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普点头。
他又给唐寅介绍了一下乾隆其人。
这人吧,命很长,所以一生中留下的风流逸闻特别多。
下江南、品名菜之类的就不提了,只说说他在诗词界书画界留下的传说!
首先他这人酷爱写诗,逮着什么名画都要上去题首诗抒发喜爱之情。他一个皇帝硬生生活到了八十七岁,在位六十多年,光是记录在案的诗就有三四万首作品!
简直是按一天三顿来写的。
其次就是他特别爱盖章,他一生雕了1800多枚印章,越喜欢的书画作品越爱往上摁章子,比如韩干的《照夜白图》被他给盖了五十多个印。
还有《快雪时晴帖》的遭遇更惨,不仅被乾隆疯狂盖章,还被他在旁边写了个大大的“神”字表达内心的赞叹!
令人发指,简直令人发指啊!
吴普还在那一个劲地给唐寅强调——
《快雪时晴帖》啊,那可是罕有的王羲之传世作品。
《照夜白图》啊,那也是出自唐代画马名家韩干之手!
要都是真品的话,那可全都是经历了千年磨难艰难留存下来的孤品!
乾隆就这样轻轻地啪啪啪几下,给它们盖了一堆章!
就问你难过不难过!
就问你心碎不心碎!
唐寅:“………………”
唐寅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他们这些爱画之人平日里对名家作品可是怀揣着满腔喜爱去品鉴的,他以前还曾赖在别人家流连忘返地观摩名家名作,只恨自己囊中羞涩不能私藏——况且有钱别人也不一定愿意割爱。
这乾隆皇帝,简直暴殄天物!
这人怎么这样呢?
这人怎么能干出这么丧心病狂的事?!
直播间的观众们全程围观唐寅脸上表情的变化。
清楚地看见他从一开始的微微骄傲到后来的愤怒出离。
直播间的弹幕顿时热闹起来——
“不行,我快笑疯了,馆长是故意的吧?”
“唐伯虎:瞳孔地震。jpg”
“唐伯虎当场开除乾隆粉籍:老子求你了,别喜欢我的画!!!”
“乾隆:开除就开除,你不过是我随手题过的众多画师之一罢了。”
“真是就怕流氓有文化啊!”
“乾隆那可不仅有文化,他还有权势地位,想要多少名家名作就要多少名家名作,可不就是被他祸害了一堆名家字画吗?”
“太损了太损了,居然把这种事告诉酷爱书画的人,这是人干的事吗?”
“今天也是馆长不当人的一天!”
“没有人关心刚才的画吗?我学美术的,这画得也太牛逼了,速度快,水平还高,而且根本不是仿画!看题词,这画的是《乘舟赤壁》,但是船上的人明显是馆长他们啊!这功力,说是唐伯虎本人穿来了我都信!”
“什么?是馆长他们吗?哪个是馆长?”
“……撑船的那个?船舱下棋的是冯梦龙和李清照,船头指点江山的是苏轼和唐寅吧,就剩个撑船的了!”
“笑死,好像真的是。”
“没办法,总要有人撑船!”
作者有话要说:
唐伯虎:来啊,相互伤害啊
*
今天的全勤早早保住了!牛逼!
*
注:
①《金瓶梅》作者:至今还是未解之谜,文里全是胡说八道,不要信;不过四大奇书确实是冯梦龙评的。
②乾隆盖章:参考网络数据,原画可以去“中华珍宝馆”这个网站搜《快雪时晴帖》《照夜白图》来看,上面真的很多很多印。
③唐寅绘画风格,参考网络文章《唐寅山水画的风格特征》
④《观瀑图》:乾隆对唐伯虎挺喜欢,写过《唐寅空山观瀑图》《唐寅桃花庵》等等,拿到了他的画题字盖章估计少不了(bhi
88、第 88 章
没错; 撑船的确实是吴普。
唐寅表示吴普就像是撑船的,将他们齐聚到博物馆来。
他还很画蛇添足地补了一句,说这和馆长给的酒少没关系。
呵; 他才不在意馆长只给了两口酒!
吴普:“…………”
行吧; 真是把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句话表演得活灵活现。
双方相互伤害了一番; 发现又到饭点了; 立刻握手言和关掉直播吃饭去。
吴普先前答应的不限量好酒也在饭后上桌。
唐寅本来就好酒,一喝之下就想赖在这地方不走了。他琢磨着自己时不时回去卖个画让自己凑合着再活几年就好; 酒什么的还是后世的好喝。
酒过三巡,冯梦龙有点醉了,好奇地问吴普:“听说你们这儿有那什么酒吧; 很热闹很多酒喝,我们可以去吗?”
吴普瞅了他们一眼;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一个个又是长发又是胡须的,瞧着很有艺术家范儿。他点头说道:“倒是可以,不过那些地方大多是年轻人去的; 别人可能不爱带你们玩。”
苏轼道:“我还年轻!”
唐寅道:“我也还年轻!”
李清照含蓄地道:“那是你们这边寻欢作乐的地方吗?”
