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港岛旧事-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下钱。”
  “就想着升职了,总归也是有点好处,没有白打工嘛。”
  曾少珂挥灭一根火柴,手中捏着刚点燃的雪茄,用力大口大口啜着,边啜边道:“可能警队高层真有什么难事吧?”
  雷洛把支票聚到眼前,静静凝望片刻,屈指弹了一下,把支票折好收进怀里不忿道:“别人不知道,我们还能不知道吗!现在警队完全是大佬一个人讲的算。”
  “他要真有什么难题,不拿钱出来,谁会不体谅?”
  “难言之隐吧,大家都手下都是有兄弟的,谁也知道大佬的位置不好坐。”曾少珂又抽了一口烟,说起来话倒是有板有眼。
  蔡兆光点点头:“这个倒是,反正大佬也没说不提拔,只是缓几年,等到改制以后。”
  “颜雄、陈子超那班小马仔都不急,我们有什么好急,现在越急越给人机会,惹恼大佬就不好了。”
  雷洛心中沉默,自然知道当中的道理,要不然也不会表态同意。
  他不爽的原因只有一点:“我觉得大佬离我们三兄弟越来越远了。”
  蔡兆光、曾少珂两人闻言蓦然一愣,久久没有回答。
  人心是有温度的,离的近,离的远,在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表露出来,当初三人与何定贤结为兄弟,渡过几次难关,数次出手搞定麻烦。
  无人会觉得大佬对他们不好。
  甚至,大佬还救过雷洛一条命,可何定贤的政治方针稍一调头,三兄弟们就敏锐就察觉到不对。但他们确实慑于大佬的权威,不敢公开表达意见。
  更不敢阴奉阳违。
  因为,他们个人商业的资产,有上千万捏在大佬手中。
  真轮强权。
  也没人敢跟大佬斗。
  一低头。
  就真的要低到底。
  这也是雷洛心有不甘,会嘟囔两句的原因。
  年龄最长的蔡兆光最终打破沉默:“今晚的话说过一遍,以后就不要再说了,一些话说多了,会挂在脸上,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你们。改制的事情不管是三年,五年,还是十几年,耐心等着吧。”
  “有机会就有,没机会就没,杯酒释兵权,总比大兴诏狱来的好,别忘记,大佬手里可是有反贪室的。”
  雷洛张口叹道:“知道了。”
  曾少珂也点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玩到最后,比的就是一个耐心,不用怕!”
  三人之中雷洛年纪最小,野心最大,权力也是最大。曾少珂、蔡兆光反而一直都是担任华探长的位置,虽然,手下实权与日俱增,关系网遍布全港。
  但其实三人往往是以雷洛为首。
  碰上要紧事情,蔡、曾二人都会为他出谋划策。
  大馆。
  何定贤派人草拟了一份升职名单,其中以刑事情报科高级督察方建明,港岛区太平山探长陈嘉乐、九龙区荃湾探长刘荣贵为首,余下还有东九龙刑事组督察卓景全、旺角华探长孟元达等……
  前三人都是高级督察升为总督察,后面的则是督察升职为高级督察。
  本次共擢升六人,数目不算多,但每个人都在实权岗位,擢升一级,实力倍增。
  昆先收到何助理处长递来的报告,见到只是督察级的委任,根本不会细究,大手一挥就签字批准。因为港岛警队中的督察级已经被华人警员占据,华人督察是英籍督察的两到三倍,而且往往都是担任实权岗位。反倒让英籍督察沦落为吉祥物,坐冷板凳。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权力斗争中每退一步的代价。
  警队对华人开放督察级警衔才几年啊?十年左右时间!华人就已经把英籍督察给卷没了,所以,警队高层先前才会对华人进入处长级加以限制,就是担心下一个十年处长级也被华人卷赢了。
  事实证明,根本挡不住!
  昆先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不过,他先前还以为何sir在升职之后,会擢升一大批华人警司,带着华人警官争夺宪委大会的票权,现在看何定贤倒是稳扎稳打,一点都不急。
  而何定贤给下属的擢升计划,自然不是批量制造,是要追求质量的,一年擢升一批,既可以保证警衔的含金量,又能让年轻警官感恩戴德,唯命是从。
  等到廉政风暴安然度过之后,储备起来的督察警官,不就是将来的华人警司?当然,换句话讲,警队华人督察的增长数量极大,虽然实权岗位,银行区、油水区全是他的人,但是,许多乡下区、虚职却是殖民派培养起来的华人警官。这些华人警官翻不起什么风浪,可一旦实权派受到冲击,他们也能迅速顶上。
  只能说在港岛经济和平发展的几年时间里,各个政治势力都没有闲着,一方面汲取着经济发展带来的营养,一方面培养人才,囤积实力,为下一次斗争做准备。
  谁都希望分到一块更大的蛋糕。
  “恭喜方sir。”
  “恭喜陈sir……”
  当擢升令签发之后,受到擢升的阿sir们都受到祝贺,喜气洋洋的享受着一生中的重要时刻。
  半岛酒店。
  九龙仓集团总裁雷恩穿着西装,领带上别着一个铜色徽章,推开一间包厢房门,就见到汇丰大班祁耀霖、渣打大班查理德,太古大班宣沙、会德丰大班马登正在客厅中谈笑风生。
  祁耀霖听见动静扭头望向门口,当即笑着上前欢迎:“雷恩先生,欢迎来到我们的沙龙!”
