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官路红人-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善淮说,“坐下坐下,在这里就不必要拘礼。秘书长本身就平易近人的,再新,不是第一次见秘书长吧。”

    “秘书长好。”杨再新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吴家梓,可正式的见面却是第一次。

    吴家梓笑着说,“再新镇长到了,难怪书记心情这么好。”

    “只要肯沉心做事业的干部,我见到都会心情好。”李善淮说。

    “书记对人才培养,一直都是放在最当紧的工作上。”王平江说。

    谭秘书和刘亮博的年龄都比杨再新大,但三个人都是正科级别,对杨再新的褒奖也不可能太多,而刺激到其他两人。

    上了菜,虽说在食堂,但菜式很讲究,味道也很好。杨再新吃饭不再理会什么,安心吃饭,神色间自然而大方。

    几位领导见他如此,也觉得这个年轻人的心态和心理素质,确实比很多县级的领导都要好。

    秘书长吴家梓与杨再新见面少,包括刘亮博也是,多少听到关于杨再新的不少事迹,这时候,见到杨再新在领导面前的表现,心里也是敬佩。

    一个人在同时面前,在下属面前的表现,与在领导面前的表现等会有较大的不同,在领导的表现素质上就充分地表现出来。

    吃过饭,正准备离开。不想市组织部的金科长敲门进来,金科长进来后,先同李善淮、王平江和秘书长招呼,才对杨再新说,“杨镇长,听说你要回来一趟,总算被我守到了。”

    “金科长,你是我领导啊,有任何事都可一个电话,我是随叫随到。”杨再新笑着说。

    “我敢吗,你在省党校学习,我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将电话打进去,是不是?”金科长笑着说。

    “有什么事吗。”李善淮说。

    “书记,是这样的。市里要往省里报,我市今年度的省十佳青年,材料我们已经准备,但还得请杨镇长过目、确认一下。”金科长解释说,“杨镇长要是不回来,我还得往省里跑一趟。”

    李善淮点点头,说,“再新,下午正好有空,你把这个事情处理好,市里这边才好审核,报批。”

    这是到来年底,这些需要表彰的人,正准备这边都会提前做相应的工作,优秀事迹材料的撰写,是必须由正准备里笔杆子来把关。如此,材料交送到省里去,才具备竞争力。

    杨再新曾是县长秘书,对汇报材料是比较熟悉的,对优秀事迹的材料,也看过不少。之前即使没有亲自写过,但如何写,才能凸显优秀,还是有自己的判断。

    全省内进行评比的材料,就必须要扎实,事迹要清楚,而且具备激励人的事迹。同时,这些事迹会带来正面的效应,有较高的价值。

    从这样的角度想,杨再新觉得这一年来,自己的工作情况,确实符合省级的优秀。报上去后,省里估计也是提前就有意向的。

    对于地市、区县和个人,省级的优秀不仅仅是干部个人的业绩,也是从上到下的荣誉。

    市组织部这边要做材料准备,也是他们的工作之一,或许,其中还有李善淮等主要领导的关怀。

    “谢谢书记关怀,我工作上是不是还有不少差距啊。”杨再新说。

    “别想这些有的没的,先配合金科长把材料准备好,我会到省里专程为这个事情汇报的。”李善淮笑着说。

    柳河市要竖起一根标杆可不容易,除了本人的工作业绩之外,上上下下,也都要出力辅助。对于省级的优秀评选,竞争肯定非常激烈。

    杨再新表达了感谢之意,便告辞离开,和金科长一起到市组织部去。

    “金科长,非常感谢。辛苦您了。”路上,杨再新对金科长也表达了谢意。

    “杨镇长,对于你的先进事迹,市里这边将横折县和长坪县两地的材料进行汇总,但你在双沟村的那段时间,材料并不细致、扎实,是必须要补充的。”金科长说。

    杨再新也明白,在双沟村那段时间,横折县这边完全是把自己丢在村里,自然没有人关注。即使要写材料,将村里的干部、村民采访,也很难找到有力度的东西。

    “金科长,双沟村的工作情况,之前我有一份工作汇报材料,我传给你吧。”

    “太好了,有第一手材料,就可补足这一短板。”

 第371章 文笔精道

    到市组织部,找一间办公室。

    金科长叫来了组织部办公室的秘员,杨再新从自己的邮箱里,调出一份材料,传给秘。

    秘拿到材料,便去另外办公室整合杨再新的先进材料。金科长陪着杨再新,两人谈省党校的学习情况。

    金科长和杨再新往来不少,最初杨再新从横折县过来,就是金科长接待。

    之后,随着杨再新在怀仁镇工作,到李善淮调研,再到推选杨再新到省党校插队学习,如今撰写关于杨再新个人先进事迹,一系列的工作中,也让金科长对杨再新有最全面的了解。

    “杨镇长,我在目前这个岗位上,不说全市的干部都认识,但年轻的干部基本上在我们视野中。

    每一年对干部的考评,都会对年轻干部有一个大致的评价,以便于在培养干部时,不出太大偏差。

    即使这样的评估不算精准,可对这些人的情况,基本熟悉。七八年来,柳河市没有一个人,可同你并肩。

    特别是你到双沟村驻村,一进村里,没有为自己工作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影响工作情绪,这才是最最难得的。很多人工作到中年,一旦遇上挫折,就完全心灰意冷,不思反省,更没有要拼搏一番,在新的岗位上重新站起。”

    “金科长,当时我的心情也是很复杂的,也受到较大影响。只不过,以前童俊书记教导过,一个人在最危难的时候,更要稳住自己,不能迷失。要想想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该做的事什么。

    我当初所欠缺的就是基层工作经历,驻村就是必要的锻炼,也可补足自己村里工作经历的空白,吸取这方面的工作经验;

    再者,我觉得自己还年轻,二十八九岁的副科级,比起三十几岁的副科级,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熬。是不是?哪怕十年之后,我有机会改变工作环境,都比一些人有年龄优势。”

    金科长笑起来,说,“你这样想,确实很有道理。但最关键的还是你的心没有变,精神没有垮,是不是?”

