你不知道,这些年,我多么羡慕那些可以正常起居,正常活动的人啊。过去,我最惬意的事就是傍晚,穿着运动衣,运动鞋,在公园里漫步,一边欣赏着晚霞,一边享受着花香。”
    赵一霖不住地点头。
    “嗯,嗯,是的,是的。”
    “我更怀念手术室。你知道,我一辈子大部分时间是在手术室里度过的,那里的来苏味道,那里柔和的光线,凉爽的清洁空气,还有护士美妙的身姿和温柔的呵护。特别是,一个个患者,给我无数的挑战,一台同样的手术,会出现几十种不同的场景和难题,你知道,这是多么诱人的刺激啊。真的,十多年了,我再也没有进过手术室。我多少次在梦中回到手术室。我又多少次在梦中哭醒。”
    赵一霖只有两个词儿,“嗯,”“是的。”
    “听说你们来自于江东省,太了不起了。江东省,我去过,那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人杰地灵,伟人辈出。不过,你们江东省的医疗,在全国并不十分突出,只能算是中游水平,可是,没想到,那里,竟然出现了你们这样的杰出人才。”
    赵一霖又多了一个新词,“哪里,哪里。”
    “你不需要谦虚,你也没必要谦虚,你们已经登上了神经科的巅峰……”
    院长见时机已经成熟,拖了一下凳子,身子微微前倾,说:“赵教授,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您,请讲。”
    “我们医院院委会讨论决定,想请你们团队留下来,加入我们三院这个大家庭。”
    赵一霖身子一震。
    梦寐以求啊。
    在三十多年前,赵一霖也曾雁南飞,随着南归的候鸟来过花城,那时候,他怀里,怀着一本还有油墨味道的毕业证,在这里几家医院应聘过。
    那个时候,各地人才稀缺,而唯独花城人才济济,在同众多的应聘者竞争中,赵一霖是失败者。
    两个月后,他回到了清江,成了安泰医院的医院。
    三十年的梦想,到了今天,难道命中注定我赵一霖还是回到我梦想中的地方?
    好激动。
    赵一霖的手都在颤抖了。
    他妈太激动了。
    激动的还不止一个。
    邹医生也是无比激动,他手里的提箱差点掉落在地。干脆,他把它放在地上。
    从进到这个医院,邹医生就有过渴望,留在这里。
    留在这里,哪怕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也心甘情愿。
    在这里,整个人都高贵许多,走出去,眼睛可以四十五度角看着天空,外面的花花世界,我邹医生虽有贼心,但也一定会有贼胆,还会有贼实力。
    在安泰医院,一个月几千块的工资,什么都只能想想。
    现在好了,人家要留下我们,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
    “我们初步的想法是,待遇高于海归派。也就是说,安家,赠一套140平米的住房,外加100万的生活补贴。看,你们还有什么要求?”
    赵一霖又是一个哆嗦。
    他声音都哑了。
    还有这么诱人的条件?
    还要我们提要求?
    没有了,没有了,如果是一定得有,那除非是换个老婆。
    一想到换老婆,赵一霖心往下一沉,算了,结发夫妻,还是不换算了,黄脸婆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福了,买一辆奥迪的跑车给她玩玩,另外,再买一条哈士奇的小狗给她。
    肖主任一听院长有这样的打算,高兴地大声说:“赵主任,答应吧!我肖和平第一个做你的好朋友,你有什么爱好?我也跟你学学,到时候,我们就有相同爱好了。遛鸟,遛鸟怎么样?我们后面就是花城大公园,里面美不胜收啊。”。
    院长等着赵一霖表态。
    “怎么样?赵主任,还有你们两位。”


第208章 流口水
    赵一霖看了看刘牧樵,又看了看邹医生。
    邹医生已经是迫不及待要表态了,只是碍着赵一霖不表态,他不能抢着先说。
    而刘牧樵,眼睛很亮,他正在享受邹医生的表情给他带来的快乐。
    “你们两个的意思呢?我老了,你们还年轻,目光要远大一些,怎么样?刘牧樵,邹庆祥。”赵一霖说。
    “我同意……嗯,好吧,还是你刘牧樵先表态吧。”邹庆祥的心在往下沉,他预感情况会不很好,因为,他发现刘牧樵笑得有些不怀好意。
    “刘牧樵,就看你的了。人家院长那已经是格外看得起我们,开了这么高的价码。”赵一霖说。
    “主任,你的意思?”刘牧樵确实不怀好意地笑着。
    “我?我说了,我已经老了,未来是你们的。”赵一霖还是有城府的,他不愿意先表态。
    “你还是说说你的想法吧。”
    “我么,不瞒你说,30年前,我就想在花城发展。谁知道,这机会来得这么晚,一晃就是30年,往事不堪回首啊。你要我表态?我还能表什么态呢?随命,你们在哪里,我就在那里。”
    邹医生不淡定了,急切地说:“刘牧樵,你别给我装逼!安泰医院和三院比,狗屁都不是!”
    刘牧樵微笑着说:“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你清楚!”
    “我觉得你还是自己做主吧。”
    “好吧,刘牧樵,我说,我觉得你应该留在这里。”
    “理由。”
    “理由?这还需要理由吗?你看看,三院,十个安泰医院大!”
    “大就好吗?你口味蛮重啊!”
    “你才口味重!我是说,三院的规模是我们安泰医院的十倍!”
    “好吧,那你就留下吧。”
    “我?我是说你!”
    “你还是给你自己做主吧。我就算了,花城虽然很好,但是,我还是喜欢清江市,我不留。”
    这句话,很多人一愣。
    最应该留下的就是这个哥们,多少青年人来过花城,这里可以说是遍地金子,有机会落户花城,是多少人的梦想。
    可是,这哥们竟然不愿意。
    “你可以说说理由吗?”院长问。
    刘牧樵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理由,很多事情是不讲理的,就是一种感觉。”
    “你第一次来三院,也许对我们三院不了解,我稍微介绍一下我们三院,怎么样?”
    院长眉毛扬了扬,眼睛中流露出一种自豪。
    “我们三院是医科大学的附属第三医院,有3个科室是全国重点科室,7各科室是省重点。其中,呼吸科全国最负盛名。你们都知道的非典,全国的治疗方案就出自我们三院。
    我们三院,高级技术人才2300多人,有两院院士两名,长江学者32名,二级教授35名。员工8900人,编制病床数5000张,实际床位数6000张,一年的总收入,咳咳,实际上是48亿,上报数字是36亿。少报一点,你们也是做医院的,尽量低调……”
    刘牧樵并没有认真听,他对这个不感兴趣,治病才是硬道理,而这些数字,那是医院领导考虑的事。
    院长越说越兴奋,他在介绍学术成就。
    “论文,去年一年3000多篇,其中sci就有15篇,科研项目78多项,立项金额2000多万。引进的新技术,去年是38项……”
    刘牧樵的思维有走神了。
    他在看赵一霖。
    赵一霖兴奋异常,眼睛中似乎发出绿色的光芒,他听得非常入神,被三院的成就震惊得找不到魂了。
    邹医生更是一副馋样。
    他为什么还没流口水?
    刘牧樵有些担心。
    院长还在激昂地介绍自己医院的成就。
    他确实有这个本钱。
    去年全国综合医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