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人不能因为山高路远就止步不前,所以琴声越发地雄浑有力,似乎有着不跨山过岭不罢休的决心。
琴声戛然而止。
苏轼这次略作思量,和了一首《满江红》。
这是他读的颇为酣畅的一首词,毕竟知晓了靖康之难后再读这首诗,他这个经历过大宋鼎盛时期的北宋人很难不心潮澎湃。
古曲谱用的是减字谱,它有一个特点是不标记曲子的节奏。
同样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弹出来的曲调也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韵味。
苏轼弹的《满江红》就弹出了洪浑雄壮之感,激昂处仿佛当真能把那险隘重重的崇山峻岭统统踏破!
不管是屋里的人还是直播间里的观众,这一刻都莫名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什么高山,什么险峰,根本就不算事儿!等着吧,我马上就要把它踩在脚下!只要是我想去的地方,那就一定能到达!
这是古琴能弹出来的感觉吗?
吴普只想到欧阳修评价苏轼的那一句“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
文字能够做到令人“不觉汗出,快哉快哉”吗?
很多人钻研了一辈子,也不过写出几句酸诗几句酸文,读来一股子无趣的酸腐味。
可有的人写的文章就是能给人一种畅快非凡的感觉。
苏轼弹起琴来也一样,他的琴音和他的书法、他的文章一样,也许他的技巧不是最好的,也许其中处处透着打破了世俗标准的“不羁”,可就是让人觉得酣畅淋漓,一如欧阳修所说的“不觉汗出,快哉快哉”。
几乎是苏轼弹完《满江红》的同时,那挡在正厅之中的屏风突然被人挪开了。
一位鹤发老人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她年近七旬,满面风霜,一双手却还稳稳当当,不见一丝丝不该有的颤动。
即使已经长出皱纹,那依然是一双很适合弹琴的手。
这位肯定就是百琴堂主人了。
苏轼奇道:“不是还有一轮吗?”
“不用了。”百琴堂主人摇着头说道,“就算再来十轮,你应当也没问题。”
苏轼谦道:“我接触的曲谱比较多,总有能对上的。”
这是大实话。
基本常见的词牌苏轼都能弹上一段,诸多名曲更是烂熟于心。
主要是他们读书人就那么点爱好,平时聚在一起大多是聊聊诗文听听曲,可不就是比现代人接触的曲谱多得多吗?
百琴堂主人摇着头说道:“这一关根本不可能难倒你。”
古琴有三种音色,泛音、散音、按音,分别象征着天、地、人,她第一轮偏向于表现“天”,第二轮偏重于表现“地”,苏轼不仅轻轻松松听出她曲中之意,还直接来了个破而后立,“天”和“地”经他那么一弹仿佛瞬间开阔了。
技巧好的人好找,有这种胸襟、这种气概的人不好找。
苏轼也不是非要把三轮都比完不可,他好奇地询问:“那第二关是什么?”
百琴堂主人笑道:“第二关是‘八仙过海’。”
这却是个苏轼不知道的典故。
苏轼看向吴普,让吴普给解释解释。
后世那“八仙过海”的传说故事主要成形于元明时期,苏轼这个北宋土著不知道很正常。
吴普给他简明扼要地给他讲解了一番,说这一关就是让他们“各显神通”的意思,直白点说就是“想弹什么就弹什么”“展示一下你借琴去做啥”。
这是一道主观题,发挥空间很大,但想拿高分不容易,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脑回路和阅卷官的脑回路一不一样。
苏轼却一点都不紧张,他的关注点甚至歪得挺厉害:“曹国舅竟是‘八仙’之一,那我岂不是也算是见过神仙的人了?”
原来按照后世的说法,八仙之中的最后一位竟是曹皇后之弟曹佾。
苏轼还真见过这位吊车尾“八仙”。
吴普无奈地把话题拉回来:“你准备弹什么?”
苏轼说道:“我觉得这琴就挺好的,也不一定要借那奔雷。不如我就用这琴弹唱一曲《水调歌头》好了。”
吴普知道苏轼性情洒脱,做事从来只凭喜好,既然他都说想用这把琴弹了,吴普自然不会逼着他挑战到底。
吴普表示无条件支持他的决定:“那好,你弹吧,我一会直接录下来给我妈就成了。”
两人商量好了,吴普就将苏轼的意思转述给百琴堂主人。
百琴堂主人一怔。
吴普想到自己还是托关系才约到这次奔雷挑战。
现在他们都劳动她老人家出面了,居然想半途而废,着实不太好意思。
吴普语气里多了几分歉意:“我这朋友他脾气就是这样,想一出是一出,他弟弟为此不知伤了多少脑筋。”
苏轼和弟弟苏辙感情很好,苏轼每到一地都会给苏辙书信往来,时不时还写首诗或者写首词。
兄弟俩即使分隔两地,也时常隔空唱和。
所以苏辙是很忙的,一边要勤勤恳恳做官干活,一边要想方设法捞哥哥。
有时从新党手里捞,有时从旧党手里捞。
有时忙昏了头,还要被苏轼写信花上百字描述他新发现的美食并表示“这东西你肯定吃不到吧”。
比如他吃羊蝎子时就写信和苏辙说这种吃法贼好吃,就是家里的狗很不高兴。
因为连骨缝里的肉都被他剔得干干净净,一点都没给他们留。
苏辙收到信那是又心疼又无奈,都不知道自己是该笑还是该哭。
吴普觉得每一只热爱撒欢的二哈背后,都有个无可奈何的牵绳人。
真是辛苦苏辙了!