吴普说道:“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寻欢作乐’; 在我们这边是违法的,所以最好别想这种事,要不然可能会被警察叔叔抓去蹲大牢。”
一听到蹲大牢,唐寅和苏轼都有点心有余悸。
冯梦龙这个刚在青楼受了情伤的痴情种子也一激灵。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过禁止官员狎妓的规定; 像宋朝官员聚会就只许轻些官妓过来吹拉弹唱; 搞点歌舞助助兴,不允许干别的事;明朝也一度发布“禁娼令”; 不允许有官身的人流连欢场。
这类禁令的放松,往往意味着朝廷纲纪败坏、民间风气堕落。
离亡国也不远了。
比如冯梦龙他们那会儿文人皆以风流为傲,朝廷里说得上话的又全是文人; 可不就是遍地秦楼楚馆、人均风流才子。
没过多久,明朝就亡了,冯梦龙也是在宣传反清复明无望之后抑郁而终。
“秦淮八艳”就是这个时期评出来的。
当时秦淮河畔热闹非凡,一边是寻欢作乐的秦楼楚馆,另一边就是读书人考试的江南贡院。
柳如是这位“秦淮八艳”之一,跟的就是明末东林党核心人物之一钱谦益。
据说这位钱谦益降清前曾和柳如是相约殉国,临到跳湖时他却说“水太凉,不能下”,于是收拾收拾降清去了。
当然,他降清后又觉得给清王朝打工不得劲,跑回家开始暗中搞反清活动。
落了个“首鼠两端”的评价。
“水太凉”也成为了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
冯梦龙第一个保证道:“我早没这种心思了。”
早在他心上人离他而去的时候,他对这些事就没兴趣了,只是想多了解了解这个时代罢了!
吴普道:“很多酒吧夜场有点吵,单纯喝酒的话可以找个清吧玩玩,到时候让人给你们调几杯有趣的鸡尾酒尝尝鲜。”
大伙对这个提议都很感兴趣。
吴普也知道想要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不能老逮着人干活不让人出去放松。
他二话不说捎上一车人出去找清吧玩,连在隔壁写教案的热血教师朱元璋都没落下。
朱元璋沉迷教学,路上不忘抽查苏轼他们的学习进度,看看他们的现代汉语讲得咋样。
负责开车的吴普听着感觉是一群外国人在车里开会。
这跨越几百上千年的代沟可真不容易消弭。
吴普开车领着他们前往有名的清吧一条街。
入夜后,原本静谧的街道顿时热闹起来。
朱元璋是没有来过这种场所的,只觉一路上光是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叫他目不暇接。
由于整条街都是酒吧,所以连招牌都在争奇斗艳,远远看去,灯光把半片夜空都染出亮色。
许多人到酒吧玩都会特意打扮一番,近年来起了汉服热潮,路上有不少人也是穿着汉服、戴着发套来的,甚至有酒吧直接做成古风主题,从驻场到服务员都穿着汉服上班。
苏轼他们行走在酒吧街上倒不显突兀。
他们对古风主题不太感兴趣,看了一眼就催着吴普继续往前走。
没想到走到半路,遇上对姐弟被人从前面的酒吧里赶了出来。
“快走吧,我们再被举报可就要关停整改。”一个工作人员站在门口叹着气催促。
冯梦龙停了下来,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那对姐弟约莫十六七岁,看起来像一对双胞胎,年纪、长相都很相近。
吴普见冯梦龙他们都停下了,想了想,上前询问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小孩怎么跑到这里来。
“奶病了。”那姐姐说,“所以我们想自己赚点钱给奶治病。”
在姐弟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之下,吴普了解了他们家里的情况。
原来他们爸妈离婚了,妈妈远嫁南方,爸爸到首都发展,一去就再也没回过家,从此像是没了这个人一样。
他们姐弟俩成了没人管没人爱的留守儿童,是他们奶奶一手把他们抚养长大。
这次他们奶奶生病,地方医生治不好,建议他们转到首都来。
没想到这一治就是好几个月,把他们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还是好心的老乡和店长商量着让他们晚上免费住在员工休息间,要不然他们只能睡在走廊里。
后来他们在别人的帮忙下到网上筹集善款,被人扒出他们爸爸其实和个有钱女人再婚了,名下有好多套房子。
他们也因此一堆不明真相的网友追着被骂骗钱。
他们也很震惊,过去找他们爸爸要钱给奶奶治病,结果对方根本不承认,非说他们认错人了。
还找人举报他们落脚的这家酒吧雇佣童工。
实际上是店长看他们可怜,变着花样给他们塞点钱。
就算是现在不能留他们了,也给他们支了一笔钱,算是仁至义尽了。
他们姐弟俩一起回来也不是想赖着不走,而是想当面感谢好心的店长。
可惜店长可能是怕见了面就不忍心赶他们走,所以不愿意见他们。
吴普听了他们的遭遇,正考虑怎么帮帮他们,就听女孩的手机响了。
女孩拿起电话接了起来。
“不好了,小颖,你奶奶要跳楼!你们快回来吧,我们怕劝不住她!”那边传来一道急促的女声。
女孩脸色一白。
她抓住弟弟的手说:“弟,我们快回医院,奶要跳楼!”
吴普眉头一跳,对女孩说:“哪个医院?远不远?要不要我开车送你过去?”
“不用了,很近,只要跑十分钟就到了。”女孩虽然慌乱,还是很有礼貌地朝吴普道谢,拉着弟弟匆匆往医院方向跑。
看着两个十七八岁的小孩在街上拔足狂奔,冯梦龙几人都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还是朱元璋这个热血教师比较机敏,从女孩说话起就打开手机的语音输入,把女孩说的话全转化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