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红人-第7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叔,我听说铜丰市过去的一个县,叫岭上县的。就有老板这样做,把村里的坡地全部流转在一处,用大型机械进行耕种。这样做,我想,他们耕种的人力成本降低了,收益就高起来。”
“这样也不错啊,真有人耕种,只要拿到国家政策补贴的钱,就可保本了吧。耕种的收获,就是赚了。”主人说,“就不知那边对各家土地怎么处理,是租地耕种吗。”
“具体怎么操作,我也不是太了解。不过,老叔,你们这里我觉得也是和这样大型机械耕种啊。将所有的坡地开荒耕种,不也很适合?如果有人愿意过来做这个事情,你觉得要怎么做,各家的人才愿意。”
主人看了看杨再新,摇摇头,说,“我估计难啊,各家人的心思不一样,有人估计愿意,有人肯定不想这样做,宁可让地荒在坡上,也不想让外人耕种。租地也好,还是其他做法也好,一年又能够得到多少收入?这点小收入,大家也不妨在欣赏,觉得地荒在坡上比较踏实。”
听主人家所说,杨再新也明白,村里的人心不会齐的,何况,之前还闹过一次,更加不会齐心。要在广林县做产粮基地工作,仅仅是发动群众这一个环节,难度就不小。
如今,明白这一点,以后做起耕种来,也就有针对性,来这一次,不是没有收获。?
第1329章 遇二处之人
吃过晚饭,告别主人家。将摊主送回壁卡关家里,杨再新和小刚才往县城走。之后的三天,杨再新还在往乡镇和村组跑,了解这边的情况,掌握更多农户的想法与信息。
至于广林县里,对于之前的传言,反而不再有最新的消息。也不知是有人特意压住消息,还是因为对广林县人事变动不相信会这么快。
确实,按照一般的情况而言,在胡洪庆还没有完全定论、出结论之前,是不可能将动广林县人事的。但这一次的认识变迁,高台省这边一个副厅级的,到柳河市担任副市长,也是相对年轻的人,在高台省这边是重点培养的人选。这个人从高台省调往柳河市,直接担任副市长,很可能在一年后,会接任王平江之前留下的常务副位子。
所以,对杨再新到广林县来担任县长职务,也是高台省主要领导的意思,必须在短时间落实到位。杨再新过来,名义上是跨省交换培养干部,初看起来,交换干部不会掌握实权,但杨再新到广林县其实不然,是实打实的县长职务,会主导台地这边做项目工作推进的。
至于杨再新到广林县的目标,陈爸有没有与高台省这边的人沟通,杨再新也不知,没问。不过,如今的国情,不论到哪里,只要能够做好经济发展工作,只要引进项目工作,都会受到地方的领导关注与支持。
也因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再新才有足够的信心,在台地这边,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把产粮基地项目推动起来。
提前到广林县的几天,因为有工作站小丽、小刚等人的协助,杨再新对这里的情况虽不是完全理解,但主要的格局和重要的任务,都有了解。
对县里曹云华书记的性格、做事为人、处理工作的风格,以及他对县里的掌控情况,如今是知道了的,虽说还没见过这位一把手,可杨再新也有信心在引进项目的工作上,说服曹云华站在他这一方。
至于县正府这边的人,张庆生、向宏华等主要的副手,他们目前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图都不重要。因为水在机会面前,都会有想法和期望的,有想法、有行动,都是极为正常的表现。真的没有任何想法的人,以后一起工作反而更难推动他们。
眼看着时间到了,杨再新才往松栗市跑。在松栗市,有工作室在那里做事,杨再新对市里这边的情况,也是有所知,不担心自己到岗位后,两眼抹黑。
江上省省部的人事文件在杨再新手里,他得闲到高台省省部去报到,然后在省部的领导陪送下,到松栗市来。从广林县往高台省城,将近四个小时的路程,全程高速,跑起来比较顺。
高台省这边的高速最高时速比起江上省要高一些,也就是说,高速路的等次要更好,这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给高台省带来的福利。整个高台省处于一个相对海拔的大高原上,虽说大山大川比较多,与他发生、松栗市那种台地地貌也不尽相同,这里的高速路主要还是在山顶奔走,平直地段占据多数。
以前,杨再新很少到高台省,哪怕旅游也没来过,这一次,开车从广林县出发,倒是看到沿途的情况。这里到五月之后,气温与江上省那边差不多了,而这边的农业生产节奏上,可能比江上省那边要稍微慢十天半个月,也是因为海拔的不同引起的气候变化。
赶到省城,便联络了高台省省部的人。对方有一个副处长与杨再新联络,接洽。差不多到下班时间,杨再新也不急于去办理工作手续。
与对方碰面,见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人,杨再新笑呵呵地说,“曾处长好。”先前与对方的话联络时,对方主动报了姓名,杨再新自然要表达好自己的态度。
作为省部二处的副处长,曾丹辉与杨再新之前的地位一样,他也是省部二处的排位第一的副处长,不过曾丹辉已经是正处级别了。杨再新也不知面前这位到底是正处还是副处级,不管怎么样,省部二处的威风,杨再新是很有感受到。
之前他在那个位置上,不管到哪一个地市,地市主要领导都客客气气,很给脸面。自己如今不过是广林县的县长一职,还是交换干部,在省部二处的领导面前,必须有端正的态度。
“杨县长客气,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可以后省部这里就是你的家啊。”曾丹辉也是笑呵呵的,他接到接到任务时,领导提过杨再新的来历。
知道杨再新之前在江上省的省部,也是处在他这个职位上,只是资历要浅得多而已。这时候,见到杨再新本人,看到面前这位如此年轻,曾丹辉还是很受冲击的。这都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在这样的年龄和资历,走到这一步?
