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科医师-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牧樵只好轻轻摇头。
    这人没救的了。
    “刘博士,关于办公司的事,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刘云赞,今年37岁,大专文化,在机械厂做过销售,在工业园区做过保安,在林业所做过园林管理,还顺便开过一个小卖铺,请人守店,还买过茶油,夜场买过衣裤,做过夜宵,炒得一碗好下锅粉。所以说,我的经历还蛮丰富的,对吧?”
    “是的,挺丰富的。”刘牧樵淡淡地说。
    “我叔叔说,要推荐我做你们公司的总经理或者是副总经理,我专门买了几本书,一本是蓝海,一本是人力资源管理,还有一本是介绍企业文化的,叫企业核心竞争力。当然,这本策划,主要还是我叔叔起草的,我提了一些意见。下一步,我该做哪些准备?”
    “下一步?”刘牧樵欲言又止。
    “是的,我们要快马加鞭,对吧?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已经看好了一个厂址,你要不要亲自去看一下,人家只要160万。”
    刘牧樵皱了皱眉,好像刘忠全说的是180万,怎么到了他嘴里只要160万了?他试着问:“不是180万吗?”
    “业主是开价180万,我叔叔还价后,人家说160万也行。”
    刘牧樵不想和他再扯了,就干脆说:“刘总,是这样的,我并没有答应和你叔叔合伙,也没有答应和你。我估计是你叔叔和你开玩笑的。”
    “不可能的啊,他说你一口就答应了,怎么,我都已经付出了,突然说不答应呢?我找我叔叔去。”
    说完,这团肉滚下去了。
    刘牧樵打发走了刘云赞,心情也就云开雾散,拨通刘淼的视频,两人撩了一会,最后心满意足,上床睡觉。
    这一夜,做了一个好梦,和刘淼玩的挺开心的。
    第二天,做了科室里的事情之后,和赵一霖和邹医生开车前往附属医院,郝教授已经做好了准备。
    “三个病人。”郝教授笑着说。
    “怎么是三个?”刘牧樵不解。
    “三个,你做两个,我做一个。”郝教授把三个人的资料放在那里,阅片灯上是他母亲的核磁共振片。
    “第一个是我母亲,78岁,有高血压,吃药控制在14090mmhg,血糖也高,在吃二甲双胍缓释片,有过一次轻微的脑梗死。其他情况还好。”郝教授介绍病情。
    刘牧樵盯着核磁共振片看得非常仔细,并没有回答郝教授的话,足足十分钟,他才转过头,说:“你是准备放置起搏器还是捣毁苍白球。”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郝教授出奇的谦虚。
    “我觉得捣毁苍白球就好了。”
    “那行啊,我听你的。”
    郝教授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他最多算个专家,还很勉强,而刘牧樵却是宗师级。差了两个级别。
    “还有一个病人,96岁,男,高血压病3期,糖尿病,用50单位的胰岛素,能做吗?”
    “科委的?”
    “嗯,你知道,他求过你。现在,依然是想你做。我母亲其实只是顺带,我请你来的目的还是帮这个人做。人家对你很信任。你不会反对吧?”
    刘牧樵沉思了片刻。
    “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能拒绝吗?”
    “可以的,你可以用年龄太大这个理由。”
    刘牧樵笑着说:“要拒绝,我就不会找理由了,直接更能达到目的。好了,这个我建议放置起搏器。我还要看看他的核磁共振片。”
    “这就是。”郝教授拿出一大叠ct片和核磁共振片。
    刘牧樵又看了很久。
    这时,一个家属偷偷溜了进来,悄悄地站在刘牧樵后面。
    “这个病人脑萎缩很明显啊,应该有老年痴呆症吧?”
    “是的,是的。”
    见不是郝教授的声音,刘牧樵转过身来,只见是一个中年男子,满脸的笑容,虽然是那种用力挤出来的笑,但还是明显看得出,他对刘牧樵是极其的尊重。
    “老年痴呆我可是没有办法的。”刘牧樵淡淡地说。
    “知道,知道,那是世界级难题。”
    “帕金森病也是世界级难题。”刘牧樵提醒。
    “是的,是的。”
    “嗯,算了,也不是你。”刘牧樵准备说点什么,但忍住了。
    那人很快就理解了,说:“是的是的,您知道,科委也不都是他一样的人,他的话,是难听,谁也受不了。”
    “好了,不说了,我们看一下病人吧。”
    刘牧樵刚提议,吴迪冒了出来。
    他也是一副大眼镜,走到刘牧樵跟前了,几乎快碰鼻子了才伸出手,和他握手。
    “刘博士,我想向你学习。”
    刘牧樵怔住了,沉默了好一会,说:“明年,你是个人才,可以申请到我们医院来。”
    突然,刚才还嗡嗡的声音,一下子安静下来。
    都听见了刘牧樵这话。。
    邹医生一身冰冷的,心里在喊,“小哥,你这是在和谁说话!人家是附属医院的副教授!”
    赵一霖羞红了脸,他只有一个愿望,地下裂开一条缝。


第186章 起搏器
    赵一霖更是满脸通红,羞愧不已,他想冲上去堵住刘牧樵的嘴巴,你到底是太年轻了,太不会说话了,即使我们比人家做得好,你也应该谦虚一点,人家附属医院到我们医院来,那是屈就,请!要高薪聘请!
    医生,关键是一个平台,安泰医院做得再好,怎么可以和附属医院比?安泰医院一个科室超过附属医院也许可能,但综合性超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附属医院是综合性的大品牌,虽然在全国只算中游水平,但在江东省,他却是至高无上的品牌医院,这里走出去的教授,讲一堂课,至少也是3000块,做台手术,5000至10000。。
    而安泰医院的医生,有多少走穴的机会?
