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港岛旧事-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新界就一定是好的吗?”
  “长江工业的做法,大家也都看见了。”
  “我提议各村挑选精壮,组成保卫团,封锁新界与港岛的道路,正式与港府进行武装斗争,只要港府答应放弃开发新界,或者与我们十大姓合作开发为止!”
  在场的宗族话事人都眼前一亮,开发新界其实是一桩好事,唯独港府想甩掉十大姓,私自开发是万不允许的。
  “好!”
  “陆族长作为新界代表,登高一呼,各乡各村都会支持。”大多人都赞同,并且推举陆翰明出来扛旗。
  只因,他们的所作所为已是举旗造反,公开反对港府。
  一旦事败,有杀头、屠村、灭族的风险,一般小门小户不仅威望不足,还真不敢担这风险。荃湾陆氏肯出来挑头,其余姓氏自然支持,况且陆氏的实力最强,土地最肥、人口最多。
  论资排辈也该是陆氏当第一。
  陆翰明见到众人全支持他,心里也不禁豪情万丈,拱手道:“多谢诸位同乡,陆谋人生于新界,长于新界,不忍华夏疆土沦入异族之手,将一把老骨头豁出去了!”
  “死也要打退鬼佬!”
  莫文伟拍案而起:“陆兄高义。”
  邓光雄道:“斩鸡头,饮血酒,今日新界十姓就在陆氏祠堂歃血为盟,高举义旗,反英!”
  “反英!”
  “反英!”
  堂内气氛高昂,人人热血沸腾,满面斗志,本以为只是一次政治摩擦,没想到,最终十姓达成一致,团结在一起,直接打出反旗。以当下的局势而言,此战若是功成,新界将来可能自治。
  十姓从土皇帝也会演变为政治家族,能量再上一个台阶。
  此战若是失败,新界局面也将大为好转。
  就算他们掉了脑袋,也将青史留名,成为英雄人物。
  陆翰明却心知宗族联合,梁山聚义的组织模式已经过时,要真以歃血为盟,老一套的模式举反旗,不过一周就会被港府分而击之,崩溃瓦解。因为,港府面对暴民和反对军会采取两种模式,暴民只会被警队镇压,反对军却要面对纪律部队、军情处、驻军三大武装!
  撬动的资源,力量也不是一个量级。
  虽然,以他的猜测,港府不敢动用驻军。毕竟,驻军一旦上场,就不是对内,而是对外,等同于承认新界是北方的一部分。同时以新界跟宝安的地缘关系,驻军一旦进入新界,北方就会马上出兵与鬼佬争夺控制权。鬼佬在陆地上是绝对打不过北方的,驻军自然不敢调动。
  如果说,驻军可以一个晚上攻入新界,北方就可以一个小时抵达九龙界限街!
  在有老家作靠山的威慑下,最可怕的力量,反而最不可怕,大概是会被抵消掉,可剩下的纪律部队与军情处也难缠,一个作治安军,一个作情报工作。
  各种暗杀、利诱、美人计……
  总督府投入资源一旦多起来,老套的聚义模式分分钟就会被破解。
  这种模式早已过时两百年,陆翰明早有准备,暗中给司徒英递了一个眼色,司徒英微微颔首,便在火热的气氛中,不合时宜的开口道:“明哥,十姓按枪编兵,指挥权归谁?”
  莫文伟、文景胜、彭国惟、王振帮等人立即就像被浇了一盆凉水,愣在原地望着陆翰涛。虽然这些老骨头都心向中华,为有一天能举旗反英而感到虽死犹荣,但手下的兵一个个都是宗族子弟,血亲后代,交给外人指挥是万万不放心的。
  因为每个人都是私心,如果把子弟交给陆氏指挥,遇到强敌的时候,陆氏会不会保全自身,而把他们的子弟扔出去作炮灰?答应是肯定的!人心之可怕,凡事要往最坏的想。
  可总共就五百多条枪,要是连指挥权都到处分割,谈什么反英?警队稍加进攻,各处防线就会漏的跟筛子一样。莫文伟、文景胜等人突然意识到举事艰难,想靠宗族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本次举事就是为维护宗族制度而起,打破宗族制度他们第一个不答应。
  陆翰明迎上九姓族长的目光,轻笑一声:“当然不是归我,也不是归在座的任何一个人,为了避免有人因私损公,必须要有一个有名望,有能力的出来指挥反英行动。”
  “这个人便是我好不容易从观塘署保释出来的杨先生。”
  一直穿着中山装,坐在角落,低头饮茶的杨光闻言起身,朝九姓族长抱拳行礼。
  陆翰明介绍道:“杨光先生是工联会理事长,虽然没有D籍,但却与北方私交甚密,作为港岛佐派人士代表,可以说得上话。再加上本次反英是为了保障工人利益,由工联会负责正合适。”
  “我们十大姓只要负责出枪出人,出钱出粮即可。”
  杨光脸上有些挫伤,看来在观塘署过的也不轻松,开口说道:“工联会有一些工人曾在矿山工作过,有能力可以制作烟火,到时候放几个给鬼佬看看。”
  “不仅场面大,还可以搞暗杀。”
  “另外许多工人是退伍老兵,完全可以承担起班排职务”他先点出工联会的实力,再讲道:“本次反英也要高举工人大旗,为全港工人争取应有的津贴、福利、赔偿,让港岛工厂做到一视同仁。”
  “好!”
  司徒英当即赞叹:“正所谓,师出有名,工联会才是搞政治的,我们只是族里的老骨头,哪儿杨先生适合举大旗?”
  “这面旗交给杨先生举正合适,我们在下头扛着,尽一份力就行。”
  其余宗族也觉得十分合适,一来可以通过工联会获得北方支持,二来团结工人阶级,比单纯的宗族民兵要强大,果断,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有人专业造反!
