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他没死,还顺顺利利长大成人、娶妻生子。

    可惜老天不长眼,眼看他们就要幸福美满了,硬是又把他们的命收了回去。

    好在他们还留下个孩子。

    听说那个姓骆的已经把清阳博物馆转到他名下了。

    一想到这件事,霍老先生心里就憋闷得很。

    外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这清阳博物馆就是骆老爷子送给他妻子的定情信物。

    现在那老东西把这么一份产业转给那孩子,真是叫人不痛快!

    若是换在平时,许奶奶肯定会照顾丈夫的情绪,但是现在她根本没办法想那么多。

    她满脑子都是自己还有个孙子的事。

    和骆老爷子的爷孙满堂不同,她和丈夫没有再要孩子。

    她实在没办法再怀胎十月生下另一个孩子。

    有时候看见别家的小孩,她都会想起自己那还在襁褓中就被人杀害的孩子。

    没想到她的孩子还活着。

    他活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还生下了一个儿子。

    “他叫什么名字?他现在在哪里?”许奶奶抓紧丈夫的手追问,声音仿佛紧绷着的弦,透着浓浓的慌乱与紧张。

    霍老先生赶忙取出药给许奶奶喂了一颗,边拍着她的背安抚边说道:“他姓吴,叫吴普,在一个很好的家庭长大,养父是刑警,养母是高中老师,他们把那孩子教得很好。现在那孩子在首都,一来是在那边读书,二来是准备接手清阳博物馆。”

    提到清阳博物馆,他控制着自己的语气尽量不让它听起来显得那么酸。

    许奶奶心绪慢慢平静下来。

    她静静听着丈夫讲述关于吴普的事,得知吴普还在网上直播,又拿出手机搜索起来。

    许奶奶到底不年轻了,玩起社交平台和直播平台来不怎么熟练。

    还是霍老先生看不过去帮她搜了出来,许奶奶才开始看起有吴普出境的剪辑内容。

    有时候血缘就是那么奇妙,明明两个人根本没见过面,她看见画面上那年轻人时却觉得非常亲切。

    甚至不用丈夫介绍就分辨出哪一个是自己的孙子。

    许奶奶一直看到夜深,才在丈夫的劝说下合眼睡觉。

    第二天许奶奶一大早就醒了。

    “我想回国。”

    许奶奶开口说道。

    霍老先生闻言毫不犹豫地说道:“我马上申请个航线用私人飞机飞回去。”

    许奶奶握住丈夫的手,说道:“这些年多亏有你在。”

    霍老先生把她揽入怀中:“是我当时回去晚了,要不然你根本不用遭这么多年的罪。”

    每每想到当初的事,他都后悔不已。

    那老东西为妻子做的事他也能做,只恨那老东西动作太快!

    想到那老东西一出手就把整个博物馆转给吴普,霍老先生紧握住许奶奶的手掌说道:“我们顺便把这些年拍卖回来的藏品带回国,就当是给那孩子的见面礼。”

 第 26 章(【消极怠工】。。。)

    航线这东西不是一申请就有; 家中的藏品也要小心收拾,还得再耽搁一两天。

    霍老先生和许奶奶商量了一番,两人敲定了回程的时间; 就在七夕前一天。

    霍老先生这才和骆老爷子通了电话; 与骆老爷子说起他们夫妻俩要回国的事。

    骆老爷子沉默了一瞬,才说道:“你们那边可能不方便安排,到时我派人送你们过去。”

    “可以。”都几十年过去了,两边心里哪怕有那么一点疙瘩,霍老先生也不至于在这种小事上较劲。

    骆老爷子说:“我会提前和那小子讲讲这事。”

    挂了电话,骆老爷子就给吴普打了过去。

    吴普刚撸了一圈别人家的猫猫狗狗; 乍然接到骆老爷子的来电还有点讶异。

    骆老爷子简明扼要地把许奶奶的情况给吴普讲了。

    许奶奶心脏有点毛病; 丧子之后更为严重; 平时得小心照料着。

    所以哪怕骆老爷子在国内找人找得非常高调,也没敢和许奶奶提及半句。

    这也是眼瞅着吴普是个挺靠谱的小子,他才联系老对头让那家伙转告许奶奶。

    由身边的人来说; 总是比隔着电话讲要好。

    这些事早前骆老爷子也和吴普提到过; 主要是让吴普别直接去打扰许奶奶。

    现在许奶奶自己要回国,骆老爷子自然是直接告知吴普。

    “我知道了。”吴普应了下来。

    “态度好点。”骆老爷子忍不住叮嘱了一句,“别把你拿我面前那态度对你奶奶。”

    吴普听骆老爷子这么说; 倒是对自家奶奶好奇起来。

    想来真的是个很好的人,才叫骆老爷子过了这么多年都没忘怀。

    听说一起过来的还有自己的继爷爷,也不知是个什么样的人。

    吴普不是没有好奇心的人; 不过他上网搜索过有关自己奶奶的事,结果一无所获。

    她的过往和她的学术成果有人在传; 个人信息却是被封锁得严严实实; 谁都无法窥探到她现在在哪、情况如何。

    不过,马上就能见到了。

    吴普想到不久前读到的那些学术成果; 觉得自己应该能和许奶奶挺聊得来。

    吴普收拾好心情,又打了个电话给准导师老童,问老童要不要和他一起去博物馆。

    老童这几天经常被老朋友找,都是在问吴普那个博物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有问能不能给他们弄点内部票的。

    老童一概拒绝,表示自己也没去看过。

    接到吴普的电话,老童想了想,说道:“既然你在市区,就顺便接上我吧。”

    吴普一口答应,开着车去家属大院那边接老童。

    老童居然拖着个行李箱。

    吴普还没来得及惊讶,师母就追了出来,给老童多背了个行李袋。

    见到吴普,师母拉着他的手叮嘱:“则同啊,老童可就交给你了。”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人知道吴普起过字,都爱喊他的字,觉得更加亲切。

    吴普有些哭笑不得。

    看来他虽然没有把开馆的事告诉老童,老童还是有关注到他的直播间,这是准备和他一起住到博物馆去了。

    说不准他的研究生课程会直接在博物馆上。

    吴普想了想那场景。

    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那可是自己地盘,住着多舒服!