“谢谢曾处,以后有机会,我得多向曾处请教。曾处,可不能藏私哦。”杨再新笑呵呵地说,与自己年龄大的人相处,求教是非常好的一种手段。
“杨县长很谦虚啊。”曾丹辉说,“以后有机会,肯定要找杨县长交流。我想,杨再新在江上省那边省部做工作,一定积累丰富的经验,工作方式方法多。没错吧,我可得学习学习。”
“曾处,我在江上省那边省部才一年多时间,哪有什么积累。都是在学习,这一年多的时间,确实学习到不少东西,感觉自己有些进步的。如今,离开省部到地方做工作,多少有些不舍啊。”
两人在同一个职位上呆过,即使不是在同一个省,但也会有很多类似的感受和经历,工作的性质是一样的。杨再新说舍不得离开省部,曾丹辉自然也是有同感。
对目前的职位,既有留恋的感情也有离开这样的位置,走到更好发展的位子去。面前这位,能够从江上省省部二处,直接到高台省的广林县交换就职,进行培养,可见这位的魄力与决断,他说看到更好的发展路径来,才会有这样的选择吧。
同时,这位背后也是有极为强大的支持,才会有今天的成就与发展的高度吧。?
第1330章 曾丹辉
不管曾丹辉心里怎么琢磨,脸上的笑一直保持着。如今,杨再新到广林县来做交换干部的培养,看起来似乎地位没有自己搞,但杨再新已经有了培养的实质步子,而自己目前虽说在省部,要往前发展,可最终的高度,估计就很难比面前这位高了。
人与人不能直接地比较,曾丹辉当然不会因为杨再新有更好的前景,就妒忌羡慕恨。作为体系里的人,还是省部二处的主要领导,这些东西看得透,也能够理解。
各省都会有一些年轻人,前途远大,得到重点培养。这些人,来历上就有绝对优势,不然,单论工作能力,在体系里工作能力强大的人,可真的不少,有机会得到重点培养的,又有几个?面前这位是江上省那边过来的,或许一年时间就回到江上省了,曾丹辉自然不会与知有什么直接的竞争。
先安排杨再新住进酒店,然后陪着杨再新去吃饭,在这过程中,曾丹辉向杨再新介绍了高台省这边省部的情况。到省部这一层次,各省之间的差异并不多,所负责的工作也是类同。要是介绍,实际上就是将省部的主要领导,说给杨再新得知。
这也是曾丹辉表达对杨再新的一种态度,作为广林县的县长,还是交换干部的角色,要说杨再新会与省部这边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但话说回来,杨再新如果以后返回江上省省部,说不定两省之间的工作交流上,就有往来。
这时候,为今后做一些铺垫的工作,没什么关系。身在省部中,曾丹辉自然明白多栽树少种刺的好处。
杨再新也说不准,今后自己与高台省的省部领导之间,会不会往来关系。这时候,曾丹辉所表达的好意,还是非常感谢的。至少,以后他在广林县,会与省部二处这边有关系的。
作为广林县县正府一哥,每年都会受到省部二处的考察,明年或今年年底,这样的工作就会开展,就不知往松栗市做工作的,会不会是面前这位。
“曾处,我还是第一次到高台省来,对这边不熟悉。到广林县后,肯定有很多方面的事情,要请曾处帮忙啊。”杨再新笑呵呵地,直接说出这样的话,也不管曾丹辉对他会有什么感想。
这样说,也是基于曾丹辉见面后的热情态度,不然,杨再新也不会莽撞地开口。
“杨县长客气,在工作室还是生活是,只要我能够出力的,请杨县长只管说。我一定尽力而为,杨县长对高台省不熟悉,到广林县后,多与曹云华书记沟通吧。云华书记人不错,工作能力也强,最主要的是云华书记也是一个热心人,肯为别人出力。”
“多谢曾处,您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杨再新说,“我到广林县后,首先就找云华书记请教,熟悉广林县的情况,免得仓促间出错,影响县里的工作。”
“杨县长,我对杨县长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在省部锻炼过的干部,肯定不一样。”曾丹辉说,杨再新是交换培养的干部,与正常的调任干部,多少有一些区别。
“曾处,我在省部锻炼的时间太少,进步很有限啊。”杨再新笑着说。
对曾丹辉而言,想杨再新这样在省部仅一年多的年轻人,确实不会有多少积累,无法与曾丹辉这样的人相比。如果是曾丹辉到地市担任实职职位,那么,地市的主要领导与他的关系是比较厚的,推动工作,自然会有更强的外力相助。
杨再新到高台省来做为交换干部进行培养,就没有省部二处的优势,到广林县后,市里也不可能给他多少助力,就连广林县的领导,能够有几个人帮助他做事?交换培养的干部,基本上就是挂一个职位,增加基层工作的履历,要说培养工作能力,却不是好办法。
对杨再新在江上省那边有什么表现和来历,曾丹辉目前也不知,但等杨再新的工作关系转过来,就会有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