  “现在要做的很简单,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各姓的民兵,工人,开一次工人大会,把有志争取工人地位的人民牢牢团结在一起。不限于姓什么,住哪里。”
  “第二,印发工委会的传单,明早托工人朋友进港宣传,扩大我们的支持者。”
  廖长青道:“怎么不封锁交通?”
  “没必要。”
  杨光目露精光,笃定的道:“先要让人们为什么而战,士兵才有战斗力,新界既然是新界人的新界,那就不需要急着封锁,现在必须先动员起来,开办好工人大会。”
  五十几岁的廖长青陷入长思,喃喃道:“这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吗?”
  当晚。
  杨光带着工联会的人,分别在新界二十一个村开工人大会,最大的一场足有一千余人,长达两个半钟,并且在现场喊出“反英抗暴,归还新界,驱逐鞑虏,民族自强”的口号。
  总督府。
  在工联会大肆进行政工宣传的时候,军情处也将新界的情报递到总督府桌面,佰立基皱着眉头,心里有千斤重担,叹气道:“今晚让警队先行封锁界限街,青山道、葵涌路、城门路几条主干道。”
  “yes,sir!”
  昆先立正敬礼,大声喊道。
  佰立基再望向军情处负责人:“加强对新界的情报工作,争取将十姓分化瓦解,第一个投靠港府的,授予骑士勋章,新界太平绅士,及五十万港币!”
  “yes,sir!”
  军情处长佳徳立正敬礼。
  佰立基挥了挥手,示意下属离开,独自坐在沙发上点起支烟,愁容满面。其实自长江工业的塑花厂发生骚乱以来,每一件事都送上总督府的办公室。
  可场整个骚乱,警队处理的有条有理,合法又合规,一点没有从中作梗的意思,可见他和何定贤的默契还在……理论上,骚乱被镇压后,很快就会平息。
  怎么会越搞越大,跳了一个工联会出来,连武装团都组织好,甚至喊出了“反英抗暴”的口号。不就是一点点劳资纠纷吗?华人死在工厂很常见。
  值得奇怪?
  他感觉幕后有一个推手,把事件一步步推高,就像十大姓与工联会结合,从一个宗族制度瞬间脱胎为社会运动组织,背后的深意细思恐极。
  “一定是北方!”
  “只有北方主导,才能喊出这种口号,组织起这种民间力量!”佰立基越想越害怕,额头甚至冒出虚汗,直接忽略了小小的“助理处长”,毕竟为港府工作的助理处长有什么资格反英抗暴?


第448章 斗委
  佰立基无论是出于职责,还是对新界开发的野望,都必须与新界乡民打一场,分出一个输赢,再进行谈判……
  当晚。
  凌晨两点。
  九龙区、新界区消防部队,联合行动部,彻夜行动,将六个主要出入口提前封锁。
  翌日。
  上午九点。
  港岛工联会所组建的民间团正式编整完毕,各派出一个排的兵力,开始向关口逼近,双方于上午九点三十分至十一点间,爆发出武装冲突,六个关口共一千余人参加战斗。
  中午,十二点。
  工联会夺下四个主要关口,牺牲三十二人,共有一百多人受伤。
  由于新界开发是涉及全新界乡民的利益,再加上工联会“反英抗暴”的口号,导致乡民们踊跃支持,人民群众的力量彻底被发挥出来,又有宗族制度管理,一百多人伤亡的数字完全能接受。
  自此,新界进入半军事封锁状态。
  杨光以工联会理事长的身份,召开全港工联理事会,团结了许多佐派力量,正式成立“民族斗争委员会”,简称“斗委会”。将工联会进一步提升为准军事组织,除十大姓族长任委员外,多位港岛知名佐派人士,纷纷加入斗委会担任委员。
  前潮汕商会荣誉会长楚伟南先生亦加入斗委会,为新界乡民提供粮油,米面等基础生活物资。
  再加上斗委会内的佐派人士中不乏报业、新闻界人物,许多工联宣传单,很快传入九龙、港岛,动荡开始扩散。
  “冲突爆发的好快。”
  潮福酒楼。
  何定贤约雷洛、江祖辉、陈立等人一起饮茶,坐在茶楼内,见街道上的人群都少了很多。
  “风雨欲来啊。”
  陈立出声感叹。
  “现在港岛疯传新界受北方支持,打算先自治回归,再过年底就要彻底收回全港。”雷洛眼神望向贤哥,眼底都带着探究之色,试探道:“真的假的。”
  “我哪儿知道。”
  何定贤坦然一笑。
  要说,斗委会背后没有北方支持鬼都不信,一来,斗委会政工做的非常好,二来,斗委会人手充沛,做事极有章法,不像普通组织,三来,新界人没联系上北方,岂敢武装抗争?
  虽然,何定贤是整部大戏的幕后推手,但也相信有老家同志在辛苦工作,推波助澜。因为,这部大戏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搞定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主动卷入风暴。
  他只不过看的最清,最明,有摘桃子的本事罢了。
  并且,手下兄弟都知道他跟北方关系不错,甚至怀疑到他头上来的,但想多了,照他的判断,老家确实有人支持新界玩真的,但不是红色,而是青色。
  因为,斗委会用的那一套玩法,不是正统的大国主义,倒像是有权臣在邀功,希望通过新界来博取政治资本。所以,历史上的六七事件闹的很大,将近一年,直到大佬放话才停止。
  在高层眼里现在其实不是收回新界,不是收回港岛的时机,权臣邀功只看眼下,大佬自然更有格局……
  “放心吧,大英是日薄西山,可北方也要休养生息,港岛有充作贸易窗口的能力,在国际上解除封锁前,港岛暂时还会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