    “刘博士,一言为定!”
    吴迪不是客气,他是忠诚的,回答刘牧樵这个邀请时,声音都有些颤抖。
    刘牧樵大大方方地说:“你是个人才,没问题。”
    这话一出,更多的人只好不做声了,刘牧樵都说明白了,他看中了吴迪,只有吴迪在他眼中是人才。
    当然,大多数人心里是不屑。
    在附属医院上班的人,哪个不是高分考起医学院校的?又有谁不是读硕、读博一路过关斩将,特别是最后一关,附属医院招聘人员,那是相当严格的,想被附属医院招聘,和做梦大致相当。
    所以说,附属医院的医生牛一点,狂一点,不会招致同行的批评,他们有这个资格。
    在场的医生,都在替吴迪打抱不平。
    吴迪啊,你对人家怎么这样客气呢?
    要知道,吴迪在附属医院那是非常有名气的,他研究过100颗脑袋,他的sci论文被引用超过了1000次,就连教科书都因为他的论文修改了好几处。
    要说下一个院士谁的可能性大,吴迪就是其中之一。
    他对大脑的解剖,贡献实在是太大了。
    “走,我们看病人。”
    一群人,以郝教授为中心应该改一下,以刘牧樵为中心,进了病房。
    刘牧樵亲自做检查,一套神经内科的常规检查又快又好,在场的十几个医生都是给学生上课的老师,对比一下,都暗暗决定,回去还得复习一下功课,人家的这才叫标准。
    问了病史,刘牧樵又安慰了病人几句。
    “儿啊,是他帮我做?”患者肯定会怀疑的,人家还是少年啊。
    郝教授忙说:“是的,他的技术是最好的。”
    “比你还厉害?”
    “厉害多了。”
    “嗯,还很俊。”
    刘牧樵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项,然后,去看了第二个病人。
    这个病人的病史都是由他儿子代诉的,他根本不听你,老年痴呆真是麻烦,这病要是能治疗就好了。
    对社会,对家庭,对本人都是一种折磨。
    刘牧樵不能确定今后有没有可能出现治疗老年痴呆的办法,所以没有多说什么,做完体格检查回到办公室。
    需要会个诊。
    这是附属医院一直以来形成的规矩。
    另外还有一个病人,刘牧樵只是旁观者,就不在这里讨论了,连病人也不看了,那个病人由郝教授和吴迪完成,已经去了手术室。
    帕金森病手术有一间专门的手术室,里面的设备贵得吓人,想通过治疗病人回本,想都不要想,能够赚到维护费就够意思了。
    会诊还是按照三级医生来。
    刘牧樵就不好说了。三级医生,他还不入列,轮不上他。可是,实际上他是最高权威。
    整个会诊完全是走过场,附属医院根本就没有开展帕金森病taoshift手术法,还有些医生没听说这种术式。
    他们所知道的,只有通过ct引导下的机械手术方式。
    会诊的结果就是刘牧樵表态,做,还是不做。
    “都没问题,因为创伤很小,基础病我不太考虑,我也注意了他们的影像学片子,没有发现异位的血管,所以,手术不会有问题。不过,我还没有做过放置起搏器,所以,我得先看一例。”
    这话一出,众人心里不免有些惊疑。
    你都还没做过,那你说话怎么这样绝对?
    说没问题,这话不是很好说的,做医生,现在是越来越谨慎,能够不表态时尽量不表态,要表态也应该说得模棱两可,不把话讲绝对了。
    先得自保,这是做医生的原则。
    谁知,郝教授却容着他,笑着说:“我先做,你观摩。”
    半个小时后,刘牧樵随着大家一起进入手术室,顿时,眼前一亮。
    好高大上的手术室啊!
    仪器设备就占了半间房子,灯光、摄像系统,光洁的仪器,刘牧樵几乎一半以上的设备猜不到用途。
    病人躺在类似ct的床上,只有半个头颅留在外面,说不紧张,那绝对是假的。刘牧樵自己都感觉呼吸有些困难。
    滴滴滴,呜呜呜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蓝色的,红色的灯光交替闪烁。
    “动动眼球。”郝教授在和病人沟通。
    “眨眨眼。”
    “张嘴。”
    ……
    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开始定位模拟。
    郝教授亲自操作电脑。
    吴迪在矫正机械手臂。
    “准备,第一次模拟开始。”
    郝教授发出了指令,机械手臂在活动,设备的轰鸣声更响了,闪烁的光芒也更加刺眼。
    “眼球往上看。”
    “屏住呼吸。”
    “张张嘴。”
    “嗯,结束,失败。”
    第一次定位失败。
    郝教授重新站起来,和吴迪商量起来,又在病人背上加塞了一块垫板,然后回到座位上重新输数据。
    “再来一次。”
    随着郝教授的命令,机械设备再一次运转起来。
    病人又一次重复刚才的动作,郝教授第二次宣布失败。
    定位很麻烦。
    穿刺到位不能有超过2毫米的误差,即便患者哪怕是一丝移动,就可能超出这个范围。
    这就是这个手术门槛高的原因。
    再有,正因为病人大部分时间需要清醒,参与配合,所以,很多有基础病的病人不适合做这个手术。
    刘牧樵的taoshift法就省了很多事,一针安定下去,睡上十几分钟,手术做完了。
    郝教授经过了三次调试,才最终确定了体外定位。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穿刺了,吴迪再一次消毒,开始安装起搏器。。
    刘牧樵眼睛眨都不眨,紧紧盯着起搏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