  雷恩是在上一任九龙仓总裁入狱之后,才被会德丰大班委任为集团总裁的。汇丰与会德丰在九龙仓集团里都有股份,上一任总裁就是汇丰的人,这一任则改由会德丰委任经营。
  祁大班对外人总是表现的十分热情,雷恩却不敢倨傲,鞠躬行礼道:“祁先生,马登先生晚上好。”
  马登是一个身材高大,脸上长满皱纹的中年人。
  “进来坐吧。”
  他笑道。


第422章 英/华金融战
  雷恩走入包厢内,接过祁耀霖递来的一杯红酒,并没有坐下,而是与马登、沙宣、查理德站在一起。
  其中汇丰、渣打、太古、会德丰便是七十年代前的四大英资洋行。
  不仅在港岛根深蒂固,呼风唤雨,一样影响着大英联邦的殖民经济,当中又以汇丰、渣打实力最盛、资历最老、太古次之,会德丰更次一层。因为,会德丰没有大英国资背景,是一间由英籍犹太人创办的独资企业。
  早年在上沪做航运及仓储行业,借着清末殖民潮与北洋时期发展壮大,也是一间吸着华人鲜血起家的企业。后来,收购了加拿大人在上沪创立的拖驳船公司。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会德丰放弃上沪的拖驳船公司以及地产,转而大力发展海运油轮行业。因为,此时会德丰在国内已无政治靠山,只得力求在发生巨变可以抱头鼠蹿,尽快撤走。
  而后,会德丰来到港岛发展兼并了同为犹太人创建的“九龙仓集团”,以海运油轮业为支点,重新发展起码头仓储等业务。
  这套商业策略算是眼光俱佳,踩中时代节点,伴随着全球战后重建,贸易复苏,会德丰赚的钵满盆满,已经开始进军地产、零售等行业。
  当然,会德丰在兼并扩张的途中也引入不少股东,但创办人“佐治·马登”依旧是最大股东。会德丰本质上还是一个家族企业,现在的主席“约翰·马登”便是其子。
  “约翰·马登”曾在二战时为英联邦海军服役,在政界、军界倒累积有一些人脉,打理起行业顺风顺水,沿用着父亲的经营策略,继续大力发展航运业。
  1956年,埃以战争爆发,封锁苏伊士运河,世界航运业一片火热。
  会德丰跻身于四大英资洋行。
  再过几年“中东战争”又将爆发,埃及再次宣布封锁苏伊士运河,导致海运航线变长,油轮需求量再度大增,运费飙涨!
  会德丰将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几年。
  为此,“约翰·马登”做出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出售旗下的上市钢业公司,花钱购买更多的油轮,豪赌“中东战争”持续发酵,未想到,区区两年时间,石油危机,苏伊士运河重开接踵而至,会德丰海运业务量一落千丈。
  最后“九龙仓集团”落入华人船王包钰刚手中,会德丰也开始挂牌求售,英资与华资为了拿下会德丰,互拼十年。80年代,会德丰还是落入船王包钰刚手中,成为第二家被华人拿下的四大洋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听过汇丰、渣打、没有听过会德丰的原因……不过现在会德丰的马登先生可是风头正盛,除了在银行业内缺少基础外,在其它行业的发展势头直追太古洋行。
  太古、汇丰、渣打的人也对会德丰恭恭敬敬。
  祁耀霖敬了雷恩一杯酒,沉稳的出声道:“华资银行近几年势头很猛,东方银行向亚洲布局扩张,恒生银行编制的恒生指数,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证劵公司采用。”
  “另外,广安银行、道亨银行、永隆银行借助地产行业的东风,储蓄资金都已经超过一亿港币。”
  “目前,全港超过一亿港币储蓄金的华资银行已经超过八间,大大挤占了英资银行的生存空间。”
  马登点头:“会德丰去年成立了德丰银行,注册资金达一千万港币,可面向市场业务开展的并不顺利。”
  “市民们已经不再接受新的英资银行,转而对华资银行接受度很高。”
  渣打大班查理德表示认可:“华资银行普遍效仿东方银行,采取免费开户的策略,不收取个人用户服务费,自然会赢得市民追捧,况且他们的储蓄利率更高。”
  收取个人开户服务费是洋行的惯例,全世界范围内都实施,不可能因为港岛一个市场就改变策略。国外的用户要是知道,岂不是会取钱跑路?何况,这对于洋行是一笔丰厚的利润,每年都能收取上千万的服务费。
  几位大班根本不敢在这方面动心思。
  至于恒生银行编制的恒生指数则是以33家各行业,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为蓝本,通过数据测算出的一个参考指数。证劵公司采用恒生指数参考。需要缴纳一定服务费,但指数服务费是小钱。
  恒生指数给恒生银行带来的证劵客户,引来的证劵资金才是大头。
  这个指数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快要成为港股的代表指数,十年,二十年,不断发酵下去,会给恒生银行带来多少客户?只能说,何善衡光凭这一手就彻底将恒生带上一线银行的位置。
  四大洋行坐不住了。
  银行业可是一个城市、国家的经济命脉,谁掌握银行业,谁就掌握城市的商业!
  汇丰、渣打、太古、乃至美资的花旗都凭借银行金融,不断渗透到各个行业,控股各种公司,成为经济背后的食利者。这也是为什么金融业薪水高、油水厚的原因,因为,一夜暴富太寻常。
  英资允许华资的工厂做大、企业做强,反正一场收购、一次抄底、就能够把华资辛辛苦苦几十年的收益收割,把华人员工几十年的汗水收走。
  心情好,给你留点残羹剩饭,让你继续干活。
  心情不好,把你骨头都吞了。
  让你倾家荡产,一无所有,还负债累累……总督之所以大力发展工业,深层次的执政逻辑,也是在港岛养猪。反之,总督发展金融的时候,都是在英资银行打强心剂。
  华人不傻,虽然弱势,但勤奋、聪慧、也想着在银行业分一杯羹,几十年间也养出两三间大银行。东亚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