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请客的话,那就不是三食堂可以解决的了!”张正豪说。
吴普现在不怎么缺钱了,对朋友自然大方得很:“地方随你定。”
张正豪说:“不说了,他们开始下了,我看看他们下得怎么样。”
吴普也没再回消息,只是心里有点好奇。
苏轼和杜甫很会下棋吗?
根据吴普的了解,苏轼棋技一般般,自称“不通此技”,但是瘾头挺足,似乎挺爱看人下棋。
杜甫倒是写过自己年轻时揣着棋跑去寻访和尚、泛舟弈棋的诗,还写过“老妻画纸为棋局”,说不准会靠谱一点。
不过以杜甫这种看到只萤火虫都要写首《萤火》的写诗狂魔性格,流传下来的诗里面只有零星两三首提到过下棋,估摸着也不是太擅长。
也不知他们会下成啥样!
作者有话要说:
老杜:苏轼一定可以
大苏:杜甫一定可以
*
今天!努力更新了!有没有一点点营养液!浇灌给吴馆长!
*
注:
①老妻画纸为棋局:出自杜甫的《江村》;
和尚下棋:出自《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旻居幽涧,公携棋局以相随。公在湖船,旻著袈裟而同泛。此叙交谊之亲切。
②苏轼下棋:出自《苏轼集·补遗》;元佑五年十二月一日,游小灵隐,听林道人论琴棋,极通妙理。余虽不通此 二技,然以理度之,知其言之信也。
59、第 59 章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 年轻人们也能通过互联网获得一些以前得不到关注和机会。
路过围棋社这个刚上大学的小学妹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个单亲妈妈养大的孩子,生活一直挺艰苦。
直到高中被人带入行,接一些幕后写台本的活; 偶尔在好心的主播前辈镜头里出个镜刷刷脸。
也算累积了不少人气。
等到高考结束; 她就正式入了这行; 开始直播自己的入学准备以及后来的大学生活日常。
靠着直播和短视频分享得来的收益; 她已经可以不用向妈妈要生活费; 甚至还能买些好用的好吃的东西给妈妈。
今天她开播没多久,就看见围棋社这边的热闹情况。
她把直播暂停了一下; 上前征得其他人的同意后才重新把直播间打开。
小学妹给观众们介绍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清阳博物馆最近风头正盛,大伙就算没看直播; 或多或少也刷到过相关的短视频。
听说今天苏轼和杜甫在围棋社下棋,不少人都让小学妹快把镜头转过去,他们要看大佬下棋!
小学妹调整好直播镜头,对准棋局中的两人。
直播画面上; 苏轼和杜甫相对而坐。
他们为了方便体检; 穿的是好穿好脱的休闲运动服。
若不是两个人都还留着束得整整齐齐的长发,他们这身打扮可看不出苏轼和杜甫的影子。
杜甫比苏轼还多了个古人特征:他还留着长长的胡子。
苏轼这厮一开始剃了胡子还挺不习惯; 后来发现没胡子吃吃喝喝要方便许多; 喝酒喝得多痛快都不怕它被酒沾上。
当然,他这人酒量其实挺一般的; 就是人菜瘾大总爱喝上几杯。
反正苏轼现在已经养成了定时刮个胡子的良好习惯。
苏轼本来想游说杜甫和自己一起刮,可杜甫表示自己头发已经不如苏轼浓密了; 这么好的胡子养起来不容易,还是留着吧。
苏轼闻言不再多劝。
苏轼头发是挺浓密的,一直到他六十几岁跑海南岛去了; 描述自己没浴器洗澡时就写“理发千梳净”。
意思是“这边没条件洗头,头发梳个千八百遍也就干净了”。
瞧瞧这苦中作乐的洗头办法,可不就得头发多点才敢用吗?
于是两人一个发量过人,一个长须飘飘,区分起来非常容易。
别看苏轼和杜甫打扮上说古不古说今不今,但人往那儿一坐气势还是在的。
读书人嘛,以棋会友是常有的事。
苏轼觉得杜甫认识那么多文豪朋友肯定会和对方下棋。
杜甫看苏轼那老神在在、胜券在握的模样,也觉得苏轼肯定精于此道。
两个人都觉得稳了。
苏轼挑拣着一些陌生的规则和杜甫讨论了一会,确定两个人都不太熟悉现代围棋规则,心里就更稳了:既然彼此都不通现代下法,那自己下得糟糕点也没什么吧?
于是苏轼在杜甫提出“你先”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执黑落子。
啪嗒一声,黑子很有气势地落在棋盘上。
这时候直播间已经来了不少人,一开始还以为是走错了,等看到其他观众科普说这是清阳直播间的“苏轼”和“杜甫”,也都耐着性子看起他们下棋来。
还有人回去同好群招呼人来这个小直播间看热闹。
苏轼杜甫决战紫禁之巅!
这谁忍得住不来看!
随着涌入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群众开始召唤懂哥懂姐,让她们出来解说一下。
外行人看围棋,没有人解说怎么看得懂!