    “当初也不多想,要吃饭就得上班,在哪里上班本质上是没有太多差别的。那时候穷,欠债,到村里不需要花费吃饭之外的钱,不是正好节省,还债嘛。”

    杨再新的经济状况一直都不好,哪怕到现在都是如此。一个月的工资,开销也不小,好在房子卖掉后,债务解决。

    每个月的工资计划着花用,勉强可接得上,家里那边就没法按月交一些给父母。

    当然,等新畦食品真正做起来后,自己的财务问题就迎刃而解。这样的事情,也不好同金科长讨论。

    提起横折县的事情,不由地想起那边的好几个人:张梅蕊、明华、王成和、刘敬、向敬、龙秀国、丁慧云和向军等人,恩恩怨怨的,在横折县时还真不少。

    不过,如今回头看,那些事情都觉得幼稚而可笑。想来,如今王成和、明华等人也不会再为难自己,对于横折县组织部那边要为自己写个人先进材料,然后给领导们汇报,他们会有什么心情?

    不过,这也没什么。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对章童俊书记有信心,他的改变,才让自己离开横折县、离开双沟村。

    到怀仁镇来,才会真正走进琪琪的心中。

    想到唐慧琪,杨再新不由地回想起在双沟村时,陪着她,两人爬岩壁的危险,登顶之后,看那险峻的景色,独处彼此说到曾经的过往。

    也是因为这样的独处,她才了解自己进而接受自己吧。那一次,杨再新记得谈到自己的婚姻,谈到自己的贫穷,也谈到自己在双沟村有什么想法。

    一边喝茶,一边和金科长聊自己的工作和一些心态,时间也就这样过去。等秘带着初稿过来,先请示了金科长,然后给杨再新自己审阅。

    杨再新先看了大标题,材料对这一年来杨再新的工作进行分阶段,大致分为四部分:一是在章童俊身边做秘书;二是驻村双沟村,引进省农院的刺梨种植项目;三是怀仁镇和矿资源的守护;四是省党校学习,努力引进完全中学项目的建设;

    材料的条理性非常清晰,按时间和工作历程来写,也让人容易有深刻的印象。

    大标题之下的小标题,则充分展现了杨再新在工作中,精神追求和实际的工作开展情况。对深挖这一块,做得非常到位。每一个论述都是在实际的工作前提下铺开的,然后总结出一个优秀青年干部的思想与精神。

    看一遍,杨再新回想一下。材料中没有一件事是虚假的,不过,通过这样组合与提升后,对自己的事迹显得真实又感人。

    “金科长,我也做过三年秘书,这笔我即使再练十年,都没办法追上。不得不说,笔这东西是天份。”

    “杨镇长,有没有还没写到的方面,毕竟我们搜集材料和你自身做过的工作,有较多差距。重点在这里,你别跑题啊。”金科长见杨再新对材料比较满意,心里也高兴。

    这说明他们的人能力确实好,然后到市里主要领导面前,也是一份成就。

    “金科长,看了材料,我自己都有些惭愧。工作虽然做了,但当时也没这样想过。”杨再新笑着说,很多思想和精神上的东西,一开始肯不是如此,但事后分析,就能够分析出很多说法。

    就如同一个人在江边看到有人溺水,跳下去救人。在跳下去的前后,他可能有多少思想上的东西?最主要的还是急,然后也不顾自己会不会出现危险。

    事后采访这个人,很可能就具有多种说法。

    “杨镇长可别谦虚,你的事迹早先市报、市电视台都有过报道哦。我们所做,不过是如实记录下来,这也是我们组织部的工作。”金科长笑着说。

    两人讨论一阵,基本将材料定下来。金科长表示,材料往省里递交之后,省里那边有可能找杨再新进行核实,要他做一些准备。

    对于全省性的最佳年轻干部的评选,表彰,肯定会核实清楚,不至于官宣之后,有反面材料爆出来。

 第372章 主角是谁

    晚餐在组织部这边解决,随后,杨再新便离开先回长坪县。

    这次回县里来,是王平江常委亲自电话的,但主要工作还是在长坪县这边。

    完全中学项目奠基要做哪些准备,都不需要杨再新去过问,但有一个问题得他参与讨论,那就是完全中学项目的名称。

    这个项目一开始提出来,就用完全中学来代替,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真正要奠基了,这所学校以后也会有一个名称,县里得将这所学校名称定下来。

    给学校取名,要考虑的方面并不少。一是要顺口、好记;二是要吻合地域,有地方特色;三是要有来历。

    完全中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省城那边捐赠建校,这一点,肯定会在校志上记载清楚,也会在大门处设立一块类似于功德碑,将捐赠善款的公司、个人记录在案,也会将杨再新等在谋求建设这所学校的过程简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