    吴普载着老童回到博物馆门口,就瞧见一辆车停在那儿,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走下车,似乎准备给谁打电话。

    吴普认出是自己舍友周鞅,打开车门走了过去,喊道:“老大,你过来了?”

    “嗯。”周鞅把手机揣回兜里,看了眼独属于远郊的蔚蓝天空,难得地夸了一句,“这边应该挺适合观星。”

    对周鞅这个天文爱好者来说,这是他对一个地方的最高赞赏了。

    老童也走下车来。

    “童老师。”周鞅礼貌地喊人。

    老童点点头,他对周鞅也有点印象,大致印象是“我关门弟子的有钱舍友”。

    吴普笑着说道:“别杵在门口聊了,我们进去吧。”

    经过三天的施工,正门已经改造成迎客的地方,吴普上车领着周鞅的车绕到工作人员车辆进出通道,开了门往里开,很快把车停在了广场边上。

    广场中宇文恺正在手把手教人搭乞巧楼,正在干活的人有外面请来的师傅以及徐大等人。

    徐大几人和宇文恺是可以相互交流的,有些需要沟通的活都由他们来办,剩下的活就交给外来师傅。

    苏轼大概是弹琴弹腻了,也溜达出来看热闹,站在那里对着图纸帮宇文恺掌眼。

    见吴普回来了,苏轼好奇地看向他带回来的老童和周鞅。

    吴普简单地给他们相互介绍,说老童是他老师、周鞅是他同窗。

    轮到苏轼,吴普就说这批人入戏都很深,对外全部自称“苏轼”“宇文恺”,他们也不怎么会用普通话,都用自己那套方言交流。

    周鞅点点头,没有多问。

    老童也不是纠结这些事的人,他好奇地看向正在搭建的乞巧楼。

    苏轼在旁边和吴普感慨:“女儿家这个乞巧楼就是街上的彩楼,弄起来一点不难,要不是安乐兄不让我帮忙,我也能搭把手!”

    吴普笑了起来,苏轼这人还真是活力旺盛,什么都想掺一脚,根本闲不下来。

    宋人爱在酒楼客店前结彩楼,大多以竹子为主体搭成精巧漂亮的竹棚,棚顶大多如山峦起伏,通身还缠缚着彩色锦帛、装饰着花里胡哨的锦绣旌旆,看上去非常惹眼。

    《清明上河图》上画出的彩楼就种类繁多,很有些争妍斗艳的味道,比如其中最大的一座彩楼甚至悬挂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天鹅状宫灯,瞧着很有京师大酒店的特色。

    可见当时餐饮业竞争有多激烈,只挂个招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开酒楼的了。

    当时的权贵人家每到七夕、中秋,都有在家中搭彩楼招呼亲朋好友来过节的习惯,七夕的乞巧楼其实就是彩楼的一种。

    吴普和苏轼聊了几句,就先去把老童和周鞅带来的东西卸下来。

    两个书童得知老童是吴普老师,积极地过来帮老童拖行李,边拖还边好奇地多看几眼行李箱底下碌碌转动的轮子,觉得现代人奇思妙想真多,连放行李的箱子都给弄几个轮子。

    老童想看人搭彩楼不想去看住处,吴普也没勉强。

    他让书童帮忙把行李拖过去,又去看周鞅带来的设备。

    周鞅知道吴普这边还没招到多少人,自己带了人手过来。

    这些观星设备都挺贵,吴普让人把它们搬进安防最好的一号馆,准备七夕当晚再叫人搬出来让游客们体验体验观星的乐趣。

    当然,他还和周鞅要了台天文望远镜放到他们住的园子里,今晚就教苏轼他们仰望星空。

    勤劳干活的人当然有被开小灶的特权。

    周鞅没什么意见,把大部分设备入库后就跟着吴普回了居住区,着手调试被吴普选中的那台天文望远镜。

    吴普没有打扰周鞅,他回到车上把猫猫们放出来,顺便把从宠物医院买回来的猫窝给猫崽子们安排好,让它们把家搬到住宅区。

    黑猫蹲到曲水池边看着里头游来游去的鱼,瞧着对吴普这个安排没有太大的抵触。

    吴普又是安排人又是安排猫的,忙忙碌碌老半天可算是忙活完了。

    等他绕回去广场那边,才发现高高的彩楼已经搭得差不多,众人缚彩的缚彩、挂灯的挂灯,看起来很是忙碌。

    吴普左看右看,没瞧见苏轼和老童,不由走过去询问宇文恺知不知道他们去哪了。

    “子瞻兄领着他去参观一号馆了。”宇文恺说道。

    吴普一阵默然,他们两个不该有点语言障碍吗?

    吴普进馆一看,就发现两人已经进了展区。

    估摸着是一起看文物溯源影像去了。

    吴普没进去找人,而是转到休息区扫码买了瓶水,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休息。

    当这个馆长可真不容易,他还是开挂的!

    没开挂不得累死。

    吴普喝水喝到一半,就收到系统提醒说售票系统可以开放了。

    考虑到七夕当晚还要让清阳村的人过来玩玩,吴普看了看系统给出的两千四百张票,大手一挥直接砍成三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