有围棋社的成员也进了直播间,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宣传机会,开始在直播间里解说起苏轼两人的起步棋来。
只不过解说着解说着,他们自己也迷茫了,赶忙拿着手机去找社长。
社长正和她的富婆朋友在对弈,没注意外面发生的事,听社员讲清楚发生了啥,两个年纪相仿的年轻女孩凑在一起点进了直播间。
两个人就看到苏轼和杜甫你来我往地啪嗒啪嗒落子。
动作干脆利落。
眼神认真专注。
那叫一个不假思索。
那叫一个直截了当。
棋盘上的局面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社长眼睁睁看着苏轼错过一个好机会。
又眼睁睁地看着杜甫错过一个好机会。
两个人一样菜,看起来居然势均力敌!
乍一看,还以为这是什么高手对弈局。
社长表情一言难尽。
直播间里也有人忍不住小声哔哔:“我怎么觉得他们和我下棋差不多?”
就真的是一模一样的感觉——
甭管什么技巧,甭管什么布局,甭管什么走一步看十步,这里有位置,我凭什么不能下在这里!
做人,就是要自信!
不少人看向苏轼和杜甫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
等两个人察觉棋盘上能下的位置越来越少,动作才终于慢了下来。
两边都越下越慢。
最后苏轼叹着气认输:“子美兄你赢了。”
杜甫也狠狠松了一口气:“承让了。”
两个人瞅着都太认真,以至于大伙都没好意思说什么。
只默契地没叫他们继续下。
两个人已经按照规则对弈一局,且还切切实实地分出了输赢,可以参与这次以棋会友活动的抽奖了。
围棋社的成员领着杜甫去了抽奖箱那边。
苏轼对这种抽奖活动很感兴趣,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下棋不咋地,所以只能在旁边看着杜甫把手伸进抽奖箱。
杜甫抽到支钢笔。
杜甫还没有练过硬笔字,更没用过钢笔,不过文人就没有不爱笔的,他欣然地向工作人员道谢。
那诚恳的态度让人没法再猜测他和苏轼是合伙来骗奖品的。
倒是张正豪这会儿回过味来了。
他领着苏轼两人离开围棋社,没好意思直接问苏轼和杜甫,只好找上吴普追问:“他俩下棋水平怎么看着和我差不多?”
这会儿吴普正把两只狗霸关笼子里。
两只狗霸对吴普挺信任,被关起来也没有龇牙咧齿。
旁边笼子里的猫猫们就更怡然自得了,都在那舔起毛来了。
吴普把笼子关好,瞅见张正豪发来的疑问,一下子乐了。
要是苏轼和杜甫是下棋高手,以他俩的性格不得大写特写?
像杜甫辛辛苦苦建起了草堂,结果家里连个棋盘都没准备,闲暇时还得是妻子“画纸为棋局”,瞧着就不像是多热爱下棋的。
苏轼就更直白了,他写《观棋》时直接说自己“素不解棋”,后来有次在庐山白鹤观听到剥啄剥啄的下棋声,才起了兴趣想要自学。
可惜没学会。
好在他儿子苏过学得不错,他没事就杵边上看儿子和别人剥啄剥啄下棋,看一整天也不会腻!
总的来说,苏轼对下棋的态度就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意思是“反正咱就是快乐一下,输赢一点都不重要”。
这两个人下棋菜,一点都不奇怪!
吴普很贴心地为他们挽留一下大文豪的尊严:“他们可能没习惯现代围棋规则,再牛逼的人也不可能刚接触就融会贯通。”
张正豪觉得很有道理,这两个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讲,也不知吴普是从哪个山旮旯里挖出来的,不知道现代围棋规则也很正常。
就是他俩表现得太有大佬气场,以至于大伙对他们的期待值被拉高了!
张正豪转了话题:“你那边忙完没?”
“快了,只差一只猫,我再找找。”
“那我带他们去书法社那边转悠一下,听说书法社那边也有活动来着。”
吴普一听,顿时叮嘱道:“要是他们动手写字,你记得把成品留下来。”
那可是苏轼真迹和杜甫真迹!
苏轼真迹他已经拥有了,杜甫真迹他还没骗到手,可不能让别人抢了先。
要知道杜甫根本没有书法作品传世。
主要还是唐朝太远了。
杜甫当时的地位又不足以让人悉心保留他的作品。
要知道杜甫当时不仅草堂是众筹的,连吃饭都是“但有故人供禄米”。晚年更是到处奔波投靠亲朋好友,只求有个安稳的落脚之地。
为了翻修个茅草屋,他都特意写诗跟人要钱。
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人会觉得他的作品可以流传千古。
何况杜甫还有个奇葩粉丝,叫张籍。
就是那个写“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张籍。
韩愈那首“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标题就叫《调张籍》,明显是两个同样向往盛唐的人在热情讨论老李和老杜。
据说张籍极其热爱杜甫的诗,有天他对手头的杜甫诗集爱不释手,最后毅然决定把它烧了,伴上蜂蜜一口喝光,表示“令吾肝肠从此改易”。
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吃书能涨经验值的。
反正时间久了,什么奇怪的事都能遇到!
经过一千多年来来回回的折腾,杜甫那些真迹能保留下来才奇怪。
所以,珍贵的杜甫真迹必须归博物馆所有!
可不能随随便便流落在外!
张正豪虽然不明白吴普的想法,不过这两个人可是吴普辛辛苦苦挖来扮演苏轼和杜甫的人,他当然是听吴普的:“那行,我一会看看情况。”
张正豪办事,吴普还是放心的。
吴普把手机揣回兜里,溜达去图书馆后面找最后一只文化猫。
那是只白猫,酷爱蹲在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