百琴堂主人却不觉得苏轼的想法有什么不妥。她笑着说道:“不要紧,既然是以琴会友,自然是这位小友觉得够了就够了。”
两人交流完毕,吴普就让无人机找准拍摄角度,对苏轼比了个“可以开始了”的手势。
比起刚才的正襟危坐,苏轼这会儿已经和他面前的琴混熟了,整个人看起来悠然自在。
他十分随意地起了调,一首古意盎然、早已没人会弹的《水调歌头》就开始了。
那是三年前的中秋,他还在密州当太守,底下的人都很给他面子,陪着他痛痛快快喝到酩酊大醉。
酒到酣处,他忽然想起了几年没见的弟弟,于是叫人取来笔墨,大笔一挥,一气呵成地写出了这首《水调歌头》。
他们兄弟两人虽然聚少离多,但也都算长寿。
他活到了六十多岁,弟弟更是活到七十多岁。
有些事他自己做不了,弟弟也帮他去实现了。
所以他没什么不满意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 18 章(【杀人诛心】。。。)
明清以前的文人大多都有“能歌善舞”的特性; 据传《诗经》三百篇,孔子篇篇都能唱。
到了唐朝,君臣之间也是有事没事就载歌载舞; 平时相处起来十分融洽。
到了宋朝,文人矜持了许多。
琴是肯定会学的,但曲儿不是谁都爱唱,顶多也就是私底下填几首词玩玩。
这些文人里头又有两个特例,一个是柳永,一个是苏轼。
柳永是当时大伙都嫌他俗; 不爱带他玩,蹉跎大半生都没出头; 郁闷之余只能“浅酌低唱”。
苏轼的特别却在于他的“不走寻常路”,时代相近的李清照直接评价他是“以诗为词”“不谐音律”。
词这玩意; 本来大伙都是闲暇之余对着词牌填词玩儿; 只图个乐子; 没谁把它当做一种正经创作。
结果苏轼偏不这样干; 别人都在以诗言志,他却来了个以词言志,这可不就是剑走偏锋吗?
所以说苏轼这一辈子; 最常干的事就是打破常规; 走别人不爱走的路。
苏轼自己填词填得畅快,自然是不觉得自己的词不谐音律; 因此他弹起来一脸自然,唱起来也一脸自然。
至于北宋时期的《水调歌头》到底是不是这样唱的; 那就见仁见智了。
毕竟那会儿的曲谱就是告诉你三样东西——
一、这个音是三音里的哪种。
二、这个音用的是什么指法。
三、这个音用的是哪一根弦。
至于你弹得是快是慢; 是婉转还是激昂,全看你的个人理解和个人水平。
一曲终了; 苏轼弹得畅快,吴普也听得畅快,只觉真没白费他们大费周章跑这一趟。
这时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陆续回过神来。
“呜呜呜太棒了吧!!”
“这是我不花钱能听的吗?”
“馆长是从哪挖来的神人啊!”
“我知道是假的,但我想当成真的!!”
当然,也有很多是为找碴来的家伙蹲守在直播间。
本来他们也被苏轼的表现给震住了,回过神来才想起自己的来意。
他们顿时开始带起了节奏——
“唱的是什么啊?根本听不懂!”
“随便拉个人来唱个不知所谓的曲子,就敢说是东坡先生,东坡先生他同意了吗?”
“笑死人了,还说什么这把琴就很好,我看是知道自己通不过挑战给自己找台阶下吧?”
还有不少跑来围观的营销号见苏轼不准备继续挑战了,立刻把事情掐头去尾地归纳总结一番,发出去表示这位短短几天功夫就在网上火起来的“东坡先生”纯粹是徒有虚名。
早前网上关于奔雷挑战的那波讨论才刚发酵开。
奔雷挑战的结果出得太快,不少人都还没来得及去看直播。
瞧见一堆人在#奔雷挑战#这个话题底下冷嘲热讽,很多人自然也被带偏了,觉得就是个不出名的小演员打着苏东坡的旗号炒作。
倒是一些专业人士后知后觉地得知有人直播奔雷挑战,摸索着找到了清阳直播间。
等他们进去以后,就在观众列表里看到不少老熟人。
他们之所以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认出这些老熟人,是因为上个月这直播平台刚举办过一次音乐盛典。
当时直播平台邀请他们过来露个脸点评几句。
最后还热情地给他们的号统统加了个特别订制的紫色标志,方便他们登陆平台时能被后辈们认出来,热情地喊他们一声“老师”。
现在列表里一溜紫标。
不值钱,真的不值钱。
后面来的人觉得这些老朋友太不讲义气了,有人直播奔雷挑战这种事,这些人怎么可以偷偷地来看?
动动手指发个链接碍着他们看直播了吗?
就这样,一堆紫标在清阳直播间里热闹会师,甚至还酝酿着一场秋后算账声讨老友不讲义气的小风暴。
比起上回语言学教授们无声无息的直播间“团建”,这次音乐圈的集体活动要显眼很多。
这个奔雷挑战在业内很受关注。
百琴堂主人家中世世代代都是做琴的,她父亲是三代单传,生下她后却因为意外不能再生育。
她父亲想到家中的手艺传男不传女,就给她找了个童养夫,准备好好培养起来把他们家的手艺传承下去。
结果对方学成手艺后直接跑了。
她父亲心灰意冷之下才把手艺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